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日昇  寇延 《心理科学》2007,30(3):661-665
箱庭满足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箱庭疗法对儿童心理临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6~10岁小学儿童共12名,每人制作一个箱庭作品,发现其呈现以下特征:箱庭的主要导人形式为“见证人的言语引导”;平均制作时间半小时以上,制作过程谨慎;玩具移动频繁,为了表达主题,追求美观和表达动态的场景;玩具种类主要为动物和建筑;动沙的次数增多,力度增强;空间使用以“占满”为主,但围绕主题摆放;作品主题明确丰富,包括“生活场景类”、“动物世界类”、“战争场面”和“其他类”;儿童与见证人间的互动是为了询问制作规则,寻求帮助和求得认可。  相似文献   

2.
幼儿箱庭基本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日昇  寇延 《心理科学》2005,28(4):788-791
研究选取了10名幼儿(3~6岁),对他们的初次箱庭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如下:给幼儿介绍箱庭时通常需要他们的父母或朋友在场,利用玩具在引导幼儿熟悉箱庭时发挥重要作用;幼儿箱庭制作时间都比较长;玩具选择以动物类为主;制作过程中频繁移动玩县;空间使用以“占满”类型为主;大多数幼儿制作时都不动沙;作品主题以“无明确主题”为主,有明确主题的主要为“动物世界类”和“家庭生活类”;制作过程中幼儿主动与见证人之间的互动频繁。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的量化(Quantitativeinvestigation)方法,从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认知、攻击性情绪三个方面对广州青少年的攻击性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当前广州市高中生在攻击性行为表现上,青少年的身体攻击相对较高;在攻击性认知上,报复心理较为强烈;而在攻击性情绪表现上,青少年的冲动性较为突出。②住宿生与走读生的攻击性没有显著差异,在攻击性情绪上,走读生显著高于住宿生,尤其在冲动方面差异显著。③网络游戏类型与身体攻击行为、易怒情绪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4.
基于初始箱庭作品的视角,考察父母婚姻问题对子女心理成长的影响及表现。采用实验组VS对照组研究设计,对两组共60名被试的初始箱庭作品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与对照组大学生相比,实验组大学生的箱庭作品在玩具选择类别和数量、箱庭场景和主题、动沙方式和制作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初始箱庭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实验组被试内心不够丰富、防御性强、自我不够稳定、创伤感比较突出等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攻击性问卷、关系攻击行为量表、结果预期量表、移情量表和自我控制能力问卷对72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结果预期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移情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结果预期与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外部攻击和关系攻击)存在显著负相关;(2)自我控制在结果预期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3)在结果预期对青少年外部攻击行为的预测中,移情发挥了调节作用。在高移情个体中,结果预期并不预测外部攻击行为,而在低移情个体中,结果预期显著地反向预测外部攻击行为;(4)自我控制在结果预期与青少年外部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受到移情的调节,高水平的移情能力可以有效地缓解青少年因低自我控制而导致的高攻击性。  相似文献   

6.
箱庭疗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日昇  耿柳娜 《心理科学》2003,26(2):354-355
箱庭疗法在国内又称沙盘疗法或沙箱疗法 ,是一种将分析心理学理论和游戏疗法相结合的心理疗法。在箱庭疗法实施过程中 ,让来访者选择一些模型 (玩具 )摆放在特定的沙箱里构成一些场景 (作品 ) ,以表现自己个性和社会性的多个层面 ,咨询者极为关注来访者对其具有象征意义作品的特有解释。箱庭疗法能帮助来访者区分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 ,促使无意识的心理内容直接转化为有意识的行动 ,进而澄清来访者的问题。 193 9年英国伦敦的小儿科医生Lowenfeld创始了箱庭疗法 ,当时称为“世界技法”。随后 ,Erikson、Buhler和Cal…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攻击性问卷的编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青少年攻击性理论与当代青少年攻击性表现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以及专家评定,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编制了一个适合青少年攻击性评估的问卷。结果发现:(1)自编的“青少年攻击性问卷”由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认知和攻击性情绪3个分量表构成。攻击性行为分量表由口头攻击、身体攻击、自我发泄3个维度构成;攻击性认知分量表由敌对、恶意、报复心理3个维度构成;攻击性情绪分量表由易怒性、冲动、缺乏自我控制能力3个维度构成;(2)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维度与分量表、总分以及分量表与总分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量表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实证效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行为取样的方法,对242名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攻击性行为进行为期10天的现场观察,共获得有效行为样本339件.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中班和大班幼儿攻击同性别同伴的次数显着多于攻击异性同伴;(2)引起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各种起因的次数分布存在极显着的差异,但各种起因的次数在三个年龄组和不同性别上的分布不存在显着差异;(3)小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多于敌意性攻击行为,大班儿童的敌意性攻击多于工具性攻击.  相似文献   

9.
对一名受虐男孩的箱庭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对一名13岁受虐男孩(小N)实施了25次的箱庭治疗,研究了该儿童箱庭治疗过程的特点及箱庭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个案的箱庭治疗经历了问题呈现、自我调适、对抗斗争和问题解决四个阶段;箱庭治疗过程中,个案所使用的玩具数量及种类从贫乏单一转向丰富多样;经过箱庭治疗,个案的抑郁、焦虑情绪得以较大缓解,自我意识得到提高,同伴关系显著改善,学业成绩也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7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3×2×2被试间设计,探讨电脑游戏暴力对个体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情绪和攻击性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1)暴力电脑游戏导致个体的攻击性行为增加。游戏与性别和攻击性特质的两重和三重交互作用不显著;(2)暴力电脑游戏对个体的攻击性情绪无显著影响;(3)暴力电脑游戏启动了攻击性认知。游戏、性别和攻击特质这三个变量在攻击性认知上交互作用显著,对于男性,暴力电脑游戏在高攻击性个体身上比低攻击性个体启动了更多的攻击性认知;对于女性,暴力电脑游戏对高低攻击性个体攻击性认知的启动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