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上,自称为大仙的人一般分为二大类:一类是为了捞取钱财等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装“仙”弄“鬼”来骗人;另一类,则是患有疾病,是一种病态反应。 这种疾病,医学上称之为:癔症性附体征。学者们的研究表明,此病的患者可能有心理遵从或者精神病。 下面,就介绍一例此病患者的发病情况,读后,也许您会对一些所谓的“大仙”有所了解,明白要相信科学、相信真理,反对虚假、反对迷信。 有这么一位范姓老年妇女,是农民。她经常腰酸腿痛。这  相似文献   

2.
癌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几乎有15%~20%的癌症是由病毒感粢导致.研究病毒与癌症之间的相互关系,除了阐明癌症的病因学之外,更有助于发现和分析癌症发生、发展的机制,从而为人类最终战胜癌症这一病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内经>"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疾病防重于治,从养生入手,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变,这一思想对于高血压病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血压病的防治应遵循<内经>"治未病"思想和养生保健理论,从饮食、情志、运动等方面进行综合调养,并结合中医中药,达到稳压降压的目的.尤其对于高血压痛的二级预防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一般存在着病和证的两种演变,相对于病而言,证有着更高层次的组织方式,有自身发展规律,反映的是机体整体状态.这种对证的诠释有利于中西医理论间的接轨,使证研究更容易被现代医学理论所接受,是中医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病证二者并不矛盾,而是互补,共同提供了对疾病的完整认识.  相似文献   

5.
反思"中西医结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中医、西医的特点及缺陷1 1 中医的特点和缺陷。中医是在总结医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以整体综合的观察方法 ,在不干扰原有生理病理状态的情况下 ,借助朴素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 ,探讨人体一般反应性问题 ,形成的高度概括的医学理论。它在整体上和原则上客观地反映生命运动的规律性 ,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对药物作用的认识 ,都充分体现了对立统一 (矛盾 )的整体观念。中医的最大长处 ,在于不是单纯着眼于病变局部或者只着眼于祛除病因 ,而是着眼于机体的整体治疗。疾病是由于各种病因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整体反应 ,通过“望、闻…  相似文献   

6.
王健波 《天风》2006,(5):27
而对于正在经历困苦忧伤的弟兄姊妹,我想:按着神的心意,靠着神的恩典, 积极地面对,是不是会比怨天尤人,消极地问为什么更有益处呢? 医生是给病人医治疾病,为病人减轻、消除痛苦的,而一个无用的医生又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辨证论治"原则在疗效评判上的理论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也是中医诊疗体系的一大特点。与西医比较而言 ,在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对症治疗这三种手段中 ,中医比较重视辨证论治。“证”是一个介于“病”与“症”之间的概念 ,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自医圣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确立了此原则后 ,二千多年来 ,历代名医均奉之为上法 ,遵之不移。实践也证明 ,“辨证论治”原则以其具体、灵活操作等优点的确在临床诊疗疾病中发挥出不可磨灭的作用 ,那些传颂千古的名医验案无不是以此为大法。在中医自身的理论体系中 ,此原则历经几千年…  相似文献   

8.
"理性医疗"是对疾病进行科学、客观地综合分析,由此筛选出一个理性的处置方案的医疗过程."理性医疗"不但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医患双方,更符合自然科学的规律,同时,对传统的伦理学观念也是一种补充与完善."理性医疗"的实现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协作.  相似文献   

9.
自然思维对认识不加批判,以有限的经验得出"客观真理".接受过专门训练的医生基于自然思维态度来理解疾病.生活世界是前科学、前理论的世界,具有主观性、直观性,患者是基于生活世界的态度来体验疾病.尽管"典型化"为双方交流提供了基础,但两者共享世界毕竟有限,因此,在此层面上,双方交流就不太容易.  相似文献   

10.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证"是辨证论治的基础和关键.我们说"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是因为它具备了构成系统的基本条件--要素、联系、功能.因此,运用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剖析"证"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实现"证"的客观化、规范化,对中医学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证"的性质、结构及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在中医现代研究中 ,证的研究乃是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不少学者认为 ,中医的现代化可能会在证实质的研究中得到实现。然而 ,证是什么 ?近年来人们对此问题做过不少讨论 ,见仁见智 ,或说证是证据 ,或说证是症候群 ,或说证是证型 ,或说证是疾病在阶段上的病机 ,或说证是疾病时机体在整体层次上的反应状态 ,或说证是疾病阶段病变在人们认识上的反映。在证实质研究已经经历了相当长时间后的今天 ,我们对证为何物还没一个统一的认识 ,这种状况值得深思。笔者在此就证的性质、证的结构以及证研究问题 ,谈谈自…  相似文献   

12.
肿瘤治疗:以人为本,从"过度"到"和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肿瘤的综合治疗,以往过分注重疾病本身,强调彻底杀灭肿瘤的根治性疗法,必然会导致过度治疗.随着对肿瘤演变过程了解程度的提高和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肿瘤是一种慢性病"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对肿瘤细胞的镇压是必要的,但一定要适可而止,要让健康的细胞、组织、器官修养生息,实现机体与肿瘤的"和平共处",达到长期带瘤生存.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临床工作中对"安慰剂"效应重视不够."安慰剂"效应建立在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之上.生物医学模式重视疾病的生物学意义而忽视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医生对患者态度冷漠,患者对医生缺乏信任,已成为我国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继而弱化了医疗的"安慰剂"效应.推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倡临床工作以人为本而非以疾病为主,建立医患共赢的医疗体制,改善医疗环境,有利于产生和加强临床工作的"安慰剂"效应,切实促进医疗和谐.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与遗传、免疫、种族、环境等因素有关的侵犯多系统结缔组织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多器官受累,症状重且复杂,病情反复缓解和发作,故本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终身治疗.糖皮质激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中为最关键的药物,糖皮质激素的荆量、合理运用及"度"的掌握是治疗疾病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961年,Orie教授提出荷兰理论,认为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同一病种而具有不同表现。而当前理论认为二者为独立疾病而有相似表现。争议持续至今已整整50年。哮喘与COPD的重叠现象一直让临床医生感到困惑,并带来临床的一些实际问题。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以及将来的指南给予更明确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对巫术治病迷信的"灵验"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己的生命,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关注与疾病的防治,历来是人类的一项重要的活动,也是巫术迷信大行其道的重要领域。从古代的驱鬼去邪的方术祛病法,到现在广大偏远农村  相似文献   

17.
透过循征医学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临床医学行为也由过去的以理论知识加个人经验为指导向以循征医学为依据的模式转变。循征医学所提倡的是科学治病 ,通过提供和运用当前最好的证据 ,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最终造福于病人。1 循征医学反映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传统医学的医疗模式是以疾病和医生为中心。而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的进步 ,人们对医疗保健的要求已不单纯满足于治疗疾病与症状的控制 ,而是希望改善疾病转归和提高生活质量转化。循征医学的医疗模式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 ,它所强调的是以病人…  相似文献   

18.
在对"取象比类"认识所引起的困惑及其本质等进行复杂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其实质是对多因素作用下的疾病整体变化--不同病理状态及其演变、防治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它不同于现代医学的针对具体病因或组织器官的认识与把握防治.其优势与不足,只有在复杂科学的前提下才能有一个更准确、客观、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相传远古时期鸿水滔天 ,鲧奉命治水 ,采用“堵”的方法 ,筑坝堵水 ,9年而洪水不息。大禹继续治水 ,改用“导”的方法 ,开山凿川 ,九川入海 ,13年而水息。目前 ,多器官衰竭 (MOF)的防治就面临着“堵”与“导”的困惑。1 问题的提出MOF是指在重大手术、休克、创伤、感染期间或其后的疾病稳定期同时或连续出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功能衰竭[1] 。自 1975年提出MOF这个概念以来 ,MOF一直是外科的常见危重症和死亡原因。MOF的发病机制 ,主要有如下几种学说[1] :(1)肠道学说 :大量研究证实 ,肠道血供极为脆弱 ,各种MOF…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医院服务理念已不再适应当前医院服务的需要,医院服务的理念已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但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实行过程中,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却越来越低,从四个角度提出对"以病人为中心"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