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诤  后素 《佛教文化》1994,(4):36-37
:日蠢萎 前 桌 见三 、瘦和尚问 :你是什么人 {■@六、将军听到这话怒火陡起@一手摸到剑把上。巳七、胖和尚说:“这样的剑拔出来又有什么用?”午八、将军抽出剑准备刺向胖和尚。未九、小和尚说:“地狱之门开了!”申十、将军猛然省悟@收剑向三个和尚鞠躬。酉十一、小和尚说:“天堂的门开了!”戌《佛教文化》1992年第1、2期合刊上@“三个和尚新传”中@小和尚曾用一则天堂、地狱的故事启发大家@明白了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间@三个和尚便有水吃了。这一次三个和尚又用简单的道理@点悟了一位将军@参看本期发表的“司马光解禅偈”@读者或可有所得…  相似文献   

2.
理诤  后素 《佛教文化》1994,(6):36-37
三个和尚新传理诤编 后素绘弟一人辛劳,无法支撑,往求三个和尚。-\’f’y弟答:三人求神,便可大富。.1 ,包I、 兄叱;,不下种子,无法收获,富从何来,_l 弟答:l-是啊,即请回家,共同勤奋耕作,.I 小和尚闻言,即告弟:I_如此,这般.I,弟依言而行。 ,∥吝,弟也来庙中,兄问:I-你不去播种,来此何事,三个和尚新传@理诤 @后素  相似文献   

3.
理诤 《佛教文化》1997,(4):36-37
一、有一富商为表对三个和尚仰慕之意,特请名厨制作精美素斋,请三憎来家供养。二、三个和尚入座,很快便用完了斋饭,富商问道:“素斋尚可口么?”三憎答:“很好!”三、富商见三惜并无特别欣喜之情,以为他们吃惯粗茶淡饭,不喜欢饮食过细,决定次日另换食谱。四、富商命厨师奉上精制之家常素食,三僧仍然很快便用完了。五、富商问:“今日膳食是否比昨日更合师傅口味?”胖和尚道:“同样可口!”三个和尚新传──理诤编 后素绘@理诤  相似文献   

4.
一,夏日大旱,饥民离乡背井,四出求生.二,商人钱百万广设粥棚,救济灾民,人称之钱善人.三,村中韩老汉磨豆腐为生,家道中平,尽其所能将豆饼,豆浆捐献灾民.四,人问三个和尚:钱善人广施粥饭,矗老汉仅献豆饼,豆浆,二个功德孰重孰轻?五,胖和尚答:无有差别,问者不甚解.六,小和尚道:昔日佛在基本国似法,国王设布施供养佛及众僧.主持寄语今年的灾情牵动了亿万人的真情,也显现了亿万颗赤诚的善。。。善的大小,无法用物质衡量,关键在于真诚。这个故事出自《众经撰杂譬喻》,联系现实生活,读者当有收益。三个和尚新传──理诤编 后素绘@理诤…  相似文献   

5.
三个和尚新传──理诤编 后素绘@理诤  相似文献   

6.
理诤 《佛教文化》1996,(3):38-39
一、三个和尚四方参学,一日途经瘦和尚故里。二、镇上有一豪绅,原是瘦和尚出家前之同窗,为人蛮横凶狠,疫和尚出家前对他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如不回头.早晚有报。”此人不但不听,反而怀恨在心。三、四年前,三个和尚路过这里,此人正显赫一时,有财有势.知瘦和尚来到,差人前来令前往拜见。四、瘦和尚道:“如要看我自可前来,令我前往拜见,断然不可。”五、豪绅大怒,令一伙恶棍堵住去路,百般辱骂,三个和尚默然以对。六、今日至此,胖和尚忆及往事,提议绕道而行,瘦和尚、小和尚不以为然。七、小和尚道:“当日他不可一世…  相似文献   

7.
三个和尚新传@理诤  相似文献   

8.
正从前,有个人辛苦打拼了大半生,好不容易积攒了万贯家财,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可他有个不争气、不成器的儿子,挥霍无度又非常懒惰。富翁担心自己死后儿子将家产折腾光后会受苦,便想了个办法。他请当地手艺最好的木匠,在一间房里做了一个十分精致漂亮的大柜子,并要求木匠将柜子尺寸做得比房门宽三寸高三寸。柜子做好后,富翁悄悄地把一些金条砌在房  相似文献   

9.
传说有三个皮匠结伴同行,途中遇雨走进一间破庙,恰巧庙中有三个和尚。三个和尚看到三个皮匠,顿时无名火起,粗 暴地质问:“凭什么说‘三个臭皮匠胜过 诸葛亮’?“三个和尚没水喝”?现行的辞书必须修改,把谬传千古的偏见纠正过来。”尽管皮匠们谦让有加,和尚们还是坚持要“讨回公道”。于是,官司打到上帝的殿前。 上帝听罢和尚们的申诉后一言不发, 把他们分别关进两间神奇的大房子里——只见房内都有一口装满食物的大锅,且发给每人一只长柄的勺子。三天后,上帝先把三个和尚放出来,只见他们个个面呈菜 色,饿得有气无力。上帝问…  相似文献   

10.
首先要向读者表示歉意,在上一期的漫画中有两个字印错了。一是第九幅小和尚说的“於一切法不悭吝”,误印为“放一切法……”这大约是现在这个於字已不太用的原故,二是第十幅胖和尚说:“……也不应向大根说小令退堕。”“误印为“说小令近堕。”这很可能是我写得太潦草之故,总的来说都是因为未最终仔细校阅,务请读者原谅。本期漫画真谛的内容,是小和尚以一个印度民间故事来启发胖和尚,这个小和尚是很有智慧的,希望他能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如果你们在哪里发现有三个和尚的故事,希望提供给我,谢谢!  相似文献   

11.
一、有弟子求教于三个和尚。“我家道小康,冷暖不愁,但常,C烦意乱,坐卧不宁。”二、胖和尚问:“知何事扰。c否?”弟子答:“终因世间种种令人眼花燎乱,。c思难定。”三、建和尚:“身外之物,可以不顾,何必受其干扰。”答:“不顾。G中不甘,求之又怕得不偿失,难啊!”三四、小和尚道:李有一水域,水草肥,食物丰富,居此之_群龟,生活三二/安然。”4五、大龟告诫小龟:“前方水域水草更美,但彼处有人张网放线,意欲捕捉我们,切不可去。”六、小龟公伯被捉,但忍不住贪食好玩,偷偷前去。三个和尚新传——理净编,后素绘七、…  相似文献   

12.
一指禅     
一指禅,是天龙禅师启悟俱胝和尚始用的一种法门。《景德传灯录》卷11《天龙和尚法嗣》条下云: 当婺州金华山(今浙江省金华县境)俱胝和尚初住庵时,有一位名叫实际的居姑来到庵中。这位尼姑戴着笠子,执着锡杖,绕师三匝,云:“道得即拈下笠子。”三问,师皆无对。尼便去。师日:“日势稍晚,且留一宿。”尼曰:“道得即宿。”师又无对。尼去后,师叹日:“我虽处丈夫之形,而无丈夫之气。”拟弃庵往诸方参寻。其夜山神告曰:“不须离此山,将有大菩萨来,为和尚说法。”  相似文献   

13.
一、有一户人家,兄弟众多。二、各自因缘不同,苦乐自亦有别/三、有自觉不如他人者,心怀不忿常故意滋事,致使全家不宁。四、户主烦恼,求三个和尚前去开导。五、小和尚对其家人讲了一个故事。六、昔雪山中有鸟,一身三头,名为“共命”。七、一头为活命养身,常食美果。八、另一头生嫉妒之心,“彼常食美果,我何不能食”即其自取毒果食之。九、本为“共命”鸟,毒发时二头俱死。十、“你们全家均为手足,患难与共,甘苦同享,如互生猜忌,财如‘共命’鸟同。”三个和尚新传──理诤编 后素绘  相似文献   

14.
理诤 《佛教文化》1996,(4):34-35
一、众弟子围坐一堂,恭请三个和尚谈禅。二、瘦和尚道:『今日还是请小师弟讲个故事吧!』三、小和尚:『有一神偷,技艺非凡,自成名后从未失手。』四、其子求其传艺,答曰:‘无艺可传’,子不信,终日纠缠不休。五、神偷无奈,令子同行,授其绝技。六、二人来至富家后院屋内,神偷嘱其子钻入箱中。七、神偷锁箱,出门逾墙面去。八、有人进屋,子情急,学鼠打架声。九、人秉烛开箱,子灭烛出箱,逃走。十、归家后,埋怨其父,不教其技艺,反陷其于危难。十一、神偷笑曰:“不如是,汝安能急中生智?此即技艺也!”十二、小和尚讲毕,众弟…  相似文献   

15.
讲逻辑而且讲得兴味盎然,我往往要请笑话里的一些主人公进课堂。但他们多是从反面给我们上课。其中有一位糊涂解差,几乎在每一章我都要邀请他作“嘉宾”,来同我们师生共享逻辑趣题多解的那份轻松和愉悦。 那笑话是这样的:从前有个解差,押着一个犯了罪的和尚。总共只五样物事,但生怕出错,路上不住嘴地念叨着:“包裹、文书、枷(刑枷)、和尚、我解差。”和尚看到他糊涂得可以,便在半路上把他灌醉,头发剃光,然后给他套上刑枷,自己溜之大吉。解差醒来,似乎觉得少了些什么,就慌忙一一清点起来:“包裹在;文书在;枷,也在;和尚呢?……”急得直抓头皮。忽然他高兴得叫起来:“啊!还好,和尚还没跑!——咦,我解差到哪儿去了呢?” 问:明明和尚逃之夭夭,为什么解差还说“和尚还没跑”?  相似文献   

16.
理诤 《佛教文化》1997,(1):32-33
一、时逢除夕,三个和尚与几位居士小坐闲谈。居士甲说:“学佛数年,颇有心得,但不知如何能达尽善……。”二、居士乙插言:[生于婆婆世界欲求尽善万不可能,但作一好人足矣!].三、甲:“何谓好人?”乙不能答转而求教于三个和尚。四、胖和尚笑道:“还请小师弟说一故事,士。何?”小和尚说:“古有一婆罗门名叫种德,自恃出身高贵,才貌俱优,傲视众人。”五、佛陀前去拜访,问种德说:“如何方可称谓标准婆罗]刁?”种德道:“血统纯正,学识丰富,五官端正,严守戒律,智慧通达。”也不丰合田就不符标准吗?*错,只是血统并不纯正…  相似文献   

17.
竹禅是双桂堂第十代方丈,他在清末之际,以艺术的手法弘扬佛法,接引众生。本文从三个方面评述他一生的成就和贡献:一、竹禅和尚生平事迹。二、竹禅和尚的艺术成就:(一)古琴艺术的成就,(二)绘画艺术成就,(三)书法篆、刻等方面成就。基于佛教艺术介绍竹禅的作品及贡献。三、从佛教修持方面对竹禅艺术行为的肯定,启示出佛教艺术在弘扬佛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道林 《法音》2005,(11):49-50
10月2日至10月22日.香港宝莲禅寺举行传授男女二众三坛大戒法会.、男众部设在宝莲禅寺.法会聘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任得戒和尚,香港佛教联合会觉光法师、宝莲禅寺退居和尚圣一法师为名誉得戒和尚,宝莲禅寺退居和尚初慧法师为说戒和尚.台湾南普陀寺住持道海法师为羯磨阿阁黎.  相似文献   

19.
主持寄语小和尚的故事出自《生经》。附佛外道往往利用众生不明佛法,假借佛教片言只语装点自己、迷惑群众,众生一旦接触佛法真谛,佛法光辉自然使附佛外道黯然失色,自惭形秽,象乌鸦一样逃离开去。三个和尚新传@理诤  相似文献   

20.
主持寄语漫画真谛今年是兔年,又是本世纪最末一年,流言传说纷纷扬扬,由此也殃及了兔儿。从“尾巴短办事无结果”到“有三窟实属狡猾”乃至“骄傲自满招致失败”等等,对洁白可爱的小动物多有不敬。其实无论什么年头,不分何种有情,善缘、恶缘、顺缘、逆缘都有的。本期选一篇《大唐西域记》中的传说故事,想说的就是这一点。可能牵强、可能粗浅,但用意是积极的。三个和尚新传@理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