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不同难度(有、无意义联系)的两种中文词对为记忆材料,随机选取在校大学生200名,采用经典的回忆-判断-再认(recall-judgement-recognition,RJR)范式,考察短时记忆广度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个体在不同难度材料上元记忆监测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无意义联系的材料,个体在有意义联系的材料上,JOL、FOK和JOC判断等级更高,线索回忆测验成绩更好。但是,个体在不同材料上的JOL判断和线索回忆受短时记忆广度的调节。不同短时记忆广度的个体在有意义联系材料上的JOL判断等级和线索回忆测验成绩无显著差异,但是在无意义联系材料上,高短时记忆广度个体的JOL判断等级和线索回忆测验成绩均显著高于低短时记忆广度个体。同时,相关分析结果也发现,相比于低短时记忆广度的个体,高短时记忆广度的个体,其线索回忆测验成绩和再认测验成绩与JOL、FOK和JOC判断等级之间更加相关。实验结果表明,作为一种人格变量,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个体元记忆监测的影响可能并不明显。而短时记忆广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个体的记忆能力,是个体元记忆监测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对难度较大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高价值项目通常比低价值项目识记得更好。目前,尚不清楚项目价值会如何影响部分线索效应。将部分线索范式与价值导向记忆任务相结合(实验1),并进一步操纵编码条件(1-学, 2-学-测)和测验时程(即时测验,最终测验)(实验2),考察以不同价值的项目作为部分线索对不同价值测验项目再认的影响及其持久性。结果发现:线索项目和测验项目的价值均显著影响部分线索效应。具体而言:在1-学条件下,高价值线索使得高、低价值测验项目的再认受损均从即时测验持续到了最终测验,低价值线索仅使高价值测验项目在即时测验中受损。而在2-学-测条件下,仅高价值线索使得低价值测验项目的再认受损从即时测验持续到了最终测验。研究结果表明:项目价值影响部分线索诱发遗忘效应的强度及持久性,在从项目关联编码这一角度界定部分线索对记忆提取的作用时,还需考虑项目价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复述条件下命名难度对图形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学习 -再认的方法对自由复述、部分特征的言语命名复述和视觉表象复述三种实验条件下图形的记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图形记忆中存在明显的难度效应 ,难以命名图形的再认正确率高于易命名图形 ,反应时低于易命名图形。 (2 )被试在复述图形时 ,更倾向于选择那些难以命名的特征作为复述对象 ,以便把整个图形都记住。 (3)易命名图形的言语命名复述成绩好于视觉表象复述 ;而难以命名图形则不存在这种差异。两者自由选择时 ,将加快记忆提取的速度  相似文献   

4.
阅读理解中的长时工作记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作记忆是阅读理解研究中经常要涉及到的问题,然而它的性质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Ericson&Kintsch根据大量相关研究,于1995年提出了长时工作记忆的概念,并对阅读理解中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和存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长时工作记忆的核心是,人们从事非常熟练的认知活动时,长时记忆中的一部分信息提取和存储具有短时记忆信息加工的性质;工作记忆应该包括短时工作记忆和长时工作记忆两部分。其他一些研究者也提出了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快速提取和存储问题。  相似文献   

5.
郝学芹  韩凯 《心理学报》2002,34(4):32-36
提出FOK研究中一种新的标准测验形式——过度重复学习,并验证过度重复学习作为FOK研究的标准测验的可行性;另外还比较了作为标准测验,过度重复学习与再认的差别。同时,还探索了FOK判断中存在的两种错误类型——替代性错误和忽略性错误在FOK判断等级和标准测验成绩方面的差异。两个实验结果表明:FOK判断在预期随后的标准测验(过度重复学习和再认)成绩上是有准确性的;过度重复学习可以作为一种标准测验。实验结果还显示:替代性错误比忽略性错误的FOK判断等级要高;且无论是用再认还是用过度重复学习做标准测验,都能检验出两种错误类型项目在记忆激活强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情绪、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材料记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采用实验法,以288名中小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不同情绪状态、不同情绪调节策略与不同类型情绪材料记忆的关系。结果表明:(1)快乐情绪的再认反应时短于悲伤情绪,快乐情绪的再认正确率高于悲伤情绪。(2)表达抑制策略下,词汇与图片的再认反应时无显著差异;认知重评策略下,词汇的再认反应时短于图片;对词汇和图片的再认反应时,认知重评组短于表达抑制组;认知重评组的再认正确率高于表达抑制组。(3)快乐材料再认反应时短于悲伤材料;快乐情绪下快乐材料的再认正确率高于悲伤材料,悲伤情绪下悲伤材料的再认正确率高于快乐材料。  相似文献   

7.
在以构建留学生的汉字语音库为共同目标的合作学习情境下,考察了合作学习中的监控者是否会表现出定向遗忘效应。实验一中,协助者朗读两字表的单字并接受定向遗忘或记忆字表中单字的指令;监控者监控发音的流畅性或准确性,并单独接受再认测验;实验二在协助者重新朗读单字的条件下监控者接受再认测验。结果发现:(1)实验一中,监控者只在深层监控发音准确性的任务时,再认成绩表现出定向遗忘效应,浅层监控发音流畅性的任务中未表现出定向遗忘效应;(2)实验二中在测验阶段复原学习情境后,深浅监控任务下的再认成绩虽存在显著差异,但定向遗忘效应也消失了。综合两个实验表明,合作学习情境下,非有意遗忘的监控者的定向遗忘效应与监控任务深度和学习情境复原与否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记忆再认范式,通过词组再认任务(实验一)和图形偏好选择任务(实验二)操纵同伴赞同率,诱发对不同赞同率下人际关系的感知,探索感知到的人际关系对个体记忆从众的影响。两个实验一致发现,被试对高赞同率的同伴更为信任、与他们的关系也更为亲密;更重要的是,被试的回忆也与高赞同率同伴的记忆更为一致(即回忆更为从众),具体表现为,同伴判断正确时,被试的词组再认正确率更高,同伴判断错误时,被试的词组再认正确率更低。实验二还发现,被试与同伴一起回忆时的正确率要低于被试单独回忆的正确率,从众倾向降低了被试的记忆准确度。本研究表明,情境诱发的短期人际关系的变化会影响记忆从众;回忆不单纯是一个基本认知过程,它可以受到社会关系、社会认知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采用无线索回忆再认范式,对基于熟悉性的汉字语义特征再认进行了探索,考察了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对汉字语义特征的无线索回忆再认效应(RWCR效应)的影响。实验1采用即时测验,实验2采用延时测验,结果发现:(1)无论即时还是延时测验,汉字语义特征的再认均存在RWCR效应。(2)在即时测验时,重复学习对熟悉性有显著影响,重复测验对熟悉性没有影响;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均提高回想成绩,但二者无差异。(3)在延时测验时,重复学习组和重复测验组的熟悉性评分均下降,但前者下降快于后者;重复测验组回想的遗忘率较低,重复学习组回想的遗忘率较高。上述结果说明,汉字的语义特征存在稳定的RWCR效应,且重复学习主要影响熟悉性,重复测验主要影响回想。进一步证明了再认记忆的双加工理论。  相似文献   

10.
以往研究主要在长时记忆中考察部分线索效应,很少关注工作记忆中的部分线索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项目再认任务,考察了工作记忆中提供部分学习项目作为提取线索,对存储在工作记忆中的已有表征的影响。结果发现:有、无部分线索试次分组呈现时,相较于无部分线索条件,有部分线索条件下再认正确率和d'降低,β升高,反应时间延长;有、无部分线索试次随机混合呈现时,有部分线索条件下再认正确率降低,β升高,但反应时间并无显著延长。结果表明:工作记忆中部分线索的提供降低了目标项目的表征强度;研究结果可用提取抑制假说解释,但工作记忆中部分线索的作用可能受注意资源有限性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