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用APPLE Ⅱ微机控制的同视机,选用医用三级检查图片中的彩色和黑白两种立体图对,对30名被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在同视机条件下,当双眼图象交替闪烁相位的交替频率平均在7Hz以上时,双眼立体视觉形成。(2)双眼刺激交替呈现时,彩色图对的立体感闪烁融合阈值约为33Hz,黑白图对的立体感闪烁融合阈值约为25Hz,两者差异十分显著(P<0.0001)。  相似文献   

2.
陈淑娅 《美与时代》2007,(12):127-130
苏轼对柳宗元诗的评论不仅有对柳诗整体风格的评论、柳诗中的具体用语的考证,还有对柳诗单篇作品的诗旨诗思、章法技巧、风格意境的具体赏析,这种对柳诗的重视在两宋都极为少见,对整个宋人对柳诗的评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少年写了篇文章,自己十分满意,就将文章寄到晚报社,并告诉家里人,要给他们一个惊喜。很长时间过去了,没有任何消息。少年很沮丧,母亲见状,乐呵呵地抚摸着少年说:孩子,那篇文章写得很美,是我见过的最  相似文献   

4.
“语素”是morpheme的译名。morpheme这个术语早先译作“词素”,用来指词的构成成分。后来又改译作“语素”。morpheme译作“语素”还是译作“词素”,正如张志公先生所指出的:“这不仅仅是名称问题,而是关系到对语言的观察和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儿童的惩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儿童的某种行为实行批评或惩罚,是教育工作中最常见到的事情.尽管有时教育者本人也许并未意识到,然而他们对于儿童的行为已经确实构成了批评或惩罚,比如:孩子无意中做错了事,妈妈顺手拍拍孩子的头,说:“这样是不对的”;再此如:孩子由于不听话摔碎一只杯子,爸爸一生气甩手走了.父母的这些行为表现得十分自然,大概在事前事后确实没认真地想想,他们的做法是在批评一种行为,表扬另一种行为.  相似文献   

6.
邓晓芒先生的《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 ?》 (见《哲学研究》2 0 0 0年第 8期。以下简称“邓文” ;引文只注页码 )虽然对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思想作了一番阐释 ,但由于在一些重要关节上理解有误 ,却在肯定马克思之际 ,以前海德格尔的近代立场否定了海德格尔 ,甚至把他打发到前康德或复述黑格尔相关观念的境地 ,这就令人惊讶了。邓文要点有三 :(1 )批评海德格尔面对技术奴役人的现象 ,沉湎于思 ,“泰然任之”而不知何为。 (2 )批评海德格尔认为只要去蔽就可消除异化 ,其美学仍然拘囿于传统主客体对立模式 ,摒除了艺术作品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进步导致了宗教的观念不断被否定,例如进化论否定神创论,天文学否定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在涉及事实的方面,宗教正在不断收缩阵地。然而长久以来,自然科学很少对宗教本身进行研究。近年来,科学家不断提出应该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宗教,这一"宗教科学"的学科正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8.
正小年出生之后,我时常想:作为母亲,最需要给孩子的,是什么?那一年,我有两位朋友因癌症去世。都是女性,都是70后,一位38,另一位37。都是单亲母亲,孩子分别是15岁与8岁。一位是肺癌,另一位是乳腺癌。有一位,和我曾经走得很近。她20岁结婚,26岁就净身出户,无家可归,带着三岁多的女儿在几个妹妹家轮流借住。她  相似文献   

9.
正吴僧赞宁,国初为僧录。颇读儒书,博闻强记,亦自能撰述,而辞辩纵横,人莫能屈。时有安鸿渐者,文辞隽敏,尤好嘲咏。尝街行遇赞与数僧相随。鸿渐指而言曰:郑都官不爱之徒,时时作队;赞宁应声曰:秦始皇未坑之辈,往往成群。当时,赞宁身着紫色方袍,安鸿渐想起唐人郑谷有句诗"爱僧不爱紫衣僧",于是就借机讥讽赞宁一番,没想到赞宁来了个"敏对"回击。妙趣在于极其工整的对句却凸显着离谱的对比,  相似文献   

10.
尽管具有英美传统的哲学家经常对他们研究对象的本性持不同意见,但是直到最近,他们却一致认为哲学完全不同于文学和艺术。哲学是论证和确实的真理的领域;文学,则是幻想、修辞、比喻的修饰和虚构的场所。但是这一潮流已经转变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引导之星不再煜煜发光,大陆哲学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出来,现在我们所遇到的是对哲学及其与文学的关系的极为丰富的论述。总之,这一观点就是:哲学与文学,尽管它们享有不同的社会地位,但实质上是一回  相似文献   

11.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探讨一个对我的所有工作都曾很有重要性的问题。这个问题部分地源于思想史传统本身(好长时间我才明白,思想史传统和这问题的联系到底有多少)。下面我就试着重建这一问题史的几个方面。如果我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将给20世纪的主要哲学课题带来启示。这还会特别缓和哲学家之间的紧张,缓和自然科学家和其他“实际的”思想家之间的紧张。我想先谈谈我是怎么注意上这个问题的。我最初是搞物理学的;但就是这样,我的兴趣的中心却仍然是哲学的,而非技术的。我努力想弄明白,人们怎么能证明他们有理由偏爱科学理论、宇宙学或自然哲学的某一确定体系,而不喜欢另外的一个体  相似文献   

12.
对回归的回应□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主席薛磐基●自今年七月一日起,中国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经过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统治后,香港终于得以摆脱殖民时代的枷锁,重投祖国的怀抱,成为祖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这实属庄严伟大、万众欢腾的历史盛事,是我们香港同胞都感觉到无限...  相似文献   

13.
遇上对的人     
正菩萨不在庙宇,也不在殿堂。人世间真正的菩萨,是那些摆渡自己的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合适。传经布道者也许为你讲了很多,但越多,你可能越纠缠不清。有时候,小人物一句简单的自嘲,就会让人心头豁然开朗。你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也就什么都简单了。所以,遇上对的人,比遇上高人有意义。这看似偶然,却是每个人的运数。冥冥之中向你走来的人,有些是过客,有些却是送你到彼岸的摆渡人。《飘》的结尾,斯嘉丽说,毕竟,明天将会是新的一天。是的,无论此刻多艰难,都要等着明天为你降临的那个人。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是近半个世纪来教育教学改革热潮的焦点之一。本文介绍了什么是学习策略及其研究的理论意义,并对影响学习策略的因素作了分析。最后文章对如何指导学习策略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拉康认为无意识具有语言一样的结构,他对索绪尔语言学进行了改造,并将其应用于精神分析领域。他认为社会是围绕着核心短缺建构起来的,通过引入幻想对象a,对本质内容进行否定,也正因此  相似文献   

16.
有个少年写了篇文章,十分得意,将它寄往报社,并告诉家里人,请他们准备好“惊喜”。很长时间过去了,没有任何消息。少年很失望,很沮丧,很灰心。母亲见状,乐呵呵地抚摸着少年说:孩子,那篇文章写得很美,是我看见过的最好作品。孩子没兴致听这样的夸奖,他已对自己失去信心。  相似文献   

17.
塞尔和德雷福斯在三个基本问题上有意见分歧。德雷福斯认为,满足条件涉及知觉,而且,行动在通常意义上不需要是命题的。尽管我们通常从事所谓的慎思活动,但如此深思熟虑的活动不是我们与世界相联系的唯一方式,也不是最基本的方式。在有些情况下,行动者根本不是在尝试。存在着身体意向性和作为第三种存在方式的在世存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他的《人的人性》(《The Humanityof Man》)一书的第一章。该章共分五节。在第一节里,作者对人道主义下了如下的定义:“人道主义是由自然人和他的超越的可能性所构成的一种二重性,”“人道主义…是把人加以理想化的一种行为准则、文化运动或教育纲领,”“人道主义把人看作值得赞美的对象”等等。作者避而不谈人道主义所“理想化”了的人究竟有怎样的阶级属性。培里不是把人理想化了,而是把人抽象化了,抽象为一种没有阶级内容的超阶级的虚构。这样就掩盖了人道主义这一资产阶级思潮的阶级实质。在这一节里,作者又说,“当代的人道主义……在颇大程度上是作为对其他某些思想的抗议而发展起来的。”作者所列举的几种思想之一是:“共产主义的泛滥促进了无神论和唯物主义。”这就一语暴露了人道主义的反动本质:所谓当代的人道主义,也就是反对无神论、反对唯物主义的反共主义。同时培里又特别抬出了“自由”的幌子作为反共主义的“武器”。他说什么“人的什么东西被认为是值得赞美的?……人所特有的尊严乃在于他的鉴识自由的能力。”在第二节里,作者鉴于自然科学有很大的威望,极力强调人道主义与自然科学、与科学的决定论相一致,以避免人道主义因反对自然科学而被削弱。作者又说,“我们……生活在变化、行动、暴力和混乱的时代。……技术的进步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他认为解决的办法是“设计一种全人类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敌对的信仰被允许在和平竞赛中。……证明自己是真理。”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想通过所谓“全人类的”“和平竞赛”来达到反对共产主义、巩固帝国主义制度的目的。在第兰节中,作者论到人道主义与技术的关系。他说“反对或低估技术,会使人道主义注定成为废物。”他吹嘘人道主义“就像它适合于原始动力的时代那样,它也适合于核子能的时代。”在第四节中,作者谈到人道主义与道德的关系。他认为只要不把道德同禁欲主义等同起来,“把道德设想为对欲望加以组织以去掉冲突而代之以合作”,把道德理解为“不反对欲望本身而只是反对欲望的放纵”,那么“人道主义与道德之间的对立就不再有任何根据了。”总之,作者极力要把人道主义与道德说成一致来为人道主义吹嘘和辩护。在本文的最后一节里,作者谈到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与“功利主义”、“快乐主义”以及与宗教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羊肠坂是古代太行山中连接河南与山西两地的交通要道。三国时曹操在北征高干路过这里时,曾写下千古名篇《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如今一千多年过去了,羊肠坂还能记录下当年的艰难与烽烟吗?金秋十月,我和几个朋友一起步行探访羊肠坂。  相似文献   

20.
对心理现象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龙云 《心理科学》2003,26(4):759-760
本文试图用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对心理现象进行重新的分类、并分析心理现象诸方面及诸因素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以构建心理现象的整体形象。 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有机整体。笔者认为,任何有机系统都存在以下六个基本维度:即系统要素、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系统需要、系统活动过程、系统品质。心理系统同样也存在着上述六个基本维度,下面进行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