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听障儿童自我/他人错误信念理解与谎言理解各层面的关系,以及情绪理解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一采用错误信念理解和谎言理解来探讨自我/他人错误信念理解与谎言理解各层面的关系。实验二增加了情绪理解任务,并探讨情绪理解在错误信念理解和谎言理解之间的背后机制。结果:(1)听障儿童他人错误信念理解、谎言意图理解的正确率显著不如典型发展儿童,且他人错误信念理解越好,越容易进行真假信息辨别和谎言意图理解;(2)典型发展儿童自我/他人错误信念理解越准确,谎言意图理解越好:(3)当听障儿童情绪理解得分较高时,自我/他人错误信念理解对谎言行为判断具有正向预测作用;(4)典型发展儿童情绪理解得分较高时,自我错误信念对真假信息辨别有正向预测作用,他人错误信念理解对谎言行为判断、真假信息辨别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这些研究结果不仅表明听障儿童他人错误信念理解对谎言理解具有解释作用,而且推动高情绪理解在谎言理解中的促进作用,以及表明高情绪理解对错误信念理解与谎言理解中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陆慧菁  苏彦捷 《心理学报》2009,41(2):135-143
从观点采择的角度考察儿童对他人记忆的评判及其与错误信念理解的关系。与他人分享记忆时,个体需要同时处理自我与他人对过去的表征和看法;而要顺利完成错误信念任务,个体需要同时加工自我的真实信念与他人的错误信念。因此个体对他人记忆的评判能力可能会与其对错误信念的理解相关。40名4岁儿童完成一系列错误信念任务和评判他人记忆是否正确任务,情境包括视觉、意图解释和情绪解释。结果表明,控制年龄、语言和记忆能力等因素后,被试评判他人记忆的成绩仍然可以预测其对错误信念的理解。这些结果为幼儿在回忆叙述中谈及他人越多,其心理理论越好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和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理解他人是指推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以及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的心理加工。本研究采用常识问题任务,通过三个实验来考察成人理解他人的加工机制,提出并验证双加工模型。研究发现:第一,个体在理解他人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了自我信息和他人信息,提出并验证了双加工模型。第二,反馈作用会改变个体自我模拟所获得的自我信息,从而影响理解他人。第三,他人信息将影响自我对他人的推断预测,片面的他人信息会导致理解他人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4.
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除了需要理解自己的行为和行动方式,还需要理解他人的社会性线索、信号、意图和行为,从而对他人的心理状态做出反应。婴幼儿时期,个体就已经开始探索社会,对社会中的个体行为作出回应。为了探讨婴幼儿这种社会理解能力的形成原因,研究者引入了心理理论对其作出解释,并且探寻了婴幼儿社会理解能力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婴幼儿的社会理解能力的表现在15个月时显现,开始表现出能理解他人的行为以及心理状态。本文最后提出了该领域研究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周楠  方晓义 《心理科学》2011,34(3):714-722
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动机、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国内外心理理论研究较多关注一般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而对自闭症儿童领域的心理理论的研究不够。本研究在原有的错误信念任务的基础上,对任务进行完全“非言语”改进,以意外内容任务为主要测试内容,将智力落后儿童作为对照组纳入到实验当中,进一步探索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改编后的非言语意外内容任务适用于自闭症和智力落后儿童;包括低言语能力个体在内的所有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显著低于智力落后儿童;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相对于智力落后儿童,自闭症儿童在物品转移和调换的注意方面存在更大障碍。  相似文献   

6.
个体的情绪伪装能力是其情绪社会化发展极为重要的方面,选取某幼儿园123名3~6岁儿童为被试,通过“区分外表-真实情绪”任务和“错误信念”任务考察3~6岁儿童情绪伪装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进而探讨情绪伪装认知与错误信念理解的关系.结果表明:(1)儿童情绪伪装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3~5岁为儿童情绪伪装认知能力的快速发展期;(2)儿童在消极情境下区分内外情绪的能力显著高于在积极情境中的表现;同时,对两种情绪伪装动机(社会适应、自我保护)的认知能力无显著差异;(3)儿童情绪伪装认知和错误信念理解能力显著相关,两种错误信念(意外内容、意外地点)理解都能很好地预测情绪伪装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7.
设置了母亲、朋友、老师三类重要他人,副作用结果为积极和消极两种性质的实验故事共六个,选取311名中学生阅读故事并回答问题,以此探讨青少年诺布效应的特点及其与心理状态理解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少年在对不同重要他人的积极副作用情境进行意图判断时,表现出典型的诺布效应,但在对不同重要他人的消极副作用情境进行意图判断时,没有表现出诺布效应;(2)母亲、朋友和老师这三类重要他人对于青少年意图判断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3)初中生和高中生、男生和女生的意图判断没有显著差异;(4)青少年认为,由消极副作用引起的被行为者的情绪以负性情绪为主,而行为者的情绪则以正性情绪为主。本研究的结论是:青少年在进行意图判断时仅出现了不完全的诺布效应。  相似文献   

8.
关于幼儿开始理解错误信念的年龄,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目前颇具影响力的观点认为,幼儿只有在4岁左右才能理解错误信念,3岁幼儿至多只能隐性理解错误信念。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主要来自于对幼儿的错误信念的言语实验。由于这些实验结果被认为与言语测试范式相关,越来越多的实验采用非言语测试方法,结果发现3岁,甚至3岁之前幼儿就能够理解错误信念。同时,这一观点也获得了一些理论证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关于儿童心理洞察力发展的研究开始于80年代初期,心理学家将个体认识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系统性知识结构统称为个体的“心态理论”(theoryofmind)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包含着人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如思想、信念、愿望、意图、情感等,各因素间里逻辑性联系,该模式为人的行为提供一种因果性解释机制。“心态理论”模式的发展对儿童社会认知、适应性行为以及元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该研究涉及许多具体方面,本文主要提及下述几方面的研究:儿童早期对情绪的理解、儿童早期对伪误言行的理解以及儿童孤独症的表现等。大部分研究发现,3—4岁是儿童早期心理洞察力发展的重要年龄。  相似文献   

10.
小学中高年级儿童情绪理解力的特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640名小学中高年级儿童情绪理解力的测查表明,儿童能够理解抽象的情绪概念和简单的情绪词汇;会依赖表情、言语及副言语和身体动作线索识别他人的情绪;会依赖内部心理活动、表情和身体动作线索识别自己的情绪;儿童已理解情绪与事件/行为间的因果联系,对积极情绪事件/行为的理解具有社交性和亲社会性的特点,对消极情绪事件/行为的理解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的特点;在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隐藏能力时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7~9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和失言理解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二级错误信念任务、失言理解任务分别考察了90名7-9岁学龄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结果表明,7岁组儿童在二级错误信念和失言理解任务上的成绩与8岁组、9岁组存在显著差异,但8岁组和9岁组儿童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提示8岁可能是个体心理理论发展的又一个转折点。三组被试在二级错误信念理解上的成绩显著高于失言理解任务上的成绩,在控制年龄后,他们在两种心理理论任务上的成绩显著相关。另外,失言任务中三种心理状态理解的得分两两相关。综合以上结果,在学龄期,心理理论仍有质的发展,且心理理论的信念、情绪和意图等核心概念仍然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12.
李晓明  傅小兰  王新超 《心理科学》2012,35(5):1154-1158
本研究基于Hunt和Vitell(1986)所提出的市场营销领域的道德通用理论模型,随机选取129名MBA学生为被试,采用Reidenbach和Robin的多维道德量表和情景研究法,旨在考察个体在应对企业决策中的道德问题时,不同道德评价取向对道德决策(整体性道德判断和道德意图阶段)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1)与对道德判断的单项目测量相比,多维道德量表对道德意图具有高的预测效度;2)道德公平、功利主义和契约主义对整体道德判断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道德公平和相对主义对自我和他人道德意图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165名3~4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情境故事法考察谎言概念理解的年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幼儿心理理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谎言概念理解的作用。结果表明:(1)幼儿对说真话行为与说谎行为的概念理解不是同步发展的,对说谎的概念理解要早于对说真话的理解,4岁幼儿的谎言概念理解水平高于3岁;(2)控制幼儿的年龄和言语能力后,心理理论与谎言概念理解显著正相关,专制教养方式与谎言概念理解显著负相关;(3)幼儿心理理论在专制教养方式与谎言概念理解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探讨了交往意图的直接阐述与否对5、7、9和11岁儿童说谎/说真话概念判断及其道德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5岁儿童在作说谎或说真话的判断及其道德评价时,还不会利用意图线索;自7岁或9岁起意图明确与否影响着儿童概念判断与道德评价;但对不同言语情景的影响并不相同。由此也证实了意图线索对儿童说谎概念的判断及其道德评价的作用除了与儿童的年龄有关外,还取决于言语的情景。  相似文献   

15.
戴婕  苏彦捷 《心理科学》2006,29(2):301-304
对心理过程差异的理解是学龄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部分。本文主要探讨5-9岁儿童对心理过程差异的理解,即理解两个体在看到同样的物体时思维过程是否相同。采用“思想泡泡”的方法给5岁、7岁、9岁各20名儿童讲述故事,考察故事中人物背景知识的有无、对象的不同(自我-他人/他人-他人)及对象间关系的不同(朋友/陌生人)对儿童判断心理过程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有无背景信息对儿童理解心理过程差异有显著影响,而故事中对象不同及对象之间关系的不同对儿童理解心理过程差异无显著影响。同时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意识到两个体的思维过程是不同的且能提供比较充分的解释,对心理过程差异的理解使学龄后儿童对个体独特性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吴婷  郑涌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3):533-543
透镜模型强调线索的有效性是人格判断准确的重要条件。已有研究表明, 文字信息, 语音内容, 面孔图片, 反映不同情境的视频片段以及面对面交流涉及的言语、非言语信息在人格判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 网络背景下常规的文字、视频信息等同样能够有效反映个体的人格特质, 而与人格特质密切相关的网络语言、表情的使用, 状态更新与点赞等特殊线索的有效性也值得深入探究。未来对人格判断线索的研究应加强现实生活情境以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 考虑不同线索间的相互比较以考察线索有效性的适用条件, 深入探究网络情境中个体行为线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成人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对意图和结果信息的利用存在不稳定的现象。Cushman提出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认为当存在重大负性后果时,需要综合考虑意图和结果信息;而当不存在负性后果时,主要关注意图信息。本研究通过句式变化操控意图信息的明显性,分别考察了两组大学生在对道德情景进行判断时意图信息强弱变化所造成的影响,结果发现:(1)对中性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突显负性意图信息后被试会增加道德谴责;(2)对负性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道德谴责程度没有因意图信息明显性的改变而发生显著变化。此研究结果表明,在行为结果为中性时,人们主要利用意图的信息做出道德判断,但此时对负性意图的谴责程度并不稳定,容易受明显性变化的干扰。  相似文献   

18.
虚误信念理解的研究视角及其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英和  姚端维 《心理科学》2001,24(6):704-706
1 前言自从Premack&Woodruff提出有关心理理论的概念以来 ,有关儿童早期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的研究便成为儿童社会认知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 ,并据此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的能力。心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 ,人们往往在信念的基础上产生合理的需要 ,然后通过行动来实现他们的需要。由于信念是人一切行动的基础 ,因而 ,心理学家十分重视对儿童信念的研究 ,而年幼儿童在信念理解上 ,常表现出错误性倾向 ,为了对这种倾向进行深入探…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互动中, 人们具有自动模仿他人动作的倾向。尽管这种自动模仿有利于个体理解他人动作的感受, 但有时也会与自身的动作意图产生冲突。因此我们需要将自身动作意图与他人动作进行区分并调控二者之间的冲突。这种能力被称为自我-他人控制(self-other control, SOC)。与动作模仿控制相同, 心理理论、观点采择和共情等更高级的社会认知同样涉及对自我和他人信息的加工。很多证据表明, SOC可能是一种领域普遍的(domain-general)加工机制, 即在动作模仿控制和其他社会认知中, 大脑对自我和他人双方信息的区分和冲突调控共用同一套SOC系统。最近一些研究发现, 相比于抑制自身优势反应的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 SOC是社会认知中一个更为关键的影响因素, 抑制控制对社会认知的作用受到SOC的调节。此外, SOC的领域普遍性提示我们, 未来可以通过简单的动作模仿控制训练, 来为社会认知受损个体(如孤独症和述情障碍者)进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72名3~5岁儿童在三个改造过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结果显示,大部分4岁儿童能够正确认识自我错误信念;大部分5岁儿童能够正确认识他人错误信念;大部分3~4岁儿童的自我错误信念认识显著好于他人(真人和玩偶)错误信念认识,5岁时这两种认识才没有显著差异;学前儿童对真人与玩偶错误信念的认识没有显著差异;学前儿童对“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中错误信念问题回答的一致性较高,而对“外表—真实”任务的回答与前两种任务的一致性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