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对于学生“学法”的研究,正日益吸引着广大教育工作者.成功的教学,应该不仅能使学生“学会”,而且能使学生“会学”,这一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对于“学会”,中外教坛历来十分重视,以“学会”为目的的教学手段和考核制度业已形成一套较完备的系统;而对于“会学”,则相形见绌,如何判断学生“会学”,如何引导学生“会学”等重大课题,至今还缺乏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应重视关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当代青年学生来说 ,只有他们真实感受到道德是他们的个体需要时 ,感受到人格魅力是他们在社会的立足之本时 ,道德教育才能出现良性循环 ;只有以一种“关怀学生”、“给予学生”的方式 ,而不只是纯粹“要求于学生”的方式 ,才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因此 ,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关怀。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语文老师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便会大大提高。如何才能够让自己成功驾驭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引领者,我想势必要做到学会反思,在反思中使自己逐渐成长乃至成熟。应该说从学校举办的“教坛之星”大赛课讲台走下来时,我的内心并不平静,有自己战胜怯懦后滋生的喜悦,有学生积极互动后带来的感动,有课堂出现误差后闪现的遗憾……但不管怎么说,我清楚的意识到,通过参加本次活动,我真正的成长了!回顾从着手备课到比赛结束,有许多地方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4.
“在加强双基训练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低年级教师,常常是刚入学孩子的启蒙老师,怎样才能使懂得甚少的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启发其智慧,使之越学越聪明呢?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实践使我体会到,我们的教学不能只是单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应在双基教学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能动地参加“知识生产”,而不是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愤怒     
老师教学生什么是愤怒。“愤怒由火元素构成,”他告诉学生们,“它烧毁我们赖以为生的生命力,破坏体内的化学平衡,使人健忘。它使你的记忆衰退,眼睛发红,最终完全瞎掉。如果你想拥有智慧,一定要远离愤怒。”他停顿了一下,“今天就讲到这里,把刚才讲的内容记下来,明天上课时每人背诵一遍。”  相似文献   

6.
一、贯彻教学设计,基本体现“三疑”课堂 《晏子使楚》共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对文本有个基本的了解。“三疑导学”课堂,是由问题导向课堂,由问题驱动课堂,因此在导入部分,抛出“齐王爱鸟”的故事,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激发学生的探疑兴趣。在理解了题目意思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出文中了解些什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质疑,这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评价,并与教师所提问题相整合,提炼出“晏子使楚发生了什么事”等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再此基础上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7.
“少教多学”之“多学”具有三个内涵. 一是“积极学习”,即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探究观念,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内容,使学习变成发自内心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才型”社会:它需要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人,它需要能言善辩的人,它需要博学多知的人。想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单纯靠掌握课堂上的那一点点知识,是非常肤浅的。课外阅读,却能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扩大认识兴趣……总之,它能使学生的听读写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规定。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势在必行。一、激发兴趣。兴趣是做好一件事的先决条件,只有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转变观念,改进手段,在全校推行《“四维五段”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研究,实施“四维五段”课堂教学模式。“四维五段”教学模式可以实现低起点、小步走、多活动、快反馈,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改善,倡导学生自主探究,课堂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数学有多方面的美,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揭示这些美,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是一项极具意义的工作。揭示数学的美,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是进行智育的同时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实现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有一句名言:“科学给人高尚和可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人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和信念端正”。数学正是由于它所蕴涵的丰富的美,使它在成为“思维的体操”的同时理应成为“心灵的体操”。用数学美陶冶学…  相似文献   

11.
分层次教学就是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使各类学生在学习时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教学法中,合作性学习更能体现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生本课堂倡导在教学中渗透“以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首要责任人”,“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借助一种外界的教学媒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而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的运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中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创造者,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让“美育”来优化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在美的海洋里遨游,在美的熏陶下成长。  相似文献   

14.
汪永奇 《美与时代》2013,(11):75-7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以方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而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因而在同一堂课上,天赋高的学生往往比天赋低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目标 “千篇一律就等于毁灭”。现在学生在校园的生活还是显得比较枯燥,学习生活单一。而每个学生的潜能都是无限的。为了激发学生的英语语言潜能,使学生把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生机勃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强烈的自信与向往,充分挖掘学生的英语潜能,并能较容易地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我们结合本校实际,组建了“Little Tree English Club”英语社团。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层次化教育不断地向着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合格,又要使每一个学生有特长,真正培养合格特长型的学生,成为新时期新的教育目标。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其实就是层次化激活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台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课题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雨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挑战性的综合性问题;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它不仅使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发展,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文化价值,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克服困难的勇气、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等人文素养得到发展。可以说,“课题学习”是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最将体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袁卫红 《美与时代》2006,(10):91-93
数学美是一种极其严肃、雅致和含蓄的美。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数学美的因素,细心培养学生感悟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使他们摆脱“苦学”的束缚,走入“乐学”的天地。  相似文献   

19.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有位名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让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无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才会使教学变得高度有效。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重视知识的灌输、积累,向中考看齐。在学生方面却异化成为枯燥、乏味,毫无兴趣的死知识,一塌糊涂。课堂教学结构单调,读一读、译一译、背一背、练一练,教学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意,缺少探索与研究,缺少师生的互动,不但使教师失去了教学的热情,更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荡然无存,它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遏止了学生的创造力,令中国传统文化名篇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