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现今科学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科学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愈益突出了。有人认为,现今科学哲学的特征就在于它转向了自然主义。一、现象科学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包括自然化(或自然主义化)科学哲学和部分自然化(或自然主义化)认识论。前者试图把科学认识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后者则试图把科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经验、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问题的过程中,有些同志提出了建立中国当代哲学的主张。对此,也有一些同志表示反对,认为这是一个背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口号。我是不赞成这种反对意见的,这里说一点自己的想法。提出建立中国当代哲学的设想,是以承认哲学发展的时代性、民族性为其理论前提的。恩格斯指出:“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第211页)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也说过,哲学、科学、艺术等等,是民族精神的展示。这告诉我们,在形式上,各时代、各民族的哲学表现为对已有的思想资料的加工,在内容上,它都是该时代、该民族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分类与系统论自有了科学以来,自有了欧洲哲学以来,人们就梦想着科学的统一,梦想着能有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即使在科学哲学创立之前,希腊人的思想就发展到了这一步,即认为甚至科学和哲学也能构成一种哲学的统一。这种观点的影响早已烟消云散了。今天,在这种观点一度占支配地位的那些领域中,我们不断发现了一些未曾阐述清楚的经验关系和系统关系。我们不再讨论科学(与或不与哲学)的统一,而是讨论学科性、多学科性和学科间性,抚昔追今,我们所探讨的知识秩序已不再能用知识本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观念认为,在印度哲学发展史上,只有唯心主义哲学,而无唯物主义哲学,或者说唯心主义哲学支配着印度哲学发展史的全过程,而唯物主义哲学,只是作为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对象而存在。近、现代的一些印度学者提出要纠正这种偏见,要恢复唯物主义哲学在印度哲学史上应有的地位。对此,作者表示完全赞同。文章着重从印度古籍《奥义书》中摭拾唯物主义的思想,证明印度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资料十分丰富;指出《奥义书》不仅是唯心主义哲学的权威典籍,而且也是印度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记录。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西方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这个时期以前,所谓后实证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已经大大“动摇”了逻辑实证主义在科学方法论领域内的支配地位。他们著作中提出来的观念是对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狭隘经验主义的理所当然的反应。后实证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把研究科学中的变化(科学进展的)条件,看作是科学哲学的基本目的,并广泛运用科学史料的研究方法。他们认为,理论负有确认观察的职能,并以此取代新实证主义所提出的标准科学观念。与此同时,他们也特别强调科学家的想象能力和聪明才智对科学探索的作用。他们的着眼点与其说是研究科学知识的逻辑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1.现代哲学中的传统和创新哲学的问题通常被认为是固定不变的,而在专门科学中,不仅理论,而且问题本身也在经历着变化和进步。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数学中所提出的问题,今天在许多方面都与不久以前的情形不同了。这些问题,有一部分现在得到了更加精确的规定,另一部分问题人们正在努力给予回答,这后一部分问题一般只有从比较高的理论观点才能提出来,而这种较高的理论观点,在此以前还根本不曾达到过。与此相反,哲学的基本问题似乎还是相同的,这些问题两千五百年以前就已经支配着最早创造了新的理性传统的那些希腊思想家了。按照这种传统,宇宙之谜的解答,不应该听任  相似文献   

7.
在本文中作者把他所谓的新哲学(又称之为科学的哲学)和旧哲学(或传统哲学、思辨哲学)加以比较。他认为新哲学的贡献乃在于对传统哲学所提出的问题作了科学的回答,他所举的得到回答的问题有:几何知识的起源问题,因果关系的有效性问题,物质的本质的问题,支配进化的原理的问题;逻辑的本质的问题,关于预言的知识的问题,外在世界和人的心灵的存在的问题,伦理学的本质的问题。作者用了较多的篇幅阐述他对伦理学的本质的看法。他认为要用类似于解决几何学问题的方法来解决伦理学的问题。他主张区分开伦理学的公理(或前提)和伦理学的蕴涵,认为只有蕴涵是能用逻辑证明的。他认为几何学与伦理学有一个基本的差别:几何公理可能成为真命题,含有经验的真理;而伦理学的公理完全不能成为认识的命题,不能根据任何一种解释而被称为真的,它们是意志的决定。  相似文献   

8.
与理论优位的传统科学哲学相比,科学实践哲学是实践优位的哲学。作为实践优位的哲学,科学实践概念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有人可能产生疑问,这种哲学在什么方面对实践概念的认识作出了更为突出的贡献呢?一、科学实践概念:对传统的理论优位的批判传统科学观通常有两个基本观点:第一,理论与实践通常是对立的,并且这种对立常常被普通哲学强调科学理论是科学知识中最重要最深远的东西而加强。第二,理论优于实践;实验受到理论支配和指引,实验是为理论服务的。传统科学观还几乎完全忽视了实验室实践的作用:这种作用至多在生产科学知识的发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篇讨论生物学哲学问题的学术报导。今年四月五日苏联《哲学问题》杂志编辑部召开了由苏联著名生物学家和一部分哲学家参加的会议,在会上讨论了现代生物学的一些问题。从所报导的一些观点看来,这篇报导集中地反映了苏联学术界最近时期在探讨生物学方面的观点。会议主持者米丁首先在会上指出苏联在自然科学,特别是在生物学哲学问题上的四点结论:(1)不能把科学史看成编年史,不能因科学家的一般哲学的、意识形态的错误言论而抹杀他们在科学上的贡献;(2)不能仅仅因为资产阶级思想家和哲学家从科学的一些原理中得出不正确的结论而否定这些原理;(3)不能局限于评价自然科学家的个别不正确的哲学言论;(4)对没有足够根据就断言自己的观点是同辩证唯物主义相容的,并指责反对他的人为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等的这类自然科学家,应该采取批判态度。会议的参加者提到的主要问题和发表的意见有: (1)因生物化学发现了去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认为生命的定义应该修改。恩格斯关于生命的定义已经不适用,在今天它已经变成教条了; (2)批评了李森科的学说,认为这种学说同现代生物学观念是背道而驰的; (3)不同决米立林阶段的提法,认为在生物学中没有什么米丘林的新阶段; (4)现在生物学正面临革命的转折时期,生物学将成为自然科学的主导科学,在这里占居首要地位的是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5)只有生物学家和哲学家的联盟才能解决生物学革命中提出的许多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时并不是所有苏联的哲学家,而且只有少数几个科学家接受了关于自然科学本身包含政治因素的假设以及关于西方科学和苏联科学绝对截然不同的推论。许多最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家和哲学家那时候还能够区别科学和对科学的应用(不管是道德方面的或者哲学方面的应用)。甚至那些认为科学的理论体系不能完全和哲学问题分开(他们  相似文献   

11.
现在不少同志提出,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挑战”,哲学应当回答科学的“挑战”。这种迫切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我认为,更确切地应当说,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和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同时它也提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心灵科学哲学的各种物理主义理论均陷于困境的情况下,为了解决意识经验难题,查尔默斯提出了一种"自然主义二元论":(1)承认意识经验和主观感受性不可还原为物理属性的基础属性;(2)吁求构建一种新的科学哲学思想框架,对脑的物理过程如何产生主观感受性作出新的科学说明。"自然主义二元论"虽然冠以"二元论"的名称,但它实质上并不是世界观意义上的二元论,因而并不构成对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挑战。其所给出的解决方案则为我们从科学哲学层面探索意识经验问题开辟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科学哲学与核心哲学之间早先亲密的关系开始急剧改变,库恩和他的同时代人提出了科学哲学独具匠心的问题,带来了多少有着相对主义和建构主义色彩的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的发展。理论选择的传统哲学说明遭到拒斥,而社会学说明获得优先地位,科学哲学开始远离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不可通约性论题是对实证主义更为激进的背离,它在自我承诺意义上的所有明显影响,可被视为保守的和过时的。在科学哲学开始倾向于自然主义方法时,库恩思想中却出现了一种先验的方法;在其科学哲学的注意力从范式转移到不可通约性时,哲学的潮流再一次朝向了相反方向。在拒绝同时代科学哲学的一些方面时,库恩无意间让自己与实证主义保持一致。科学哲学对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已变得更顺应和开放,重新评价库恩所放弃的那些具有自然主义因素的思想的时机已到来。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编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邱仁宗教授主编的《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第二集不久将与读者见面。本集选译了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以来国外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成果,及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本集共分六个专题:(1)自然化的科学哲学:评介了劳丹的规范自然主义与吉尔的进化自然主义;(2)实验哲学:论述了实验对象的实在论性质与实验的可重复性的认识论性质;(3)科学技术与人的价值:论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所造成的后果及科学家的社会责任;(4)生命伦理学:探讨了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论述了医学伦理  相似文献   

15.
拉吕埃勒是以"非哲学"著称的当代法国哲学家,"非哲学"已经并将继续在国际哲学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非哲学"主要是通过思考两个问题而产生:一是哲学的理论地位,"非哲学"认为从古希腊哲学到分析哲学再到解构主义,哲学家们进行新的哲学思考总是受到由内在性和超越性分裂而形成的结构的制约。拉吕埃勒将这种结构称为"哲学决定",哲学决定的二元划分直接导致了哲学对元一(One)或实在(Real)的独断和遮蔽。二是元一在哲学中的本体论地位,"非哲学"认为存在(Being)与元一不可混淆,元一先于存在,元一是彻底的内在性,因此不能把元一简化为存在。拉吕埃勒认为"非哲学"既不是元哲学、哲学,也不是反哲学,而是"第一科学",因为它是对元一的科学的认识。在"非哲学"看来,不仅原有的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哲学与宗教、艺术、文学、自然科学的地位也是平等的,都是对元一的局部、片面和不科学的解释,唯有"非哲学"才是真正的科学。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实践的规范性:劳斯的规范性元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自然主义与规范性问题当代自然主义在科学哲学的复兴主要归功于20世纪60年代蒯因(W.V.O.Quine)与库恩(T.Kuhn)的工作。蒯因旨在摆脱传统基础主义认识论的困境而提倡“自然化认识论”,把人类科学当做一种自然现象,像研究任何其他自然现象一样,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科学,从而主张  相似文献   

17.
Hutchison(John A.)《世界上可供选择的有活力的哲学》檀香山1977年版共316页。作者认为,我们当代最迫切的问题是人类全球团结的问题。人类是同归于尽还是共享繁荣?哲学以其批判精神和指导作用,对解决这一问题能够而且应该作出卓越的贡献。要站在全球意义的高度研究哲理,首先应了解世界上有活力的各种哲学理论。这些哲学是:1.由真理之实践学说组成的工具主义的自然主义;主张自然即现实之整体的形而上学自然主义;主张科学技术应永远为人类幸福服务的科学人  相似文献   

18.
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正处于转型期,传统科学哲学的内在矛盾越来越尖锐,新的科学哲学传统的建立正处于探索之中。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全面了解德国科学哲学的研究与发展状况,我们对德国柏林理工大学哲学系的汉斯·波塞尔(Hans Poser)(简称波)教授和德国自由大学哲学系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李文潮(简称李)先生进行了专访。问:英美科学哲学界普遍认为,科学哲学产生于孔德的实证主义,形成于逻辑经验主义,您是否同意这种说法?波:一般认为科学哲学起源于孔德的实证主义,这是分析哲学的看法,分析哲学的典型特征是坚持经验主义传统,从经验主义中…  相似文献   

19.
本期介绍的是波普认识论的最后两个原理:一是科学的客观性和批评原则;二是逐步接近真理。一科学的客观性和批评原则渡普认为,一切科学理论都是科学家所提出的不免带有某种主观片面的假说;然而,在另一方面,提出科学理论的科学家本人却不大可能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如果要求科学家首先去掉主观片面性才提出他的理论,那就等于禁止科学家提出任何理论。传统经验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期末以来 ,哲学界兴起一股“重读马克思”、“回到马克思”的风气。这种“重读”或“回归”之风 ,与其说是对现实问题的一种回应 ,不如说是对几十年来一直在我国占统治地位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一种挑战。这种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是以前苏联 2 0、 30年代的哲学家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为依据形成的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它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种“以苏解马”的传统教科书体系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话 ,但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些重要原理的片面性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