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家致思倾向的基本特色 中国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在文化史上,有着卓越贡献。春秋末年,儒墨同称“显学”;战国初期,则道墨相互争胜,故孟子谓当时士人,“不入于杨,则入于墨。”儒、墨、道三大学派,鼎足而立。由于所代表的社会阶级不同,赖以建立其思想的科学基础不同,其学术思想的旨趣显然各异。因此在认识论上,各有不同的特色。探讨道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历史作用,应当从探讨其认识论上的基本特色开始。这就不能不同儒、墨略加比较。  相似文献   

2.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大陆和港台的学术交流,由香港青松观道教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研究所、四川联合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2月23日至27日在成都召开。与会的有我国大陆、港台和新加坡等地的知名学者共150人,并提交了论文。兹将学者发言和论文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在大步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开始更加积极地“认识你自己”,反思传统文化。1994年11月23-27日,在四川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的“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就是这一反思进程的成果之一。这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研究所、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香港青松观道教学院联合发起,百余名学者、教友出席了会议。与会者以道家道教的历史地位及其现代意义为中心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而坦诚的讨论。讨论所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对道家基本概念的重新厘定,如刘笑敢的论文《老子哲学的中心价值及体系结…  相似文献   

4.
<正>元末东南文坛领袖顾瑛,如其自画像"儒衣僧帽道人鞋"所言,一生中经历折节读书和剃发为僧,同时始终与道家、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的家学即是道家清净之说,他一生中所交的朋友多有道教人士,而他本人更是对庄子思想多有研读。他还曾经参与到道教斋醮科仪中,并著有《步虚词》四章。顾瑛(1310—1369),又名阿瑛、德辉,字仲瑛,人称玉山主人,自号金粟道人,是元末东南文坛的领袖人物。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六中就说:"吾昆山顾瑛、无锡倪元镇,俱以猗、卓之资,更挟才藻,风流豪赏,为东南之冠,而杨维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向称儒、释、道三家(或称三教).自汉魏以来,史家多以"道家"一名混称老、庄之道家与张陵之道教.而"道学"一名既可指称"黄老之学",又为"宋明理学"之代名词.近世以来,学术界引入西学的概念,严格区分"哲学"(Philosophy)的道家与宗教(Reli-gion)的道教.而另外又有以"道学"之名涵盖"道家之学"者.而自19世纪以来,西方汉学界又以英文之Taoism或法文之taoisme统称中国的"道家"与"道教".于是,"道家"、"道教"与"道学"名称的内涵界定与使用范围遂成为学术界多年以来致力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从宗教文化与历史学的角度,通过考察道家思想衍变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即先秦老子之学与庄子之学,秦汉黄老之学,魏晋玄学,隋唐道教重玄学与宋元道教内丹心性学,来探索"道家"、"道教"与"道学"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笔者主张,"道家"一词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狭义的"道家"概念,就是确指自先秦老、庄之学,秦汉黄老之学至魏晋玄学的道家学术流派;另一种是广义的"道家"概念,就是既包括原来先秦自魏晋的"道家"学术流派,也包括东汉以后创立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这样,既对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哲学的"道家"与宗教的"道教"作出了明确的区分,更为重要的是表明了我们尊重自身文化传统的学术立场.至于"道学"的名称,笔者认为无论从历史的层面还是现实的层面都易于与原有的文化现象"理学"发生混淆,为学术长远计虑,使用似宜慎之.  相似文献   

6.
道家、道教缘起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人们对儒家的思想研究较多,对道家和道教文化重视不够。因此,重新认识道家和道教在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追溯它们产生的文化渊源,理清它们形成和演变的脉络,是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朱哲 《宗教学研究》2004,38(3):180-181
如所周知,隋唐五代是道家和道教史上一个极其辉煌的时期,出现了成玄英、王玄览、司马承祯、吴筠、张志和、杜光庭等道教学术精英,也产生了<玄珠录>、<道教内枢>、<坐忘论>、<玄真子外篇>、<无能子>、<化书>等一大批道教精典.而且以道家、道教思想嬗变为表征的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在唐宋时期的巨大转折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思想史、文化史的研究课题.然而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这一"重新塑造了中国的社会和文化"①的重要历史时期都没有引起思想史家、道教学家的足够重视,近年来道家、道教研究领域一批中青年学人开始了对这一时期道家、道教思想及其历史转变的研究.<隋唐道家与道教>一书应该说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史实考证入手,指出“黄老”、“道家”概念最初所指,乃是汉初政教合一的思想体系。东汉末年的太平道、五斗米道乃是汉初黄老、道家的继续。后世所用黄老、道家概念,所指亦是道教。因此本文认为,汉初黄老、道家乃是道教的源头,黄老、道家也就是道教。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中的道教人物、道教活动与道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中的道教人物、道教活动与道家思想朱亮嘉清代,释、道、儒之家思想在知识分子中有相当的影响。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的曹雪芹,在他的不朽名著《红楼梦》中,通过一僧一道这两个人物,把佛老思想带进了《红楼梦》全书的字里行间。从小说中描写的情节来看,信...  相似文献   

10.
由上海科学思想研究会主办的“道家、道教与科学技术”研讨会于1989年11月9日在上海举行。来自上海各高校及有关科研单位的六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上海科学思想研究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袁运开教授,上海哲学会会长冯契教授、上海科技史学会理事长胡道静教授、上海道教协会副会长潘雨廷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陈耀庭所长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与会代表就“道家、道教对传统科学技术的作用”及“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对当代科技发展的价值”等议题展开了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宋明理学研究的纵深发展,理学与道家、道教(以下统称道家)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显然,探讨理学与道家的关系,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理学的渊源问题,一个是道家思想的地位和影响问题。这两个方面相互关联,只是侧重点不同。侧重于讲理学的就要从理学产生的根源上探讨理学与道家的关系,侧重于讲道家思想影响的,又必然地以其对理学的影响作为重要一站。这后一个方面以挖掘道家哲学的深层内蕴为核心,近年来已取得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其中以张岱年、陈鼓应、林继平、冯达文、崔大华为代表,产生了很深…  相似文献   

12.
1999年12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文化中心成立暨学术研讨年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隆重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有来社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还有来自中国道教协会的道教界朋友,约有5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该中心主任卢国龙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名誉主任马西沙先生对中心的组织机构及活动情况做了介绍。社科院宗教所所长卓新平先生、中国道协会长闵智亭先生、副会长张继禹先生、著名学者余敦康先生、牟钟鉴先生等人都在大会上做了精彩的发言。 与会学者对道教文化在中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浙江处州一带的洞天福地所蕴涵的道教文化对刘基的熏陶,老庄、道教学说对刘基思想体系生成的影响,刘基与仙客羽士的交游情况等三个方面来详细考论刘基与道家、道教之间的关系,兼论其亦道亦儒、归本儒宗的思想特色。  相似文献   

14.
基于阳明学与佛道二教的亲缘关系以及中晚明三教高度融合的基本背景,罗念庵尽管是一位恪守儒宗的王门后学,但与道教、道家无论在"术"还是"道"的层面依然有着深刻的交涉.在摒弃道教长生追求、道家弃世态度的同时,他曾向道士方与时虚心学习,将胎息术纳入悟良知的收摄保聚工夫中并进行了儒家本位的转换.在个体生命的终极关切层面,念庵晚年对老庄道家齐生死、等物我的超世旨趣用诗的形式隐而不张地予以深切认同,他的思想亦开显为儒道一体之两面:万物一体的现实关切和忘情忘世的终极关切,为念庵的儒家价值本位抹上了浓厚的"道家"色彩.  相似文献   

15.
内丹是道教历史上的一种特殊修炼方法体系。它起源甚早,但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它逐渐融摄吸收各个朝代的科学技术及各家学术精华,汇聚成一门体系精严完整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它既是中国古代文化整体的产物,反过来说,又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角度看 ,以哲学、思想、理论为主导的老庄道家创立于前 (先秦 ) ,以宗教信仰为主旨的道教建立于后 (东汉以降 ) ,随之而来的是道家与道教的融合、涵化、整合、熔铸 ,亦道家亦道教 ,亦道教亦道家。因此从整体说 ,作为思想学术的老庄道家与作为宗教信仰的道教的关系 ,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即亦分亦合的关系。文章分析了老庄道家自然主义生死观与道教“我命在我”的长生成仙说 ,说明了在生死观上道教对道家思想的援引与衍化。  相似文献   

17.
1944年12月23日,于四川成都四川联合大学,举行春秋战国二千多年来,最空前盛大的「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开幕典礼的礼堂内,聚集了125位名教授和名学者,在他们的热烈掌声中会议揭幕。会议经过四天百家争鸣而圆满结束;以游鹤鸣山和青城山为其余兴。 作者试以诗叙记情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提出所谓曹溪本<六祖坛经>的编定者很可能是晚唐时期文人陈琡.从中唐至宋代的大量文献证明,曹溪本<六祖坛经>与道家、道教思想有密切关系,这就为以"洪州禅"为代表的南宗禅的道家化提供了新的证据,从而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宗教发展中"三教合一"思潮确实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对大山的崇拜、敬畏,相信名山由神灵主宰,这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在中国,山川信仰的形成也是很早的。古时“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貍沈祭山林川泽”(《周礼·春官宗伯》)。相传黄帝也于西泰山之上,大合鬼神,作清角乐。殷周以来,虽然又有了最高的神——天帝,但对山川的信仰并未稍衰,如申、吕诸国崇拜嵩山,赵人崇拜霍太山等,而尤以齐地为甚。所以齐地信仰的泰山神,后来成为在全国影响最大的山岳神。自秦汉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对民间的山川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的研究,若从曹雪芹同时代的脂砚斋评注算起,已足足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逐渐形成一种称之为红学的专门学问。有“旧红学”,有“新红学”,有建国以后的红学,有“文革”中的红学,有最近期的红学。其研究论著之多,品评观点之杂,考证辨析之细,堪为诸小说之冠,似乎把应该说的话都说尽了。我这个红学外行,本不宜置喙其中,以免方家见笑。然而作为一名中国思想史研究者,在阅读《红楼梦》的时候,常常有一些疑团从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