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的政策逻辑, 分析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构的策略应该采取研究视角、学科体系和研究取向等的多重整合, 包括个体、情境和社会视角的整合, 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整合, 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的整合。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核心, 整合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治理的机制和过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在建构影响社会发展的心理环境。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构需要社会发展的视角, 应该探索社会发展心理学的路径来承担整合学科体系和社会治理实践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首先讨论医联体的概念和定义,辨析了"整合"和"整合医疗"的概念,即整合是改进有关可及、质量、使用者满意和效率等服务的一种手段,而整合医疗是一个将有关诊断、治疗、照护、康复和健康促进等服务的投入、配送、管理和组织结合在一起的概念。同时指出了整合医疗的原则应该是国家指导的、聚焦于公平的、以人为中心的、依赖有效的信息和财务系统的、以证据为基础的、以结果为导向的、以伦理学为基础的且可持续的。接着讨论了医联体在有关国家的实践,包括整合医疗的类型、利益攸关者及整合的强度。最后介绍了美英两国医联体不同做法的有关案例。  相似文献   

3.
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既是顺应全球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梳理加拿大安大略省卫生保健体系改革所显示的整合内涵、整合方式、整合评价,总结其特点,包括始终强调病人优先、健康公平;坚持各司其职、共同治理;鼓励民众参与、公开透明;保障绩效,推进可持续发展。从保障民众享有公平的医疗保健权利、梳理卫生体系管理者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关系、建立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三方面,提出对我国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础、临床与预防医学的整合是预防医学发展的方向,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推进痰病早期防治,提高疾病防治的科学性和效果,促进新的卫生保健服务体系的构建,促进保健公平.提出完善和加强社区疾病防控的建设等是实现整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智慧医疗是互联网技术及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下缓解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瓶颈的有效模式。通过研究近几年的文献及相关研究成果,以智慧医疗产生及发展为出发点,探讨智慧医疗在医疗资源的整合、医疗软硬件设备升级、医疗模式人性化及医疗费用亲民化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在其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智慧医疗若要给医疗行业环境带来更深刻的影响,还需要在政府宏观指导下,建立协同合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服务的重点向前移,以及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信息化服务内容应向更深更广范围延伸。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对临床呼吸病学进行整合的必要性,并分别从呼吸病学与临床相关学科、呼吸病学与临床流行病学、预防医学、城市大医院与社区医疗、成人呼吸病防控与儿科呼吸病等方面进行整合的可能与方式.  相似文献   

7.
从公共管理新视角,重点探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与其高端医疗资源基于区域健康信息互操作的发展战略,旨在为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新提出"新型和谐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需求,为政府管理及其公共政策提供信息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8.
研究香港医疗一体化建设,提出其对当前内地医疗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从香港医疗体系的成功经验入手,采用文献研究和对比分析方法,探讨香港医疗一体化建设对当前内地医疗体制改革的启示。通过研究香港医疗体系,指出其资源配置的高效、转诊制度的完善等特点与实践,均源于香港政府的系统思考和顶层设计。要深化内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应注重主导推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立统筹机制、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及建立专项预防保健基金。  相似文献   

9.
产业组织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卫生经济的发展需要借鉴它的手段和方法,需要研究医疗卫生产业组织的相关问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建立和发展,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再造,都离不开医疗卫生产业组织研究.市场,特别是非完全竞争的医疗服务市场,它的市场结构、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是卫生政策能够发生应有效力的作用点.  相似文献   

10.
以区域医疗信息交互平台为技术支撑,建立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的协作体系及专家团队,对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的综合功能进行可行性研究.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提高了服务效率、控制了医疗开支、改善了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促进了不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协调合作.同时有利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利于三级甲等医院专注于疑难病症的治疗和研究,有助于一、二级医院提高患者信任度及全科医生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