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到“唐宋变革论”的影响,很多中外学者从华夷之辨的视角,将宋代尤其是南宋的“中国”认同看成是种族、文化、国家合一的近代国族意识,并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南宋“中国”认同的历史意义。但是,南宋“中国”认同的建构有三个相关的思想脉络,一是正统论,一是道统论,一是华夷之辨。当我们把正统论、道统论与华夷之辨放在一起看,就会发现,南宋“中国”认同并非现代的国族意识,而是给出了一套继承汉朝“大一统”而有所变化的“中国”原理,为新的“大一统”准备了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5,(5)
<正>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今日报道》节目报道:4月5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说起清明节,祭奠先祖是重要内容,按照传统习惯祭奠先祖要用到祭品,随着这些年社会的发展,清明节祭祀用品也正在与时俱进,从汽车到别墅,再到苹果手机,清明祭品越来越时髦。众所周知,清明节从唐代开始盛行,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也流传了千年。在清明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举家出行,祭祖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敬重和  相似文献   

3.
地方认同: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roshansky提出的“地方认同” (place identity, 1978)一词, 是环境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对居住环境的自我认同, 用于理解和测量“人-地关系”。已有研究分别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论证了“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地方感”及“地方依赖”等概念之间的区别; 并在个体、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上均发现了影响地方认同的因素。未来的研究将采用社会认知的实验技术、以及纵向研究设计方法等, 一方面探讨地方认同的内在心理机制, 另一方面则利用此概念探索解决有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介子推传说的演变及其文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勃 《管子学刊》2002,(3):83-90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这首谚语流传极广。关于戴柳的习俗,各处地方志中亦多有记载。如:明嘉靖刻本《尉氏县志》:“‘清明’,门前插柳,人各簪鬓。”明万历三十三年《嘉定县志》:“‘清明’,插柳于门,伐柳枝藏之,以为酿醋之用。”清乾隆四年《祥符县志》:“‘清明节’,男妇扫墓……妇女先归。攀折柳条,攒捆成束,载于车乘,归插屋檐,县佩节焉,下逮及犬猫不遗。”民国二十五年《阳武县志》:“‘清明节’,各神位及主前均供柳,并插于门上,曰为介子推招魂也……”民国二十四年《德县志》:“又,《岁时记》: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本地习俗皆于‘清明节’日行之。” 民国二十年《义县志》:“(清明节)前一日为‘寒食节’。又缘介子推于是日焚死绵山,后人哀之,插柳以招魂。”[1]  相似文献   

5.
通过CNKI进行资料检索、归类和分析,以民族国家认同、母语认同、传统节日的民族文化认同、民族精神和民族主义的民族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等五个维度作为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调查研究的切入点,进行调查问卷题项的编制。以此引领对民族国家认同感有研究兴趣的同仁对这类研究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6.
文化全球化视野中的“和而不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全球化问题由隐而显,这个历古常新的话题关系到人类的共同命运,探寻传统文化在其目标和机制中的现代价值,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文化全球化是文化认同与文化整合的统一,提出中国文化传统中经典儒家的精髓思想“和而不同”在其视野中的重要价值。文章从趋势和过程两个角度出发分别探讨“和而不同”在文化认同中的目标价值和在文化整合中的工具价值,阐发经典儒家精神的现代价值,指出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是人类文化的大传统,其过程则是传承与创新、冲突与融合的并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基督教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功能”之课题为基础,侧重研究当今中国基督徒的伦理生活及其认同方式,以探索中国基督教的社会定义。因为,身份认同作为宗教体系的“行动单位”,是对付特殊环境,以从地位和功能层面上解决问题的工具,是执行宗教伦理的角色。所以,对于基督教徒社会身份及其认同方式的研究,对于认识其作为信教公民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十分重要,同时也是认识中国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的定位和功能的最基本路径。本文从社会定义和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中国基督教徒的认同策略、秩序认同、双重资格认定等现象。文章认为,在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可以基于中国宗教的实际经验,把对宗教制度、政教关系、宗教的社会功能及其定义等层面的研究,直接转向为信教公民作为宗教信仰者的身份认同、个人权责、精神权利、宗教组织等方面的认同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向平 《天风》2007,(7):30-35
本文以“基督教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功能”之课题为基础,侧重研究当今中国基督徒的伦理生活及其认同方式,以探索中国基督教的社会定义。因为,身份认同作为宗教体系的“行动单位”,是对付特殊环境,以从地位和功能层面上解决问题的工具,是执行宗教伦理的角色。所以,对于基督教徒社会身份及其认同方式的研究,对于认识其作为信教公民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十分重要,同时也是认识中国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的定位和功能的最基本路径。本文从社会定义和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中国基督教徒的认同策略、秩序认同。双重资格认定等现象。文章认为,在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可以基于中国宗教的实际经验,把对宗教制度,政教关系,宗教的社会功能及其定义等层面的研究,直接转向为信教公民作为宗教信仰者的身份认同、个人权责,精神权利,宗教组织等方面的认同研究。  相似文献   

9.
提起“乡愁”,人们会很自然地涌起一股朦胧的美好与淡淡的怅悯相再:夹杂的情愫,会想起家乡秀美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血肉相连的人脉……乡愁,是一种思绪。它萦绕于人心,且挥之不去。它时不时地会浮现出来,让人们在瞬息万变的当下,能够不忘自己的根基和固化自己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0.
周永慈 《天风》2022,(5):17-21
崇拜礼仪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礼仪不是在文化的真空中进行,而是在敬拜群体活生生的文化表达中得以实现.这就促使我们去发掘文化中的元素,并将其融入基督教的崇拜中.中国传统节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且塑造着我们的民族身份.因此论到基督教崇拜礼仪中国化,其中一个必然要面对和探讨的课题就是如何将中国的传统节日融入礼仪年.相较于其他传统节日而言(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们若想将清明节纳入基督教礼仪年,要处理的问题较多,特别是有关祭祖的问题——它是最有争议性的课题之一.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尝试带领读者一同去寻找解决和实践之道.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是对清明节的简介,以及梳理近现代有关祭祖问题的讨论;接着是神学的探索,我们将使用亚洲礼仪神学家安鹏浩(Anscar J.Chupungco)提出的"创造性同化"(Creative Assimilation)的方法,应用圣经预表论来重新诠释和净化"祭祖"的意义,以及有关"死后的问题";最后,我们才进入礼仪实践的部分——调和与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1.
自谦: 中国人一种重要的行事风格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胡金生  黄希庭 《心理学报》2009,41(9):842-852
研究一通过对古籍的检索, 初步构建了古籍自谦语料库, 在此基础上对自谦的内涵、分类、功能进行内容分析。结果表明, 自谦是一种“以阳居阴”的行事风格; 它有“虚性”和“实性”之分; 其功能可以分为“和谐性”、“进取性”、“防御性”、“礼貌性”、“道德性”五个方面。研究二对现代人的开放式调查表明, 古今人们对自谦内涵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 绝大多数人认为, 自谦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对自谦功能的认同内容和比例偏重都与古人不同。研究三用自编问卷考察了大学生对自谦的认同度。结果表明, 大学生非常强调自谦的“防御性”、“自我完善”和“提升形象”的功能。最后, 围绕本研究的方法、结果、启示进行了讨论, 并展望了自谦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学海》2021,(1):189-195
以赛亚·伯林坚信文化对人具有特殊意义。他通过对维柯和赫尔德为主的反潮流思想家的解读,在价值多元主义的基础之上建构了一种文化多元论(cultural pluralism)——即文化并非是普遍单一,而是多元并立的。文化的差异性仅仅是人类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呈现,并不能形成一种囊括所有文化模式的人类共同体文化体系。从这种文化多元论出发,与个人自由相对的族群归属必须在肯定共同体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合理阐释。社群与历史文化之归属感是人类的根本需要,个体必须归属于群体并形成严格意义上的认同——亦即身份认同和肯定,否则将会在强制性同化中导致身份的丧失。伯林强调族群归属和身份认同的意义,强调文化不应该是单调的、统一的规则和格式,坚持在共同价值前提下尊重文化多元性和差异性,这是对西方自由主义普世主义梦想的一种反省、批评与自我纠偏。透过自由主义阵营中以伯林为代表的文化多元论对自由主义的批评,可辨识出一条穿透西方普世价值话语之迷雾、阐释族群归属和身份认同之意义的思想道路。  相似文献   

13.
文化认同的本质是价值认同,它既是个体价值、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相互转化、渗透的过程;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冲突、借鉴、创新的历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核心,它不仅引领了文化认同的方向,丰富了文化认同的内容也体现了文化认同主体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清明节与墨西哥亡灵节之文化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郡玲 《管子学刊》2016,(4):108-111
中国的清明节和墨西哥亡灵节虽节日时间不同、地域有别,但两国的节日文化既有不同点也有相似之处:中国的清明节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追思先人,感恩怀远;勿忘生者,幸福明天是其节日文化寓意之所在;而墨西哥亡灵节历史演变复杂,虽经改良,但仍带有浓厚的墨西哥土著居民阿兹特克人祭奠亡灵、感恩亡灵、崇拜亡灵的节日狂欢文化,"逝者在棺,生者狂欢"是其节日文化的形象描述。本文从两国节日之历史沿革、节日外延、节日意义及节日内涵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层异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一、导论在五·四以前的十多世纪里,中国传统文化和基督教曾有过四次的正面接触①,但中国的士大夫除了对利玛窦的尊儒敬孔的传教方式给予认同和略有好感以外,天主教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儒家思想的排斥、敌对,且以失败而告终。我们说神学是教会在思考。值得我们应该深思的是:每当天主教和儒家文化相遇时,我们不时发觉有异体排斥的反应,或是正面冲撞。许多学者认为儒家文化是以人本思想为主,而天主教则是神本思想,二者不可相通相融。我们承认天主教与中国文化在枝节上确有歧异之处,但我们同样可以肯定其根本精神是一致的。因为儒家重仁义,天主教则以爱播爱,天主是爱。况且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一切以孝为根本,天主教在论伦理关系的第一条诫命“孝敬父母……”。本文试从儒家文化之“仁”和天主教核心之“爱”作比较,以求二者间有所沟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民族认同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民族认同的内涵、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心理健康的关系等方面。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探讨多于实证研究, 研究取样和方法单一, 缺乏比较性、过程性和机制性的研究, 未能注重本土化研究。未来研究需要以多学科视角, 结合多种研究方法, 使用高级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揭示我国民族认同的本质和特征, 形成本土化的民族认同理论。  相似文献   

17.
影响藏族大学生藏、汉文化认同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问卷和访谈对藏族大学生的藏、汉文化认同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初步分析了影响藏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认同的因素。结果显示,藏族大学生的藏、汉文化认同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对藏族大学生对藏族文化的认同有显著影响;由于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不同,接受藏、汉双语教学的专业学习的学生,其藏族文化认同低于使用汉语单语教学的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对藏族大学生的藏、汉文化认同得分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将弥撒庆典与新春文化相结合,在礼仪中以敬天祭祖表达人与神的和,以阖家团圆表达人与人的和,以除旧更新表达人与自己的和,这是对天主教礼仪中国化的最好诠释。春节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且许多民俗意义优美,在将其赋予合乎基督福音的内涵后,于是便有了今天的新春弥撒。拜神祭祖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每逢新春佳节总不忘记到寺庙烧香,到家庙或家中祖先牌位前祭拜。因各地风俗不一,有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5,(5)
<正>[网易新闻]清明节来到,不少网店推出了"新潮"服务,提供各种类型的代客扫墓服务,甚至有代客哭坟的。一家网站介绍称,他们的服务有999元、1500元和2600元几种价位,内容包括敬香、鞠躬、朗读祭奠词等。"增值服务"里,在线视频祭拜一分钟150元,代客哭坟一人一分钟300元,5人以上哭坟需提前预约。[随感]在逝者墓前号啕大哭的人,却只是与其毫不相干的人,这番景象不免令人啼笑皆非。扫墓是生者表达对逝去亲人思念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王勇 《中国宗教》2018,(1):36-37
雷世银主教结合本人多年实践经验,提出了天主教中国化发展应坚持“八个认同”的根本理念,即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制度认同、社会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道路认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