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巍 《哲学动态》2023,(4):102-113
直接社会感知理论旨在批判于他心问题中存留已久的理智主义倾向,而并现论解释是对直接社会感知理论的代表性辩护之一。并现论指出,当人们在感知他人的身体表达或行为时,其心理状态会以预期的形式并现给知觉主体。这些知觉预期来自每种心理状态的功能属性或倾向性与行为之间的匹配。该假说旨在揭示他心直接感知的机制问题,强调了内隐的心理状态以预期的形式与外显的行为表现并现给知觉者,从而保证他心感知的直接性和即时性。当前心灵哲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领域内兴起的预测脑假说为并现论提供了自然化方案,且与现象学洞见一起,给予他心并现论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反思平衡。  相似文献   

2.
客体与主体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也是研究知觉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1935年德国心理学家苛夫卡(K·Koffka)曾提出:“事物为什么会被看成它现在的样子?”这个问题不仅曾经困惑过许多古代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而且也困惑着当代许多心理学家,其中包括一些研究知觉问题的心理学家。一、知觉中的直接理论与认知理论二次大战后,知觉研究形成了两个重要的方向,即直接理论与现代认知理论。吉布生(J·J·Gibson)是本世纪研究知觉问题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他的一生发表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知觉专著,如《对视觉世界的知觉》(1950)、《作为知觉系统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3.
一、目的儿童知觉—运动协调发展的问题是儿童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问题之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特别重视知觉和运动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感知—运动的协调活动所逐渐建构起来的最初的感知—运动水平的认知结构,是儿童日后认知发展的基础。皮亚杰肯定了感知觉—运动协调活动在儿童最初的心理发展阶段即感知—运动阶  相似文献   

4.
知觉(perception)是指我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对事物以及外部世界的意识感知.知觉经验(perceptual experience)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具有某种现象特征,即知觉者会体验到一种"那究竟像什么(what it is like)"的感觉.例如,一个人会从红色视觉经验中体验到"红色究竟像什么"的意识感受性(qualia).知觉内容(perceptual content)粗略地讲是指通过知觉经验向知觉者所传递的信息.关于知觉问题在哲学上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在形而上学方面,知觉是我们了解外部物理世界究竟存在什么的主要手段;在认识论方面,研究知觉是研究我们如何达到关于外部物理世界的知识的主要手段;在语言哲学方面,知觉内容是我们的心灵与外部物理世界的关联及互动在语言实践上的体现;在心灵哲学方面,知觉经验中的现象特征与意识及意向性之间存在着深层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他心问题及其衍生的读心模型是当前心智哲学家、心理学家与认知科学家关注的重要议题。在认识论上,对他心问题的考察一直沿袭了传统英美分析哲学的路径,并在认知科学时代实现了与脑科学知识的系统整合。然而,这种进路相对忽视了欧陆哲学对于交互主体性的反思。欧陆现象学家对交互主体性的反思为解决他心问题中的困难提供了丰富的现象学遗产。扎哈维和加拉格尔概括地重构了他心问题的“现象学主张”,认为对他心的“体验式理解”是一种前反思的直接社会知觉,它无须借助反思性的理论推理与心智模拟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王华平 《哲学研究》2012,(9):77-84,128
何以知道他人有心灵这个问题,在20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与心身问题一道被认为是心灵哲学中最为基本的两个问题。今天,它已不再那么频繁地被人提起,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重要性下降了,而是被转换成了何以知道他人的心灵这样的"心灵理论"或"读心"问题。这种转换淡化了怀疑论意味,增强了自然主义色彩。不过,撇开背景性的差别,问题的实质仍然是一样的,即我们是如何将心理状态归与他人的。笔者正是在这样一种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他心问题"一词的。  相似文献   

7.

孤独症的心智理论和直接感知理论都将孤独症归结为对他心通达的能力问题,但是并没有详细考察在通达他心之前的语用身份预设问题。通过详细探索孤独症患者在教育过程中的语用身份叙事能力减弱、语用身份感的消退和语用身份划分困难的问题,指出孤独症与语用身份有内在的前提性关联,而孤独症患者语用身份建构的主体间性基础表现为语用身份建构的非心智性、情感独特性和情境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角色扮演教育是解决孤独症患者教育中的语用身份建构问题的一个方案,通过角色扮演实现身体感知互换、情感互换和情境互换。

  相似文献   

8.
孙宁 《现代哲学》2023,(4):87-93
本文主要考察皮尔士的知觉理论,并尝试解决皮尔士思想内部的解读疑难(推论主义与直接实在论的冲突),同时涉及当代英美哲学论域中的核心问题,即如何整合因果进程和认知进程。本文试图阐明,我们在讨论皮尔士的知觉理论时应该将视角从显象学(phaneronology)推进到他的广义符号学(semiotics)。这个推进步骤将帮助我们得到如下结论:刺激和推论的结合只有在经过符号学对显象学的转译和更新之后才是可能的,探讨知觉的基本论域必须从狭义的认识论转向广义的符号学。  相似文献   

9.
自然课程与梅洛-庞蒂对本体论突破所做的修正相符合,因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把对自然的追问深植于知觉现象学之后的思想运动中。在他看来,知觉现象学所通向的对语言表达的分析展现了意义作为建制(institution)的定义,梅洛-庞蒂将它理解为使表达自得(appropriation expressive)的开放系列肇始的东西。正是这种建制理论使对被感知事物的分析转向自然反思的方向:被感知事物是区别于被制定的事物(l institué)的自然事物。自然是"非构造的,非制定的",因此是表达的源泉。本文认为以下四个命题可以用来概括自然哲学:(1)"全体并不比部分更不真实";(2)存在一种否定的实在,因此在存在和虚无之间不存在二择一;(3)自然事件并不具有惟一的时空定域;(4)只有作为发生性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0.
我们视为真实的东西是我们感知到的现象世界的客体。我们将那些我们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客观看到的东西视为真实的。那么什么是感知世界的心?对我们来说有可能认识到这个感知世界的心吗?本文讨论被心所感知到的世界的存在,是为了讨论感知世界的心的存在以及心的可知性。现象世界是一个感知世界,是一个由我们的概念化语言系统构建的虚构世界。而这个虚构的现象世界的基底,即客体本身是空。空是指感知和构建世界的心是空的。因此,对于世界之空的意识就是心的自我意识。由于我的心的空与所有其他存在物的空是同一个空,因此心就是与整个世界产生共鸣的能力,即普遍的心、一心。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即一心。佛教的"空寂灵知"和"本觉"指的就是心的自我意识,即空。  相似文献   

11.
常新 《中国哲学史》2015,(2):96-102
"心体"系宋明理学一重要概念,具有本体论意义,它直接肯定道德主体与道德法则之同一性。在李二曲哲学中,对"心体"问题的辨析是其建立道德形而上和道德主体论的拱心石,也是二曲解决内圣之境何以可能的切入点。其"心体"之意大致指心的本然性质、面貌、状态;心之"体"即性之理。二曲"心体"论即像朱子那样重视其认知之义涵,强调心体之"虚明",又继承王阳明重视"心体"作为道德本体之传统,强调心体之"至善"。李二曲"心体"论体系所涉及概念较多,概念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蕴含着主体意识、道德本体、修养工夫等内容。其"心体"论逻辑终点为"人心",它有可善、可恶之可能性,当人心与世运发生冲突之时,李二曲主张"明心"与"体理",使"心体"能明善复初,葆有其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代心智哲学九大问题之一的他心问题,肇始于Descartes主义对心身关系的认识。问的是:我们能否知道以及怎么知道他人有心,亦即有思想、经验和情感等?对于他心问题的解决方案,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当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神经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和大脑测试技术等)的深入发展,哲学家与心理学家的知识联姻和交叉合作研究,提供了关于他心问题的若干重要成果和实证资料。他心问题不再成为"理论的死角"。当代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出现(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SCN,2000),在科学方法论上更加关注对社会性心智现象的神经机制考量,一系列研究成果都为揭示他心问题提供了科学旁证。这不仅说明了认识他心的可能性,而且表明了通向认识他心方式的多样性,物理学的方法并不是与他心相隔绝。本文尝试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镜像神经元系统,他知与自知、他心知觉和再认的社会标记、他心社会判断和归因入手来论证他心问题的可释性,为他心问题的论证提供一条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新进路。  相似文献   

13.
常人视角的社会变迁研究关注普通大众对社会过去、现在、未来的感知和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及其对个体现实行动策略的影响。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历史表征理论和社会变迁知觉理论。历史表征是人们对社会历史感知所形成的看法和观念,具有共享性、多样性、动态性等特征,它受到冲突、认同定位等因素的影响,作用机制包括锚定、对象化等,能够影响个体的现实行动与态度。社会变迁知觉指常人对于社会发展和变化的朴素认知,它受信念、特定社会事件、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并能够影响个体的现实行动与态度。未来研究可从常人视角出发,探究集体记忆对历史表征的影响、文化传统对社会变迁知觉的影响,联系社会现实研究历史表征与未来表征,从多角度测量常人的社会变迁知觉,结合其它领域研究建构常人视角的一般性理论。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错觉,目前心理学有一个基本统一的解释,即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然而,人类对世界客观事物的认识,一般分两个阶段:即感性阶段(包括感知阶段)和理性阶段,并遵行这个顺序过程去认识事物。感知(感觉和知觉)是感性阶段认识过程的第一步。思维是理性阶段的认识过程。感性阶段(知觉)存在错觉,理性阶段(思维)也同样存在错觉。所以,在整个认识过程中,不正确的认识都可以造成或产生错觉。由此,错觉可以分为感知错觉和思维错觉两种类型。对于感知方面的错觉,许多专  相似文献   

15.
聋儿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探究聋儿的心理理论(TheoryofMind,ToM)发展特点多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分析聋儿与正常儿童及自闭症儿童ToM水平的差异;二是比较聋父母聋儿、口语聋儿及正常父母聋儿的ToM发展差异;三是分析聋儿对不同心理状态的理解水平。此外,对聋儿ToM发展影响因素的讨论,多是从聋儿交往、语言、训练等角度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他心问题"是近代以来知识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它关注的是他人或他物是否存在与我相类似的心灵状态或意识状态的问题。处理他心问题的两大当代基础理论方案分别是推论主义和非推论主义。通过分析这两大基础理论方案可以发现,在应对关于他心的怀疑论时,推论主义无法应对极端版本的怀疑论,非推论主义则无法应对温和版本的怀疑论。而一旦我们按照某种方式把推论主义与非推论主义各自的优势相结合,那么就可以构造出一个处理他心问题的新方案——复合方案。本文所提供的这样一种复合方案不但可以有效应对来自(温和的与极端的)两个版本怀疑论的挑战,而且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关于他心的完整理解。  相似文献   

17.
曼德勒提出"知觉分析"理论来解释儿童概念起源.她假设概念获得是与知觉相分离的.该理论面临一些理论困难:1)知觉与概念的分离是否可能,2)一些基本概念界定模糊.尽管如此,"知觉分析"理论仍然对儿童概念获得问题做出了有效的解释.我们提倡将"知觉分析"理论和"心理理论"、"推理"和"心理模块性"等领域结合,可以克服"知觉分析"理论自身的困难,也可以对这些领域的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社会心理学对因果关系的知觉以及这种知觉产生的后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集中在他人行为和自己行为的原因的感知问题上,他人知觉和自我知觉之间的差异问题近来又成为热门的课题。对因果关系知觉的研究被称之为“归因理论”。所谓归因,就是指对原因的知觉或推论。一般认为,被推论出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可以划分为二大类,即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存在于行动者身上的因素,诸如倾向性、能力等;外因是指存在于行动者周  相似文献   

19.
社会认知主要围绕"理论理论"与"模仿理论"两个经典模型来解释人际间的理解。这一主流框架既包含重要的洞见,也隐含着成问题的理论预设。同感现象学及其当代的代表"直接感知理论"对上述框架提出挑战,认为他人认知的起点不是认知者的理论推理或者心智模仿,应该回溯到认知者初始的感知经验,认为感知是通达关于他人心智生活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领域,对"他心"这一经典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形成了四种读心理论。其中,理论论摆脱不了循环论证;模拟论无法解决"心理—行为"多向联结的难题;具身模拟论仍不能消除模拟论的弊端,但可以保留其具身性,并与直通论结合而成具身直通论。具身直通论以维特根斯坦的心理学唯名论为基础,建立起了感觉语义行为学模型,从而提供了一种他心问题的解决方案。具身直通论需要应对"怪人"和弱人工智能的挑战,而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怪人"和仿人弱人工智能在概念定义上皆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