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唯物辩证地看问题,解决烧伤医疗二派矛盾,首先必须承认该矛盾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即弄清双方的本质差异和联系及发展趋势。鉴于李锦平、王平先生在对烧伤医疗二派矛盾进行“辩证的分析”时,一方面认为“对湿性学术及其药物”应从“本质上去了解它”,有承认该矛盾之意;...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本刊1998年第1期发表《烧伤治疗“二派”矛盾浅析》一文后,荣幸地引起了张先生的注意。于是第6期看到张先生的《“矛盾”的困惑与困惑的思考》。笔者看后很受感动,对张先生的学术态度、科学态度非常敬佩,并且觉得有必要进一步商榷。一、关于烧伤治疗分派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具体条件不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及其所客观化的现实情况会和原来的理论(或个别结论)有某些差异,甚至出现某种矛盾的现象,这本来是正常的情况。但是,有的人把这种差异或矛盾现象,视为不该出现的“反差”,不能解决的“悖论”,以致在理论上发生了困惑。因此,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之间出现的某些差异或矛盾现象;正确理解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从理论困惑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4.
如此论证“推不出”———与陈少宗先生商榷中国科技大学科学史研究室(合肥230026)樊嘉禄一《医学与哲学》1994年第6期刊载的陈少宗先生《全息生物医学与美学》一文(以下简称“陈文”),从科学美学的角度对全息生物医学的科学性作出证明。笔者认为,其立题...  相似文献   

5.
三维心理世界划分的现实性、客观性及不足之处———再与周勤、王国富先生商榷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科(郑州450052)王志铭王国富先生的“心理健康与变态原理探幽”一文发表后(医学与哲学1995年第16卷第1期),引起不少人关注,并发表了不同意见的...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中等医学教育的困惑与变革贵州省黔南卫生学校(558000)李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传统的医学教育再一次面临挑战。商品经济堂而皇之地进入医学教育领域,医学教育的核心内容由“任务论”向“公益论”转化,愈来愈强烈地震撼着中...  相似文献   

7.
1992年,我曾发表《从马王堆帛书本看<系辞>与老子学派的关系》一文(见《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文章的结论与陈鼓应先生关于《系辞》为道家作品的创见不谋而合。一年之后,廖名春先生又发表《论帛书<系辞>的学派性质》一文(刊于《哲学研究》1993年第7期),针对陈鼓应先生和我的一些见解提出尖锐的反对意见。细读廖先生的文章(以下简称“廖文”),觉得功力深厚,议论亦颇精致,极有利于推动关于帛书的研究与争鸣,然而廖文中的误会及疏漏之处也有不少。例如,廖文首句说陈鼓应先生和我都受“道家主干说”的支配,其实陈先生只是…  相似文献   

8.
走出困惑     
中师生正处在人生的春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自豪与欢欣。同时,他们又是处于人生中最敏感、最不安宁的时期,他们也有忧虑与彷徨,内心矛盾冲突剧烈,情绪变化多端,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危机期”。我们通过对中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座谈,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中师生困惑心理的几种具体体现。 反抗束缚心理。 在问卷调查中,问及“你具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吗?”92.5%的同学都回答有。“你认为学校对你们的管理如何?”60%左右的同学挑选A项:过于严厉。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伦理学会1988年11月14日至17日,在江苏省灌南县汤沟酒厂宾馆召开年会和道德理论讨论会。与会代表围绕着道德的困惑与伦理学的使命这一中心议题,进行了自由热烈的讨论。 一、道德的困惑与伦理学的使命 陈延斌认为,道德的困惑归根结底是道德观念的冲突。第一,三种义利观即“义利并重”与“重义轻利”、“义利并重”与“重利轻义”、“重利轻义”与“重义轻利”的冲突;第二,新旧观念的冲突,如安贫乐道与勤劳致富,竞争上进和与世无争;第三,平等、公正观与封建等级、特权观的冲突;第四,人的价值观的冲突,表现为忘我与重我  相似文献   

10.
消费的困惑与困惑的消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重点论述了消费的困惑与困惑的消费 ,论述了这双重困惑的种种表现 ,提出了合理设定、规范和选择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高校心理咨师的现状分析,结合身为高校心理咨询师的亲身体会,提出了这一群体面临的诸如专兼职的矛盾等六方面的尴尬与困惑。以期为高校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发展和相关培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科学美学与科学理论———答樊嘉禄先生山东针灸研究所全息生物医学研究室(济南250014)陈少宗笔者在《医学与哲学》1994年第6期曾发表“全息生物医学与美学”一文[1](该文的原名是“从科学的美学原则看全息生物医学理论的科学价值”,编辑加工时更名为“...  相似文献   

13.
国学研究、意识形态和百家争鸣——向汤一介先生请教罗卜在关于传统文化的研讨中,汤一介先生的《古今中西之争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江淮论坛》1994年第6期,以下简称《古》文)和《“文化热”与“国学热”》(香港《二十一世纪》创刊五周年论丛,以下简称《文》文)值得一读。这两篇文章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典型的中国现代文化批判大纲,而且对文化批判提出了耐人寻味的忠告。在论及“国学热”的前景时,汤先生忧心忡忡地写道:“从历史的经验和目前某种发展趋势看,也有另一种可能,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离开了学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对《中西医结合的困惑》一文的透视、质疑与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拜读《医学与哲学》2 0 0 0年第 3期载赵晓山、贾钰华、张曦倩《中西医结合的困惑》一文 ,颇感其内容、观点、语言、语气 ,甚至标点符号都似曾相识相闻。经认真学习 ,反复研究 ,为了澄清一些事实和认识问题 ,仅简要透视与质疑如下 ,并与该文作者共商。透视一 抄袭行为严重1 该文“1 1中西医结合概念的混乱”一段 ,从“但是这一概念的确切定义 ,……”直到“于是种种各行其事、随心所欲的机构 (笔者注 :《医学与哲学》载文误印为“结构”)、组织、团体、学说都冠以中西医结合的旗帜竞相而出 (笔者注 :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  相似文献   

15.
我曾在《一个ZO世纪中国哲学家的做人理想——冯契“平民化的自由人格”说浅绎》(载《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一文中,对冯契先生的“平民化的自由人格”说作了初步的解说:主要探讨了这一做人理想与传统“大人理想”、近代以来的“个人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英雄人格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分析了这一“平民化的自由人格”说在当代所具有的世界性意义及其在中国的现实意义。由于当时只看到冯契先生发表在1995年第6期《学术月刊》上的《智慧的探索——(智慧说三篇)导论》一文,故对冯先生关于“自由”、“人格”等概念的界定皆不知。现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学更应重视中层理论的价值──兼与蒋影明先生商榷谭建光近日拜读《学海》1993年第6期发表的蒋影明先生所撰《社会学:决定进退的两个主战场》一文(以下简称“蒋文”),颇有感触。首先,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文人纷纷谈论下海,社会学人士亦较多注重微观研究...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光动力学治疗研究的困惑与曙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肠癌光动力学治疗研究的困惑与曙光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研究生(630037)陈祖林导师单治堂一、光动力学治癌历史与困感早在1903年,Tappenier等用伊红做光敏剂试图治疗人类肿瘤,但伊红对人恶性肿瘤亲和的特异性和效力差,且照射光不专一,效果很差...  相似文献   

18.
也谈“心理健康与变态原理探幽”———兼与王国富、周勤先生商榷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52)王志铭《医学与哲学》1995年第1期发表了王国富先生的“心理健康与变态原理探幽”(下称探幽),我拜读后,耳目一新,觉得是一篇有创新的好文章,尽管有...  相似文献   

19.
《思维与智慧》杂志1998年第3期刊载盛世康《抓住毒犯》一文,提出李警官判定人境毒犯的两种分析方法,我以为还可以有以下的第三种方法。可以将盛世康先生《抓住毒犯》答案的表之一也列出:据此,可用‘油相同前提而引出矛盾,由此而否定前提”的归谬法。(一)先确...  相似文献   

20.
烧伤湿润暴露疗法的中西医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伤湿润暴露疗法的中西医结合山东省滨州医学院(256603)高铭仁徐荣祥教授创立的烧伤湿润暴露疗法(简称MEBT),能在西医烧伤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无可否定地别开天地、另辟烧伤医疗新途径,使“世界烧伤治疗产生一次革命”,有其深刻的哲学内蕴。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