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推动哲学各分支学科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反映当代认识论研究的前沿动向,开阔认识论教学与研究的视野,促进哲学师资和科研人员知识结构的更新和完善,武汉大学哲学系将在今年九月开办现代认识论研讨班。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武汉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南开大学哲学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联合发起的“认识论与现时代研讨会”,于1988年10月27日至11月8日在长沙召开。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苏联认识论专家、《哲学问题》杂志主编列克托尔斯基发来了贺信。会议主题是,认识论研究10年回顾、认识论当前问题分析和认识论发展趋势展望。一、认识论研究10年回顾与会者在这方面大致取得一些共同的认识。 (1) 10年来认识论研究比较活跃。据统计,目前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有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认识论研究会、武汉大学现代认识论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哲学系、《哲学研究》编辑部等十个单位联合发起的“现代认识论研讨会”,于1988年12月20日至25日在厦门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认识论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会集一堂,回顾和总结了1978年以来我国认识论研究所走过的道路和取得的成就,分析和透视了十年来认识论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着重探索了我国认识论研究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4.
受国家教委委托,武汉大学哲学系于1987年9月至11月举办了“现代认识论研讨班”。参加研讨班的学员共有二十七人。研讨班开了“现代认识论主要问题的哲学史溯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的哲学回顾与展望——武汉大学召开哲学系系庆暨哲学学院建院大会并举行系列学术活动吴根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430072)1996年12月7至9日,武汉大学隆重举行庆祝哲学系创建74周年、重建40周年暨哲学学院成立大会,同期举行“李达学术思想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讨论会于1994年11月23日至26日在华中理工大学举行,该会是由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与华中理工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武汉大学哲学系等单位资助发起。与会代表50余人,收到论文30余篇。会议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中国、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首次现代外国哲学讨论会于1982年3月26日在武昌召开,并成立了湖北省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会。大会选出理事七人,由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哲学系江天骥教授任理事长。大会收到了学术论文和译文共13篇,主要内容是关于维特根斯坦哲学、波普和库恩的科学哲学以及萨特的存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哲学流派的思想。与会同志普遍认为,开展现代外国哲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别国的文化思想传统和  相似文献   

8.
<正>伊丽莎白·弗里克(Elizabeth Fricker),是英国牛津大学哲学系富有成就的青年研究学者,她的主要研究兴趣是认识论与语言哲学、心灵哲学。近年来她深入地研究了认识论中的陈词(testimony)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1年9月 5日-19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哲学系主任克劳德·安贝尔(Claude Imbert)教授应邀在复旦大学哲学系作为期两周的学术讲演,内容涉及“20世纪法国哲学概貌”、“现当代法国人类学”、“法国艺术哲学”和“认识论与现代逻辑”等。安贝尔教授是从事数理逻辑、艺术哲学、语言哲学研究的著名哲学家,著有《现象学与程式语言》、《逻辑史》、《梅洛-庞蒂、马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哲学学会和武汉大学哲学系于5月12、13日联合召开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工作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武汉大学哲学系,省委党校、华中工学院、华中师院、华中农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湖北艺院、《江汉论坛》编辑部,《武大学报》编辑部等有关单位  相似文献   

11.
现代认识论研讨会于1988年12月20至25日在厦门市举行。会议由中国认识论研究会、武汉大学现代认识论研究中心、福建省社科院、厦门大学哲学系等十多个单位联合发起。与会代表70余人,提供论文40余篇。会议围绕当代认识论发展的趋势、认识论与现代科学的关系、思维的微观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当代认识论发展的趋势什么是现代认识论?过去的认识论研究工作有什么缺陷?当代认识论的发展趋势有什么具体的特点?针对这些问题,一些同志发表了意见。有的同志认为,以往认识论研究存在的缺陷,可以概括为六种分离:(1)认识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分离;(2)主客体相分离(忽视了主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3)  相似文献   

12.
2004年 12月 29~30日,由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科学技术哲学小型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醒民教授、胡新和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林德宏教授、武汉大学哲学系桂起权教授、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成素梅教授,以及复旦大学哲学系俞吾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杨国荣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鲁品越教授,会同东华大学科技与哲学研究中心张怡、贺善侃、杨小明、陈敬全、郦全民等教授,共 20余名学者参加了讲座、讨论和发言。会议主要围绕科学技术哲学的定位与研究趋势、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哲学反思、关于科学技术哲学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3.
由复旦大学哲学系、《哲学研究》编辑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的“《中国 1 999哲学发展报告》出版暨高校哲学教育改革座谈会”,于 2 0 0 0年 7月 2 0—— 2 1日在北京召开。北京大学叶朗 ,中国人民大学刘大椿 ,吉林大学孙正聿、姚大志 ,华东师范大学高瑞泉 ,武汉大学欧  相似文献   

14.
海峡两岸学者研讨21世纪的中国哲学与伦理学姚才刚(武汉大学哲学系)由武汉大学哲学系主办的“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与伦理学”研讨会于4月底在武汉召开。与会学者约90人,其中包括来自台湾的学者14人。提交论文60余篇。主要论题可概述如下:(一)关...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及外国哲学研究所、武汉大学哲学系和湖北省哲学学会哲学史分会联合发起,10月4日至9日在武汉大学召开了唯理论和经验论哲学讨论会。与会同志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十分热烈,较为深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共同承办的全国第三届分析哲学研讨会于2007年3月23日—25日在武汉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台湾中正大学等科研院所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现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1.分析哲学的基本精神及问题欧阳康指出:分析哲学展现了一种深刻而精细的分析精神,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代表两种不同的思维风格,如何实现二者的融合互动是哲学研究的重…  相似文献   

17.
国际知名学者、我国著名哲学史家萧萐父先生于2008年9月17日因病医治无效,闔然长逝,享年84岁。萧萐父教授是国家重点学科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的创建者与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武汉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  相似文献   

18.
●研究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武汉大学哲学系从事西方哲学史工作的教师们在研究唯理论、经验论哲学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徐瑞康所著的《欧洲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发展》是一本颇有特色的西方哲学断代史。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宗教哲学研究的补白之作——读《黑格尔的宗教哲学》杨祖陶(武汉大学哲学系)黑格尔哲学在我国学术界,虽然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黑格尔的宗教哲学却一直受到忽视。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宗教和对宗教的哲学反思相对于艺术、道德、乃至法而言,几乎是一个无人敢...  相似文献   

20.
邓晓芒,1948年生,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德国古典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冥河的摆渡者——康德〈判断力批判〉导读》,《灵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