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劲松 《法音》2021,(8):22-27
一、南海观音闻声救苦《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八十《华严》将观世音翻译成"观自在",据该经记载,观自在菩萨说:"我修行此大悲行门,愿常救护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离险道怖,离热恼怖……复作是愿:愿诸众生,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离一切怖畏。  相似文献   

2.
生活的形状     
正按我个人的经验,生活是有形状的,一种是"线形"生活,另一种是"板块"生活。"线形"生活,就是每天生活有规律、内容相似,如一颗透明的珠子,一年就是三百多颗,被时间这条线串成了一条链,若将年初这头和年尾那头这么一系,便成了人生的一个年轮。过去的几年,我过的是"线形"生活:清晨跑步,上午处理  相似文献   

3.
杨国忠 《天风》2016,(5):19-20
正大家若能先省察、检讨自己,就不容易漱化矛盾;大家若都能方欠下个人恩怨寻求上帝,就更容易化解冲突、彼此和好。常有非信徒朋友问我:"教会是讲爱的,应该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但为何常听到教会出现矛盾纷争、彼此相告?"其实,  相似文献   

4.
也谈舍己     
《天风》2020,(11)
正"舍己"是耶稣基督对门徒的一个要求,"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参可8:34)。"舍己"在原文中有"否认自己、弃绝自己"的意思,威廉·倪科思说:"舍己就是要做到否认并放弃自我专权,就是要为基督舍弃一切。"因此,舍己是基督徒新生命的表现形式,"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参加2:20)。舍己是一种价值观的取向,"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参腓3:8)。  相似文献   

5.
正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年末了,同事娜姐去医院做了个检查,我看到她拿了一沓体检单回来,很轻松的样子,便恭喜她,谁知她说:"有啥好恭喜的呀,我一堆的毛病。"我不信,打开体检单查看,果然如她所说,除了心电图正常外,每一张检查单上都注明有问题,而且这些在我看来都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子宫肌瘤、乳腺增生、胆结石、脑部血管痉挛……我惊讶极了,不知道说什么好,倒是她安慰我:"不  相似文献   

6.
以往从神秘经验或理性认知的角度理解《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章,都不是孟子的本义。从孟子思想的一贯思路来看,"万物皆备于我"是说万物之成为万物的根据、亦即使人伦事物成为人伦事物的德行,具足于"我"的性分之内,若能反身向内思求、体认四端之心而存养之、扩充之,以至于其究竟的实现,便是"反身而诚"。"万物皆备于我"作为孟子性善论的一种确认方式,是思想的前提;"反身而诚"作为孟子成德之学的一种表述方式,是工夫的道路。从思想的前提到工夫的道路一以贯之,并无半点神秘因素。  相似文献   

7.
前言:你希望父爱是一种深沉如山、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还是希望父爱能够外在地表现出来,像海浪一样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呢?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有一位爸爸几乎每天都早出晚归,基本上到家时孩子已经睡了。有一次回家稍微早一点,看到5岁的孩子站在门口等他。孩子:"爸爸,你能告诉我你一个小时挣多少钱吗?"爸爸:"儿子,这你不需要知道。"孩子:"可是我想知道,爸爸。"爸爸:"好吧,我一小时赚20元。"  相似文献   

8.
1995年,我正当壮年,万科地产也登上中国地产龙头之位,医生却告诉我:"你的腰椎长了血管瘤。若再如此忙碌好动,血管一破,你的下半身就得瘫痪了。"我问:"那我该如何应对呢?"医生说:"多静少动,最好坐轮椅。"在坐上轮椅之前,我得把今生最想做的事情做了,那就是登  相似文献   

9.
《天风》2015,(10)
<正>耶稣基督于复活后继续留在地上有四十天之久,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众门徒多次显现。《约翰福音》20章就记载了其中的几次显现:向抹大拉的马利亚、众门徒以及多马显现。我们若稍留意耶稣向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多马显现的情景,就会发现当中有一处明显的不同。耶稣对马利亚说"不要摸我"(参约20:17);而对多马则说"摸我的手"(参约20:27),同样是复活后的显现,为什么耶稣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要求?相对而言,我们较能理解耶稣为什么会对多马提  相似文献   

10.
正耶稣基督在《山中圣训》"真福八端"章节中,教训门徒和群众说:"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云云。主耶稣复活后显现给宗徒们时,对多默说:"你因为见了我才信,那不见而信的,才是有福的。"(若20:23)他还说:"你们若不变成孩童一样,你们进不了天国。"(玛18:3)是说,你们若能进入天国,你们就如同孩童一样。由此,笔者引发联想:夫人者,从亚当到末日,虽然数量庞大,但肯定是个定数。然而,人类不外乎两大类:有福之人和有祸之人。二者从性质上讲,泾  相似文献   

11.
<正>"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经文:路14:25-35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代价,跟从主做门徒也不例外。面对跟随的人群,耶稣从来就不曾避讳做主门徒需要付代价的事实,在《路加福音》14章中,面对"极多的人"跟随,耶稣开门见山地告诫:"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  相似文献   

12.
时不时的有网友这样问我:"你快乐吗?"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很快乐。""你很幸福是吗?""是的,我很幸福。""那你能告诉我幸福是什么?快乐又是什么吗?""心是快乐之根,幸福只是一种感觉,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相似文献   

13.
景健美 《天风》2012,(8):65
许多人对基督教感兴趣,到教堂常问一个问题:我怎样成为基督徒?他深深地被上帝吸引,不想做一个旁观者,却不知如何开始信仰。《诗篇》记载:"上帝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他的没有。"(诗53:2)若你带着一颗简单而渴慕的心来寻求上帝,他应许过:"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耶29:13)上帝鼓励人来寻找他,来求问他。怎样才能成为基督徒呢?圣经《哥林多前书》13章13节记载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  相似文献   

14.
<正>"我若甘心作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经文:林前9:16-18非常感恩中国基督教第十次代表会议已顺利闭幕,新的领导班子已经产生了,这是中国基督教会的一件大喜事。如果用属世的眼光看,全国性组织的领导班子成员,一定是地位出众、权力显赫,但我们应该清楚,主耶稣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2020,(2):77-77
神仙是道教徒理想的一种修炼得道、超脱尘世、神通变化、长生不死之人,又称"神人"或"仙人"。《庄子·天子篇》:"不离于精,谓之神人。"《释名·释长幼》:"老而不死曰仙。"《庄子》对神人作了具体描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相似文献   

16.
范恒山 《天风》2001,(2):32-33
基督给予每一个跟从他的人最大的本分或恩赐,就是服侍的工作(服侍神、服侍人).圣经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若有人服侍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侍我的人也要在那里."  相似文献   

17.
耶稣基督在祂的临别赠言中对门徒们说:"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便得不到永生。"然后又对门徒说:"我的肉就是真实的食粮,我的血就是真实的饮料。谁若吃了、喝了便得永生"。当时的门徒根本不明白耶稣基督当时对他们讲的是什么?直至最后晚餐时,耶稣基督亲自将祂自己以饼与酒的方式交托给门  相似文献   

18.
正"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主耶稣在《约翰福音》3章3节中这样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四福音中,"实实在在"这个词语经常出现在耶稣的教导当中,是耶稣的习惯用语,耶稣借此来表明自己的郑重其事,以此来提醒人们注意他所传达的信息与真理。在这句经文中,耶稣让人们留意的真理就是"重生"!重生中的"重"这个字,可以理解为"再次、  相似文献   

19.
正曾经有朋友邀约我去洗牙,说:天天吃饭、喝茶,牙齿上积满污垢,去洗一洗,可以立刻变得洁白干净,人也会面目一新。面对浮躁、焦虑、物欲膨胀的时代,我想到的一个词却是"洗心"。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古语云:"物洗则洁,心洗则清。"那么如何才能洗心?世人的方法应该很多,但我认同的只有两种:一种是听赞美诗,暂时抛开一切浮躁,闭上眼睛静静聆听,思绪随词曲而行,有些曲子能让你像回归伊甸园般安然恬静,有些曲子可  相似文献   

20.
金微 《天风》2007,(16):22
《天风》编辑部的同工:你们好!我地有位老弟兄在一次证道时用希伯来书8章13节为题:"既说新约,就以前约为旧了,但那渐旧渐衰的,就必快归无有了。"并找了不少相关章节来佐证。大讲旧约无用、过时了;律法、十诫也已作废,旧约若能救人,主就不用钉在十字架了,等等。听后,有不少弟兄很是反感。马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