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批判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经典命题。资本主义的繁荣以及在经历危机之后继续幸存,是其内在的"抽离"机制在起作用。资本主义积累的秘密在于"剥削",其历史前提是依靠"剥夺"而实现的资本原始积累,包括城市资本对农业生产的剥夺以及全球资本和世界市场对奴隶和移民劳工的剥夺。资本积累从生成到存在之后并没有走向终结,而是在"驱离"机制的作用下,把过剩人口驱逐到资本主义生产之外的边缘空间。只关注抽离的某一种形式无法真正解放那些被抽离所宰制的人,只有建立跨越边界的联盟,通过废除产生剥削、剥夺和驱离共生关系的资本主义矩阵才能彻底根除这种"抽离"。  相似文献   

2.
林彪和“四人帮”的哲学是主观唯心论。他们这一伙叛徒、特务、反革命两面派,是地富反坏和新老资产阶级在我们党内的典型代表,集中反映了国内外阶级敌人在我国复辟资本主义的愿望。这就是他们的哲学的阶级根源。为了达到他们的反革命目的,他们把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割裂开来,用“左”的革命词句,以强调主观能动性为名,否认物质起第一性  相似文献   

3.
存在主义是现代资产阶级有广泛影响的主观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哲学流派。存在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发生的危机现象(世界经济危机)有关。它首先产生于德国,然后传入法国,从此就广泛流行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存在主义终于成为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在西德、法国、意大利)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小资产阶级广大阶层的一种时髦的  相似文献   

4.
自六十年代末期以来,苏联理论界很重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问题的研究。涉及的方面很广泛,现将其中两个主要问题简介如下: (一) 过渡时期的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1) 什么是过渡时期? 苏联学者认为,过渡时期是指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一历史阶段。主要根  相似文献   

5.
个体心理治疗的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雪华  申荷永 《心理科学》2006,29(6):1524-1526
本文尝试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角度对个体心理治疗的复杂性加以阐述。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心理紊乱并不必然是心理健康的敌人;在个体心理治疗的动力发展过程中,治疗师与来访者相互适应突现配对联盟,来访者的心理变化或新的心理结构的突现具有不可预测性;心理治疗的目标是使得僵化有序、封闭、适应不良的系统朝向日益复杂、开放、灵活适应的状态转化。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探索人类的心理体验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试论学生创造力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一、世界各国已把培养创造力当作“教育核心”教育核心的变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蒸汽机发明应用以前,是第一阶段,主要重视知识的传递掌握。到了蒸汽机以及电力等广泛运用于生产的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  相似文献   

7.
正"敌人"究竟意味着什么?谁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敌人"?最近由中南大学左高山教授撰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敌人论》一书直面这些核心问题,从政治哲学的视角刻画出"敌人"的整体映象。分辨敌人是政治生活的重要主题,如果不能准确辨识敌人,我们就无法界定"自我"与"他者",要么陷入"敌我不分"的迷茫,要么陷入四面树敌的窘  相似文献   

8.
《当代意识形态研究》宋惠昌1.意识形态概念的分析意识形态是社会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体系,社会群体(阶级等等)的根本利益是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和灵魂,意识形态是社会(或群体)的理论形态的自我意识,其中心内容是政治文化观念。意识形态具有多维的两重性。即实践性和理论性,阶级性和人类(共同)性,客观性和主观性,现实性和理想性。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一是提供政治“合法性”的依据;二是能够成为凝聚和引导一定社会或群体的“社会水泥”和“思想旗帜”。此外,它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也起着价值导向作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它是适应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价值观念,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促进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它又具有同社会公共利益相矛盾的反社会性,因此,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发出警告:个人主义可能成为资本主义的癌症,并且提出用“合理利己主义”、“新个人主义”取代旧的个人主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反映到政治法律制度中,集中表现为自由主义,它有一个从古典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的演变过程。古典自由主义,主要是针对封建专制主义的.具有鲜明的革命性质。但在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9.
同资本主义总危机对比起来,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是分外明显的,这种发展不能不影响现代资产阶级的宣传,迫使它寻找同共产主义思想进行斗争的新工具。近来,社会主义的敌人提出的“民族共产主义”口号,就是这种新的思想工具之一。在这个口号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货色呢? 1.“民族共产主义”是民族主义的形式之一所谓“民族共产主义”号召每个民族按自己的方式,给自己建立“本民族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数字资本主义是数字时代的资本主义新样态。这一样态在引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剧烈变革的同时,也使许多新自由主义者萌生数字资本主义将助推资本主义实现民主、自由、平等等规范性理想的正义幻象。作为批判数字资本主义的主要思潮,数字社会主义从“数字主义”“社会主义”“折中主义”等不同视角进行了置辩,但由于未能脱离资本主义制度形态的窠臼,最终导向失败。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不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没有“群众的世俗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资本主义非正义问题就不可能消解。所以以社会主义这一全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为基础,中国在数字时代提出了“数字中国”理念和方案,通过“数字中国”建设,中国不仅摒弃和超越了数字资本主义、数字社会主义的片面性,还创新和建构了社会主义“高阶正义”,丰富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徐礼伯  施建军  吴琼 《学海》2011,(5):75-78
战略联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但却有着较高的不稳定性。本文对国内外联盟稳定性问题研究做了梳理,综合评述了交易费用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四个主要的研究角度以及Das和Teng的内部张力分析框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危机、“知识经济”等一系列问题受到普遍关注,但因观察问题的方法不同,见仁见智,众说纷坛。为以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带动和促进基础理论研究,并在研究中巩固和加强哲学与各科学部门的联盟,本刊编辑部于4月12日召开了“考察世界经济动向的方法论问题”座谈会,来自北京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二十余位从事哲学、经济学、国际问题研究的专家出席了座谈会,就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现阶段资本主义的特点,东亚、俄罗斯、拉美等地区金融危机的实质和成因,国际金融危机和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关系,以及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13.
马克斯·韦伯(1864—1920)是现代西方知识界最有影响、同时又颇有争议的学者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学家就工业革命和理性资本主义为何首先产生于西欧的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持久的讨论。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著作恰好提供了美国社会学家所能接受的分析和解释,这是“韦伯热”首先兴起于美国的内在原因。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战后一跃而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则是“韦伯热”产生的客观社会条件。本世纪六十年代前后,美国的“韦伯热”波及到西欧和东亚,西德、日本以及亚洲的四条“经济猛虎”先后出现了“韦伯复兴运动”和韦伯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鲍佩尔(K.R.Popper,1902——)曾在维也纳大学学哲学、数学和物理学,系伦敦大学教授、伦敦经济学院哲学、逻辑与科学方法系系主任。他的主要著作有:《科学发现的逻辑》、《历史主义的贫困》、《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此处所载作者关于自由、平等、人道主义等问题的一些论点,摘自《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1952年英文第2〔订正〕版)。该书主要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作者说:“这本书是政治哲学与历史哲学的批判的概论,并且是对某些社会改造原理的考察。”(“序言”),“预期到马克思主义将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因而相当详细地探讨了它。”(“订正版序”)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带来军事理论的变革,战争的胜负不再表现为攻陷多少城池,消灭多少敌人,缴获多少飞机、坦克和大炮,而是要按照一方的意志实现某种政治要求或其它企图。在这种形势下,作战双方不再是一味追求增大威力,提高歼灭能力,而是通过种种途径瓦解对方斗志,削弱乃至瘫痪其指挥和作战能力,破坏通信、侦察及指挥体系,毁坏其作战装备。非致命武器正是实施现代战争实现以最小投入换来最大战争效益的最佳手段。所谓非致命武器是指使敌人失去反抗能力而达到作战目的的失能性武器。它的作战对象主要有三类:一是以人员为目标。主要…  相似文献   

16.
在基督教伦理中,"敌人"和"爱"都是感受上帝存在的补充形式:在敌人那里,上帝启示他们,他是作为他者存在于他们之中的,如同他们体会到在这个世界中上帝的距离;而在"爱"中,上帝则表明自己是作为救世主存在于他们之中的。"敌人"使得上帝与没有上帝的世界之间的界限变得非常明显,而"爱"却延缓这种界限的形成并让人们知晓上帝的存在。"爱你们的敌人"中的"爱"并不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义务或责任,是一种超自然的爱。唯有如此,这种爱才可以成为一种绝对命令。"爱你们的敌人"为化敌为友提供了一种形而上学基础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及历史命运的过程中,马克思开辟了一条独特的理论创新道路,霍克海默后来称之为"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在当代西方,法兰克福学派、"英国马克思主义"以及20世纪后期的西方主流社会理论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继承或者借鉴马克思的理论创新道路,将之与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实际、具体民族国家的思想文化传统有效结合,使之获得生机勃勃的当代转化,产生出丰硕而影响深远的创新成果。对马克思的理论创新道路及其当代西方效应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探索建立符合新时代中国国情的理论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主义利用道德话语权"矮化"中国形象,是当代国际竞争一种新方式。资本主义道德话语权是其文化霸权的核心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和揭示了资本主义人性、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核心道德话语与实质,资本主义道德话语的特征是阶级性、规范性和虚假性。打破资产阶级道德话语霸权的前提是批判资本主义道德话语霸权,目标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话语权,增强综合国力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话语权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9.
四实际生活者的政治思想(二)保守主义人们的思想,不论它怎样标榜多元主义,只要这个思想是同压迫人们的敌人进行斗争的思想,那么,在斗争这一点上,就不能是无限制的多元主义,而不得不通过抛弃与敌人共同的思想,通过与敌人进行斗争,在某种意义上把多元的思想统一起来。多元主义如果看不到斗争这一点,就会成为逃避斗争的思想;如果成为和敌人妥协的思想,就会自行削弱思想原有的力量而瓦解。多元主义如果缺少为思想而战斗的、严肃的战斗态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经济批判的哲学境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卜祥记 《哲学动态》2006,1(5):28-33
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经济批判和哲学批判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的哲学批判确立了“感性活动论”,奠定了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的革命性变革,构成马克思经济批判的理论基点。马克思的经济批判是其哲学批判所形成的感性活动论原则的展开,也是对哲学批判的丰富和发展。正是作为经济批判理论基点的哲学批判,使得马克思的经济研究成果超越了同时代人的理论高度。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资本原则”在广泛的领域和多样的形式上实现全球性扩张,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理论界大多以“资本逻辑”或“资本原则”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