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现象学本身不是神学.现象学描写我们的非永久的、总是处于生存和消亡中的现实.但现象学对于神学不是无关痛痒的,不是中立的.正如它对于把相对的生存的诸向面的各种绝对化的做法是一种纠正一样,它也是一种对只在一种我们的生活现实的维度上设定和寻求永恒者的片面做法的纠正.它面对那种单一的灵魂深处的神秘论、那种单一的仁爱形而上学、那种单一的以自然为根基的形而上学,召唤我们回忆起我们生活中这个或那个被其忽略的和遗留下纯粹无常所带来的痛苦的向面.现象学只有从"三位一体"的宗教出发才能有助于拯救我们的整个现实.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需要党和政府积极引导,也需要宗教界自身不断努力,支持宗教界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1998年,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正式启动。几年来,中国基督教举行过几次全国性的研讨会,确定了神学思想建设的基本方向和重要原则,在一些重要的神学观点上形成共识。神学思想建设,是三自运动的深化和发展,既关系到基督教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更好地维护、诠释基督教的基本信仰,也关系到如何使中国教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基督教的神学思想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调整。本刊特邀基督教界五位人士就神学思想建设发表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教会的任务是根据《新约》倾听《旧约》,根据《旧约》倾听《新约》",克里斯托佛·赛茨(Christopher Seitz)恰如其分地说。[1]若不能完成这种双重的工作,就是否认这样的基督教会真理,即,《旧约》舍弃《新约》就不完整,《新约》舍弃《旧约》同样不完整。基督教给予犹太人的希伯来圣经(简称希伯来——亚兰文圣经)以"旧约"这个标题,这个标题传递出了一种清晰的信号。[2]这个信号作为依据《旧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技术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等等,已经形成了势不可挡的新浪潮。这一“全球化”潮流,给我们中国穆斯林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如何使广大穆斯林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对经典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新的解释(“解经”工作),促进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当今世界同步发展,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需要不断研究、反复探索的新课题。一、“解经”工作的意义、依据和标准伊斯兰教界所开展的“解经”工作是在新的…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5,(10)
<正>对中国基督教而言,"三自爱国"不仅有其历史的必要性,同样也有当下的重要性,更有它未来的建设性。如果从基督教中国化的纬度思考,最初发起"三自爱国"是中国基督教为了在新中国生存发展而做出的历史性选择,这个选择是对的。但要真正实现与中国文化的认同,实现与中国社会发展相适应并做出更多积极的贡献,这只是个开头而已。特别是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与扩大的大背景下,在众多的挑战和危机面前,中国基督教必须确立三自道路的神学自信,探索坚持按三自原则办  相似文献   

6.
华耀增 《天风》2005,(5):44-45
重视圣经为依据,联系教会实际,运用上帝赋予我们人的理智作出理性的神学思考和阐述,是神学教育与神学思想建设在灵性和思想领域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7.
从金陵协和神学院的办学方针和神学导向来看,神学教育的实践具体地表现为教学、研究、学习三个维面的统一。如果我们的具体工作能够以这三个维面及其关系为基本的单元,就可以看到我们具体的步骤和工作的思路。 教学的思路 金陵的全职教师约28位,是全国所有的神学院校中最多的,而且,其它神学院校大部分教师也是来自金陵的毕业生。因此,金陵的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甚至品德  相似文献   

8.
王荣伟  丁介仁 《天风》2005,(9):14-15
今日的神学教育要更注重神学生在教会服侍、灵性及其他知识、道德品格修养等方面关系的和谐。通过反思,增强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目的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严锡禹 《天风》2009,(11):51-53
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非常曲折的。如果从635年景教传人中国算起,基督教在中国迄今已有1374年了。然而,今天的中国基督教的背景,与亚洲所有国家基督教的背景一样,都是在西方传教运动的大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根据我个人对包括亚洲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基督教会历史的理解,这些国家的教会,大约都经历了传入、反思和独立三个阶段,只不过每个国家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而已。  相似文献   

10.
王俊 《现代哲学》2007,(3):120-126
西方基督教神学对生态危机的反思,始于回应来自基督教神学外部的批判,这些批判针对的是支撑现代科技发展背后的基督教理念。与此相应,基督教神学一方面立足于圣经和教义为基督教传统辩护,另一方面以JohnCobb为代表的神学家也在谋求,在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背景下改变基督教神学的传统、思考神学未来的发展走向以及如何回应当今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这世界在宗教上和道德上都是多元化的。根据一本最近的书,宗教多元论的观点就是:“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宗教信仰和行为可能甚至应当共存。只有在某一宗教传统在社会上占据主流地位,否认其他流派的合法性,把它们挤到边缘上去,宗教多元化就谈不上了。”  相似文献   

12.
王芃 《天风》2010,(10)
讲台的侍奉乃是教会最根本最神圣的侍奉。作为神话语的传讲者,我们当如何将神的心意向这个时代的人传明?如何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去造就会众建立健全他们的生命?使他们因见神的面而满足快乐,因听神的话而有力量活出见证?由此足以证明讲台的责任十分重大.本期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关注讲台侍奉.  相似文献   

13.
区宝仪 《天风》2011,(5):58-59
"五一"在许多国家都作为"劳动节",是为了庆祝劳动者对社会和经济上的贡献。先不说劳动节的由来,乍听这节日的名称,仿佛予人一种不能停下来的感觉,实有更加辛勤工作的味道。  相似文献   

14.
不要以为日子都像是一层层冲击海岸的波浪,在无聊与寂寞的循环往复之中悠来荡去,只要我们勇敢地驾着希望的帆船驶向大海的深处,我们就会发现日升月落的雄伟壮丽,就会发现蛟潜龙吟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5.
沙尘暴、酸雨、臭氧层空洞、海洋中的赤潮、河流湖泊的污染……,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展和进步,人们逐步意识到,科技、文明的发展是建基于无情地征服、操纵、宰割、和掠夺大自然之上。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技术反而是造成生态危机的元凶,由此而产生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是人类无法规避的生死悠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胡应强 《天风》2006,(7):30-34
如果说神学是教会在思考,那么和好神学就是中国宗派后教会的神学思考之一。和好神学源于中国基督教会已经并仍将身体力行的宗派后合一的实践。因此,和好神学也是中国教会从宗派后合一的层面对基督教信仰所寻求的理解。和好神学立足圣经,突出神人和好是贯穿整本圣经的中心思想,因此,也是高举圣经权威的中国基督教神学的永恒主题。和好神学从本体论的角度阐释了三位一体的神是人神和好、人人和睦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源头、动力和终极目标;道成肉身的宇宙的基督是一位有志于、也有能力实现神人和好的基督;神更盼望人人成为实现神人和好的有责任且负责任的自我;神人和好也符合教会的本质——团契 (KOINONIA),即指神与人、人与人以及人和自然之间和好的生命关系。因此,和好神学主张建立有中国宗派后合一特色的教会论;在终极论上,和好神学更从和好的主题出发,满怀信心地展望,世界的终极不是毁灭,而是到日期满足的时候,万有在基督里同归于一。总之,和好神学能帮助中国基督徒树立正确的基督观, 教会观,促进中国基督教会的宗派后合一,为中国基督教正在推进的神学思想建设指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天主说:让我们照我们的肖像,按我们的模样造人,……。天主于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这端圣经可以说是《创世纪》中天主创造世界的中心工作,也是世界被创造的最后工作。在完成创造人的工作之后,天主看了自己所创造的一切,认为样样都很好,这时天主才停止了他的创造工程,休息了。可见整个的创造工程  相似文献   

18.
黄广尧 《天风》2001,(9):15
神学思考不是纯学术性的研究,它有很重要的实践性。今天中国教会存在不少问题,原因有多方面。要办好教会,必须坚持三自爱国原则,独立自主自办方针,要有健全的而且能实际运作的整套规章、条例,要全面理解贯彻执行有关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会负责人要在灵性、信仰、思想、品德上有相当高的素质。除此之外,还要有一定的神学造诣,方能使教会从自治到治好,从自传到传好。  相似文献   

19.
张效法 《天风》2011,(8):42-45
近日我们杭州思澄堂按立了24位同工为牧师、教师和长老,当受职同工侍立主前,庄严宣誓,领受异象,受主差遣时,所有人都很感动!确实,圣职是一种"誓约与圣约"。受职礼既是一种蒙恩的见证,也是一个宣誓立约奉献自己的时刻,既蒙受从神得到与此圣职相符的力量、恩赐和祝福,也是领受教会差派为主作工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灵魂是否不灭?上帝是否存在?上帝意志是否具有超必然的自由?这三个问题涉及宗教的根本基础。宗教神学家一直把上述三个问题视为神学的基本问题。一方面把它们奉为神圣的信条,不许信仰者怀疑;另一方面,也不断利用哲学和理性的形式,对之作出各式各样的证明。但是历史上的启蒙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对之发出了公开的挑战,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从自然科学新成就出发,证明统一的自然界不可能有任何超自然存在。围绕三大神学问题的争论,一直是哲学与神学关系史上的中心问题,它也成了宗教哲学必须解答的重要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