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平  辛涛 《心理学报》2011,43(7):836-850
项目的增补对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D-CAT)题库的开发与维护至关重要。借鉴单维项目反应理论(IRT)中联合极大似然估计方法(JMLE)的思路, 提出联合估计算法(JEA), 仅依赖被试在旧题和新题上的作答反应联合地、自动地估计新题的属性向量和新题的项目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项目参数相对较小且样本量相对较大时, JEA算法在新题属性向量和新题项目参数估计精度方面表现不错; 而且样本大小、项目参数大小以及项目参数初值都影响着JEA算法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认知诊断作为21世纪一种新的测量范式,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运用MCMC算法实现了R-RUM的参数估计,并采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探讨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R-RUM参数估计方法可行,估计精度较高;(2)Q矩阵复杂性和模型参数水平对模型参数估计精度有较大影响,随着r_(jk)*值的增大和Q矩阵复杂性的增加,项目参数和被试参数估计精度逐渐下降;(3)在特定情形下,R-RUM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3.
矩阵完成问题的项目生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Embretson提出的认知设计系统方法,设计并编制了矩阵完成问题的项目生成系统,实际生成了矩阵完成问题测验。探讨矩阵测验与瑞文测验的关系,以及认知模型对矩阵问题的难度和区分度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认知模型对矩阵项目的性能参数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生成的矩阵测验与瑞文测验有基本相同的心理测量属性。可以使用该系统生成的矩阵项目来测量被试的抽象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结构及其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华  庞丽娟  陶沙  陈瑶  董奇 《心理学报》2003,35(6):810-817
从北京市10所幼儿园中选取234名3、4岁的儿童为被试,采用个别测查的方法对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结构及其特点进行了考察。经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1)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合理的,可接受的,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具体讲,数、计算、测量、空间/几何和模式认知能力五个维度共同解释着儿童早期的数学认知能力;(2)不同年龄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结构具有稳定性,但是结构模型并不完全一致,某些项目的解释率有所不同;(3)男、女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结构模型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正如不同的病症需要使用不同的医疗技术方法来诊断一样, 不同的认知结构也需要设计对应的测验模式来进行诊断, 从而保证测验具有高质量的诊断评估效果。但传统测验形式未考虑不同认知结构的针对性诊断测验需求, 导致“千人一卷”在测验效率上有所不足; 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虽可针对不同认知结构的被试施测不同的项目, 然而支持自适应过程的题库却没有针对不同认知结构被试设计对应的项目, 导致题库使用效率较低。要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 探索如何针对不同认知结构设计相对应的测验模式。本研究采用Monte Carlo模拟, 对六种属性层级关系下, 不同认知结构的测验设计模式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1)同一属性层级关系下, 不同认知结构的最佳测验设计模式不同; (2)依据不同认知结构的最佳测验设计模式构建的题库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测验编制者可以根据实验结果针对不同认知结构优化对应的测验设计模式, 并用于指导题库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考察环境因素与认知发展的关系.采用问卷和心理测量的方法对121名21~80岁成人被试的基本认知能力和环境影响变量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在基本认知能力上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在环境测量的环境维度因素方面仅出现年龄差异,而环境测量的休闲维度因素方面却存在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双重差异;多项环境因素与基本认知能力存在显著相关.结论老年人基本认知能力低于年轻被试,且环境因素对认知发展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认知诊断模型发展及其应用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结合派生出的认知诊断理论, 利用现代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作为工具, 诊断被试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认知诊断有多种模型, 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特点及应用条件。模型的选择和认知诊断方法的应用对认知诊断的结果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模型之时需要了解各种认知诊断模型的发展过程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认知诊断是近些年教育测量研究中的热点,大多数的认知诊断模型仅适用于0~1评分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有多个潜变量多个滑动参数的多级评分认知诊断模型——GP-D1NA,只要由评分标准和知识状态能确定理想反应模式,就可以利用此方法进行认知诊断分析.在该方法中,我们给出项目滑动矩阵的概念,将被试的观测得分均看成由某个理想得分的滑动,并采用EM算法估计滑动矩阵.在模拟研究中,采用每掌握一个属性得1分的评分标准,结果表明线性型、收敛型、发散型、无结构型和独立型五种属性层级结构均有较高的判准率.  相似文献   

9.
传统测验重视统计技术,不重视测量结构的心理学意义,使得它的功能局限于筛选,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由于认知心理学理论、心理计量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认知理论指导下的项目生成技术逐渐成熟。该文从项目生成的概念、方法,及研究的意义和难点等方面对项目生成技术作了一个简要述评,以期推进我国认知心理学与心理测量学相结合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康春花 《心理科学》2003,26(5):887-890
1 引言  LLTM (LinearLogisticTestModels)可以从刺激特征方面解释项目难度和被试作答概率以及被试的能力值 ,特别是把以往单纯的难度参数变成了线性组合 ,从而可以多方面多维度地解释难度参数。但LLTM的测验项目还是跟以往的测验一样 ,只有一次测验 ,也只有一个笼统的能力值 ,这样就不能更加深入地解释被试的能力 ,尤其是不能就认知加工过程来解释被试的能力值和不同心理特质。如对于具有同一能力值的被试 ,在任何项目上其答对概率都是一样的 ,这就不能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而如果把被试的认知加工过程分解成几个心理成分 ,构建子…  相似文献   

11.
杨向东 《心理学报》2010,42(7):802-812
自动化项目生成(Automatic Item Generation)中的项目参数是基于认知项目设计的刺激特征集预测的, 在不确定性来源上较之用经验数据标定的参数更为复杂。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在计算机适应性测验条件下基于认知设计系统法生成的抽象推理测验(ART)项目预测参数对能力参数估计的精确性。研究表明, 项目预测参数比相应标定参数分布更为趋中。这种回归效应既影响到能力参数估计误差大小, 也导致适应性测验过程中项目选择的差异。在控制了项目选择差异之后, 能力参数估计误差较之基于项目标定参数的能力估计误差大, 但差别并不明显。两者相应的能力估计值相关很高, 对应能力值之间的差异很小, 且几乎贯彻整个能力分布区间。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相对于参数化的方法,本研究根据题目测量模式关系开发出ICC指标,并提出基于理想得分的ICC指标法进行Q矩阵估计。Monte Carlo模拟研究与实证研究发现(1)基于理想得分ICC指标法估计Q矩阵具有很好的效果,当属性个数越少、基础题个数越多,估计效果越好。(2)相对于以往方法——D2统计量的方法,ICC-IR法效果更好,并且是一种非参数化的方法,计算简单快捷。(3)实证数据分析表明,ICC-IR法估计的Q矩阵在模型拟合度上也优于D2统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proposes a multiple-group cognitive diagnosis model to account for the fact that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oups may use distinct attributes or use the same attributes but in different manners (e.g., conjunctive, disjunctive, and compensatory) to solve problems. Based on the proposed model,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ikelihood ratio (LR) test and Wald test in detecting differential item functioning (DIF). A forward anchor item search procedure was also proposed to identify a set of anchor items with invariant item parameters across group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R and Wald tests with the forward anchor item search algorithm produced better calibrated Type I error rates than the ordinary LR and Wald tests, especially when items were of low quality. A set of real data were also analyzed to illustrate the use of these DIF detection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诊断是新一代测量理论的核心, 对形成性教学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项目认知属性标定是认知诊断中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现有的项目认知属性辅助标定方法的研究工作很少, 并且在应用上存在诸多局限。课堂评估是认知诊断应用的理想场所,但课堂评估中项目的选取具有随意性, 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准确标识项目认知属性。本研究首次提出采用粗糙集方法对项目认知属性进行标定, 该方法无需太多被试和项目, 亦无需已知项目参数, 且能当场诊断出结果, 适于采用纸笔测验的课堂评估。通过Monte Carlo模拟研究表明:采用粗糙集方法能迅速地对项目认知属性进行标定, 并具有较高的标定准确率; 而且, 项目认知属性越少、或被试估计判准率越高、或失误率越小则项目认知属性标定的准确率越高。粗糙集方法的引入, 对拓展认知诊断的应用范围, 真正实现其辅助性教学功能, 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旭亮  汪大勋  王芳  蔡艳  涂冬波 《心理学报》2019,51(12):1386-1397
基于分部评分模型的思路, 本文提出了一般化的分部评分认知诊断模型(General Partial Credit Diagnostic Model, GPCDM), 与国际上已有的基于分部评分模型思路的多级评分模型GDM (von Davier, 2008)和PC-DINA (de la Torre, 2012)相比, GPCDM的Q矩阵定义更加灵活, 项目参数的约束条件更少。Monte Carlo实验研究表明, GPCDM模型的参数估计精度指标RMSE介于[0.015, 0.043], 表明估计精度尚可; TIMSS (2007)实证数据应用研究表明, 与GDM和PC-DINA模型相比, GPCDM与该数据的拟合度更好, 并且使用GPCDM分析该数据的诊断效果也更优。总之, 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约束条件更少、功能更为强大的多级评分认知诊断模型。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诊断测验因具有传统测验所不具备的诊断功能而日益受到重视。当前多级评分认知诊断模型开发中,研究者采用不同的链接函数(Link Function)开发出不同的多级评分认知诊断模型。本研究基于局部或相邻类别链接函数(Local or Adjacent Categories Link Function)的思想,开发出多级评分认知诊断模型LC-DINA研究采用Monte Carlo模拟研究与实证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新开发模型与已有模型进行比较并应用于国际数学与科学评估(TIMMS)中,为实际应用者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非参数认知诊断分类方法非常适合课堂评估,其诊断结果采用0-1形式而缺乏概率化表征,不能精细地区分被试属性掌握程度的差异或变化,还缺乏可用于评价真实测验分类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指标。要刻画被试属性掌握程度的差异,首要的问题是要为非参数认知诊断方法提供一种可以量化属性掌握概率的方法。针对此问题,基于二项分布和玻尔兹曼分布提出非参数认知诊断方法下诊断结果的概率化表征方法,并用于构建分类准确性和分类一致性指标。模拟研究与实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概率化表征方法与非参数认知诊断方法的分类结果高度一致;概率化表征方法与认知诊断模型所得的属性掌握概率十分接近;概率化表征方法所得的属性(模式)掌握概率可用于计算属性(模式)分类准确性和分类一致性指标,在实际测验情景下可作为信度和效度指标,评价诊断结果的重测一致率和判准率。  相似文献   

18.
In item response theory (IRT), the invariance property states that item parameter estimates are independent of the examinee sample, and examinee ability estimates are independent of the test items. While this property has long been established and understood by the measurement community for IRT models, the same cannot be said for diagnostic classification models (DCMs). DCMs are a newer class of psychometric models that are designed to classify examinees according to levels of categorical latent traits. We examined the invariance property for general DCMs using the log-linear cognitive diagnosis model (LCDM) framework. We conducted a simulation study to examine the degree to which theoretical invariance of LCDM classifications and item parameter estimates can be observed under various sample and test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illustrated that LCDM classifications and item parameter estimates show clear invariance when adequate model data fit is present. To demonstrate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important property, we conducted additional analyses to show that using pre-calibrated tests to classify examinees provided consistent classifications across calibration samples with varying mastery profile distributions and across tests with varying difficul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