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入学适应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陶沙 《心理科学》2003,26(5):908-909
1 问题提出  生命全程发展观的兴起促使人们日益重视从转折期适应的角度探讨个体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强调在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在个体与环境关系的变化中理解个体的发展。进入大学正是发生在青年期的一项重要转折 ,既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也带来新的挑战 ,使个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反应 ,并在学业适应、人际适应、环境认同等方面产生新的个体分化。在影响个体转折期适应的诸因素中 ,社会支持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环境资源 ,在个体的适应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有研究指出 ,在进入大学的转折期中 ,个体的社会关系环境也会…  相似文献   

2.
健康的贫富差距是所有个体从出生到死亡都需要面对的现实, 也是全球所有国家都存在的社会问题。目前已经有相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尝试从毕生发展的视角理解健康的贫富差距。在毕生发展研究中, 健康的贫富差距有其独特的概念和测量方式。该领域重要的理论包括累积优(劣)势假设、累积不公平模型和社会阶层文化周期模型。研究者就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的健康贫富差距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未来毕生发展研究和实践的可能方向包括早年和当前社会经济地位的交互作用、社会经济地位的稳定特征和情境效应、跨领域实践干预等。毕生发展视角的健康贫富差距研究有助于理解健康贫富差距的发展根源和形成过程, 是促进国民健康和开展健康公平实践工作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Shu-Chen Li  Martin L 《心理学报》2009,41(11):1102-1122
Paul B. Baltes于1981年在马普人类发展研究所成立的毕生发展心理研究中心已经使毕生发展心理学成为了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分支。2004年以来,中心已经将研究项目扩展到了发展行为神经科学。中心主要在三个主题上开展研究工作: (1) 研究作为成熟、学习和衰老的交互作用的结果, 毕生的不同发展阶段中人类行为变化的规律: (2) 发展能够整合来自于自身机能、时间序列、以及行为和神经层面分析等领域实证证据的理论和方法体系。(3) 通过探索不同年龄可塑性上的差异寻找发展的机制。中心继续重点关注成人晚期和老年期, 这为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提供了独特的机遇。同时, 中心加强了对包括婴儿期和儿童早期在内的个体发展早期阶段的研究。本文报告了来自四项从行为和神经层面分析感觉和认知发展的研究的最新发现。  相似文献   

4.
毕生控制理论能较好地解释毕生发展,认为适应能力的中心特质是动机调节,可促进个体发展并使其达到最优化.生命历程被视为由一列有序的目标定向行动周期组织而成,该周期包括目标选择、目标结合及目标解除.基于该角度,在回顾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初级控制的首要性和毕生发展轨迹基础上,对毕生发展的调节模型和控制策略的适应功能进行了综合阐述.未来研究应从跨文化情境下的适用性、满足适应目标选择三个因素的进一步验证和成功老龄化相关研究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心理理论研究的毕生取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心理理论经典研究范式主要关注的是3~5岁年龄的儿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逐渐把眼光投向人的生命全程,表现在:开始考察4岁以前儿童有关心理理论的问题;尝试对自5岁直到老年期的心理理论发展情况进行探讨;提出了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观。心理理论研究的毕生(life-span)取向已初露端倪,该取向将是今后心理理论领域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控制理论:诠释毕生发展的新视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控制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初级控制与次级控制。初级控制指的是指向外部环境的行为和改变环境以适应个体需求的企图:次级控制的目标是指向个体自身,目的是将初级控制的丧失最小化、维持并提高当前的初级控制水平。次级控制一方面帮助个体应对初级控制的失败,另一方面通过选择功能提高初级控制水平。与次级控制相比,初级控制对个体发展的适应性机是居首位的。该详细阐述了两种控制的含义、维度模式及其相互作用,并从毕生发展的角度讨论了控制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7.
老年期要面对衰老所产生的许多挑战,老年人又有其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自我的整合与发展是老年期的重要发展任务之一,自我同一性的整合与完善,客观的自我认识,以及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会对老年人晚年生活及其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综述了老年期自我的整合与发展特点与重要性,并提出积极开展老年人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进化发展心理学:发展中的人类本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化发展心理学研究社会能力与认知能力发展背后的基因与环境机制,以及基因与环境机制在特定社会文化中的表现。进化发展心理学探讨的主要问题与设计到的主要概念包括:(1)自然选择在毕生发展的早期阶段发挥作用;(2)进化发展心理学特别重视适应在婴儿期及儿童期发展中的作用;(3)儿童期的延长有助于儿童学习人类社会的复杂性;(4)发展背景的方法可以用来理解成人外显行为的进化起源;(5)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约束个体发展;(6)认知能力与行为活动敏感于早期环境,但二者发展也具有可塑性  相似文献   

9.
目前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国际市场上的壁垒政策和带有排他性的区域市场格局已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OECD国家投入R&D的费用已占GDP的2.3%,其产品开发工作正步入新的转折时期,即从过去单纯追求技术水平,转向创新设计与技术、经济相结合,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实现持续发展为根本,以技术进步为动力”的轨道上来。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我国企业也在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以适应乃至引  相似文献   

10.
可能自我是动态自我概念系统中指向未来的部分。本文介绍了可能自我的研究内容和领域,可能自我在毕生历程中的发展变化、影响因素及其引导、调节行为的作用机制,探讨了可能自我的动态发展对个体毕生发展的意义及其进一步理论完善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西方世界的特征之一就是人口日益老化和寿命的提高。不过,正像罗歇·方丹所写的那样,“我们虽然应当对这个事实感到高兴,但同时应当强调指出的是,老年期(oldage)揭示了各种存在于个体之间的、意义深远的差异。实际上,我们不应当谈论‘一种老年期’,而应当谈论‘各种老年期’。专家们已经对一般的老年期、成功的老年期和病态的老年期进行过某种区分。”[1]卡特琳·居谢特[2]指出,在20世纪末,有两种在概念上属功利主义的关于老年期的意象共同存在:这就是有关“奢华灿烂的”老年期的意象和有关“依赖性”老年期的意象。后者是与自主性和尊严的…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应对的多维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井世洁  严芳 《心理科学》2003,26(4):757-758
1 引言 中学阶段是个体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重要发展时期,其间所出现的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会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应对(coping)作为自我调节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缓解或调节环境对个体的压力,对保持身心健康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人格毕生发展理论及中国社会文化背景,调查了我国从青少年到老年3192名被试,探究了中国人大五人格5维度及10个面毕生发展水平。总体上,年龄与神经质、焦虑、抑郁、活跃、开放性、审美、创意显著负相关,与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自信、利他、顺从、条理和自律显著正相关。在60岁以下的人群中,年龄大的个体神经质更低,而在大于60岁的人群中,年龄大的个体神经质反而更高;在50岁以下的人群中,年龄大的个体外倾性水平相对较高,但50岁之后年龄大的个体外倾性相对较低;整体上,年龄大的个体开放性水平相对较低,而年龄大的个体宜人性水平反而更高;年龄大的个体尽责性水平也相对较高,但较之40到49岁群体而言,50岁以上群体的尽责性则相对较低。男性和女性不同年龄群体的大五人格具有一定差异性,特别是男性的尽责性高于女性,以及女性的神经质高于男性等性别差异。进一步分析了年龄与大五人格10个面的关系,描绘了不同年龄群体10个面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角色采择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体的社会化进程,但当代的少年儿童的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因社会生活的急剧变迁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校,家庭和社会作为影响少年儿童发展的主要途径,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教育措施迎接挑战,使他们的角色采择能力得以健康的发展和提高。本将重点就当代城市少年儿童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心理理论的发展对个体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通过元分析的方法,表明执行功能能够有效预测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r=0.37,p0.001),且具有跨文化和跨人群的稳定性;同时,在个体的毕生发展中,执行功能均与心理理论存在显著相关,证明了执行功能的表达说;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Q1=411.75,p10.001,df1=90;Q2=219.49,p20.001,df2=50),心理理论的发展会受到执行功能不同成分的影响:0~3岁时抑制控制起关键作用;3~12岁时,心理理论受到抑制控制和灵活转换的共同影响;青春期阶段,灵活转换的作用明显;而到了成年期,抑制控制与灵活转换均会对心理理论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健康心理学作为新兴的心理学分支有它出现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诉求。郑莉君教授编著的《现代健康心理学》一书将健康心理学的关注对象——"人"及其心理健康纳入到了一个"经纬交织"的复杂网络之中。在该网络的"经线"方向上,将人的心理健康视为一个连续体,关注个体毕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特征、规律与表现形态。在"纬线"方向上,着力关照时代、社会的变迁与家庭发展对个体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本书切实指出如何运用心理健康的方法实现对个体的人文关怀,对于促进个体的幸福感、创建社会的和谐具有丰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论责任心的类型与层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责任心的类型多种多样,并且,自个体步入前习俗水千开始,其责任心就既不再是有与无的关系,也不是一个平面关系,而是一个呈金字塔形的层级关系。就正确责任心而言,将“他律型责任心”与“自律型责任心”、“硬角色责任心”与“软角色责任心”进行排列组合,并考虑到量的差异,就生出了发展水平高低不同的多层次责任心:其中,拥有他律型硬角色责任心,是做个有责任心之人的底线。拥有第二层次的责任心有两种典型做法:一是拥有一般水平的自律型硬角色责任心;二是拥有他律型软角色责任心。个体二旦拥有一般水平的自律型软角色责任心,其责任心就达到了第三层次。拥有第四层次的责任心有两种典型做法:拥有高水平的自律型硬角色责任心,或拥有舍小我成大我且自律型软角色责任心。拥有高水平自律型软角色责任心,是做一个有责任心之人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目前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国际市场上的壁垒政策和带有排他性的区域市场格局已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OECD国家投入R&D的费用已占GDP的2.3%,其产品开发工作正步入新的转折时期,即从过去单纯追求技术水平,转向创新设计与技术、经济相结合,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实现持续发展为根本,以技术进步为动力”的轨道上来。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我国企业也在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以适应乃至引导市场。然而,我国企业开发的大部分新产品由于设计的先天性缺陷,往往无法为  相似文献   

19.
学龄后心理理论的持续发展--从"获得"到"使用"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毕生过程,学龄后个体这一能力发展,主要体现在由学龄前的“获得”转变成日后的“使用”。该文从一致性和差异性两个方面探讨了学龄后个体心理理论发展的情况,并提出未来研究重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个体心理治疗的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雪华  申荷永 《心理科学》2006,29(6):1524-1526
本文尝试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角度对个体心理治疗的复杂性加以阐述。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心理紊乱并不必然是心理健康的敌人;在个体心理治疗的动力发展过程中,治疗师与来访者相互适应突现配对联盟,来访者的心理变化或新的心理结构的突现具有不可预测性;心理治疗的目标是使得僵化有序、封闭、适应不良的系统朝向日益复杂、开放、灵活适应的状态转化。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探索人类的心理体验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