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怎样指导一个讀者从馬克思主义的現实問題出發認識馬克思主义?”昂利·列斐伏尔在他的“馬克思主义的現实問题”一書的前言里提出了这个問題,而他的目的就是要回答这个問題。对一种入門性質的著作,我們有权利要求在其中找到某一門学說的最基本的东西。那么,列斐伏尔以为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呢?他在第2頁上就告訴我們,他要撇开那些“專門性的政治問題”。的确,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文科教組織1964年4月21日至23日在巴黎紀念克尔凱郭尔誕生一百五十周年,举办了《克尔凱郭尔万岁》討論会。由J. 瓦尔主持。在联合国文科教組織主任R.馬汉致开幕詞后,薩特尔、馬賽尔、E. 巴茲和J. 瓦尔作报告。会議宣讀了海德格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英国新黑格尔主义者G.R.G.謬尔所著《黑格尔邏輯研究》(牛津大学出版社,1959)一书的第二十一章。作者在根本上是站在与黑格尔相同的唯心主义立場来看待辯证法的,他认为“辯证法在本质上就是絕对精神在人的經驗中的自我表現”,认为哲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辯证地表述这种精神活动”。但他又批評黑格尔和克罗齐,說他們蔑視經驗的东西,提出所謂“經驗的二重性”,认为这是“任何辯证哲学唯一可能的基础”。他认为哲学不能完全超越經驗,这种經驗的二重性就是加于辯证哲学的限度。作者在本文中又攻击馬克思主义的唯物辯证法,称之为“坦率的經驗辯证法观念”,“是彊死的东西”,說馬克思把黑格尔顛倒过来,因而“否定了黑格尔关于辯证法本质的观点”。他歪曲馬克思主义的决定論,說馬克思“使用三段式公式給于运动以一种頗为虛假的严格必然性的外貌”。本文原有一些脚注,譯时均从略。  相似文献   

4.
張北县魏家山人民公社东坡水庫工地上火箭六中队民工李玉香,外号叫做“失明英雄”。提起他来,工地上没有一个民工不佩服的。这个二十五岁的小伙子,在农业社里也是个好手,还曾經被評选为劳动模范。今春,他听說社里要修东坡水庫了,头一个月就向公社书記提出:“修水庫要人可得先让我去呀!”到政府第一次号召青壮年修东坡水庫时,他就一連向书記要求了四次,結果被批准了。村里人們对他說:“你没出过門,又没眼,怎么能修水庫呢?”当时他  相似文献   

5.
论实用主义的“真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用主义哲学对“真”的关注超过了其他任何哲学派别:“实用主义这个词已有了更广义的应用,也就是某一种关于真理的理论”(詹姆士,第31页);“实用主义的范围是这样的———首先是一种方法,其次是关于真理是什么的发生论”(同上,第36-37页)。实用主义的真理论是相当生动而有趣的,并且赞同者和批评者都络绎不绝。概括地说,实用主义的“真理”一方面强调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使我们产生一种亲切感;另一方面又过分地偏向于主观,从而易于遭致批评。一、论真是效用效用论是实用主义哲学的首要的观点:“‘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  相似文献   

6.
苏联“哲学問題”杂誌195了年第5期發表了Ⅲ查法罗夫的一篇文章。該文說,近年苏联亞塞拜疆共和国首都巴庫的哲学工作者,在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推广方面,在哲学史問題,特別是在亞塞拜疆先进的社会政治和哲学思想史方面,进行了一些工作。苏联科学院通訊院士A.馬科維里斯基的“古代希躐的原于論者”一書,是对哲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大貢献。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文献里有相当多專門研究青年馬克思哲学思想發展的著作。只要援引一下列宁关于梅林和普列汉諾夫著作的指示就够了,这种指示虽为数不多,却極其宝貴。仅仅在最近几年里就出現了一系列关于这个問題的研究。像陶里亞蒂,O.考尔紐,門德,布拉塔諾夫,奧依則尔曼,O.M.巴庫拉澤,K.T.庫茲(氵白工)佐夫等人都有过这样的著述。这些作品都对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各种問題作了解釋。但是,大多数作  相似文献   

8.
列宁曾經指出,饒勒斯实际上“拜倒于資产阶級的社会改良之前”。饒勒斯自称曾經“毫无保留地拥护馬克思的学說”,实則他在哲学上从来也沒有接受过馬克思主义,而是用种种詭辯手法与馬克思主义相对抗。这些詭辯手法之一,就是宣揚折衷主义,主张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融合为一”,“調和一致”,实际上,是一种宣揚取消矛盾、主张“合二而一”的論調。这里介紹的《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这是一八九四年十二月在巴黎的集体主义者学生小組組織的集会上所作的一次讲演的記录),就是他宣扬这种荒謬論点的重要著作之一。这次讲演发表后曾立即受到拉法格的駁斥。饒勒斯在这次讲演中首先歪曲地介紹了馬克思的唯物史观,把它形容成为一种机械的經济唯物主义。接着,他对唯心史观大加頌揚,认为正义和权利的先驗观念本身是运动和行动的原則,理性的观念絕不依賴于經济的因素,相反地,正是經济因素在现实和历史中一步一步地表现着和体现着人类的理想。在介紹了两种历史观的基本要点之后,饒勒斯就提出了“融合为一”的問题,他說:“这两种看来似乎是互相对立的、彼此不相容的观点事实上在现代社会意識中已經几乎調和一致和融合为一了。事实上沒有一个唯心主义者不同意:如果不預先改变經济組織,人們的最高的观念便不能实现;而另一方面,在經济的唯物主义的拥护者中間也很少有这样的人,他不呼吁正义和权利的观念;很少这样的人,他們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只預见到正义和权利的更高度的实现。”他說:“我們的任务是探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能不能調和,事实上,由于社会主义意識的也許是盲目的本能,这种調和已在我国实现”。为了說明这种調和的可能,他就从历史上去找証明。照他說来,人类是始終反对矛盾而主张統一的。他說希腊哲学以及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四个世紀以来,包括笛卡儿、萊布尼茲、斯宾諾莎、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哲学思想,都証明着矛盾的調和以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融合为一。他又从人的生理进化过程来証明人类天生有审美的和无私的威觉,因而区别于只具有純粹的自私威的低等动物,而人类的这种感觉,就是使人类在长期的斗爭之后达到兄弟般的和解的根据。饒勒斯除了鼓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融合为一”,还在許多政治問題上鼓吹这种观点。例如,他在別的著作中,竭力宣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級与資产阶級将“融合为一”,认为社会革命将使这两个阶級“在一个最高点宣告人类团結。”  相似文献   

9.
馬震武这个敗类无恶不作,早年他在30岁左右的时候,长年的住在北京,狂嫖大賭。1920年他同嫖友馬鴻逵一同回到宁夏的时候,被他欺騙的教下男女成百上千地跪在地下迎接他,这时馬鸿逵很不服气地說:“咱們两人一块儿大嫖大賭好几年,你怎么还有这种威风呢?”从此他和馬鸿逵就仇恨起来了。抗日战爭的时候,他去到成都,那里他的教下就准备了成  相似文献   

10.
一詹姆士正式地提出徹底經驗論,是在他开始宣传实用主义之后。实用主义就是主观唯心論的一个变种,而徹底經驗論只是用另外一套話来更徹底地宣傳主观唯心論罢了。詹姆士在他的“实用主义”那本書的序言結尾说:“为避免至少一个誤解,讓我說,在我所了解的实用主义,与我新近作为“徹底經驗論”提出的学說之間沒有邏輯的联系。徹底經驗論是独立的。一个人可以完全拒絕接收徹底經驗論而同时还是实用主义者”。  相似文献   

11.
撒拉族是我国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共約三万一千多。相传撒拉族是元时从中亚細亚撒馬尔干(今苏联乌茲别克共和国)迁来我国的。我国的撒拉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循化、化隆二县,此外,在都兰、共和、祁連、貴德等县和甘肃省陆夏县、夏河县、張掖专区及新疆維吾尔自治区伊宁县、烏魯木齐等地也散居有一部分。撒拉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少数飼养牛羊或兼营水磨业、榨油业、皮筏业,木柴木炭业,某他手工业及商业都不甚发达。撒拉族有自己独立的語文,据說过去會使用过以阿拉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近几年来,資本主义各国的新黑格尔主义日益活跃起来,与其他反动哲学流派一道,猖狂地反对馬克思主义。1962年在西德成立了“国际促进黑格尔硏究联合会”。在1956年設立的“黑格尔协会”(在奧地利)中,也有一部分新黑格尔主义者参加。本刊去年譯載的克罗納的《今日的黑格尔》,反映了現今的新黑格尔主义槪况。一般說来,现今的新黑格尔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新黑格尔主义所有区別,因此这里称它为当代的新黑格尔主义。本刊现在又选擇了下列五篇有关新黑格尔主义的論文:(一)費薩的《黑格尔对历史的騎墙态度》,叙述了黑格尔从青年时期“面向未来”到老年时期“面向过去”的轉变过程,胡說馬克思主义沒有解决黑格尔的历史发展方向問題,认为存在主义也沒有解决这个問題;費薩最后披着黑色的袈裟出現,提出一个“综合”黑格尔、馬克思与克尔凱郭尔的神秘的“意象”——“現代十字架上的理性的蔷薇花”。(二)繆勒的《辯证法与敎育》,一方面从神秘主义的立場出发断言全部物质世界归于“神”,另一方面从存在主义的立場出发主張“人的存在”是全部物质世界的中心,說“人的生存的一切可能性都是在活动的、互为补充的敎育整体中受到培育的”。(三)繆勒的《黑格尔的“正反合”奇談》,不顾客观事实,說黑格尔用“正反合”三段式构造自己的体系这个提法,是馬克思从一个資产阶級哲学家手里“摭拾”来幷加以傳播的一个“最有害的奇談”。(四)西伯格的《精神的发展和自由》,从壟断資产阶级的立場出发,反对劳动人民爭取自由的斗爭,擯棄資产阶級的自由主义,主張个人在資本主义社会中服务于反动的国家。(五)阿万(氵曰工)賴的《黑格尔思想中的战爭問題》,否认黑格尔的反动的战爭理論是法西斯主义的一个思想来源,說黑格尔虽然“贊揚战爭槪念”,但幷“不願意把任何具体战爭现象神圣化”。  相似文献   

13.
Ⅰ車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艺术对現实的美学关系”是以碩士学位論文的形式出现的,这篇論文的答辯是在一八五五年五月举行的。車尔尼雪夫斯基所以注意这个問題,按照他的話来說,首先是因为“文学和詩对我們,即对俄国人来說具有这样重大的意义,可以肯定地說,这在任何地方都沒有的,因此,我們認为,作者所涉及的問題值得讀者注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刊載于日本共产党中央理論政治杂志《前卫》今年五月、六月、七月三期上,全文約有五万多字,共分以下十一节:第一,“薩特尔的复数的‘面孔’和围繞着他的‘面孔’的状况”;第二,“存在主义哲学基本性质的素描”;第三,“‘选择’和‘自由’的虛像”;第四,“与反馬克思主义接触之点”;第五,“抽象的‘异化論’的危险的迷途”,第六,“对辯证法的‘干与’”;第七,“关于‘自然辯证法’”;第八,“关于历史辯证法即历史唯物論”;第九,“这是‘馬克思的方法’嗎”;第十,“对‘辯证法’的空虛的尝試的根源”;第十一,“亚当·沙夫的論点”。本文力图全面批判薩特尔的哲学,指出薩特尔虽說承认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們时代的哲学”,但在对自然辯证法和唯物辯证法以及历史唯物論的理解上,原則上是同馬克思主义相对抗的。薩特尔想“补充”馬克思主义的“空白”的企图,本质上也不外是想根据存在主义的理解和歪曲来篡改馬克思列宁主义。他的立脚点仍然是主观唯心論。他的哲学虽然具有存在主义哲学的“畸形”的性质,但是沒有打破存在主义哲学的“原型”。本文前五节着重批判薩特尔的“原型”的存在主义哲学。第一节考察了他二十年来时而“接近”馬克思主义、时而“批判”馬克思主义的經过;指出他每过数年便来一次轉变和动搖,令人很难捉摸他的真正“面孔”。第二节論述了由克尔凱郭尔开始,經过雅斯貝尔斯、海德格尔到薩特尔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性质,指出存在主义哲学不像馬克思主义哲学那样在世界观和方法論的整个領域具有一个統一的体系。它虽然以对于人的資产阶級的抽象的观点和个人主义的基本思想为自己的本质,但却有无神論的存在主义和基督教的存在主义两种。它不仅是与唯物論无关的哲学,与唯物論相对抗的哲学,而且它还具有政治的反动性。克尔凱郭尔就公然发表过反社会主义的政治見解,他的思想到了雅斯贝尔斯便直接同反馬克思主义思想結合起来。海德格尔耕耘了德国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土壤,这是众所周知的。薩特尔虽然不能与他們等同,但他的基本哲学見解也具有作为存在主义的本质的共同点。总之,存在主义是由資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革命时代的資产阶級个人主义的哲学,它的根子是主观唯心論。第三节分析了薩特尔的“选择”和“自由”的槪念,指出薩特尔和其他存在主义者一样,强調“个体”。薩特尔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个体”的选择就是創造,就是“自由”;“自由”就是不受任何束縛的意志的行为,就是不遵从任何历史規律的行为,即“計划”(projet);“自由”是超越所有道德行为的东西;只要是个人“自由”所决定即选择的行为,哪怕是杀人行为、法西斯主义,都可以被肯定为眞理。作者批評說:存在主义的自我决定即选择論,与其說是反道德的,还不如說是对于狼的邏輯的肯定;它的“自由”,是应該加以唾弃的小資产阶級的抽象的“自由”,馬克思列宁主义者絕对不能肯定这样的“自由”。第四节考察了薩特尔的“自由”、“选择”的观念在日本所产生的影响,指出薩特尔把个体的“选择”、“自由”的观念絕对化了的观点,已經迷惑日本資产阶級社会的一部分小資产阶級知識分子,使他們产生这样的錯觉:似乎在美帝国主义和日本垄断資本統治的条件下,人們即使处在无权的状况下,也能获得“自由”。薩特尔的“自由”、“选择”論,因为对任何“选择”都加以正当化,所以又給了一些“轉向者”(变节分子)以精神上的安慰,使他們把“轉向”(变节)的責任推到“自由意志”上。第五节分析了薩特尔的“异化”槪念,指出薩特尔的“异化”槪念是专用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自己的对他关系中的。換言之,就是当自己成为他人的客体,被他人凝視着的时候,就认为自己是被“异化”了。作者认为,这样的“异化”槪念即使能够成立,也只能在观念的邏輯上成立,而决不是表現現实矛盾和异化的槪念。因此,薩特尔的“异化”論是与馬克思的观点和方法相对立的。馬克思的异化槪念是說明資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下的劳动者的状况的,它本身就是反对資产阶級的一种号召,而薩特尔的“异化”論不仅对工人阶級沒有积极的意义,甚至还有反对社会主义的作用。他把反对人民民主和反对資本主义都看作是摆脫“异化”的行为,同样加以正当化和美化。由于这种观点,他甚至把一九五七年波茲南事件的反社会主义現象也看作是进步。由第六节到第十节着重批判了薩特尔的“畸形”的即修正主义的存在主义哲学。第六节分析了薩特尔“干与”辯证法的目的,指出薩特尔企图以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資格来“补充”馬克思主义的“空白”,具体地說,就是企图用存在主义来构成他认为馬克思主义所“缺少”的“历史的人学”,幷且把它塞进馬克思主义里,也就是企图用存在主义的“人学”来篡改和修正馬克思主义的辯证法,再以此来构成“辯证理性批判”。因此,薩特尔的承认馬克思主义,也只是为了把它当作一个修正的对象来承认的。作者认为,对于薩特尔的干与辯证法,必須在这种意义上来理解。第七节在論述馬克思主义的辯证法中,批判了薩特尔的辯证法,指出薩特尔所說的“辯证法”旣不是思維的辯证法,也不是客观的辯证法,而不过是一种“理解”而已。所以,他旣拒絕客观的辯证法,也否定客观的自然。他极力攻击恩格斯的“自然辯证法”,原因即在于此。他說自然辯证法是把“自然拟人化”,是“硬把辯证法适用于自然界”,是“形而上学的假說”,是“独断的辯证法”。他对自然辯证法采取否定的态度,而对历史辯证法却采取“承认”的态度。但是“承认”历史辯证法,也是因为他认为在历史中有个体的“总体化”作用,才予以承认的,而幷不是眞正肯定馬克思主义的历史辯证法即历史唯物論。第八节在論述了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論之后,具体地分析了薩特尔所“承认”的历史辯证法,指出他所“承认”的历史辯证法是与馬克思主义的原理无关的,不过是他用主观主义的存在主义哲学概念对历史唯物論加以歪曲以后泡制出来的一种东西而已。第九节批判了薩特尔所說的“溯行的方法”。薩特尔以为从个体的欲望、实践即“計划”开始分析,就如同馬克思从商品开始分析那样,可以闡明整个历史的辯证法。他认为这就是馬克思的方法,尤其是《政治經济学》和《資本論》的方法。作者批判說,薩特尔根本不应該把个体的实践即“計划”看作与馬克思的商品具有同样的地位。因为馬克思的商品不是一个超历史的范疇,而薩特尔的个体的实践即“計划”却是一个超历史的范疇,它沒有任何时代性。第十节批判了薩特尔的“被构成的辯证法”的图式,指出他的辯证法是与历史辯证法即历史唯物論相对抗的,是与数千年来貫串在历史中的客观規律背道而馳的,他的辯证法不外是存在主义对馬克思主义的修正。从个体的实践即“計划”出发的薩特尔的辯证法,根本就不是表現历史辯证法的东西。最后的第十一节批判了亚当·沙夫关于薩特尔的存在主义的見解,指出沙夫贊揚薩特尔提出了問題幷且把存在主义与馬克思主义的“不同意見的中心点”归結为“人的問題”这两点,是錯誤的。作者认为,这等于沙夫接受了薩特尔关于所謂“馬克思主义的空白”的說法;沙夫的这种錯誤态度完全出于他的抽象的人观、抽象的人生观。以下摘譯的是作者着重批判薩特尔想“补充”馬克思主义的“空白”和曲解自然辯证法与历史唯物論的第六、七、八等三节。  相似文献   

15.
符号学,这門介于語言与数学之間并跟邏輯学和认識論密切有关的具体科学,过去一直是資产阶級唯心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的专門研究领域。随着控制論和信息論的发生、发展和它們在工程技术中的实际应用,符号学作为一門具体科学起了巨大的作用。现代修正主义者企图用符号学来“补充”馬克思主义哲学,用符号学的具体科学內容来代替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用資产阶級学者过去在符号学中散布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来偷換唯物主义和辯証法。克劳斯和賽格特的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篇文章在“建立一种馬克思主义符号学”的幌子下,把作为具体科学的符号学抬高为馬克思主义哲学,販卖資产阶級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全文共分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抄袭莫里斯的观点,討論思維反映的对象、語言符号、思維反映和使用符号的人这四个因素所組合成的各种二項关系,将符号学分为研究符号和符号的关系的邏輯語法、研究符号和反映的关系的邏輯語义学、研究符号和对象的关系的信号学与研究人和他所使用的語言的关系的语用学四个分支。作者把符号学定义为关于“語言符号及共相互之間的关系、語言符号与思維、客观实在和人的关系的一般理論”,把符号学当作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說什么“我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符号学为认識論的一个分支”。在第二部分中,作者討論了語义层理論,尤其是它的这样一条原理:一个表达式决不能同时属于两个不同的語义层。他們把这条原理当作哲学原理,說它“无非是一般唯物主义反映論原則的精确化”,并責备馬克思主义哲学家,說“在馬克思主义认識論中各层語言的区分还决不是众所周知的”。在第三部分中,作者討論了符号学的应用,把符号学当作“一种一般的学术批評理論”,否认馬克思列宁主义是学术批評的准則。作者认为“学术批評确实跟社会状态无关”,可以不联系社会的經济和政治状况,不要阶級分析,而只限于作語法方面的和語义方面的批評。而所謂“語法批評”, 仅仅涉及一种学术理論的“內部結构”,“針对不能允許的語句构成、語詞在語句中的錯誤摆法和語法上的毫无意义”。所謂“語义学批評”,仅仅涉及“語詞、語句等等与它們所表示的东西的关系”,批評“它們沒有妥帖地再现它們所涉及的事态”。作者抄袭資产阶級語义哲学家的观点,把学术批評局限于語言方面,并为这种唯心主义的“內在批評”作辯解,說什么“关于內在批評,常常有一种很不正确的謠传,說它謀求脫离社会批評的科学研究,过象牙之塔中的学术生涯。这种責难是不公平的”。作者还从莫里斯那里剽窃了語用学批評,企图把它塞到历史唯物主义中,說什么“語用学批評是責难一种学术領域的命題或理論滥用詞汇、不熟悉生活、脫离具体社会需要,等等”,是“有哲学的党性范畴的领域,主管語用学的批評領域的哲学领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一篇以新实証主义代替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义奇文。修正主义者贊赏它,例如米丁在談到达篇文章时說,“克劳斯和賽格特在唯物主义地解释符号学方面作了有意义的尝試”,他們的“論文中所包含的論点是很有意义的”(“馬克思主义认識論与符号和意义問題”,載苏联《哲学問題》1963年第6期)。进步的哲学家反对它,例如岩崎允胤(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批評这种文章的基本观点是任意的、主观的,反映了“一种数学主义符号論偏向”(“符号邏輯·控制論·符号学”,載日本《唯物論研究》1964年夏季号)。  相似文献   

16.
本刊第四期所載“实用主义——帝國主义的御用哲学”一文,漏寫了一个附注。这个附注的內容如下: “本稿参考了密利維尔所著“实用主义是帝國主义的反动哲学”一文,稿內有些引号中的話是从该文轉引的。又,关于失勒自称是布洛达哥拉斯的弟子一事,見周谷城所著“实用主义批判”一文。”  相似文献   

17.
近几期“中国穆斯林”揭发馬震武以宗教門宦和封建特权所干的損人利已危害人民的一些罪恶事实,真是令人聞之髮指!气憤填膺!就拿他在1953年来东北吉林市北山给篩海馬达天修拱北一事来說,他給西北回民同胞造成了无可估計的損失和浪費。这一次他哄动了五六百人从数千里外来东北給篩海干“尔麦。”个人損失不計外,他还借此机会向群众压榨了七八万  相似文献   

18.
哈薩克族     
哈薩克一詞最初在历史上出現,是在十五世紀中叶,在很早的时候哈薩克族的祖先曾是烏茲别克部落的一部分,后来脫离烏茲别克而独立,在今苏联哈薩克斯坦一带建立了哈薩克汗国。“哈薩克”的意思,就是已脱离其部族的“自由人”。哈薩克族很早就以牧放牲畜为生,在较长的时间內,他們游牧在今新疆西北部和中亚細亚一带。在清朝时朗,哈薩克族人民为了适应牲畜生存,冬天住在新疆地区,夏天則迁到帝俄境內。1864年中俄定界后,我国境內的哈薩克族便定居在新疆北部。現在。哈族人民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尔自治  相似文献   

19.
唐钺 《心理学报》1959,4(4):46-48
当然,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但这样的同語反复不能解决什么問題,因为问題就在于心理是什么东西。要討論心理是什么,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去討論心理的性貭、实貭或本貭是什么(用邏輯的詞語来說,这大致可以說是心理这个名詞的內涵問題),一个是举出具体的心理的例子(这大致是“心理”的外指問題)。前一途径是很重要的,可是几乎一开始就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前半叶,自然科学的發展向哲学提出了很多問題,关于認識的学說遂贏得了一种非常的重要性。对科学的审視引导一些人去研究他們認为是嶄新的哲学,比如約定論或实用主义,而另一些人則对哲学予以实証論的否定。实証諭这个概念有三种主要形式:一是孔德加于它的那个形式;一个是馬赫加于它的那个形式;再一个,便是在1929年由“維也納学派”出版了宣言綱要的新实証主义所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