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合原则     
组合原则是逻辑语义学的基本原则,表现为函项的思想和句法与语义的对应。就构造逻辑系统而言,组合原则是一种方法论。作为延伸到自然语言形式语义学的产物,组合原则起到一种核心灵魂的作用。组合原则在理论层面和应用领域皆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结果。自然语言违反组合原则的实例主要表现为歧义现象、语用因素和句法与语义不对应的情况,这正是调整组合原则的适用条件从而促进形式语义学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王墨耘  尹鹏飞 《心理科学》2014,37(6):1392-1396
先前抽样组合问题研究表明达到形式运算阶段青少年的抽样组合思维成绩表现并不一致,作者分析猜想可能的原因是组合元素数量增加会降低被试的抽样组合成绩。现在实验考察高中一年级学生的抽样组合思维能力,以组合问题中的总体元素数量和样本元素数量为自变量,设置了五选三、七选三和七选四的三种抽样组合问题条件。实验结果发现,随着总体元素数量和样本元素数量的增加,被试的组合成绩明显下降。这表明,青少年的抽样组合思维能力虽已获得,但随组合元素数量增加而表现出倒退,并没达到成熟的一般性;其发展水平可能存在初级水平到高级水平的区分。  相似文献   

3.
王亚同  赵国祥  李嘉 《心理科学》2006,29(4):890-893
本研究以两个实验探讨了儿童的一个认知过程:人优先考虑共同性,其次才是组合差异性与非组合差异性。3~5岁三个年龄组儿童分别对日常生活的基本概念进行类似性判断与差异性判断。实验1的结果表明,3岁年龄组的儿童还没有表现出组合差异性,4岁年龄组的儿童初步表现出明显的组合差异性,5岁年龄组的儿童表现出明显的组合差异性。他们首先考虑共同性,其次才是组合差异性与非组合差异性。实验2的结果表明,5岁儿童比4岁儿童更多地表现了组合差异性的判断能力。最后以结构组合的观点讨论了这些结果。  相似文献   

4.
严璘璘  王哲  张智君  宋赛尉  孙宇浩 《心理学报》2016,48(10):1199-1209
基于经验的整体加工理论认为, 随着知觉经验的增多, 人们加工面孔的专家化能力逐渐增强。其中一种表现形式为, 在知觉面孔时更倾向于整体加工。该理论已经得到了一些实验证据的支持, 但未能解释另外一些研究的发现, 即对他族人群没有长期知觉经验的被试在加工他族面孔时也有强烈的整体加工。本研究旨在考察知觉经验对面孔整体加工的影响, 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a通过组合面孔范式测量了中国被试在辨别本族面孔、他族面孔和种族融合面孔时的组合面孔效应(即面孔整体加工强度)。结果发现, 被试在知觉种族融合面孔时没有表现出组合面孔效应, 在知觉本族面孔和他族面孔时都表现出强烈的组合面孔效应。实验1b以灰阶图重复了实验1a。结果发现, 被试在知觉种族融合面孔时仍然没有表现出组合面孔效应, 在知觉本族面孔和他族面孔时表现出强烈的组合面孔效应。实验2通过操纵种族融合面孔的有或无, 测量5 s的知觉经验对融合面孔的组合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经过短时的知觉经验后, 被试在知觉融合面孔时也表现出强烈的组合面孔效应。上述实验结果表明, 中国被试在加工本族面孔、他族面孔和种族融合面孔时所诱发组合面孔效应有显著的、量的差别, 且这种整体加工的差异不会受到面孔肤色信息的影响。在经过短时的知觉经验后, 中国被试在加工种族融合面孔时表现出强烈的整体加工。该研究的发现提示, 不论是短时知觉经验还是长期知觉经验, 知觉经验的增加是面孔整体加工的一个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5.
汉字识别中部件组合的频率效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韩布新 《心理学报》1996,29(3):232-237
用整字识别、整合识别等任务研究部件组合频率在汉字识别中的作用。发现部件组合频率可促进高频两部件合体字的识别(实验一);在先后呈现两组成部件时这种作用仍然存在(实验二);但在识别高频三部件左右型合体字时(实验三),位于左边的部件组合表现出易化作用(田型字);位于右边的部件组合表现出干扰作用(田型字)。部件组合有与部件类似的频率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众的精神享受和物质追求都得到了高度的个性化,家具设计也渐渐地个性化、多功能化、多样式化。模块组合家具作为一种适应现代设计和生产,适应现代生活和消费的家具模式,得到了丰富与发展。采用模块组合设计,可以自由地改变家具的功能和样式。我们需要进一步通过研究与归纳总结,改善模块组合家具的设计研究和设计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思维科学通讯》2006,(4):47-52
艺术表现形象是艺术的对象世界、创作者主体世界、鉴赏者接受世界交互作用的变相产物。在这三个世界动态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形象变相的重心可以倾向于这一界,也可以倾向于那一界,从而产生变相程度、变相方式的各种差别性。实赋之象、虚幻之象、比兴之象,这三种差别较大的表现类型,就是在艺术三个世界的组合变相中,偏向于不同侧面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概念组合的理论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念组合是将两个或多个概念组合成一个新概念的过程,生成的新概念被称为组合概念。组合概念的解释策略及影响因素已成为概念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研究者相继提出了关系竞争理论、双重加工理论和约束理论等模型。但是,这些理论模型只能解释特定的实验现象,对某些稳定的实验现象(如涌现特征、范畴效应等)却缺乏解释力度。文章提出,未来的研究应该整合已有的实验现象和理论模型,关注概念组合的时间进程,深入考察语境的作用,并系统地研究组合概念的涌现特征和范畴效应。  相似文献   

9.
有关组合原则的很多话题在哲学、语言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中都有争议。组合原则因其简单性,在接纳该原则的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鉴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组合原则的地位和应用范围也不同。本文关注组合原则在哲学领域中引起的论争,试图理清学界对整体主义和组合原则关系的不同看法,总结二者的不相容情形,并在那些接纳组合原则的系统中对这一概念作进一步的澄清。  相似文献   

10.
中文新异组合概念的解释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烨  傅小兰  孙宇浩 《心理学报》2004,36(3):265-273
通过分析600名中国大学生对32个概念组成的160个新异组合概念的解释,考察了中文名词-名词组合概念的解释策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⑴关系解释和属性解释是两种主要的解释策略;⑵第一个子概念具有显著属性的组合概念得到更多的属性解释;⑶子概念之间相似性的高低不影响属性解释出现的比率,但影响关系解释出现的比率;⑷生物组合概念比人造物组合概念得到更多的属性解释。其中的新发现既不支持关系竞争理论,也不支持双重加工理论,引出了有待研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采用"词汇-图片"启动实验范式,考察概念组合加工过程中的关系启动效应,探讨了关系竞争理论与图式取向理论之间的争论。结果:实验1发现,在目标组合概念与启动组合概念的主名词或修饰词相同的条件下,都会产生关系启动效应;实验2表明二者之间没有相同的子概念(修饰词或主名词),也会产生关系启动效应。实验3在排除视觉特征因素条件下,再次证实本研究中出现的是关系启动。结论:支持图式取向理论,即概念组合中的关系信息不受修饰词和主名词的限制,是独立表征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优势行动价值问卷儿童青少年版(VIA-Youth)对947名城市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以探究儿童青少年优秀品质的基本特点,包括各种优秀品质的性别及年龄特点,以及儿童青少年优秀品质的组合模式等。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24种优秀品质中,儿童青少年得分最高的5种分别是领导力、信仰、审慎、谦虚和正直,得分最低的5种为幽默、善良慷慨、感恩、宽容和好奇心。男生的好奇心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情感智力和自我控制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其他优秀品质上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除创造力、信仰等5种优秀品质以外,八年级青少年的优秀品质得分均显著高于五年级儿童。潜剖面分析表明,儿童青少年优秀品质表现为高优秀品质组、中等略低优秀品质组和低优秀品质组3种不同的组合模式,3种组合模式的分布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13.
韩布新 《心理学报》1994,27(2):147-152
用FoxBASE语言统计了6763个基本汉字集合中的部件和部件组合的频度信息,建立了“部件数据库”和“部件组合数据库”。前者包含567个部件;后者包含汉字中实际存在的7583个两部件组合。统计结果表明部件和部件组合均呈偏态分布,绝大多数的频率很低。这两个数据库不仅可应用于研究汉字认知中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汉字的学习和记忆,而且也可供汉字学的定量研究、中文信息的计算机处理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奇  张华 《心理科学》2014,37(1):117-123
分别采用正误样例组合、有无错误标记的正误样例组合和有标记的正误样例配对组合设计方法,以物体受力分析正误样例为实验材料,以初中三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3项实验,考察了被试物体受力分析图正误样例组合的学习效果。结果表明,正误样例组合的学习成绩显著优于正确样例组合的学习成绩;有标记的正误样例组合的学习成绩显著优于无标记样例组合的学习成绩;有标记正误样例配对组合的学习成绩明显优于正确样例组合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5.
项目组合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项目组合(itemparceling)是对同一量表中的若干项目进行整合并形成新的观测指标的过程。虽然一直以来它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议题,但随着其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越来越受到研究者重视。文章从项目组合的基本逻辑、优缺点以及具体方法等方面对项目组合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用的具体建议:(1)根据研究的目的与具体情境选择是否需要组合;(2)组合之前必须首先确定概念的维度性;(3)项目组合最好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等等。未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各种组合方法对模型拟合以及参数估计的影响以及项目组合在一些SEM高阶应用中的效果,并进一步与项目反应理论等测量理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加法的魔力     
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只要是合格的小学生,不管数字多大,都能算出正确的答案。这里所说的,不是数学上的加法,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独特的加法,亦即思维的组合。美国有个名叫海曼的穷画家,非常用功,但画法不当,又没有名师指点,一直没有成名,也一直很穷。后来,他终于变成了富翁。海曼是怎样致富的呢?原来他巧妙地运用了加法的魔力。海曼经常用铅笔和橡皮画素描,画了擦,擦了又画,也经常弄丢了橡皮。为了不让橡皮再丢失,贫穷的海曼把橡皮用铁丝固定在钢笔的顶端,这样用起来既方便又不用专门找。后来,他灵机一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关于信念的形而上学研究,主要有表征主义和倾向论两条基本路径。基于对信念的组合性特征的阐明,一方面,组合性是信念的构成性条件;另一方面,组合性不是信念的构成性条件,因为典型的物理倾向和心理倾向都不具有组合性,而且,一个组合性的倾向谓词不必然谓述一个组合的倾向。因此,在形而上学上,信念不是倾向。进而,考虑到表征主义能够为信念的组合性提供最佳解释,论文主张,信念的组合性特征是支持信念表征主义的有力理由。  相似文献   

18.
组合     
一根孔雀羽毛,也许太普通了,但一根一根组合起来,却是艳丽的彩屏;一缕丝线,或许太一般了,但一缕一缕组合起来,却是一匹光滑缤纷的绸缎;一截线条,也许太单调了,但一截一截组合起来,却是一幅美丽斑斓的图画;一个字,一个词,也许太平常了,但一经组合起来,却让多少人觉得芬芳盈口,余香满心,却令多少人笑之忘我,悲之落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哲学家认为一种语言必须符合组合原则才能为人所掌握。为了证明这一结论,语言学家希金博瑟姆(J. Higginbotham)仔细检视了自然语言量化条件句是否符合组合性的问题。他通过论证认为,量化条件句要保持组合性必须满足两个假定:前件反事实不相干于后件,条件句排中律。但是他不能为这两个假定提供可靠的基础,因此认为量化条件句是否符合组合性仍是一个问题。然而,希金博瑟姆的论证尽管有其价值却包含了错误。本文将对希金博瑟姆的论证给以纠正,并认为自然语言条件句是充满歧义和模糊的,必须通过释义的方式才可以使它符合组合性。在一定条件下自然语言条件句可以符合组合性,这是由于语义先于语法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组合     
一根羽毛,也许太普通了,但一根一根组合起来,却是孔雀艳丽的彩屏,一缕丝线,或许太一般了,但一缕一缕组合起来,却是一匹光滑缤纷的绸缎;一截线条,也许太单调了,但一截一截组合起来,却是一幅美丽斑斓的画图;一个字,一个词,也许太平常了,但一经组合起来,却让多少人觉得芬芳盈口,余香满心,却令多少人笑之忘我,悲之落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