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概略介绍新兴的脑功能磁共振检查原理及其对人脑运作机制、人类精神活动的研究.讨论脑功能磁共振的临床技术是否完善、现阶段普及该技术是否可能和必要,以及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检查可能引发的隐私权、歧视等伦理学问题,并探讨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
周广方  金花 《心理科学进展》2023,(11):2078-2091
精准功能磁共振成像(precision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fMRI)是指在单个个体中收集大量fMRI数据的一种数据采集策略,相较于传统fMRI研究中针对每个被试采集少量数据,之后通过组平均揭示认知过程的脑功能规律或是特定人群共享的脑功能特征的方法,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揭示每个个体的大脑特征,因此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和应用。迄今为止,众多研究采用该方法从功能网络组织的个体差异、个体识别、局部区域的功能定位、个体网络枢纽的识别、个体功能网络的发展与可塑性和临床应用六个角度系统揭示了个体化的脑功能网络组织,这些研究成果对未来脑科学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未来研究应该重点探讨现有研究所揭示的个体功能网络组织特点与行为表现的关系,通过对数据分析和成像技术的改进减少该方法所需的扫描时间,并尝试将该方法应用到任务态fMRI和多模态数据的融合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青老年组不同难度下心算活动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不同心算难度下脑区的活动以及年龄的影响。14名志愿者(20~29岁青年和60~69岁老年被试各7名)参加了该实验。实验任务为2个难度水平的连续减法心算,分别为1000—3和1000—17。结果表明:(1)心算加工激活了额叶和顶叶的许多脑区;(2)大脑左半球是心算加工的优势半球,但随着心算难度加大,大脑一侧化程度下降,而年老加剧了这一趋势;(3)青年组进行简单心算(1000—3)时,额中回未见明显激活,而老年组进行简单心算时,该脑区被明显激活。总体上,额叶和顶叶在心算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任务难度和年龄对心算加工时脑活动的影响以额中回区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刘惠娟  邱江 《心理科学》2015,(4):1004-1011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是指在静息状态下测量的BOLD信号,即受试者安静地躺在扫描仪中,不给受试者任何特定的任务,受试者也不用做任何反应,此时受试者的大脑活动处于自发状态。通过使用该技术可以为抑郁症发作的临床现象提供神经影像学依据,以期为将来抑郁症的治疗提供生物标记。因此,本文综述了大量抑郁症患者在静息态脑功能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了单、双相抑郁症,首、复发抑郁症,早发性、晚发性抑郁症,难治、非难治性抑郁症等不同类型的抑郁症在包括局部一致性(Re Ho)和低频振幅(ALFF)在内的功能分化以及包括功能连接密度(FCD)、功能同伦(VMHC)、复杂网络(Complex Network)和ROI功能连接在内的功能整合两大指标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脑成像技术在医学和认知科学领域中的迅速发展存在很多伦理问题,本文对其主要的伦理问题如隐私保护、安全性、知情同意和自主性等进行了探讨.尽管有关脑成像技术的伦理问题争议不断,但就如何对其进行合理规范,促使其更好地发展是可以达成共识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性框架效应指个体进行社会性决策时, 描述方式(即框架)对其选择倾向的影响。采用“伤害/帮助框架”范式, 本研究在行为上发现了显著的框架效应:被试在伤害框架下比帮助框架下, 更倾向于选择利他选项, 这可能是由于伤害框架凸显了伤害他人的后果及有意性, 从而提高了道德冲突水平。在神经活动上发现(1)静息态下, 右侧颞顶联合区(TPJ)的低频振荡振幅(ALFF)与框架效应强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2)道德加工相关脑区构成的局部脑网络内部的功能连接强度(FC)能够有效预测框架效应强度。本研究首次利用静息态功能连接探讨个体的社会性决策受到语言表述方式影响的神经机制, 为进一步揭示社会决策中的个体差异提供了神经学证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外形成了脑认知功能的新热潮。从哲学思维的角度,分析了脑认知功能研究的发展概况。首先,在科学实践基础上,人们对大脑功能侧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其次,从联系的观点出发,现在人们更倾向于双脑协同是完成心理活动的神经学基础;最后,从系统的、发展的观点出发,赫曼提出了“全脑概念”,增加了边缘系统与神经心理功能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8.
脑的四个功能系统学说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根据实验事实 ,讨论脑内评估 -情绪的功能系统。在此基础上 ,发展鲁利亚的脑的三个功能系统学说 ,提出脑的四个功能系统学说 ,认为脑内存在包括评估 -情绪功能系统在内的四个互相紧密联系的功能系统 ,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这四个功能系统相互作用和协同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张维  陈剑强  苏经宇  翟洪昌  黄勇  李健萍 《心理科学》2007,30(6):1382-1384,1388
探讨名人与陌生人身份判断的脑功能。6名被试参加实验,运用功能磁共振技术采集数据,AFNI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实验结果显示,名人面孔身份识别主要激活了额颞区和梭状回等,陌生人面孔识别主要激活了脑岛和梭状回。实验表明,熟悉名人面孔与陌生人面孔识别有其不同的区域;都有梭状回的视觉加工,但是激活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11.
朱莉  李克 《心理科学》2007,30(4):1013-1014,989
催眠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本文从意识状态、疼痛及精神病理现象三个方面对脑功能成像在催眠状态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并对脑功能成像技术进行了比较。提出国内可以借鉴相应的方法来研究中国气功。  相似文献   

12.
脑功能定位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沛  张国礼 《心理科学》2005,28(1):135-137
本文阐述了脑功能定位的具体技术及其与社会心理现象相结合的心理神经模型。这种结合的趋势有助于促进神经科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有助于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中固有的一些具体问题。同时,由于社会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因此并不一定都适合直接进行脑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3.
产前超声检查的相关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检查是产前诊断的一项主要检查技术,应坚持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原则,并且在检查前充分告知孕妇超声检查的安全性及局限性。对知情同意、人工流产及性别鉴定等伦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医生应告知孕妇胎儿的异常情况。以便其做出决定。  相似文献   

14.
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und,TVS)检查是妇产科的一项重要检查技术,应坚持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检查前应首先充分告知患者检查的必要性、安全性,让患者理解,并征得其同意,检查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检查后不泄露患者的秘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共建和谐医院、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脑死亡"立法是必要的并可以得到充分的伦理辩护:尊重人,特别是尊重人的自主性是"脑死亡"立法的伦理基础."脑死亡"立法符合有利和公平的伦理原则,符合功利主义伦理学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但我们在立法时,应尽量贯彻不伤害原则,注意保护患者及其亲属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活体肝移植的伦理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活体肝移植术部分解决了供肝短缺的问题,10多年来其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由于活体肝移植需从活的供体身上切取部分肝脏,且供体多为患者家属,故存在着供体的选择,供体的贡献与代价,患者的家庭,心理,社会等伦理等问题。因此在提高活体肝移植技术水平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活体肝移植的伦理学问题,遵守伦理原则,使活体肝移植不但能从技术上达到,在伦理学方面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Many issues in ethics arise in relation to the contexts in which psychologists work. However, most ethical decision-making models reproduce the way in which psychologists tend to approach ethics by focusing on ethical dilemmas and proposing a step-by-step response to deal with them. Although these models might be useful, their emphasis on reactive approaches and their lack of contextualization constitute significant limitations on their applicability. In this article, an approach to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tha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text in developing proactive strategies to solve ethical issues is proposed. This approach is further explained through its application to medical and rural setting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suggestions to the training in ethics are final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产前超声检查是指在妊娠期间应用超声检查技术检测母体内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随着超声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产前超声检查已成为产前诊断的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从医学与哲学的角度对产前超声检查的必要性、安全性、局限性以及相关医学伦理问题,如知情同意权、隐私权及人工流产等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