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身振 《法音》2006,(11):10-12
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中,“家和万事兴”,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国与国的和谐,有利于人类的和平发展、社会的祥和稳定。但当今时代,环境污染、恐怖主义、战争流行、贫富悬殊等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和平、世界和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宗教因人而产生,也因人而存在。当今世界,人类在科学技术、物质文明方面取得空前成就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强烈冲击着伦理观念、传统信仰、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人类在享受前所未有物质文明的同时,亦时感精神空虚、道德沦丧…  相似文献   

2.
伏永红 《天风》2005,(7):6-7
经文:太11:8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物质文明的进步, 人类进入了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工作、学习、生活都讲求高效率,人的价值观也在不断改变,面对激烈的竞争,超负荷的工作、学习、生活,使许多人承受着很重的心理压力,常常听人说:“实在太累啦!”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人们压抑已久的心声,与其说是肉体劳累,不如说是心灵疲倦,圣经罗马书说到:“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罗8:22)  相似文献   

3.
每天,你觉得很累吗2是不是不停地在自己的轨道上奔跑?今天,你能坐下来,微肖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吗?你发现了吗,很多很多的人正和你一样挤在历史的拐弯的地方?你感觉到了吗,你的周围每天都在变得让自己感到陌生?我们毫无选择地处在了这样一个激烈变革的时代,一个竞争的时代。同样.这也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一个创业的时代!你听到了吗,每一个强者都在心底发出同样的颤音:“追求成功与卓越”!我们,该怎样做得更好;“智慧是最宝贵的东西,胜过其余一切、”两千年前.古希腊智者德道克里特的这句话.你还记得吗?人类是智慧的…  相似文献   

4.
何谓人类?笔者不准备回答这个问题,而想比较简单地阐明人类这个观念本身在今天的疑问性。笔者从第一个论断出发:今天不能不从双重张力出发即深层的历史与多少是近期的或者十分遥远的未来之间的张力出发,来思考人类概念。无论我们所选择的方向如何,人类概念变得模糊不清。如果我们试图一起环抱过去和未来,那么这个概念就会变得更加模糊。人化的过程关于遥远的过去,我们至少能记住我们所说的人化过程,即从我们的表兄弟“能人”到我们自己即“智人”的过程。应该给予“智人”所固有的深层历史以特殊的重要意义。贝亚特里斯·佩莱格里尼指出了我…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迎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建设与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公民道德,受到各国政府和民众的普遍关注.这是因为,人类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社会,应当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而要实现这种理想的社会,要靠法律,更要靠道德.作为一个现代公民,道德“主内”,法律“主外”,只有“自律”意识和能力较强的人,才能成为素质较高、真正自由的合格现代公民;作为一个现代国家,如果新一代公民没有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与训  相似文献   

6.
“生存与发展”问题和生存论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生存与发展”关联在一起研讨 ,很容易使人按照“一要生存 ,二要发展”的日常思维理解“生存”与“发展”这两个概念及其价值次序。而事实上 ,人的生存就是人不断生成、演进的社会历史性过程 ,因而本质地具有发展的向度和性状。生存与发展原本是不可分开的。但是 ,在当今由实现了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所引发的“发展”潮流中 ,在人类活动被如此之“发展”所左右并导致极其棘手的生存难题的情势下 ,提出“生存与发展”的论题就不仅有其道理 ,而且给出了从理论上直接切入、反思现代人类生存难题及相应的哲学观念和思维范式的进路。现今人们或钟…  相似文献   

7.
周冠生 《心理学报》1981,14(4):14-19
劳动创造世界,也创造出人类独有的社会特质。 人类生活须臾不能离开劳动,劳动使人增添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从而使人类社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劳动创造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强盛,人类的前途。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滞缓,人们凭借记忆力足以适应社会。而在今天,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马太 《天风》1999,(12)
朋友,耶稣爱你! 我们也爱你!实在愿意与你分享这位爱世上每一个灵魂的耶稣所赐给我们的那无与伦比的福气,因为他是一位又真又活的独一真神!除他以外,别无真神! 因为有关耶稣的事都是空前绝后的世界之最: 1、综观人类历史,古今中外,全世界没有一个人的生日被称为“圣诞”,也没有一个人的生日千百年来被年年庆祝,是普天同庆、普世欢腾的全世界共同节日。今天全世界(外国与中国)都  相似文献   

9.
序 现今,我们的社会需要不断竞争。这种对竞争的需要,不知不觉地给社会带来了尖锐而深刻的矛盾。这种矛盾,一方面促进了人类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过分的竞争,使这种矛盾更加尖锐化,给人类带来许多其他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这诗一般的语言是谁在赞美金子的神通?在为金钱唱颂歌?不对,这是莎士比亚控诉和抨击金钱罪恶的檄文。 在阶级社会里,在商品经济存在的历史阶段,金钱在一些人眼中是个万能的魔术师。有为数不算太少的人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信条。翻翻人类的历史记录,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拜倒在金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和因特网改变着21世纪的经济世界。谁要想在将来参与最高层的竞争,他就必须遵守── 时代在变化。以往需要几十年、几代人才能完成大发展的事业,在新企业之中几乎是一蹴而就。全球竞争、技术进步和因特网引发了一场革命,使关于市场、竞争和企业规模的旧法则失效。资本就是实力吗?已往矣!大就必胜吗?过时了!无利就不能生存吗?不对!今天真正重要的是:远大的设想和变革的勇气。层出不穷的成功实例证明,经典的经济模式和传统的经商方法正在让位给新的规则,他们写下了新世纪新的经济法则: 法则1:求人才,而不是求资本 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工业发达国家中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成为科技进步的主要趋势之一,计算机广泛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部门,渗透到人类活动从科学研究和教育到日常生活及闲暇时间的其他领域。如果说在60年代“智能机”在人的生活中的地位问题,基本上是在一般理论方面或纯粹抽象地加以讨论的,那么在今天,计算机则成了现实的东西,不仅出现了大  相似文献   

13.
“防人之心不可无”,这话古时就流行,今天更是盛行。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沟通减少了,为了有效保护自己免受侵害,越来越多的人把“防人之心不可无”当成了人生法宝。 不过,笔者觉得,基督徒若想真的使自己免受侵害,比“防人之心不可无”更加有用的是:防己之心不可无。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伦理:公正和责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科学和技术使人类能力急速增长 ,其影响也日益巨大和深远 ,这使得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人类集体的、合理的、负责任的活动 ,以及科学技术知识使用中的公正问题 ,成为今天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科学技术活动与社会公正 “公正”自古以来一直被看作是关于社会关系的恰当性 (或合理性 )的最高范畴和社会道德责任的典范。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 ,在资源稀少和利益竞争与冲突情况下的恰当分配 ,是实现社会公正的一个基本方面。关心人本身 ,保证科学技术的成果造福于人类 ,包括使之成为人们获得平等和自由的手段 ,从来就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崇高理…  相似文献   

15.
菩提一叶     
主持寄语 人类社会是一个因缘聚合而成的群体,组成社会的人也各自有其不同的因缘。每个人的根器、秉性、观念、习气、目标有着很大的差异,聚在一起又产生出种种新的因缘。如此循环往复,遂酿出了许多社会的“戏剧”,有喜,有悲,有成功,有失败……。这众多的“戏剧”有其“导演”,那还是因缘!佛说:“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所以说要想使人类社会日益美好,种善因结善缘是极其重要的事。 为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家制定了种种法律。法律自然是起稳定作用的,但法律并非那样完善有力,它同样受种种因缘制约。  相似文献   

16.
一、生态危机与人类中心主义现代社会,特别是本世纪中叶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极大地增强了人的力量和人对自然的作用,人类的物质文明空前繁荣,但随之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却日益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恶魔.1968年在意大利A·贝切伊的倡议下成立“罗马俱乐部”对人类当前和未来困境的的问题开展研究,并召开关于生态危机问题的首次国际性讨论,提出“人类困境”和“人类全球王国时代”的概念.贝切伊认为,人在地球上的状况发生了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存条件的技术和人类系统,引起人对自然的新的作用.但是,人类没有意识到这种新作用以及它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解读“自然价值”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 ,马克思建立在“劳动”这个人类本质活动前提上的价值讨论 ,旨在揭露资本产生剩余价值的奥秘 ,表达了鲜明的理论立场 ,这与今天人们对于自然价值的哲学经济学分析“路径”不同。因此 ,准确理解马克思的有关论述 ,避免望文生义和实用主义的误读就十分重要了。一先来看看马克思是如何看待自然价值的。第一 ,自然有使用价值 ,但本身并无价值 :“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这就使一个物可以对人有用而不必是人的劳动的产物。例如 ,空气、天然草地、处女地等等”(马克思 ,1…  相似文献   

18.
上帝笑什么     
翻开书来,看到外国有这么一句箴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便忍不住发笑。然笑尚未完结,笑便凝固在因倏忽而至的思考而产生惶惑的脸上:我怎么竟笑了?我笑谁?笑上帝?笑人类?我不是上帝,是人类一分子,现在看书就是一种思考,我笑自己?自己可笑?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上帝笑什么? 笑人类思考?人类不需要思考么?人类要生存,要生存得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人类要发展,要抵御那无情的风霜雨雪的肆虐,要踏平那道路上的崎岖坎坷,要消除那折磨人类的疾病痛苦,要揭开人  相似文献   

19.
简论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金天辅本世纪下半叶以来,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人们在享受着科学技术所赐予的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又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而深感忧虑。一些有识之士提出“生态革命”的口号,要求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建立人和自然谐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启明 《思维与智慧》2008,(12):30-30
人际交往从来就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人们更加注重如何处理好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实践告诉人们,和谐的人际交往来自交往主体的“应做什么”和“不应做什么”两方面的保障。有些人在“应做什么”方面做得很好,可在“不应做什么”方面做得很差,二者相互抵消,人际关系平平,甚至很糟。所谓“不应做什么”,用一句话表示,就是与人交往应“避其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