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与法有机结合--论和谐医患关系之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有赖于道德与法律的有机结合.既要发挥道德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又要发挥法律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在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建设中,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但道德是统帅.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辽宁省医患双方道德素养现状的调查显示,医患双方道德素养不高,参差不齐,医患双方道德素养不高的原因有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医学伦理教育的缺失,医学职业精神道德内驱力形成机制没有建立,缺乏诚信文化.还存在许多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3.
医患会话分析是一种尊重语言事实的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我国研究者主要从医患会话的语言结构组合特点和基本特征;医患合作模式、特点和原则以及医患会话信息传递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语料的覆盖面、典型性不够,分析语言现象与本质的逻辑不严密,语料属性判断标准不统一,研究目标不明确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医患关系是医方与患方因医疗活动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Sandu、Caras和Nica借鉴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将道德发展阶段引入医患关系的发展,根据其发展深度的水平建立了医患关系的道德发展模型,提出了道德视角下医患关系发展的三个水平,即前习俗道德水平、角色和服从的习俗道德水平和后习俗道德水平。探索了与医患关系道德发展相关的重要心理因素——期望差异、信任和心理需求满足,并依据该模型从道德发展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人学".医学与人文密不可分,可以说医学人文是医学的灵魂,而医学和人文是医生的两翼,缺一不可.但是,当前的医学无论是从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医患诚信的丧失,还是从紧张的医患关系来看,医学人文观念已经变得日益淡薄,同时医疗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医学人文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使医学回归人文,如何强化医疗服务的人文性,不仅是患者及社会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医学界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导致医患关系失和原因的基础上,界定“患者道德权利”内涵,揭示患者道德权利被忽视和遭受侵害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常见原因,结合患者道德权利的特点,提出强化患者权利保护的措施,即转化患者道德权利为制度性权利,提升权利的权威与效力;提高医务人员人文素质及执业能力;创新患者道德权利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7.
维护共同利益:医学道德存在的现实基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们为什么需要医学道德 ?作为医务人员处理医患关系的行为准则 ,究竟是一种社会的外在要求 ,还是一种与行业生存、发展有关的内在要求 ,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 ?要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并不容易 ,这需要我们去探讨医学道德的本质和存在的现实基础。搞清楚这些问题 ,或许能帮助我们解决在临床医疗道德实践中碰到的各种难题和困惑。1 临床医学道德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在处理医患关系的矛盾和冲突时 ,社会和医疗管理部门会对医务人员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道德要求。对此 ,有人常常会问 ,为什么在医患关系中总是要强调维护病人的利益 ?医生是一种职业 ,还…  相似文献   

8.
在生命医学伦理学范式下,医疗决策的核心与关键在其道德正当性。具有道德正当性的医疗决策即使不能将道德陌生人性的医患关系升华为道德朋友,也不会将其恶化为道德敌人。在防止医患关系被异化为道德敌人的价值上,生命医学伦理学的公平和尊重原则优于有利和不伤害原则。对于促成道德朋友而言,医生的人文医疗决策能力要比科学决策能力更重要。只有不伤害或能增进医患信任的医疗决策才是好的和具有道德正当性的医疗决策。医务人员的人文能力是决定医患关系和谐与否的关键所在。为防止医患关系恶化为道德敌人应该建立医生回避制度。  相似文献   

9.
新伦理学要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容提要行为之应该如何的道德价值,说到底,不过是行为之事实如何对于道德最终目的--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和增进每个人利益--的相符抑或违背之效用,因而是通过道德最终目的,亦即道德终极标准,从行为事实如何中产生和推导出来的:符合道德最终目的的行为之事实,就是行为之应该,就是具有正道德价值的行为;违背道德最终目的的行为之事实,就是行为之不应该,就是具有负道德价值的行为.这就是可以推演出伦理学的全部内容、全部对象的伦理学公理.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一个道德价值推导公式:前提1:道德最终目的(道德价值主体)前提2:行为事实如何 (道德价值实体)结论1:行为应该如何(道德价值)结论2:与行为道德价值相符的优良道德(优良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0.
自休谟明确设定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分立以来,横亘在两者之间的巨大鸿沟就成为后世哲学家不得不设法跨越的障碍.在道德哲学领域,元伦理学的开创者摩尔更是将以事实为基础推演出道德判断的论证模式称作“自然主义的谬误”,这也就在道德向度内彻底割裂了二者.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哈贝马斯抛弃旧形而上学的实体预设,将事实、价值、规范的三分结构整合入普遍语用学中,从而为道德知识之普遍性寻求到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