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阿弥陀佛     
在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右面,供奉着一尊大慈大悲的彩色佛像,叫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又名阿弥多佛、阿弥跢佛、阿弥亸佛,略曰弥陀。梵语Amitayus,译曰无量寿。又梵名Amitabha,译曰无量光。《阿弥陀经》曰:“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佛,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佛,彼佛寿命及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文本和修法二个角度,对明代汉译藏传密教短篇仪轨《阿弥陀佛临终要》做了汉藏比较研究。《阿弥陀佛临终要》依《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所说普贤十大行愿,述拔济众生脱离烦恼苦海,往生阿弥陀佛净土的思想。而其修法是典型的藏传密教无上瑜伽部本尊禅定的究竟定,故它是一部显密圆融的本尊修法。所谓“临终要”,则指它是一部指导行者临终修习“坡斡”,亦名“迁识”法的要门。笔者先对《阿弥陀佛临终要》与其相应的藏文本《无量光佛修习义》作细致的文本对勘,然后勾勒这个文本于西番传承的历史,进而对它所传的“临终瑜珈”修法,以及它与汉藏佛教中的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信仰的关系做一些基础性研究和解释。  相似文献   

3.
晚上,大众念佛的音声充满了整个大仙寺。夜空里,山中的星月特别明亮,觉得自己和天地间的距离是如此接近。“谁念 南无 阿弥陀佛 如来 是 真活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相似文献   

4.
肖越 《法音》2004,(9):27-34
三、阿弥陀经变相此幅曼陀罗也是豪尔德·史特多尔特(HaroldStewart)先生三十年前在京都购入的,该图为长128厘米、宽58厘米的真丝挂轴作品。曼陀罗的作者用绝佳的手笔和鲜艳的色彩生动地再现了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依正庄严与《佛说阿弥陀经》的梗概,图中的极彩部分更以纯金为饰。如此华美庄严的“阿弥陀经变相图”至今仍罕为世人所知。保存曼陀罗的箱子上印有“一八六七年之色彩”的字样,据此推断该图大约创作于一百四十年前。曼陀罗的顶部正中用金粉书有“佛说阿弥陀经变相”八字。这里所谓的“变相”,是指用“开权显实”的善巧手法,将鸠摩…  相似文献   

5.
每逢双月的农历初一至初八,广西马山县古零镇灵阳寺都要举行“佛七法会”.在持续7天的法会中,“六字洪名咒”—“南无阿弥陀佛”拉开了仪式的帷幕,聚焦在此的数千信徒虔诚向佛、皈依佛教,都自发并且严格地参与法会中的每一个仪式.2010年11月5-10日,我们对“佛七法会”仪式作了深入调查,试图通过对法会中的仪式进行解读、剖析仪式背后存在的不由自主的行为认同,以及这种通过仪式构拟出来的情境所具备的无形力量.  相似文献   

6.
汉中佛句     
在陕南各种庙会中,朝佛拜庙的善男信女们,唱得最普遍的是“佛歌”。下面这首佛旬就说明了这些人的心情:高高山上一根葱,一刀切开两头空。一心想念佛句子,弥吔陀佛,哪管没牙不关风,阿弥陀佛。唱这种歌,不讲形式,不分场合。歌词内容广泛,天文地理、神佛鬼怪、人间生活什么都唱。唱词通俗,主要是以劝善为内容。有几十上百句的叙事歌、经  相似文献   

7.
佛言祖语     
《法音》1992,(8)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经须臾间,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阿弥陀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其中辈者,虽不能行  相似文献   

8.
“南无阿弥陀佛”是佛教用语,意思是愿意皈依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字典对“南无”二字的注音namo与今音不同,是根据古音而定。“南无阿弥陀佛”是净土宗最常用的语言,由于净土宗在中国流传甚广,所以它就逐渐从佛教用语融化到汉语词汇中去,大量的佛教用语进入到汉语中以后,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形成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  相似文献   

9.
那段时间,阿二对佛法越来越虔诚,乃至家徒四壁、无米下锅、妻儿衣食无着,他都能视而不见,整天佛号不断。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阿二终于在一夜做梦时,见到了阿弥陀佛。“还真有阿弥陀佛呀?”阿二脱口而出。“也有也没有。”阿弥陀佛笑看着阿二。“您明明白白地站在这里,怎么可以说没有呢?”“我———阿弥陀佛乃至众多的诸佛菩萨都是人创造出来的,阿弥陀佛只是人类至真、至善、至美的一个总集成,世世代代的人们把他们每个人心中那认为最完美的东西全叠加在同一个客体上,就创造了阿弥陀佛,就是我。然后他们就顶礼膜拜,与其说他们…  相似文献   

10.
西藏佛教的传统中,两种阿弥陀不作一个尊格即“阿弥陀佛”来称呼。作为报身的无量寿(Tshe dpag med,Amitayus)和作为变化身的无量光(’Od dpag med,Ami-tabha)始终被区别开来。笔者曾在《西藏撰述的净土教系佛典》(《佛教大学大学院研究纪要》第七号)一篇杂文中谈到这一问题,这里想再次就两者在图像方面的差异叙述一下。无量寿佛和无量光佛都只是座像,即结金刚结跏趺座(rdo rje skyi mo drung)  相似文献   

11.
我心依佛     
我们一家人都是信佛的。且不说每天至少一万通“阿弥陀佛”乃母亲的必修课;烧香拜佛,祈求家人平安这样的事也是父亲日常生活的保留节目;而我“阿弥陀佛”也是时常默念于心,祈望佛光普照,助我“消灾障,增福慧。”  相似文献   

12.
打七     
“打七”是指在 七天中,集中精力, 克期求证的修行。 修行者为了求得在 短期内得到比较好 的修行成果,常作 限期的修行,在一 定时期内,除了必 要的饮食睡眠之 外,专心致志地修 行。通常大多以七 日为期,称为“打 七”,又称为“结 七”。如果要七天之 内,专修念佛法门 者,称为“打佛七”,略称“佛七”;专修禅宗法门者,称为“打禅七”,略称“禅七”;专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为“观音七”;专念地藏王菩萨名号,为“地藏七”。 “打七”应该是起源于善导的念佛三昧行仪,善导在《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指出,念佛三昧,可…  相似文献   

13.
唐思鹏 《法音》2005,(1):45-45
本刊讯2004年12月28日,江西庐山东林寺佛旗招展,人头攒动,48米高的铜铸阿弥陀佛圣像建造开工庆典暨阿弥陀佛圣诞报恩法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香港大屿山宝莲禅寺方丈圣一长老,江西省政协主席钟起煌、省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张国培,九江市委副书记林兴富、副市长卢天锡等各级领导莅会祝贺。庐山东林寺住持传印法师及诸山长老、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佛教四众弟子近万人参加了庆典活动。庐山东林寺48米高铜铸阿弥陀佛接引圣像,象征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是已故方丈果一法师生前发愿兴建的,已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建造。据…  相似文献   

14.
在寺院里,经常听到的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者无意,听者有心,有读者来信询问佛教徒为什么总是要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南无阿弥陀佛”又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5.
寻觅千佛山     
千佛山是九龙沟旁万山丛中的一座山峰,上山的路常年被潮湿地隐蔽在树丛中,滑不唧溜的。我拄着竹棍向山上行进,一路寻找着佛的踪迹。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除了在一处石壁上并排塑着阿弥陀佛和地藏菩萨石像,我再也没有找到别的佛像了。直到登顶,顶上正在修复的千佛古庙里塑着几尊佛  相似文献   

16.
东晋出现了四大佛教中心:襄阳、庐山、建康、会稽。它们以佛理探讨为主,但民俗信仰也在教理佛教氛围中培植。道安在襄阳僧团内倡导了弥勒信仰;慧远在庐山教团中进行着阿弥陀佛的集体崇拜实践;建康皇室佛教充斥着低级淫祀;而会稽地区,却酝酿并盛行开了观世音信仰。这些民俗信仰既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又具有相当的流动性。佛教的民俗信仰中有一个趋势:弥勒作为佛的身份和上生净土、释疑解难的一面被阿弥陀佛信仰取代;弥勒作为菩萨的身份及未来佛下生人间的一面渐被观音菩萨现世救济取代。  相似文献   

17.
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的正宗分由三部分组成。首先讲述了西方净土及其主人公阿弥陀佛的超胜性;其次讲了念佛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最后展示了六方诸佛的证诚。归根到底,《阿弥陀经》的要点在于念佛发愿往生,关于这点,中国和日本的净土教者是如何认识的,特别是关于一七日一心不乱执持名号的理解,本文将以此为中心试为探讨。  相似文献   

18.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相似文献   

19.
四川地区的弥勒信仰始于东晋中期,受到西凉和襄阳佛教的影响.随着弥勒信仰的盛行,四川出现了雕刻精美、题材丰富的弥勒造像碑.这些造像受南朝“秀骨清像”风格的影响,题材反映出当时弥勒佛和阿弥陀佛共存的情况.由造像题记则可以看出齐梁之际从弥勒下生信仰到上生信仰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鸿雁传信   1999年的初冬,家乡的红苹果摆满了街头。那天我接到五台山法师来信,言及江苏启东法音寺的“中天塔”,供养着佛之法身舍利及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天塔”筹建于 1987年, 1997年底峻工,历经十年“聚沙成塔”。法师希望我去朝拜,以心得供养佛。   我走过大江南北,可启东市在印象里却名不见经传。打开地图一察,呵,还挺气派呢——长江东去的入海处,仿佛一条巨龙张开大口,吐出一颗玉珠——崇明岛,启东就在龙唇上,与沪市隔海相望。   在地图上看是挺明白,可乘车抵达启东时天已大黑了,法音寺在哪个方向我都说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