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新穗 《天风》2008,(7):16-17
物质世界,人们离不开金钱,无论是教会事奉,还是个人生活,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金钱的支配,这是无须否认的。但是如何对待金钱,树立一个什么样的“金钱观”,却直接关乎着事奉的成功和失败。  相似文献   

2.
杜林致  乐国安 《心理科学》2003,26(5):915-916
1 引言  金钱不仅仅是一种商品交换的手段 ,还是人们生活的“参照框架”和进行个人价值评定的标准 ;人们的金钱观念会影响到其工作态度和行为、生活、收入满意度、消费行为、经济冒险行为等。由此 ,分析人们的金钱心理和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一些心理学家对金钱心理的成分进行了分析 ,如Goldberg和Lewis (1978)区分了四种主要的金钱成分 :安全 ,权力 ,爱 ,自由 ;Forman (1987)描绘了五种经典的(与金钱有关的 )神经病类型 :守财奴 ,挥霍者 ,大亨 ,讨价还价者 ,赌徒 ;Doyle (1992 )提出了四种金钱人格类型 :驱动者 ,慈悲者 ,分析者…  相似文献   

3.
别人的知识能变成金钱,我的知识为什么一钱不值?这是当前大多数知识分子面临的一个共同困惑。 俗话说:“知识就是金钱”、“知识就是力量”,这句极富诱惑的名言,古今中外广为流传。它时刻提醒人们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但是知识怎样变成金钱财富,却从来没有人具体的指导过,许多不得其门的知识分子,并没有因为知识丰富而改变贫穷潦倒的命运。 知识不可能自动变成金钱,“当教授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现象也不会自动消失 世纪之交的人们反省自己,也反省历史。历史告诉我们:知识不可能自动变成金钱。 凡高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所画的…  相似文献   

4.
金钱断想     
没有金钱便不能生活,但生活不仅仅是为了金钱。 金钱似乎无所不能,但有两种东西比金钱还要宝贵:一是获取金钱的能力,二是知道金钱局限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调适心理 感受幸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生活得很现实,追逐金钱,追逐物质享受。很多人认为只要有了金钱,有了大房子,有了汽车就拥有了幸福。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金钱和幸福能不能等同呢?  相似文献   

6.
田雯 《中国道教》2018,(3):19-21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常常以牺牲身心健康为代价,换取金钱和权力,在获得财富和权力后却无福消受,这样的例子在现代社会中屡见不鲜。日复一日地超负荷工作,长期积压自我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类似的行为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相悖的。  相似文献   

7.
跨期选择以往的研究集中于金钱数量结果。基于维度加工的模型,本文探究了在跨期选择中,人们面对质量差异的结果(如,今天的低配版手机还是六个月后的高配版手机)vs.相对应的金钱结果(如,今天的5000元还是六个月后的6000元)的选择偏好差异。3个实验结果表明:人们面对质量结果(相比于金钱结果)的跨期选择表现得更耐心,而这种现象是由于人们面对选择时在结果维度差异感知不同所致。与金钱结果跨期选择相同,质量结果跨期选择的心理加工过程同样遵循维度间差异比较。本研究为基于维度的跨期选择模型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穆斯林的金钱观马成恩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金钱作为财富的表征,在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拜金主义、金钱万能的倾向,以及不择手段地掠取金钱,挥霍资财的行为,对社会产生了极环的影响,损害了我国...  相似文献   

9.
时间与金钱     
上帝的圣诞树上,挂着两份礼物:一份是闪闪发光的金钱;一份是平做无奇的时间。每人只准拿一份,这是规定。“天哪,这可怎么办户人们在圣诞树旁转转悠悠,左思右想。“亲爱的人们啊.”金钱迷人地笑道:“还用得着我多开口吗?你们吃的.用的.玩的,那一样不用我去换取?选中了我,你们的生活才会闪烁出幸福的光彩!”“是阿是啊!”人们觉得言之机可是,正当有人把手伸向金钱的时候,忽然响起时间那低沉而又稳重的声音:“如果放弃了时间,纵使拥有无数的金钱,又哪来的幸福可言呢?”所有的人都呆住了。时间与金钱@文正英  相似文献   

10.
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发展商品经济,注重经济效益必然带来人们在对待金钱问题上的观念的变化。这样就使正确认识和处理金钱与个人幸福的关系问题显得非常必要。 钱是货币的日常生活通俗用语,它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财富的一般代表物和象征。所谓个人幸福是指在个体的人生活动中,人们通过  相似文献   

11.
生活短笛     
没有金钱的生活是可怜的,为了全钱的生活是可悲的,仅有金钱的生活是可叹的。在没有信念的生活土地上,到处是荒凉的景象;在没有信心的生活道路上,到处是重峦叠嶂。没有创造的生活,不能算生活,只能算活着。  相似文献   

12.
生活短笛     
没有金钱的生活是可怜的,为了全钱的生活是可悲的,仅有金钱的生活是可叹的。在没有信念的生活土地上,到处是荒凉的景象;在没有信心的生活道路上,到处是重峦叠嶂。没有创造的生活,不能算生活,只能算活着。  相似文献   

13.
知识主体论     
知识主体论汤潮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曾经历了以权力为主体的社会和以金钱为主体的社会,未来社会应当是知识为主体的社会。权力主体社会是强制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合一,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即是如此;资本主义是“金本位”社会,行政权力以金钱为后盾。以知识为主体,财富...  相似文献   

14.
幸福是0.25     
许多学者对金钱与幸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无一例外地提出二者的相关性约为0.25。也就是说,金钱和幸福之间有一点儿关系,但关系并不大,用学者们的话说是“轻微的正相关”。假设人们将幸福的满意度作为一条纵轴,而金钱收入为一条横轴,两轴相交以零为起点。则当人身上一个“大子儿”都没有的时候,幸福满意度确实很低,几近于零,一旦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诗词中的知识分子情结王同书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深受传统薰陶的知识分子,素所崇敬的不是地位、权力和金钱,而是品格、学问和才华,遭逢胜己者,会高山流水,刻骨铭心,弦歌雅意、五体投地。而诗词又是人们德才学识的最好载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词知人...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钱商? 简单地说钱商就是金钱的智慧和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二是正确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 由于种种文化上的习可贯和影响人们对于金钱怀有爱恨交加的矛盾心理。中国古人一方面讲“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另一方面又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富不仁为仁不富’‘整个一个·“越穷越革命越穷越光荣的原版。其实西方文化中也有这样的例子莎士比亚的戏剧就对金钱进行无情的怒骂:’金子把恶的变成善的,把丑的变成美的···...一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剖析后这样揭开了资本的画皮:资本来到世…  相似文献   

17.
成功的艺术     
人们在狂热梦想中等待成功,人们在以速战速决为座佑铭而追逐成功。然而,成功到底又是什么呢?  旅店大王希尔顿说:“成功不是以金钱来衡量的,富有的人并不都懂成功的艺术。”  是的,工人的工资是按工作能力支付的,然而,他的成就决不是以银行的存款来衡量的。多少伟大的成功者,他们并不是富豪,而且相当贫穷:印度伟大的政治家甘地,死后留下的遗产只是两只饭碗、两双拖鞋、一付眼镜、一块老式怀表等而已。海伦·凯勒,这位成功者的典范,她克服了先天的障碍,以实际行动证明了盲聋之人并非毫无前途,从而给了千千万万如她一般的…  相似文献   

18.
两个实验考察了金钱和时间决策中决策者角色及相关因素对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1)两种决策中不同决策者角色都会引起风险偏好反转,人们在为他人决策时更偏向于风险寻求;(2)两种决策中风险偏好的反转都会受到任务框架、风险概率的影响,金钱决策中风险偏好的变化还受金钱数额高低的影响。金钱决策中存在决策者角色×任务框架×风险概率之间的交互作用,时间决策中没有发现这种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邵建平  韩雪  柳武妹 《心理学报》2018,50(12):1428-1437
以往关于时间与金钱奖励选择问题的探讨主要从员工工龄视角着手。但这一视角不能直接解释外部环境资源短缺时, 员工对时间与金钱奖励选择偏好的差异问题。本文依据生命史理论, 探讨外部环境资源(如就业资源和自然资源)短缺与否对员工选择时间和金钱奖励偏好的影响及内在机制。本文以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和企业员工为样本, 发现不管是外在就业资源短缺还是外在自然资源短缺都会促使员工更加偏好金钱而非时间奖励, 内在机制是外部环境资源短缺时人们的心理表征更具体, 并且这一现象在高物质主义者身上更为明显(实验1和2)。本文结尾讨论了对资源短缺、时间和金钱等研究领域的理论突破与推进。  相似文献   

20.
金钱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概念。国内外有关实证研究发现, 启动金钱概念会诱发自足感、经济型心理定势、自由市场的价值观以及利己自我图式(社会认知模型), 从而导致亲社会行为减少。文章探讨了金钱概念启动对利他性亲社会行为、遵规与公益性亲社会行为、关系性亲社会行为和特质性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关注:(1)金钱概念启动在组织管理中的研究; (2)贫富差异在金钱概念启动与亲社会行为关系中的调节效应; (3)深化时间概念启动影响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4)金钱概念启动影响亲社会行为的神经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