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明清之际致力于沟通中西文化的来华耶稣会士而言,"四书"成为他们向西方介绍中国思想的最佳素材,译介"四书"成为其中学西传的核心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庸》《大学》等儒家经典传入欧洲并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中庸》作为儒家重要思想文献,其对天人、心性关系、孔门心法的揭示,可视为宋明理学的思想源泉。相较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蕴含了更多超越因素,可视为讨论儒家宗教性问题的入手点。本文讨论的是最早被翻译成欧洲语言的《中庸》译本,重点考察译者罗明坚对儒家道德哲学核心概念的译介,进而探讨其在文化交流中的创造。  相似文献   

2.
儒家经典的外文译介,一直是汉学的热点之一。罗明坚的西班牙文"四书"作为已知最早的"四书"西方文字译本,不仅在文本翻译角度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其作为欧洲人对儒家经典的首次尝试,还在中西文明交流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罗明坚西班牙文"四书"的深入分析,着重揭示译者在概念西方语境中如何解释儒家核心问题上的创造性及其通过创造性的诠释如何进一步彰显儒家思想中的理性主义特色,以此来重塑罗明坚译本及其本人在中学西传史上的应有价值,并确定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初遇时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3.
儒家经典的外文译介,一直是汉学的热点之一。罗明坚的西班牙文"四书"作为已知最早的"四书"西方文字译本,不仅在文本翻译角度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其作为欧洲人对儒家经典的首次尝试,还在中西文明交流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罗明坚西班牙文"四书"的深入分析,着重揭示译者在概念西方语境中如何解释儒家核心问题上的创造性及其通过创造性的诠释如何进一步彰显儒家思想中的理性主义特色,以此来重塑罗明坚译本及其本人在中学西传史上的应有价值,并确定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初遇时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5,(8)
<正>《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四书在儒学思想史乃至中国传统思想学术史上堪称"础石",这大概是没有多少争议的。自从北宋理学大师二程率先合称之为"四书"以降,对四书的整合、系统性关注,包括注疏、阐发等就一直受到学者们的格外重视;不仅如此,在普通中国人的思维和思想的成熟历程中,它们往往也作为集束性因素起着重要而弥久的影响。然毋庸讳言,以学术发展史观之,四书学还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即便在四书学名目下展开的相关研究,也大多秉持和渗透儒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沈锐 《现代哲学》2020,(5):110-116
明清之际的中西对话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双方的隔阂、冲突,也促进了不同文明传统自身的丰富发展。在这场交流中心的耶儒对话中,双方的理解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特别是传教士对儒家的关注,由大而化之到内部分野,由简单的宇宙论问题扩展到本体、道德多方面,由简单的概念互译相容到更深入的思想体系互通,乃至各取所长指导具体实践。本文以高一志《修身西学》为例,考察明清之际中西两大文明传统在"修身"这一共同关注的主题上如何消除分歧、诠释概念、构建体系,进而切实影响晚明士大夫的道德实践生活,并考察高一志与罗明坚、利玛窦等对儒学的理解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梵蒂冈教廷图书馆藏有中文文献《傅先生辨析儒理》一文,为来华传教士傅圣泽对儒家义理解读之作。其中重点以"儒理"、"天"、"上帝"为核心话题,引用中华传统经典诠释了祭祖、祭孔等礼仪问题;并且以问答的方式对颜铛主教针对儒家义理中的诸条疑问做了解答。文章核心问题不离"礼仪之争",可以看出传教士内部同为"信仰输出"却对中华传统经典的截然不同的理解。傅圣泽深入到儒学内部,别经传,区分孔子与汉儒、宋儒的区别,试图通过对儒家经典以及孔子思想的理解而深化"儒耶对话";且对儒家思想的诠释进路由"中西互释"向"以中解中"转变,进一步对儒家学说做本土化、学理上的分析,从而试图实现深层次的儒耶融合。  相似文献   

7.
洪燕妮 《法音》2020,(1):15-19
<正>紫柏真可法师对《四书》"中""诚""求放心"等思想精神,朱熹"心统性情"说均进行佛教化诠释,以儒家理念充实、丰富佛教义学;同时,真可站在佛教立场上,对孟子"性善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等儒学思想进行批判性诠释,以佛教义理统摄儒家理念,突显佛教义学的内涵及意义。分析真可著述中对儒家义理的诠释与论析,既可从一个侧面揭示真可佛学的理念和精神,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明末佛教普遍以儒学经典诠释佛典、佛理的趋向,突显明末儒佛的交融关系。  相似文献   

8.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制定了"适应"儒家文化的传教政策,他们解读《易经》并竭力从中寻找基督教与儒家学说的契合点。晚清新教传教士继承了"适应"政策,并提出"孔子加耶稣"的传教策略。《易经》麦格基英译本是"适应"政策和"孔子加耶稣"传教策略的产物,译本具有明显的《圣经》色彩。  相似文献   

9.
面对佛道之学的挑战,宋初儒者认识到必须弥补儒学心性论的缺陷,建立起与佛道之学相颉颃的心性理论。为此,他们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心性论领域,展开心性理论的探讨。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中庸》、《孟子》逐渐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论语》的地位也进一步提高,《四书》成为儒家重要的思想学术资源,不同思想倾向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四书》进行了阐释、利用与发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四书》学。  相似文献   

10.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在中国传教时所推行的适应政策,大致经历了曲折发展和逐步深化的三个阶段,即从起初利玛窦时期以孔子和先秦儒学的"四书"为主的文化适应,到利玛窦去世后耶稣会士对中国语言、地理、历史、儒学的广泛层面的文化适应,再到最后白晋聚焦于中国文化源头活水的《易经》以论证中国文化与天主教同源性的文化适应。每个阶段的推动都与当时政治、社会、文化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每个阶段也都催生出了一批重要的思想成果。文化适应政策虽然最终受挫,但其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积极影响却不应低估。  相似文献   

11.
《原道》2015,(2)
3月28目,原道书院在北京成立。书院主办者是中国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陈明,在中国当代新儒家中素有"南蒋庆,北陈明"之说。其中的北陈明是《原道》创办人,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儒教研究中心主任。书院建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常乐村,书院门上有陈明撰写的门联:"翠湖有雨吟洙泗,云过西山诵舞雩"。陈明介绍,"翠湖边,西山下,这是地望;洙泗、舞雩都是儒家符号。选择舞雩二字,一方面有对夫子‘吾与点'之境界的向往,表达的是我自己的个性气质;另一方面则是有对天之神圣性的信仰和崇敬,也可以说是对大陆儒学的宗教学话语范式的呼应吧。"李明辉是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研究员,也是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的弟子。其学术研究方向以儒家哲学、康德哲学和伦理学为主,著有《儒家与康德》《儒学与现代意识》《康德伦理学与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当代儒学之自我转化》等书。2014年12月,他受邀至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讲授"中西哲学中恶与原罪",期间接受了澎湃新闻的独家专访表达了对"大陆新儒家"说法的不认同。他指出,现在所谓的"大陆新儒家"是主要以蒋庆为中心,包括陈明在内的一小撮人的自我标榜。此外,他也不赞同"大陆新儒家"对心性儒学和政治儒学的区分。在他看来,心性儒学和政治儒学在儒家的传统里本来就无法划分开来。在原道书院成立当天举行了学术座谈会。与会学者纷纷发言回应李明辉关于大陆新儒学的批评。现将座谈会有关内容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语行事,是研究、了解儒学的第一手资料;加之《论语》内容丰富,文辞典雅,故在一定程度上是华夏文化的源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魂。自18世纪沙皇俄国向中国派遣传教士团开始,俄国汉学家从未间断对《论语》的阐释和翻译,迄今为止,留下了10多个见仁见智的俄译本。本文试图结合历史语境,探究《论语》的俄译缘起,梳理其在俄罗斯的译介历程,对比典型译本的翻译特色,揭示典籍翻译的强烈的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13.
明清之际出现了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为代表的儒家天主教徒,还有其他入教或与天主教有一定联系的儒者,他们面对晚明思想转型,受到传教士“合儒、益儒、补儒和超儒”的影响,在中西文化会通的基础上以求“同”的意识重新审视和反思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和历史演变,批判道、佛和宋明理学,回归儒家早期传统,重建上帝信仰。他们在坚守中国文化主体性前提下吸纳西方科学技术及宗教神学,试图用天主教教义和教理来会通、改造、补充甚至超越儒学,化解儒学面临的危机,以天主教精神重建中国人的信仰体系,探索儒学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从信仰维度更新发展儒学。  相似文献   

14.
花之安是德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汉学家,在华居住30余载,深入细致地研究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著书立说。《经学不厌精》是他融合中西方经典研究方法,将中国经学史的学术发展脉络加以梳理,将儒家文化置于中西双重文化的背景之下、置于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比较的背景之下进行的全面审视和评述。花之安《十三经考证》对诸经源流的考证,很有可能是较为全面、系统、严谨地研究中国经学史的最早版本。《十三经考理》则是将儒学和基督教两种经学义理进行的比较诠释,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儒家经典学术研究范式、文献解释空间。这部著作可以称为中西方传统经学学术研究史和中西方思想交流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5.
张粲 《宗教学研究》2017,(1):104-110
雷慕沙是法国首位经院汉学家,他的道教研究基本沿袭了明清之际来华传教士对于道教的贬斥态度,体现了19世纪欧洲人面对异质宗教时的“基督教至上”和“欧洲中心论”的时代偏见。然而他又在欧洲首译道教劝善书《太上感应篇》,率先选译《道德经》,在19世纪的欧洲开启了道经译介和道教研究的序幕。本文尝试通过梳理雷慕沙对于《太上感应篇》及《道德经》的译介与诠释,以及其对于法、英、德等国的道教研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揭示雷慕沙在道家和道教思想于欧洲的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中介角色,再现19世纪前后欧洲对于道教的认识及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16.
孟子之学在先秦属儒家八派之一,秦火之后,其徒被灭。西汉时司马迁始为孟子作传,至东汉列《孟子》为传记博士,不及五经博士。有赵岐其人推崇孟子,始得"亚圣"之称。唐代韩愈为抗衡佛教而矢志接续儒家道统,提出"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孟子之学才发扬光大。至宋代朱熹"始著",继承了孟子的心性之学和王道仁政思想,并将其纳入理学的逻辑框架,从而真正奠定了孟子在儒家道统上的历史地位。清代是"古学复兴"的时代,戴震致力于解蔽被朱熹理学化了的《孟子》一书,试图恢复原始儒学的本真面貌。但戴震的研究也并没有真正回到孟子的始点,而是完成了对孟子原典的"否定之否定"历程。  相似文献   

17.
传教士翻译中国佛教经典,译什么,怎么译,都是经过其精心选择的.虽说他们佛教词典、佛经的英译,仍是在言说"自我",宣扬福音,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佛教的西传以及西方汉学的发展.与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以及那些保守的新教传教士一味地排斥中国佛教不同.研究当年传教士中国佛教典籍英译的得与失,对今日中西宗教文化交往不无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世界宗教研究》2021,(1):150-162
明末清初天主教入华,不可避免地将其思想议题传入中国,自由意志论即为其中关键学说之一。本文首次详尽地考察了明清之际传教士和中国天主教学者在讨论人的libero arbitrio(自由意志)时,对libertas(liberty, freedom)的汉译和理解。在经院哲学和宋明理学语境中,他们在涉及libertas时,多译作"自专""自主",但亦有人写作"自由",故中文世界对西方神哲学核心范畴"自由意志"的诠解在明清之际即已出现。本文分四部分。第一,《神学大全》中译本对libero arbitrio的译解;第二,明清之际各修会传教士对libertas的不同译解;第三,当时中国天主教学者的理解及用法;第四,"自由"和"自主之权"这两个现代译名在明末清初即已出现。  相似文献   

19.
明清来华耶稣会士曾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过积极作用,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来自欧洲的传教士为了在中国立足,首先为自己起了汉姓、汉名,而且其中国名字的素材大多来自中国文献典籍,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这一点与唐、元以及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来华情况大相径庭。特殊的时代背景造就了那稣会士们选择以“学术辅传教”的策略,而用道地的中国名字则是他们能够在明清历史舞台上成功地从事传教及文化交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四书》西行推动了汉语在近代西方的传播。十六世纪,来华耶稣会士利用《四书》自学汉语;十七世纪,为更广泛地普及汉语,在华传教士完成了中拉双语《四书》节本的刊刻;十八世纪,《四书》成为欧洲学者研究汉语书面语的主要材料;十九世纪,一方面《四书》被化整为零应用于辞书的编撰,一方面随着汉学专业化,欧洲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国教会学校都将《四书》教学纳入到汉语教育的课程体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