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心 《法音》2008,(12):65-66
12月2日至4日,由广东省民宗委、广东省佛教协会、云浮市政府主办,新兴县政府、云浮市民宗局、云浮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新兴县国恩寺承办的2008年“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在六祖惠能故里——新兴县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2.
《法音》1986,(3)
本刊讯以河野太通为团长的日本六祖足迹参拜团一行十三人于2月24日拜访了广东新兴县国恩寺。该寺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出生、圆寂之地,始建于唐神龙二年(706),唐中宗赐名国恩寺。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河野太通一行沿着六祖当年的足迹寻根问祖,先后到了广州的光孝寺、六榕寺,韶关的南华寺,  相似文献   

3.
如禅 《中国宗教》2022,(8):90-91
广东新兴国恩寺,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少年住所、老年圆寂圣地,见证了惠能大师的生、寂圆满,被誉为“中国禅文化之源”,与祝发道场广州光孝寺、毕生弘法道场曲江曹溪南华寺,并称为惠能大师的三大祖庭。  相似文献   

4.
国内动态     
许嘉璐副委员长与佛教界人士座谈1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广东省云浮市视察、调研期间,专程参观了新兴县龙山国恩寺,并在新兴县召开了佛教人士座  相似文献   

5.
龙山禅缘     
据说,乘飞机在广东新兴县上空盘旋,可以看到脚下的山峦像一条巨龙,蜷卧在新兴大地,为这片神奇的土地披上了神秘的色彩,于是人们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龙山。“龙”是中国富贵的象征,更是权力的代表,古人常称一国之君为“真龙天子”,但是龙山的天子却不是中国古代的帝王,而是来自平民的佛门代表,他就是被后世佛教徒奉为禅宗六祖、中国禅宗实际创始人的慧能大师。慧能出生在新兴,晚年回到家乡,圆寂于斯。慧能从龙山走出,然后又回到龙山,龙山山青水绿,土地肥沃,树木成林,气候宜人。慧能与母亲相依为命,是龙山为他们提供了用之不竭的资源。…  相似文献   

6.
2004年2月27日至28日“六祖文化学术会议”在广东新兴县召开。本次会议由广东社会科学联合会和新兴县政府共同举办。会议参会代表51人,收到论文42篇。会议开得十分热烈,参会代表围绕“六祖思想与当代社会”议题做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不少成果和共识。一、关于六祖生平与家世问题六祖出生地及其传法偈》一文,通过到新兴国恩寺考察,结合历史史料,考证慧能的祖庭及其唐代新州城的归属,认为禅宗重孝道来自于六祖的教化。他还认为,六祖传法偈中的“心如明镜”之喻,先出于蒙庄,复同符于象法。东汉人译经早启其端绪,久已家喻户晓。六祖的本无之语也渊…  相似文献   

7.
《法音》2016,(12)
正本刊讯11月21日至22日,由广东省佛教协会主办,广州光孝寺承办,肇庆六祖寺、河源燕岩六祖古寺协办的"2016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在广州举行。本次文化节主题为"六祖惠能与佛教中国化",旨在通过《六祖坛经》的弘扬与传播推动广东省佛教界的道风建设,坚持佛教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努力发扬"人间佛教"的优良传统,"上报国恩,  相似文献   

8.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广州一处重要的禅林——荔湾区西关的华林寺。远庄梁武帝普通年间(520-527),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南印度来的菩提达摩,从南海来华在这里登岸。以后的禅宗六祖慧能,从五祖弘忍接法以后,又避祸南来,也在广州居留过一阵,当时的六榕寺、光孝寺,还有为纪念六祖在广州上足存身、弘法化世而建的西来庵,也就是今天的华林寺,都是六祖大师朝礼过的圣地。 从隋唐五代迄至元明清,华林寺一直是禅宗的重要祖庭之一,史书说她“祖道昌隆,传灯有继”指的就是这一层意思。有清一代,寺有凡度兴盔,这都是得到了社会贤达、大德高僧的护佑与往持;例如清初的宗符禅师就是功不可没的有德僧人,又如道光年间(1849)的住持很园大师也有中兴之功。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现在的住持释光明法师自到任接手寺务,更是悲。。彻于骨;誓愿动人天。真正不辞五蕴苦,务要祖庭光耀。多年来,得各级地方政府帮助,赖四方善信护持,华林寺已经并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成为了荔湾区以至广州市大文化建设中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2,(10):26
本刊讯9月3日至9月9日,由广东省佛教协会主办、广州光孝寺承办的"2012广东佛教讲经交流会"在广州光孝寺举行,分为讲经弘法交流培训班、讲经交流两个阶段。9月3日至7日上午为弘法交流培训,培训内容为《六祖坛经》,16名学员来自各市寺院和佛学院。中国佛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89,(12)
备受海内外人士钦敬的虚云和尚,一生不仅以禅功和苦修著称,还以复兴名蓝古刹而彪炳。闻名中外的六祖道场南华寺,便是在云公亲手主持下重光的。夜梦六祖唤来南华云公复兴南华,  相似文献   

11.
治己与爱人     
2004年冬,我有机会到南华禅寺参观。南华禅寺位于广东曲江县城东约6公里的曹溪北岸。宝林山麓,是禅宗第六代祖慧能弘法的道场,素有禅宗“祖庭”之称,又有“岭南禅林之冠”和“岭南第一山”之美誉。禅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由西域高僧智药三藏开创,帝敕额“宝林寺”。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改“中兴寺”,越三年改“法泉寺”。宋开宝元年(968年)太祖敕“南华禅寺”沿用至今。卓锡泉位于南华禅寺最北端,其所在庭院两侧墙壁上镌刻着《六祖坛经》。附在《坛经》后面的是无际大师的《心药方》石刻,兹录如下:大师谕世人曰:“凡欲齐家…  相似文献   

12.
12月2日至4日,以"弘扬禅宗优秀文化,共建和谐美好社会"为主题的2008年"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在禅宗六祖慧能法师的故里新兴县隆重举行。作为本次文化节的序曲之一,由深圳交响乐团奉献的大型梵呗交响乐《神州和乐》,于12月2日晚在新兴县六祖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禅宗南禅的祖师是六祖惠能。惠能在1366年前诞生于广东新州,也就是今天的广东云浮新兴县六祖镇。公元2004年2月26日至28日,广东云浮市委市政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发挥禅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也为让佛教文化、岭南文化为更多的人们了解,为把广东建成一个文化大省,举行了为期三天的“首届禅宗六祖文化节”活动。全部活动包括了以下七项: 一、云浮新兴首届六祖文化节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晚会(2月26日晚上)  相似文献   

14.
黄夏年 《佛学研究》2004,(1):353-360
我国是一个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各个地方政府充分重视本地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各个旅游景点,完善旅游管理。宗教及其文化是一种复合型的旅游资源,它可以产生经济的、社会的和环境的效益,但它不能作为产业。禅宗六祖慧能在中国佛教地位独特。慧能生在广东,创业在广东,圆寂在广东,光孝寺、国恩寺和南华寺是六祖的三大祖庭,给广东的佛教增添了特殊的光彩,也为当代中国广东佛教旅游,提供了最好的资源,开发广东佛教的“六祖游”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广东旅游业中的一个特殊的品牌。  相似文献   

15.
12月2日至4日,2008年"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在禅宗六祖慧能法师的故里新兴县隆重举行。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周镇宏,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蔡东士,国家宗教局副局  相似文献   

16.
照禅 《法音》1988,(11)
青原山座落在江西省吉安市东南10公里处,始建于唐神龙元年(705)的著名禅宗道场净居寺就在这里。行思系六祖慧能的传人,得慧能印可后,即自曹溪分化卢陵。当时,六祖法嗣四十余人,分化各地,唯以青原山为第一。青原禅风,不但流传华夏南疆北国,还东传日本,辉煌海外。禅宗至慧能后分南岳、青原二大系,南岳下出沩仰、临济二宗,青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89,(12)
六祖道场——广东南华寺,经过半年多的筹备,于9月30日举行第四次传戒法会。来自国内17个省市的出家弟子700余人和来自新加坡、香港的僧尼来此参加为期19天的受戒法会。法会礼  相似文献   

18.
农历二月初八(三月十三日),久雨放晴,阳光普照。在我国南方著名古寺——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内,人流似海,爆竹喧天,香烟缭绕,灯烛辉煌,洋溢着一派宗教的节日气氛。来自香港、澳门、广州等地的佛教信徒和游客,云集宝林,隆重举行佛教仪式,纪念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诞生一千三百四十三周年。六祖诞,又称南华诞。有关史料记载:六祖名慧能,广东新兴县人,生于唐贞观十二年  相似文献   

19.
何明栋 《法音》2002,(1):49-49
本刊讯2001年12月23日至25日,“马祖及其洪州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马祖道一大师创立洪州宗的弘法道场———南昌佑民寺隆重举行。南昌佑民寺肇建于梁代天监年间,迄今将近1500年。唐代称“洪州开元寺”,大历年间马祖道一禅师驻锡于此,创立洪州宗。此后,洪州宗风弘传中华大地,远播韩国、日本、东南亚及欧美。12月23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佑民寺法堂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方丈一诚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倪强先生,《丛林》杂志执行主编、南昌佑民寺住持纯一法师,韩…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86,(6)
佛教从印度传来中国的路线有两条:一是从陆路,即由阿富汗经我国甘肃、新疆而到中原地带;一是水路,即航海到广州港口登岸。广州市光孝寺是岭南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的一座名刹,是古代中外高僧经常驻锡的佛教道场,是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策源地之一。《寺志》载“光孝寺自昙摩耶舍、求那跋陀罗二尊者创建道场,嗣后初祖、六祖先后显迹于此,一时宝坊净域,为震旦称首。千数百年来,宗风远布,实维此方。“(见寺志序文)光孝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于此可见一斑。按寺址原是西汉越王赵佗的第三世孙赵建德的旧居;三国时代吴国贵族虞翻,因得罪了孙权,被贬到广州,曾在这里讲学,名虞苑;苑内种了很多柯子树,人称柯林。虞翻死后,舍宅建寺,取名“制止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