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艾滋病立法始于1987年,其标志性法规性文件就是《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这也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艾滋病的法规性文件.中国艾滋病立法虽然已有了19年的历史,但至今中国仍没有专门的、系统的、权威的艾滋病法规,大多数法律或法规性内容都是分散在其他的法律、法规或规章中,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残缺不全.2006年1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57号国务院令,公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该条例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明确了政府和个人艾滋病防治的权利与义务,应该是中国目前最专门、最系统、最权威的艾滋病法规.但如何保护艾滋病患者的隐私权,该条例并未充分说明,因此有必要予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王荣伟 《天风》2010,(2):27-28
萍乡位于江西省西部,与湖南株洲毗邻,素有“江南煤都”之称。萍乡基督教会现有堂点39个,信徒人数超过l万。萍乡市最早发现艾滋病患者是2001年8月25日,由萍乡市人民医院报告。后来,艾滋病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增加。2003年,联合国中国艾滋病专题组发布的评估报告称,  相似文献   

3.
中国基督教两会社会服务部于2007年4月3日~5日,在全国两会本部举行“艾滋病”预防知识事工交流会,来自全国各地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两会近50位同工参加会议,以研讨和讲座的方式来探讨中国教会在“艾滋病”预防方面的参与和角色。  相似文献   

4.
我国艾滋病流行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自从 1 981年在美国旧金山发现世界第 1例艾滋病人以来 ,这种可怕的瘟疫即在全世界迅速蔓延。目前 ,全球已有 1 8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或流行艾滋病。我国大陆 3 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由于艾滋病在医学昌明的今天仍是“绝症”和“死亡”的代名词 ,所以人们无不谈“艾”色变。为了在新的百年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的特点、原因 ,以寻求从根本上预防、控制、杜绝艾滋病的对策。1 我国艾滋病快速流行的特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 2 0世纪 90年代数据 ,全世界感染艾滋病…  相似文献   

5.
人权视野下的艾滋病问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艾滋病是一种传播性疾病 ,但从传播途径上看艾滋病不同于偶然间 (casually)传播性疾病 ,适用于偶然间传播疾病的公共卫生策略和规范不应不恰当地应用于艾滋病的防治。艾滋病是一种“行为病” ,艾滋病防治应更多地关注“高危行为” ,而非“高危人群” ,对HIV感染者和病人的支持和干预应注重其行为改变。艾滋病存在“窗口期 (window period)” ,对艾滋病检测结果的评估必须考虑“窗口期”。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较长 ,HIV感染者仍可能长时间地成为社会的生产力。在现阶段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会面临巨大的心理、社会压力 ,对HIV感染者和…  相似文献   

6.
“疑似艾滋病”问题具有复杂的社会和心理背景.以社会学的“自我实现预言”理论对疑似艾滋病问题进行了分析:疑似艾滋病者基于高危行为、恐惧心理和染上艾滋病的可能性;预测和相信自己染上了艾滋病;并以上述三个方面当作自己已染上艾滋病的证据;从而陷入了自我实现预言的陷阱.  相似文献   

7.
国内艾滋病问题的研究现状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在“中国知网”检索结果的分析发现,在中国学界流行病学或医学掌握艾滋病问题研究的主流话语权,人文社会科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正从伦理学视角向社会学视角转变。出于艾滋病防治的迫切需要,学者更多地关注“行为干预”的理论与模式探讨,应用性研究较多而理论研究薄弱。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在中国正处于快速蔓延期,目前艾滋病的宣教和干预,集中在年底艾滋病日前后,集中在大城市,基层农村做得很少。而国家每年培养的数以万计的医科类大学生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有鉴于此,特组织策划2007防艾乡村大讲堂活动以探索医科大学生在农村进行艾滋病防治干预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不同文化程度者对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的认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务院于2006年2月12日公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从法律上对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干预措施予以确定。但社会公众对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的认知,特别是文化程度较低者的知晓率和认知态度还需通过宣传进一步加强,以利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更好实施,进一步防治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爱在深冬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2001年世界艾 滋病日的主题是“我关心,你呢?” 中国天主教界人士的回答是:“我们关心并在采取行动。”当日,金国人大常委、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傅铁山主教参加了大型公益活动“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并赴北京佑安医院看望艾滋病患者,与他们亲切握手,鼓励他们树立信心,配台医生积极治疗。傅铁山主教还勉励在佑安医院爱心病房工作的几位教友,以“基督之爱”关爱患者。早在 2001年年初,傅铁山主教就曾前往慰问艾滋病患者。目前,中国艾滋病流行形势非常严峻。艾滋病不只是健康问题,更是行…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在中国正处于快速蔓延期,目前艾滋病的宣教和干预,集中在年底艾滋病日前后,集中在大城市,基层农村做得很少.而国家每年培养的数以万计的医科类大学生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有鉴于此,特组织策划2007防艾乡村大讲堂活动以探索医科大学生在农村进行艾滋病防治干预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预防艾滋病与善待艾滋病患者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它在世界的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经济问题、社会问题。1 艾滋病在超速蔓延自 1 981年美国在世界上发现首例艾滋病后 ,艾滋病迅速在世界各地蔓延。现艾滋病已蔓延到五大洲 ,3 0 0多个国家和地区 ,席卷全球每一个角落 ,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近期在日内瓦发布的《2 0 0 1年艾滋病状况》报告指出 ,2 0 0 1年全世界共有5 0 0万人感染上艾滋病。…  相似文献   

13.
国内动态     
中国基督教“两会”举行艾滋病预防知识事工交流会4月3—5日,中国基督教“两会”社会服务部举行了艾滋病预防知识事工交流会。来自全国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政府职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艾滋病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流行范围广,局部地区疫情相当严重,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政府的组织领导是做好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政府要强化政府的公共卫生职责,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动员足够的防治资源和力量,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广泛参与,打一场防治艾滋病的“人民战争”,我们一定能够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区分艾滋病知识的两个不同侧面: 对艾滋病的误解和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 并第一次在中国探讨这两个不同侧面的知识对艾滋病患者的认知、情感、行为反应的不同预测作用。119名(31男, 88女)来自上海、132名(59男, 73女) 来自广州的大学生参加了本调查。结果发现被调查的大学生: 1) 普遍对艾滋病存在误解, 即认为艾滋病可以通过日常的一般接触传染, 并且, 这种误解和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相互独立; 2) 都表达了对艾滋病患者的厌恶情感、与艾滋病患者接触的不舒服感; 3) 尽管如此, 但都不支持对艾滋病患者采取强制措施, 也不认为艾滋病患者感染艾滋病是他们自己的责任。研究还发现, 和来自广州的大学生相比, 来自上海的大学生对艾滋病有着更多的了解, 对艾滋病患者有着更少的负性情感、更少的消极态度、他们也更少地把感染责任归结到患者本身。特别有趣的是, 本研究发现, 对艾滋病患者的负性反应具有显著预测能力的是对艾滋病患者的误解而不是正确认识, 即误解越多, 负性反应越多。这些发现提示, 中国未来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应该继续大力加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不仅要让人们知道艾滋病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染的, 还要特别消除他们对艾滋病的许多误解, 从而减少或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许多歧视性反应, 营造一个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环境; 同时, 中国的艾滋病防治还应该注意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防治力度和采取的策略应该和各地的实际疫情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王荣伟 《天风》2018,(12):48-48
当年我在拍摄《中国基督教30年》纪录片时,曾采访河南某地教会,该教会信徒中艾滋病患者的比例相当高,他们木讷、无助的眼神至今让我无法忘记。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后,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7.
两害相权取其轻——关于艾滋病的预防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在我国传播主要与注射吸毒者和不安全的性关系有关。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实施了对注射吸毒者实施的清洁针具交换和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以及在娱乐场所发放安全套等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干预措施。国务院于2006年2月12日公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从法律上对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干预措施予以认可,拟从伦理层面阐述对预防干预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与责任伦理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自从20世纪80年代,美国首次发现并报道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已经成为了历史上最恐怖的传染病之一.据中国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透露,目前中国已有84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艾滋病病人8万名.中国正处于艾滋病出现泛滥之前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关键阶段不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艾滋病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艾滋病的流行将成为国家性灾难."[1]然而,迄今为止,人们还有意或无意地把艾滋病归结为个人的道德危机,而忽视了对造成艾滋病蔓延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关注.把艾滋病当作他者的事情,很难使公众确立艾滋病的危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认识到这是人类的共同危机.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恐惧症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艾滋病恐惧症”是一种混合性神经症,核心症状可表现为焦虑、疑病、恐惧、强迫、抑郁症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可伴有与艾滋病的临床症状相似的躯体症状,患者感到痛苦,反复求医。该文综合了国外文献和部分案例,对“艾滋病恐惧症”的定义、临床症状、心理病理机制、诊断与治疗等进行了初步的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在我国传播主要与注射吸毒者和不安全的性关系有关.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实施了对注射吸毒者实施的清洁针具交换和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以及在娱乐场所发放安全套等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干预措施.国务院于2006年2月12日公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从法律上对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干预措施予以认可,拟从伦理层面阐述对预防干预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