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简称DSCAC)是编制来鉴别和诊断学习不良儿童的一个认知能力测验。它由三个分测验和八个项目组成。我们在1986年建立了DSCAC的杭州市一、二年级的年级常模。结果表明;1)本量表能反映出年级间认知能力发展的趋势;2)量表的重测信度一、二年级均在0.81以上,说明量表是可靠且稳定的;3)通过因素分析,量表内部一致性分析和DSCAC与WISC—R相关分析来评价本量表的效度。结果发现,DSCAC具有较好的构思效度和内部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杜晓新  王小慧 《心理科学》2001,24(3):348-349
根据不同的智力理论,产生了多种智力及认知能力测验量表,各量表在测试对象的年龄范围、测题的形式、实测方式上各具特点,有的为个别测试量表,有的为单一的图形推理测验,有的测验对象年龄的下限为9岁。我们编制的这一量表具有以下特点:测验对象6至9岁;测题形式多样;适于团体施测。  相似文献   

4.
分析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全国常模以探讨中国儿童认知能力的性别差异。研究中使用多元变量(multivariate)分析和单元变量(univariate)分析两种手段。在多元交量分析中,首先使用线性结构关系(LISREL)多样本分析检验各年龄组中男女协方差矩阵、平均数向量和因子平均数的一致性;随后用区分分析确定造成差异的变项。与西方研究相比,中国儿童具有类似的性别差异类型与发展倾向,区别在于中国儿童的数学能力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这可能与中国的男女接受同等教育有关。  相似文献   

5.
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结构及其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华  庞丽娟  陶沙  陈瑶  董奇 《心理学报》2003,35(6):810-817
从北京市10所幼儿园中选取234名3、4岁的儿童为被试,采用个别测查的方法对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结构及其特点进行了考察。经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1)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合理的,可接受的,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具体讲,数、计算、测量、空间/几何和模式认知能力五个维度共同解释着儿童早期的数学认知能力;(2)不同年龄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结构具有稳定性,但是结构模型并不完全一致,某些项目的解释率有所不同;(3)男、女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结构模型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缺陷儿童人格诊断量表的修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陷儿童人格诊断量表是日本特殊教育领域的一种专门用于测量缺陷儿童人格的著名量表。作者用三年时间对其进行了修订,建立了包括弱智、聋哑、盲等缺陷儿童的中国常模。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是一个较好的心理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7.
李艳玮  李燕芳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1):1700-1706
自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兴起以来, 研究者就开始借助MRI等脑成像技术探讨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发展与大脑结构发育和功能特点等之间的关系, 这为揭示行为发展与生理成熟之间的关系、儿童认知发展的神经活动规律、正常和障碍群体的独特大脑神经结构及活动特点等提供了重要启示。通过对有关儿童青少年智力、工作记忆、反应抑制等认知能力发展与大脑结构发育、大脑功能发育之间关系, 以及认知能力训练与大脑可塑性等研究的介绍, 指出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未来研究应重视采用纵向设计, 关注自然成熟和经验对正常或障碍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与脑发育关系的交互影响, 同时从练习和训练的角度对大脑可塑性的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庞丽娟  田瑞清 《心理科学》2002,25(2):144-147
社会认知是个体对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和理解活动。综合分析国内外已有研究,我们认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具有如下主要特点:(1)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2)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核心体现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3)儿童社会认知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同步、不等速的;(4)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具有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影响;(5)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上海市虹口区育能院,对59名智力落后儿童(年龄自7岁至19岁)进行了认知特征的测查,为他们编班、升班和智力训练、教育方法设计,提供一些初步的心理学根据,以便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教育的实效。一、认知特点的初步分析1、对实际操作的和有一定经验的对象容易感知和辨认。患儿均能辨认阿拉伯数字,对其中微小的  相似文献   

10.
学习困难儿童诊断量表常模制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邵志芳  陈国鹏  单阳 《心理科学》2000,23(2):169-171
"学习困难检查表"在上海范围内向1067名被试施测后,本研究对所获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1)各变量原始数据的均数和标准差.(2)各变量原始数据有显著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3)信效度检验结果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4)制定了上海地区常模.  相似文献   

11.
论数学能力的研究与认知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关于数学能力的实质的心理学研究作了历史的回顾,其中包括心理计量学、认知科学和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等几个领域的研究工作。文中揭示了在这几个领域的研究中存在着的几个共同问题。作者认为需要假借这些不同的研究领域中的研究方法,创造新的信息加工的方法以揭示数学能力及其发展的实质。  相似文献   

12.
4—14岁儿童比例推理及认知结构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丹民 《心理学报》1991,24(2):57-67
本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4——14岁儿童比例推理能力及内部认知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结果:1.采用有序样本的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将其发展划分为七个阶段。2.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从单维、定性、加法推理到两维、定量、乘法操作;从比差运算上的整合,到整倍数乘法运算上的整合,最终达到在命题运算水平上对非整倍数函数关系操作上的整合;其发展的核心是,四个结构关系由低向高逐渐构建和整合,由此提出四结构关系建构理论。3.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低年级儿童比例概念基本形成,与加拿大同龄儿童比较,有显著差异,表明国内比例概念的教学是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是分析学前儿童认知过程中三种不同的条件(实物、照片、语言指示)对儿童计数、操作和比较活动的影响,探讨认知的各直接成分和各间接成分的关系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并了解3—6岁儿童在三种认知活动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报》1964,9(3):74-80
在教学过程中,比較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要使学生正确认識每一个事物,正确理解每一个科学概念,就需要了解各个事物的本貭,而要正确认識事物的本貭,不但需要找出事物的共同点,也要找出事物的不同点。毛主席曾指出:“对于物貭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須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們认識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須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說,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貭的区别。只有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根据馬克思列宁主义反映论的观点,記忆过程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是客观現实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現实的对象和現象对人的作用,不外是形象的与語詞的两种主要形式,因此,形象的东西利語詞的材料,就构成了記忆过程和其他心理过程反映的主要內容。形象的、語詞的材料,不仅是人的記忆的主要內容,而且从个体記忆的发展来看,形象  相似文献   

16.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ISC-CR)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主成分分析和α因素分析两种方法对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ISC-CR)以及原量表WISC-R常模进行因素分析,并采用斜交旋转对初始因子矩阵进行转轴处理。结果表明:三因子模型比较符合WISC-CR的结构。常识、类同、词汇和理解四个分测验主要负荷言语理解因子;填图、图片排列、积木、拼图和迷津五个分测验主负荷知觉组织因子;而算术、背数和译码三个分测验主要负荷记忆/不分心因子。WISC-CR与WISC-R各分测验所负荷的各种因子一致性。83-.971,说明WISC-CR保持了原量表的功能,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相似文献   

17.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少年期的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左其沛 《心理学报》1985,18(3):33-39
本文认为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意向与自我认识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根据这两个方面矛盾运动的特点,提出划分发展阶段的三项依据: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相互消长;2.自我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深化;3.自我意向与自我认识发展的不平衡性。作者把自我意识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对少年期的阶段特点做了较具体的分析;认为弄清楚这些特点,对于深入探讨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对于改进少年期的教育工作,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藏族和汉族小学儿童类比推理过程中思惟发展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嘉玮 《心理学报》1980,13(4):42-50
本文通过类比推理的实验研究,重点探索了西藏世居的藏族小学儿童和汉族小学儿童在类比推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分析综合,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惟活动的异同点。 实验结果表明:藏、汉小学儿童思惟发展的一般水平及其特点是基本相同的。藏族儿童的思惟能力并不低于汉族儿童,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与条件不同也表现出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19.
季楚卿 《心理学报》1962,7(1):11-19
分析-綜合活动,也就是高級神經活动能以区分复杂現象的組成成分,并把它們联合成为整体的特性,是大脑两半球活动的重要原則之一。众所周知,在通常情况下,外界环境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对有机体起作用的。根据巴甫洛夫学說,正是大脑两半球的分析-綜合活动保証了有机体对如此复杂的、变化多端的外界环境以最精确和最灵活的适应。 早在1906年,巴甫洛夫实驗室中的A.B.巴拉金、捷廖里、別里立玆維依格等人就开始用对复合刺激物形成条件反射的方法,来研究动物大脑皮层的分析-綜合活动。此后,伊万諾夫-斯莫稜斯基、撕基平、沃罗宁等人在这方面也作了許多工作。但这些工作还未能洞察出对复合刺激物形成暫时联系的接通机制,更不足以完全揭露人的大脑皮层的分析-綜合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肖前瑛 《心理学报》1965,10(1):52-58
問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題教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学习应用題既能帮助儿童更好地掌握基本数学概念,培养儿童运用計算技巧解决实际問題的能力,同时也是发展儿童邏輯思維的手段。所以培养儿童解答应用題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解答应用題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儿童的語文水平、运算技巧虽然对解答应用題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解答应用題的先决条件是儿童了解組成題目的数量間的联系及相依关系。在教学中常常发現有些儿童虽然能机械地指出題目中的条件与問題,但不知道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