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国雄  方富熹 《心理学报》2009,41(10):939-946
对情绪的心理层面的理解是幼儿心理理论发展中出现得相对较迟的能力, 他们如何通过愿望和信念等不同的心理状态对人们的情绪做出判断?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采用不同策略推测情绪的能力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本研究结合主人公愿望是否得到满足的状态, 通过利用图片故事个别测查的方法探查了90名3~5岁学前儿童在“内容错误信念”任务中对他人情绪的推测。结果显示, 年幼儿童、尤其是3岁幼儿的高兴情绪理解受其对情境是否满足愿望的认知的影响, 呈现出显著的“积极情绪偏差效应”; 学前儿童对情绪的认知表现出从不能采用信念—愿望策略到错误地采用信念—愿望策略、到正确采用信念—愿望策略的发展模式, 且其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落后于其错误信念理解的“滞后效应”。结果还显示幼儿的惊奇情绪判断不仅由信念成分决定, 也受愿望理解的影响。这些结果突显出心理状态在儿童情绪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揭示出学前儿童相对完整的朴素情绪理论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先通过收集和验证羞耻情境故事和情绪词来编制考察小学儿童羞耻情绪理解能力的测量材料,然后对300名1-6年级小学儿童的羞耻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特点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小学儿童的羞耻情绪理解能力随年级增长而发展,并且在2-3年级有一个快速发展阶段。(2)4种羞耻情境中,小学儿童在公德情境中的羞耻情绪理解能力最高,其次是当众出丑情境和欺骗情境,最低是学习情境。(3)小学儿童的羞耻情绪理解能力无显著性别差异;4种羞耻情境中,只有在公德情境中的羞耻情绪理解能力有显著性别差异,即男生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3.
以纳西族和汉族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摸箭头任务和动物排列任务等,考察纳西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习惯的空间术语是否不同,及其对空间参考框架的选择.结果表明,纳西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在判断物体空间位置时更多地使用绝对参考框架,云南的汉族大学生在判断物体空间位置时使用绝对和相对参考框架差异不显著,这与他们描述空间关系时习惯使用的术语一致.这一结果支持语言相对论.  相似文献   

4.
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与二级情绪理解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来自两所幼儿园的133名儿童为被试,探讨了3~6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和二级情绪理解的发展分化与联系。结果发现,6岁左右是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认知和二级情绪理解发展的关键期;4岁左右的儿童能够掌握二级未知知识,获得情绪解码能力;儿童的二级未知与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之间,儿童的情绪解码与二级情绪理解之间,在发展上存在1~2年的差距;二级推理能力是儿童进行二级心理状态认知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幼儿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及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研究采用横断设计,以北京市某幼儿园大、中、小班共98名幼儿为被试,通过对其心理理论、情绪理解及语言能力的测试,考察幼儿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的发展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的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在3~5岁期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5岁的时候大多数的幼儿已经基本上具备了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的能力,4岁是幼儿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2)幼儿的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的相关显著,即使在控制了语言和年龄的影响后,心理理论能力仍然和情绪理解能力在总体上相关显著;(3)在排除了语言和年龄的影响后,对他人错误信念的理解能力和情绪观点采择能力的相关也仍然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主要探讨听障儿童自我/他人错误信念理解与谎言理解各层面的关系,以及情绪理解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实验1采用错误信念理解和谎言理解来探讨自我/他人错误信念理解与谎言理解各层面的关系。实验2增加了情绪理解任务,并探讨情绪理解在错误信念理解和谎言理解之间关系的机制。结果发现:(1)听障儿童他人错误信念理解、真假信息辨别、谎言意图理解的正确率显著不如典型发展儿童,且他人错误信念理解越好,越容易进行真假信息辨别和谎言意图理解;(2)典型发展儿童自我/他人错误信念理解越准确,谎言意图理解越好;(3)当听障儿童情绪理解得分较高时,自我/他人错误信念理解对谎言行为判断具有正向预测作用;(4)典型发展儿童情绪理解得分较高时,自我错误信念理解对真假信息辨别有正向预测作用,他人错误信念理解对谎言行为判断、真假信息辨别有正向预测作用。这些研究结果不仅表明听障儿童他人错误信念理解对谎言理解具有解释作用,而且表明高情绪理解在谎言理解中有促进作用以及表明高情绪理解在对错误信念理解与谎言理解中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儿童情绪伪装能力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玉娟  方富熹 《心理科学》2004,27(6):1386-1388
该文介绍了国外儿童情绪伪装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近期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最早在斗岁出现情绪伪装的认知能力,6岁时这种能力得到完善;儿童对情绪伪装认知能力和对物理属性的表面与真实的区分能力具有潜在的一致的认知基础;儿童情绪伪装能力的完善和错误信念的获得有关;文化通过社会化过程影响儿童的情绪伪装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研究设计了冲突真实信念任务,用于考察儿童对真实信念的理解;并利用区分信念、冲突真实信念和意外地点的错误信念任务,考察儿童理解信念推理基本规则、真实信念和错误信念的发展顺序。97名3~6岁儿童完成了测试。结果显示,3岁儿童能理解信念推理的基本规则,5岁儿童能理解真实信念,6岁儿童能理解错误信念。结果支持了儿童先理解真实信念,后理解错误信念的发展模式;也说明在理解信念以前儿童已能掌握信念推理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9.
幼儿心理理论愿望信念理解与情绪理解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了幼儿心理理论信念愿望理解与情绪理解的发展状况及相互关系.运用实验法对256名3~6岁儿童施测.结果表明:(1)幼儿心理理论愿望-信念理解与情绪理解的发展在3~6岁期间随年龄逐渐提高.4岁是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4~5岁是幼儿情绪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2)幼儿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晚于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发展.(3)幼儿心理理论的愿望-信念理解与情绪理解之间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个体的情绪伪装能力是其情绪社会化发展极为重要的方面,选取某幼儿园123名3~6岁儿童为被试,通过“区分外表-真实情绪”任务和“错误信念”任务考察3~6岁儿童情绪伪装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进而探讨情绪伪装认知与错误信念理解的关系.结果表明:(1)儿童情绪伪装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3~5岁为儿童情绪伪装认知能力的快速发展期;(2)儿童在消极情境下区分内外情绪的能力显著高于在积极情境中的表现;同时,对两种情绪伪装动机(社会适应、自我保护)的认知能力无显著差异;(3)儿童情绪伪装认知和错误信念理解能力显著相关,两种错误信念(意外内容、意外地点)理解都能很好地预测情绪伪装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1.
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情绪理解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情绪理解是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按Tager-Flusber和Sullivan提出的心理理论两成分模型,它属于心理理论的社会知觉成分,先于社会认知成分出现;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社会知觉成分与社会认知成分越来越难以分离。情绪理解可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简单情绪的理解;和愿望、信念有关的情绪理解;复杂情绪的理解;情绪调节。该文综述了近20年来心理理论中有关儿童情绪理解的研究,对该领域的研究在方法上和内容上提出了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将错误信念任务中主人公加上"聪明"或"笨"的标签,以考察特质标签是否会影响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360名5~8岁儿童参加实验,每个年龄组儿童随机分配到"聪明"标签组、无标签组和"笨"标签组。结果表明:(1)"聪明"标签会极大地阻碍67、岁儿童理解他人错误信念,对5、8岁儿童没有影响;(2)"笨"标签对所有年龄组儿童错误信念的理解都没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5~8岁儿童对模糊信息具有多重解释的理解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彦  苏彦捷 《心理科学》2007,30(1):158-161
参照Carpendale和Chandler的实验范式,研究儿童对于“人们可能对同样信息给出不同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解,考察5~8岁儿童的解释性心理理论的发展。结果表明,5岁儿童不能理解心理过程的解释性,认为同样的信息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从6岁开始,儿童才认识到,模糊信息可以有多种解释,但6、7岁时的这种理解并不完善,成绩随着任务要求而变化。8岁儿童才有比较稳定的解释性心理理论。  相似文献   

14.
幼儿对基于信念的惊奇情绪的认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雄  方富熹 《心理学报》2007,39(4):662-667
采用简化的错误信念任务,考察了90名3~5岁幼儿对自己或他人信念证伪引发的惊奇情绪认知及其错误信念理解。结果显示,3~5岁幼儿对自身或是故事主人公信念证伪之后的惊奇情绪理解表现出显著的发展趋势,其归因均以情境定向为主,只有极少数幼儿提到了相应的信念状态。3、4、5幼儿对他人、以及自身错误信念的认知基本是一致的,通过率分别为一半左右、76.7%、93.3%。幼儿对惊奇情绪产生原因的逆向推理能力在3~5岁之间获得了显著的发展,这一能力显著差于其错误信念认知,且略低于其顺向预测能力。这些结果揭示出幼儿很早就发展的心理理论以及心理表征技能在惊奇情绪理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Two samples, one gifted, the other “normal,” of 30 children each (11 to 13 years of age) were matched on age, sex, race, and father's occupation. A parent of each child completed the Children's Behavioral Classification Project instrument, and a profile of 30 scaled scores was obtained for each protocol. A discriminant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profiles classified 50 of the 60 Ss correctly into their respective sample category, either gifted or normal. Though the results of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when the 30 profile factors were viewed as a whole, univariate analyses on the separate factors yielded significant group differences on several related factors. These were interpreted with caution. Additional factors displayed significant sex differences and one demonstrated a group-by-sex interaction effect.

Coefficients of pattern similarity (the rp ) were computed among all pairs of the 60 Ss. An unweighted average linkage cluster analysis grouped 34 of the 60 Ss into six clusters which accounted for 26 of 30 possible gifted children.

After an item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original data, a 42 item subscale of the CBCP questionnaire was constructed which correctly classified 31 of 40 individuals in a cross-validation sample.  相似文献   

16.
We investig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hildren's imaginary companions (ICs)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second-order false beliefs and emotions in 180 children, aged 5–6 years old. We examined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s in second-order false belief understanding and emotion understanding between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ICs, children with egalitarian IC relationships and hierarchical IC relationships, as well as children with invisible friends and personified object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children with ICs had better second-order false belief understanding and emotion understanding than children without ICs. Compared with children with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s, children with egalitarian relationships had better second-order false belief understanding. However, children with invisible friends and personified objects did not differ o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second-order false beliefs and emotion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ompared with IC types, IC status and child-IC relationship qualities may be more relevant to children's theory of mind. It will be interesting for the future researchers to investig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ldren with egalitarian IC relationships and hierarchical IC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