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陵山区的傩坛有两种组织形态——祖师坛与傩坛班。祖师坛是信仰层面的组织形态,体现着坛门的师承关系,以及掌坛师在当地傩坛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傩坛班则是掌坛师实际活动时的组织形态,其成员可以全部来自同一祖师坛,也可以来自不同的祖师坛。但即使是傩坛班成员来自不同的祖师坛,在其活动时也必须以其中一个祖师坛为首。无论是祖师坛还是傩坛班,在傩坛的传承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武陵山区的傩坛有两种组织形态——祖师坛与傩坛班。祖师坛是信仰层面的组织形态,体现着坛门的师承关系,以及掌坛师在当地傩坛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傩坛班则是掌坛师实际活动时的组织形态,其成员可以全部来自同一祖师坛,也可以来自不同的祖师坛。但即使是傩坛班成员来自不同的祖师坛,在其活动时也必须以其中一个祖师坛为首。无论是祖师坛还是傩坛班,在傩坛的传承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二、义和团的发起和发展 (一)从反封建到反帝国主义 早期义和团叫义和拳,是反封建的。他们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反对清政府。义和团没有统一的组织和领导,而是以“坛口”为基层单位,若干“坛口”设一个总坛口。斗争需要时,“坛口”可以发帖子邀请各“坛口”联合行动。总坛口有义务指挥并保护这些“坛口”。义和团并非乌合之众,而是有严格纪律和戒条  相似文献   

4.
本刊 《中国道教》2018,(2):12-12
4月16日,中国道教协会在京召开2018年教务工作会议。原国家宗教局一司道教处处长李永战、副调研员宋晓艳出席会议。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道长,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道长,副会长孟至岭道长,副秘书长冯正伟、周高德道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全真派方丈,担任过全真派传戒活动八大师和正一派授篆活动三大师、护坛六大师的道长等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5.
《佛教文化》2007,(6):17-18
十月大理,天高云淡。近200名来自云南省及国内部分省市的新戒子们齐聚在素有"佛都"之称的崇圣寺,参加为期一个月的"云南省佛教协会首届传授二部僧三坛大戒法会"。所谓"三坛",是指初坛之沙弥、沙弥尼戒;二坛之比丘、比丘尼戒;三坛之菩萨戒。  相似文献   

6.
道教的称谓     
道教称谓,可以分为道教法坛、道教神仙、道教教徒、道教宫观及丛林执事等若干方面。 一、道教法坛 道教法坛:即道教举行宗教活动的宗坛。基本上可以分为醮坛、箓坛和戒坛三类。 醮坛:即道教举行斋醮科仪的法坛。醮坛之上参加科仪的道士,称为“醮坛执事”,主要有: 高功:又称“法师”。  相似文献   

7.
《中国宗教》2024,(3):22-23
<正>宋崇道,管理博士,道教全真龙门派第二十六代玄裔,崂山堂丁酉坛戒子,现任江西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宜春市袁州区道教协会会长、袁州区政协委员、宜春市崇道宫住持。宋崇道于2005年皈依入道,2011年冠巾出家,2017年在青岛崂山玉清宫领受三坛大戒。他始终秉持“爱国爱教,尊道贵德,以戒为师,崇文化人”的修行初心并身力践行,2022年12月,宋崇道被评为“首届全国宗教界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8.
简论香港至和坛的脉源、信仰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香港至和坛的历史作了一个简明的回顾,并对至和坛的信仰、现状及其管理模式进行了一番阐论,从中我们可以管窥香港道教之一斑.  相似文献   

9.
正有人说,谭元元的出现,为大家呈现了《朗读者》两季以来最美的一段"朗读"。如果说芭蕾是世界上最优雅高贵的舞蹈艺术,那谭元元,就是国际芭蕾舞坛上耀眼的一颗明珠。毫无疑问,谭元元的优雅舞姿,是跳跃在字里行间最美妙的注脚。这是一个舞者的坚持,这种坚持的背后,是像僧侣一般几十年如一日的修行和坚守。极致美的背后,是像苦行僧一样持之以恒的自律。谭元元有着1米67的个子,体重却只有47公斤,而她跳舞近30年来,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体重,为了有更好的状态,跳舞前她是不能吃饭的。  相似文献   

10.
正黄大仙信仰1起源于晋代浙江金华,明朝中晚期,黄大仙传说传入岭南,清末始有专奉黄大仙的道坛,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普济、普庆、普宜及普化2四坛。纵观黄大仙信仰在岭南发展的整个历程,如果说普济坛作为第一个黄大仙道坛,开启了岭南黄大仙信仰的历史,而普宜坛啬色园在香港之极盛,则推动岭南黄大仙信仰走向了高峰。那么,处于两者相继之间的普庆坛,其作用也因而显得尤为重要,它承前启后,既延续了普济坛的  相似文献   

11.
"三坛小法"是活跃于闽台传统社会的一群特殊宗教仪式专家。不同于地方受聘行法的伙居道士和法师,三坛小法不是专职的神职人员。他们不在家中设坛开业,而是附属于地方庙宇,以庙为坛,或在庙中设坛。坛靠庙显,庙借坛兴,两者相得益彰。三坛小法通过一系列大大小小的义务法事仪式,极大地丰富了地方社会民众的精神生活和宗教民俗活动。台湾的三坛小法源于闽南原乡,既有传承又有变迁。通过两地三坛小法的比较研究,互补互证,有助于更加全面了解三坛小法的历史渊源、宗教形态特征,及其在传统社会的角色功能。  相似文献   

12.
受戒感想     
天运壬午年 ,初秋七月 ,我有幸从岭南来到东北辽宁的洞天福地———千山五龙宫 ,在庄严、神圣的玄都律坛上 ,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二百位戒子跟从方丈上诚下林王大律师及各位律坛大师领受初真、中极、天仙三坛大戒 ,这是我学道修真的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对于我今后的修道人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太上玄门戒律始于元始说法 ,虚皇演教 ,太上亲传于下界 ,历代师师相授 ,祖祖流传。金元时期 ,长春真人丘祖亲创玄都律坛 ,立三坛圆满大戒之规范 ,从此律法整肃、戒风畅扬 ,对于规范全真羽士之身心修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临坛受戒也成…  相似文献   

13.
萨是侗族崇拜中一位至高无上保境安民的神灵,建立新的萨坛或整理旧坛均须由师公以鸡卜择期.建坛与安坛均须恪守严格的仪轨,最广泛地动员寨民,秉持对萨的崇拜与虔诚的心态参与之,参与者与坛场选择、建材备办以及工程进展均须遵循阴阳五行观念.萨坛形制多样,称呼各异,坛场地面设置与瘗物的差异,凸显出侗族各支系因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差异而出现的萨崇拜的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法言坛是川西地区传承久远的火居道坛,刊行于清代中晚期的《法言会纂》是该道坛的科仪本。法言坛从清代中晚期流传至今,具有地方道教的鲜明特色。本文根据对什邡大王庙法言坛中元法会的田野调查,对法言坛的传衍及刘门概况、法言坛中元法会的坛场及法师、法言坛科仪的仪格程式等进行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15.
说坛     
用士石堆积高出地面的物体,表面平坦能够登临的称做"坛"(或台),这是建筑上的解说.至佛教上的坛除了以上一种外,别有佛坛,施食坛、舍身坛、戒坛等,当与上面所说坛的意义根本不同了.其称佛坛者如《禅林象器笺》引《敕修清规报恩章序》说:"于是设圣容,具佛坛场."盖佛坛亦称"须弥坛"或"须弥座",是象征印度须弥山之中细台座形的砖石或木造台座,上供佛像,它的特点是置  相似文献   

16.
陈杰 《中国道教》2009,(2):61-61
3月10日至11日,福建省道教协会首次传度法会在泉州玄妙观隆重举行,来自泉州各县(市、区)重点宫观的100多名受度弟子参加了本次传度。法会期间,省民宗厅、市民宗局等有关领导到会观礼,并对这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法会礼请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道教协会会长林舟道长为戒师,福建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蔡灿辉道长为经师,福建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苏荣购道长为度师,同时礼请福建省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商庭烟道长为护坛大师,福建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吴历田道长为护法大师。  相似文献   

17.
"玩土菩萨",即还土王愿,是湘西土家族人的一种祭祖祈福仪式活动。在仪式举行前,需要行法班坛在还愿户主家中及周边区域进行虚拟意象的坛堂装饰,这些坛堂设置及相关装饰形态都有一定的寓意,承载着土家人的精神意识与哲学思维。  相似文献   

18.
黄大仙信仰起源于晋代浙江金华,明朝中晚期黄大仙传说传入岭南,清末始有专奉黄大仙的道坛出现。普济坛是岭南第一个黄大仙道坛,它结合时代变迁、以及岭南的地域文化及信仰习惯,确立自身信仰特点,与金华的传统有所不同。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黄大仙信仰成为岭南最为兴盛的道教民间俗信之一,在香港黄大仙被称为"第一显神",成功的本土化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文章以普济坛为例,梳理黄大仙信仰在岭南早期发展脉络,揭示其本土化的进程和特点,并分析其"岭南特色"在推动信仰发展及兴盛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时间     
正一锅米饭,放到第二天,水气就会干一些,放到第三天,味道恐怕就有问题了。第四天,我们几乎可以发现,它已经变坏了。再放下去,眼看就要发霉了。是什么原因,使那锅米饭变馊变坏?是时间。可是,在浙江绍兴,年轻的父母生下女儿,他们就会在地窖里,埋下一坛坛米做的酒。十七八年后,女儿长大了,这些酒就成为了女儿婚礼上的佳酿。它有一个美丽惹人遐  相似文献   

20.
元妙观(俗称天公观),在泉州市内东街前田巷,在道观前殿建有正音戏台和梨园小戏棚各一座。在戏台之侧墙上嵌有一方石碑,碑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代泉州道教与地方戏曲的关系,是件难得的有关历史资料。现碑刻、戏台已无存,下面是福建省戏曲研究所收藏碑文抄件: 郡城诸纸料铺公号金庆顺,于道光二十三年癸卯秋,元妙观重新告成,诸纸料铺虔诚醵金,敬塑北斗九星君金身宝座,乃塑北斗星君副像、天上圣母宝像,为值年正东轮请供奉。每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