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克 《天风》2002,(12):29
教会中有人经常以“不可批评论断”的教导,作为信徒的生活规范。但很多信徒对此感到困惑,提出质疑。难道真的什么都“不可批评论断”吗?人类是“按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4∶24)。有思想、意志、聪明和智慧,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善于思考问题是人之本能。面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可以“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就晓得神的旨意”(罗2∶15—18)。保罗说:你们不要作小孩子,要长大成人,熟练仁义之道,学习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参来5∶13—14)。面对生活中各种现象,我们都应当有识别能力,有正确的观点,有发言权,为什么“不可批评论断”呢?  相似文献   

2.
信仰词汇     
单信 《天风》1995,(1):43-43
以马内利 在信徒间通信及交往中,“以马内利”常常用来作为问候和祝愿,尤其到了圣诞节,这词出现的频率就更高。 从圣经知道,这词本来是天使给耶稣所起的一个名字。但基督在世时未见他有如此自称,或别人这样称呼他。“以马内利”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日本,有很多人信奉本土的神道教,或者是早在6世纪从中国经由古朝鲜传到日本的佛教,当然还有一部份人信奉基督教。根据日本文化厅的调查总结,到1996年12月末,各宗教派别信徒人数分别为:神道1.2亿人,佛教9158万人,基督教317万,各宗教派别的信徒总数是日本人口总数的约2倍以上。这表明日本人的宗教信仰并不虔诚,可以说也反映了“有用即信,无用不信”的“实用主义”宗教观。  相似文献   

4.
郑玉桂 《天风》2001,(1):38-39
“信”、“望”、“爱”是教会和信徒信仰生活主要的环节,是信徒对己、对人、对神明确的印记。在我们中国基督教开展三自爱国运动的现阶段,教会和信徒对于“信”、“望”、“爱”,应有更现实、更具体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吴忠武 《天风》2009,(4):26-27
教会内存在一种较狭隘的信仰观念,认为物质世界及其上的一切活动都是“俗”的、属世的、没有多少价值的;唯有教会才是圣洁的、属灵的。持这种“圣俗二元”观念的信徒对社会现实往往采取一种消极甚至排斥的态度,认为信徒做生意是在事奉“玛门”。  相似文献   

6.
行为与救恩     
杜冬兰 《天风》2003,(6):28-28
认识行为与救恩的关系,会使我们对自己的信仰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现在有许多的信徒认为,救恩完全是出于神的,不在乎行为,认为我们只要相信了主,就可以得救,不在乎我们的行为;又有一些信徒认为:神是一位圣洁的神,恨恶罪恶的神,于是就努力地照神的话去做,追求圣洁,远离罪恶,一旦有失败的地方,就软弱灰心,担心自己是否得救,怀疑神的救恩。人之所以对神的救恩和自己的得救存在不同的态度,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天风》2004,(4):56-56
爱德基金会组团访问香港基督教协进会应香港基督教协进会邀请,爱德基金会秘书长丘仲辉率团一行6人于2004年2月11-16日访问了香港,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以爱德基金会董事的身份参加。访问期间,访问团出席了由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主办的“社会服务及扶贫工作分享会”。曹会长就香港和内地双方的社会服务理念等方面作了交流,她说:现阶段我教会的神学思想建设与教会社会服务密切有关,信徒的灵性生活长进应该与爱的服务和行动结合起  相似文献   

8.
严青 《天风》2001,(11):10-11
在葡萄园里的工人,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从圣经的教训来看,他们的失败有这五方面:没有恩召;在人前关葡萄园的大门;没有在神面前支取灵力;按私意解经和用草木禾秸建造教会工程。 一、没有恩召(弗1:18)。神对我们有生命和圣洁的恩召,加上神对个别人有事奉的恩召,一共有这三大恩召。主耶稣要求尼哥底母重生(约3:3),这就是生命的恩召。信徒有了神的新生命之后,神接下去又对我们有圣洁的恩召(彼前1:15)。最后,神又在信徒当中  相似文献   

9.
成圣     
成圣,其圣经中原文的含义是“分别”、“分离”、“奉献”、“圣洁”。常指将自己或某种事物分别出来,作为圣洁,以便应用。圣经教导说:神是圣洁的,所以凡到他面前来的人,必须以圣洁的心来朝见他(利19:2,彼前1:15)。 以色列民是神从万民中“分别”出来的,所  相似文献   

10.
一所教堂是周边信徒的"家",是信徒心目中崇高、圣洁的地方,是信徒得以安息、得到牧养的地方;一所教堂是周边非信徒心目中认为高尚、神圣的地方.无论信徒与非信徒,每个人都希望所看见的教堂能够发出好的亮光. 在我心目中,一所教堂必须是一个和谐的教堂,也只有和谐的教堂才能真正荣神益人,才能真正实践圣经教导,才能成为信徒的家,才能成为基督信仰的见证,才能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荣伟 《天风》2005,(9):12-13
湖北省武汉市基督教荣光堂于2005年8月14日举行了“为世界和平祈祷”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圣乐崇拜聚会,约2800多名信徒参加。在崇拜钟声中全体信徒为“世界和平”祈祷献福,求主赐福世界安宁,保佑中华大地国泰民安,祈求和平的君王在世永掌权。  相似文献   

12.
属灵     
《天风》1994,(7):42-43
教会生活中也许你不难听见这样的话:“啊!那人真属灵。”或“唉!这个不属灵。” 本来,人皆为神按自己形象所造而成为“有灵的活人”。尤其是当一个信徒依赖主的宝血得蒙救赎而成为神的儿女时,他应该已经就是一个属灵的人了。但这仅是就地位而言,而我们通常讲的“属灵”与“不属灵”所指的是信徒灵命生活的实际表现情形。 属灵的人既已接受那被钉死。  相似文献   

13.
人民团结、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保卫我们的和平生活不受侵略势力的威胁——湖北省武汉市基督教荣光堂于2005年8月14日举行了“为世界和平祈祷”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圣乐崇拜聚会,约2800多名信徒参加。在崇拜钟声中全体信徒为“世界和平”祈祷献福,求主赐福世界安宁,保佑中华大地国泰民安,祈求和平的君王在世永掌权。湖北省武汉市基督教武昌堂于2005年8月14日主日,举行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  相似文献   

14.
看了《天风》第5期刊登的曹圣洁委员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的书面发言“‘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不妥”文章后,本人也有同感——上帝岂能是顾客! 这个书面发言很好、很及时。真正反映和代表了我们基督教信徒的正义呼声及要求!引起教会内外的高度重视及关注。  相似文献   

15.
通功单     
人生之路在脚下,人生方向握在手中。人有很多自由择取的权力:可以选择婚姻家庭和金钱;也可选择为了奉事天主的国而放弃这些,去度一个圣洁的独自生活;也可选择……摆在我们面前的事物是如此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生活中有许多十字路口,而人生却恰恰是因这些路口,显得绚丽多彩和变幻莫测。有人选择了为金钱服务。甚至为了钱可以六亲不认、反目成仇,致亲情友情与不顾;有人选择了权贵,靠着种种手段得到自己想得的东西,紧接着便开始施展自己的“才华”,行贿受赂。为诸多罪恶打开大门,使和善与道德沦丧;有的人选择了美满婚姻,却又因无法找寻昔日…  相似文献   

16.
领羊与跟羊     
《天风》1995,(3)
领羊,就是“既放出自己的羊来,就在前头走”。牧师既是牧羊人,也是“领头羊”。这也就是保罗向提摩太所讲的:“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提前4:12)要领羊,必须凡事上“前头走”。不论在善行上,就是属灵追求的经历上也如此。传道人若有  相似文献   

17.
孙铭 《天风》2018,(2):24-25
唱诗是基督徒信仰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早在使徒时代,保罗就一再劝勉信徒:“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地赞美主。”(弗5:19)众弟兄姊妹在诗歌中能得着造就,振奋灵性,加增力量。在敬拜赞美时所选用的诗歌,有向神表达崇敬、仰慕、赞美、信靠、顺服的;有号召罪人归向耶稣基督,走好生命道路的;有激励信徒追求圣洁和能力、提高心志、弃旧更新、为主发光的;有鞭策信徒树立新志、追求新恩、诚挚献心、日日更新的等。  相似文献   

18.
去年11月28日,我在北京科技大会堂获得了第二届反伪科学突出贡献奖.   如此殊荣可以说明,我是一个不信神,不信鬼,不怕那些“神功大法“的人.……  相似文献   

19.
李栋 《天风》2003,(12):24-26
圣经是信仰的“教科书”,信徒信仰生活的必读物。圣经所展示给每一个信徒应该说是一样的:面对同样的版本,卷数一样经节一样,字数一样,甚至标点符号都是一样;但确实存在着信徒对圣经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余江 《天风》2007,(13):27
为福音而献身的人,大凡需要经过神学院系统性的造就,此乃若干年可以完成的事;身为群羊的牧者,还必须在教会的实践中造就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是终生需要操练的功课。一、领人归主,先要与主建立良好关系德国当代神学家潘霍华在《团契生活》一书中指出:“不能独处者,不宜参与群体。”他认为不懂得与上帝独处的人,不宜带领信徒。这句话对每一位牧者,是至理的名言。传道人面对的是广大的信徒,倘若不能独自面对上帝,每天与上帝单独地交谈,怎能牧养信徒的灵性生命,带领他们认识上帝?圣经启示我们:上帝是乐意听祷告的父亲。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