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昊邑人 《天风》2002,(8):64-64
三个月以后,刘牧师对永生、素素说,教会决定派他们去德城,那里—位长老年龄高,身体多病,叫陈永生接上去带领教会工作。刘牧师的话陈永生总是听的,素素早就觉得杭城天恩堂是个大堂,他们不配留着。现在好了,到个新地方去吧。永生一人先去一次德城,各样情况摸一摸,十天后,他们一家搬去了。  相似文献   

2.
宣庆坤  周雷 《世界哲学》2015,(3):140-146,161
B.威廉斯在其论文《马克洛普罗事件:对永生之厌倦的反思》中认为,永生是没有意义的。威廉斯指出死亡与有死是不同的,若永生则厌倦;只有满足同一性与吸引力两个条件,永生才不会无聊。尽管威廉斯的理论遭到一些学者的反驳,但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威廉斯的这一理论是深刻而富有洞见的。当然他的理论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其同一性条件太严又太宽,但无论如何也不影响永生导致无聊的判断,因为破除对永生的期待,才可让有限的生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永生的道路     
残灯 《天风》2002,(3):23-23
我信主的最初阶段,只知道“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因着信,平安喜乐充满心灵。随着听道、查经、阅读灵修书刊以及和同道交通,圣灵逐步指教我,做一个基督徒,不是得着永生就完事大吉了。接下来还有一个走永生道路的问题。这是一条陌生的新路,  相似文献   

4.
倪光道 《天风》2004,(6):26-26
我们所信的神是永生的神,耶稣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主所应许我们的就是永生,所以彼得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使徒信经》也明明宣告:"我信永生。"因此我们信主的人必须明白永生之道。先来思考两组经文。 第一组经文:"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神儿子之名的人,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约壹5:13)"神哪,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诗139:23-24)"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提前6:12)  相似文献   

5.
濮荣健 《天风》2002,(10):23
基督教都相信有独一的真神,但如何面对这位永生的神?并能在今生与永生的神有了生命的联系,不再惧怕死亡,使人的内心充满平安和喜乐。内心的平安从何而来?从圣灵而来,得救的基督徒有圣灵内住的确据: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  相似文献   

6.
耶稣基督在祂的临别赠言中对门徒们说:"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便得不到永生。"然后又对门徒说:"我的肉就是真实的食粮,我的血就是真实的饮料。谁若吃了、喝了便得永生"。当时的门徒根本不明白耶稣基督当时对他们讲的是什么?直至最后晚餐时,耶稣基督亲自将祂自己以饼与酒的方式交托给门  相似文献   

7.
素素嫁了永生之后一年,那是他们极其幸福的一段时间;阴历八月半,陈永生被刘牧师按手立了教会牧师的职务,阳历12月上旬,素素生下了她和永生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大胖儿子,一出世哇哇叫了几声,收生婆说就看见这血毛头咧开嘴笑了。永生刚刚走下讲台,走进房里,看见躺在床上的素素又听到那收生婆的称赞美言,他快活极了,不禁脱口说了一句:哈里路亚!素素一面用手抹抹脸上的汗,一面舒坦地笑了。这个冷天的中午,房间里真是满了温暖。永生忽发奇想:“就叫他哈里路亚吧,素素,阿好!”收生婆也是个异常热心的信耶稣的人,立刻跟上去说太好了,太好了,不过叫起来太长了些。素素温柔地说,意思倒是好的,作名字不合乡理。下午,刘牧师也来探望素素了,他了解了他们的心思,就  相似文献   

8.
可是,真是巧事,一位乡下信徒病已重危,旦不保夕,家里人奔来教会请陈牧师去为之祷告,但求救他灵魂,死活听主安排。永生立刻提了把遮阳伞随着报信人去了。在纷纷扰扰的蝗虫飞舞嘘声里,到了那一家。进门,蝗虫是少些,但仍旧无法安下心来祷告。永生心里乱极了,这蝗虫不是和汤某那些人差不多吗?给教会带来的也是一场灾难,我永生给他们搅得日夜不得过平安日子,真要赶走这些蝗虫才好。想至此,他突然站起身来握紧手中的伞  相似文献   

9.
吴邑人 《天风》2002,(7):64
素素嫁了永生之后一年,那是他们极其幸福的一段时间;阴历八月半,陈永生被刘牧师按手立了教会牧师的职务,阳历12月上旬,素素生下了她和永生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大胖儿子,一出世哇哇叫了几声,收生婆说就看见这血毛头咧开嘴笑了.永生刚刚走下讲台,走进房里,看见躺在床上的素素又听到那收生婆的称赞美言,他快活极了,不禁脱口说了一句:哈里路亚!素素一面用手抹抹脸上的汗,一面舒坦地笑了.这个冷天的中午,房间里真是满了温暖.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马坚老师归真十周年、庞士谦老师归真三十周年。他们二位都是我永生难忘的好老师和好榜样。每逢想起他们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时,心里总感到火辣辣的,难以平静。作为他们的学生,我由衷地感谢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和《中国穆斯林》杂志为他们举行纪念活动和出版纪念他们的专刊。使我得以回顾我们师生之间当年的一些生活片断。  相似文献   

11.
他们终于幸福圆满地结合了。 崭新的福州西郊永生堂竣工之时也正是刘燕珍姊妹和陈兆煜弟兄收获爱情的甜果之际。 婚礼定在新堂举行。美丽整洁的新堂此时人声躁动,唱诗班在圣台上欢快整齐地一首接着一首歌唱;礼拜堂的座位上时不时地有等待  相似文献   

12.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在主爱中周彩金姊妹深有感受。 周彩金姊妹5岁的时候,她的妈妈因失去母亲,受的打击太大,所以精神崩溃,得了神经分裂症,整天大吵大闹,疯疯癫癫。  相似文献   

13.
吴邑人 《天风》2002,(7):64-64
素素嫁了永生之后一年,那是他们极其幸福的一段时间;阴历八月半,陈永生被刘牧师按手立了教会牧师的职务,阳历12月上旬,素素生下了她和永生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大胖儿子,一出世哇哇叫了几声,收生婆说就看见这血毛头咧开嘴笑了。永生刚刚走下讲台,走进房里,看见躺在床上的素素又听到那收生婆的称赞美言,他快活极了,不禁脱口说了一句:哈里路亚!素素一面用手抹抹脸上的汗,一面舒坦地笑了。这个冷天的中午,房间里真是满了温暖。  相似文献   

14.
郑计寿  ;吴新望 《天风》2014,(12):22-23
在耶稣一生的讲论中,不仅有极其精彩的"登山宝训",也有令人难忘的"个人谈道"。他智慧的道常使人茅塞顿开,他温柔的话又使迷羊返栏。但是,此次他与青年财主之间的"谈道",从效果而言却是以"遗憾"告终。缘何一位主动寻求永生的青年财主,在与耶稣相遇之后,却"忧忧愁愁"地离开,与永生的救恩擦肩而过?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相似文献   

15.
敏君 《天风》2003,(7):44-45
母亲接受了这位永生的神后,完全换了一个人,由忧愁变得喜乐,由多病变得健康,以前的恐惧不再属于她,以前的黑暗也不再属于她,她得到的是真实的、完全的、有永生的生命。她的这个生命不再有死亡,乃是有基督生命的——  相似文献   

16.
倪光道 《天风》2004,(7):40-41
基督徒既有肉体,又有圣灵,肉体的活动和圣灵的感动总是同时并存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肉体活动的属灵人。有些弟兄姊妹可能还不太理解,既然是因信得永生,为什么还要顺着圣撒种才收永生?  相似文献   

17.
追求良善     
沈承恩 《天风》2006,(15):2-3
一个少年财主向耶稣提出了一个“良善”的问题。这少年财主虽然离开了主耶稣,与永生无缘,他还是有一些耶稣看为可爱之处。第一,他谦卑,不耻下问。耶稣在当时是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穷教师,而他是财主,是一个官,又年轻,但他能够在大庭广众面前向耶稣跪下问永生之道。第二,他追求,他已经相当努  相似文献   

18.
死亡在意识和潜意识层面都令人极度焦虑不安。死亡焦虑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重大挑战。死亡焦虑具有内隐性,人们有时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存在死亡焦虑;同时它还具有两面性,既令人不安和恐慌,也促使人更加珍惜生命,努力发挥潜能,寻求生命的意义。死亡焦虑往往被转化为对于"永生"模式的欲求。人类常常从神话故事、宗教信仰和创造性活动中汲取"永生"的力量。每个人都需要探寻自己的"永生"模式,并为之努力,以纾解死亡焦虑。探寻不到"永生"模式,将有可能被死亡焦虑所压倒,陷入迷茫、困惑或虚无状态。  相似文献   

19.
永生的奇妙     
朱敏荣 《天风》2006,(22):36-37
但我们当明白,一个基督徒得着永生,要为永生效力,坚定地走在永生的道路上,我们光是承认主耶稣为救主,尚是不够,还必须承认主在我们生活上的主位,作主忠顺的儿女。  相似文献   

20.
范爱侍 《天风》2003,(10):40-41
耶稣在钉十字架前夕问门徒“人说我人子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这里,人们把耶稣与他们心目中所敬仰、所爱戴的先知们相提并论,是已经把耶稣提高到最高的地位上了。耶稣又问:“你们说我是谁?”彼得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