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一、无产阶级专政在马克思著作中一再出现但是界说含糊的一个概念,是马克思曾经设想的、革命后的“无产阶级专政”。人们经常参照20世纪的专政,特别是苏联,去解释这句话。但是,为了理解马克思本人可能抱有的想法,我们一定要到别的地方去找样本。恩格斯曾经宣称:“请看巴黎公社吧。这就是无产阶级的专政。”当然,在这里,同问题有关的,不是历史上的巴黎公社,而是马克思心目中的巴黎公社。使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雏型的东西是:(1)普选,(2)人民对政府的批评,(3)宗教自由以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的现代哲学家殷海光和冯契虽然在政治理想和学术取向上有很大的不 问,但最终都把自己的学说归宗到对自由问题的研究上,都把个人自由的实现看作是理想社会的 标志。殷海光由对“内在自由”的关注和阐发,提出了“健全的自由”的理想,进而对各种“镇制”制 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冯契则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了“平民化的自 由人格”的理想,进而对专制主义和拜金王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文章认为,自由主义与共产主义 不是天然的敌人。作者通过对西方个人主义的自由观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之间的可通约性的 分析,对当代中国自由理想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个人自由     
“个人自由”是沙夫所著的《人生哲学》一书第三篇“人道主义的沖突”中的第四章。在这一篇中,除“个人自由”这一章外,还有四章:即“日常的社会主义和远景的必要”、“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吸引力”、“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它的先驱者”和“为幸福而斗争”。  相似文献   

4.
一在历史中,特别是在近代史中,语言里大概再没有一个词象“自由”那样燃起过亿万人的热情了。它常常是进步力量的旗帜,是群众反抗专制压迫和干涉,真正以人的名义开拓自己的命运、创造自己的幸福与繁荣时树起的目标。“自由”一词既一针见血地揭示出这样的历史过程,又展示了人的天赋与才智,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字眼。人,是一种自由的存在。人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开拓和决定自己的命运,这也是他肩负的职责。人类就是在动荡不安和威胁中,逐渐把自己组织起来,启发和扩展自己的才智  相似文献   

5.
论个人自由     
自由对人的个性发展来说,就象满足人的物质需要那样重要。自由和满足人的物质需要都是不可缺少的。不过在考虑自由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对自由也有必要用这样或那样的方法加以限制,这便是人的自由的辩证法。我们所说的个人自由,就是我们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因为脱离社会,个人就根本不能存在。只要承认这一真理,那么一切关于绝对自由的幻想就会不攻自破,而自由的问题就成为如何决定限制自由之可允许的界线,成为确定什么是我们可以接受的自由和什么是必须拒绝的自由之间的分界线。一个人的自由是受别人的自由的限制的。这是不证自明而且也是大家公认的道理。但是,如果我  相似文献   

6.
英国的健康促进与个人自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英国的3种自由观——消极自由、积极自由和赋权自由出发,论述了健康促进和个人自由的关系。通过比较不同自由观的特征以及其对健康促进的影响,得出结论:当今英国政府主张的赋权自由,尊重和维护了公众的个人选择,提高了公众在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性,有助于健康促进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8.
由于个人伦理与企业伦理之间既有共同的中心,又有不同的中心,这就使个人的行为规范深深地陷于混乱状态。个人伦理准则是朴素、节俭、勤劳、努力、忍耐等等,这些曾被赞美为日本的良好风尚,而“消费”或“浪费”则与节约和朴素相反,历来用于贬义;但是如果以这样的观点来考察和批评现代,就不理解现代。以前一直被人们用“不道德”、“不良”等概念来看待的“消费”或“浪费”,现在反而作为“美德”得到群众的  相似文献   

9.
社会结构与价值关系人,无论谁都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行为,留神自己同周围环境的关系,同时约束自己的行动。尽管有时痛苦、烦恼,但有时也充满喜悦和希望,怀着对明天的无限憧憬,从某种事物上感到生存的价值而活下去。职员在企业里工作,想在企业工作中寻求生存的价值。但职员只限于以工作为中心认真完成日常的业务,并不等于对企业竭尽忠诚,因此需要重新探讨对企业的忠诚。由于个人伦理与企业伦理之间既有共同的中心,又有不同的中心,这就使个人的行为规范深深地陷于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是在对德国古典哲学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不断扬弃和对自己新世界观的逐步阐发的过程中来规定个人自由概念的。马克思的个人自由概念,即思辨理性自由、哲学人道主义自由与劳动自由既相互关联又有质的差别,既体现了辩证思维的逻辑原则,也反映了个人自由发展的现实历程。  相似文献   

11.
个人自由问题在哲学思想史上一直是理论研究的对象。在苏格拉底、柏拉图、奥古斯丁的著作中,都把它作为重大的理论问题。在斯宾诺莎、费希特、黑格尔和叔本华、康德以及谢林、霍布斯和笛卡儿等人的著作中,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中,首先把哲学思想史中的“个人自由”和物质生产的发展以及阶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实现个人自由的正确途径呢?黑格尔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黑格尔的回答是基本正确的。因为自由的确是在它的内部机制中,在同必然的相互关系中实现的。但是,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才更为完全、更为科学。因为自由机制的运行、自由的真正实现,并不只是对必然的认识,而且是一种社会实践;不只是  相似文献   

13.
社会是由追求着自己目的的无数个人的活动构成的有机整体。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如何使个人行动与社会结构的有序性统一起来,亦即对个人行动的社会控制问题,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所谓社会控制就是运用社会的力量对个人的活动、行为实行调节,以保证社会机体  相似文献   

14.
哈耶克认为,由于当代西方主流的社会正义范畴的内涵尚不明晰,因此人们不可能就社会公共利益达成共识;追求社会正义必然会摧毁自生自发的自由社会秩序,必然导致政府专权,导致群体利益之间的冲突。由此,他反对当代主流的社会正义思想,并提出了独特的社会正义观。哈耶克的社会正义规则是否定性的,核心内容是程序正义,最基本的分配方式是市场分配,价值目标是维护个人自由。他的社会正义观的合理之处是充分肯定了个人自由的价值、法治在保障人权中的重大作用、个人与群体地位上下流动的积极作用;其不足之处是对自由、平等、正义等范畴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哈耶克的社会正义思想启迪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协调好自由与平等的关系,处理好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关系,加强法制建设,保护人的自由权。  相似文献   

15.
个人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统一体。然而,决定个人的本质并使他成其为个人的东西,不是生物因素,而是社会因素。无论是从时间序列还是从空间广度上说,个人都是社会的产物;个人原初的生命活动是与既定的社会环境同一的;个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外在的社会环境所给定的。马克思在考察社会历史的发展时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  相似文献   

16.
曹典顺 《学海》2006,42(5):126-131
如何建构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实践的探索,而且需要哲学的论证。哲学一直从理性化的角度把握思想中的时代,并为这种孜孜不倦的追求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理论学说。重新审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哲学的发展史中吸取营养,必然认识到个人与社会分离的当代哲学旨趣。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发展规律与个人自觉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1)实践的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人的实践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统一的这个观点,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一个标志。(2)马克思这个观点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在《手稿》中已露端倪。但在那里,马克思还没有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人的本质仍被理解为“类特性”、“自由自觉的活动”,只是到写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期这个观点才得以形成。(3)人的“自由王国”是对“必然王国”的认识和改造,这原则上是一个无限的发展过程,个人的解放,离不开阶级的解放、社会的解放,三者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从而批评了“社会必然性对个人来说是一种异化形式,而个人解放与自由是对社会必然性的摆脱”等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8.
陈真 《道德与文明》2007,2(6):92-95
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当给个人自由提供最大的空间.然而,最大空间的个人自由也是有条件、有限制的.这种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必须有充分的理由,以证明限制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个性与自由主义的个人优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 90年代自由主义在中国的登台亮相 ,尤其是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世纪性大论战 ,一方面表明中国思想理论界新格局的形成 ,另一方面表明自由主义正在成为中国思想理论界不少人、尤其是不少高级知识分子中某种显性或隐性的社会意识。这势必影响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论战的实质是未来中国的走向问题 :自由主义提供的是渐进的向资本主义演变的方案 ,新左派则没有自己的现成方案 ,但大体上表现出的是社会民主主义的倾向。在这场论战中 ,少有马克思主义者参与其中 ,自由主义正在成为中国思想理论界的话语霸权。同时 ,以往对马克思…  相似文献   

20.
3月1日,《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施行了。要使《条例》得到很好地贯彻,各项配套措施要跟上,诸多相关工作要抓紧。但最最紧要的事情,还是要吃透《条例》。吃透《条例》,不仅是指对具体规定要精研细抠,更重要的是要准确把握《条例》的精神实质,这是《条例》各项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