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早期经验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缪小春 《心理科学》2001,24(3):319-322
儿童早期经验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受一系列条件的影响:儿童的个人特点,所涉及的心理和行为领域,早期经验发生的时间,早期经验的性质和种类以及儿童以后的环境和经验。不能笼统地说早期经验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出生后的最初几年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这个问题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一、目的儿童知觉—运动协调发展的问题是儿童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问题之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特别重视知觉和运动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感知—运动的协调活动所逐渐建构起来的最初的感知—运动水平的认知结构,是儿童日后认知发展的基础。皮亚杰肯定了感知觉—运动协调活动在儿童最初的心理发展阶段即感知—运动阶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6,(6)
正一、引言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1.Gustavo Jung1875-1961)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心理分析的创始人,他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界,他通过心理分析的理论和实践影响了整个人文学界,他是最早认真思索古代中国传统意义的心理学家之一。荣格发现人类拥有共同的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这既是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的发展,也是他个人的一  相似文献   

4.
树木图是图画心理技术当中非常基本、简单但又意义重大的技术。它的操作非常便捷,但信息量非常丰富。如果追根溯源,它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之前,最初它被运用在心理测验当中。第一个运用画树进行测验的人是埃米尔·杰克。他是一名瑞士职业顾问,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把画树测验应用到临床诊断上,并且在职业指导中开始实践。而第一个系统运用画树测验并把它整理成书的人,是瑞士心理学家查尔斯·科赫。科赫于1949年出版了德语版的《画树测验》。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是描述对一名奥运选手L在奥运会前一年中进行的心理干预,以改变其“低挫折容忍度”的过程,以及评价这一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与心理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心理干预的效果。在不同的时间点采用各种评估方法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主要的评估方法包括采用目标获得评价表进行的运动员L自我评估和教练员评估,运动员L、教练员、及搭档的“阶段性总结”评价,以及对L比赛行为的录像资料分析。通过各种评估方法所获得的结果的一致性证明了该干预方法在改变运动员的问题行为方面是有效的。通过对运动员L的问题行为的改变,提升了他在比赛中的运动表现,该运动员与其搭档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双打项目上获得了银牌  相似文献   

6.
很少有人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讨论自我意识(Sabin1962)提出出生后头二年内从身体我向社会我的转化序列,Epstein讨论了自我三个子系统——身体我、心理我和道德我——的顺序出现.但是,他们都没有涉及儿童的认识结构的改变是如何影响着他的自我意识的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学家。他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心理学以及认知道德判断力作为其理论的渗透点,通过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实验分析,创立了他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在欧美各国的教育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激烈的争论。 道德判断力图式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核心。科尔伯格首先从认知发展心理学角度去描述他的理论。他认为,人的道德判断发展是认知心理发展的一部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道德判断力发展的不可少的条件,同时,人的道德发展与社会环境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前者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受后者的支配。因此,科尔伯格断言,人的  相似文献   

8.
民营企业家的心理演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日益突出、以及中国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支持和重视,对民营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即民营企业家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在此背景下,文章探讨了民营企业家的心理演变阶段及其主要特点:民营企业家基本需求的改变.价值取向的改变,人格素养的改变,社会焦虑的改变,归因方式的改变,应对策略和利益表达方式的改变等;并进一步提出了促进民营企业家心理演变顺利进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存在分析亦称存在主义心理学。顾名思义,存在分析就是与存在主义结合的精神分析,更准确的说,就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和理论。存在分析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瑞士精神病学家宾斯汪格·鲍斯,以及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罗洛·梅和弗兰克尔,尽管这一思朝最初产生于欧洲,但现在发展的势头是在美国。在罗洛·梅的领导之下,这一思潮正在美国心理学界取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自我改变现象的简要描述,从良性和非良性范围分析了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在运用网络技术的过程中人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的自我改变,并提出了网络技术应用引起的自我改变的心理、行为效果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一位母亲哭着向我们求助戒酒的秘方,因为她那30多岁仍未结婚的儿子,染上了酒精依赖综合征,不可一天无酒,精神与思维开始出现障碍。我们告诉他,除了一些基本的药物外,戒酒并无秘方,靠的主要是戒酒者自己的意志力,并劝她带孩子去看一下心理医生,纠正患者的心理偏差。故态复萌是改变不良习惯的最主要障碍,80%的试图改变坏习惯的人会在60天内复发,不论是什么习惯,包括抽烟、酗酒、赌博、贪食、不可抑制的购买欲或过度工作。心理学家曾把复萌归于人们不能抵抗老习惯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渴求。这种渴求在最初几天  相似文献   

12.
论"心理模块性"研究的理论心理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熊哲宏 《心理学探新》2002,22(1):16-20,26
对西方近20年的“心理模块性”研究作了整体上的理论考察,着重分析了这一研究对于改变心理学的传统观念以及发展理论心理学的实际意义。考察表明,心理模块性研究有可能或正在形成一种崭新的心理学观或范式。  相似文献   

13.
李士金 《心理科学》2007,30(4):987-989
本文在大量学生学习心理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非理性学习心理”状态,通过对典型心理资料的实证分析,探讨造成他们“非理性学习心理”的各种因素,对改变目前学生不良的学习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再论梁漱溟心理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友荣 《心理学报》2000,32(4):470-475
该文从心理发生的动力、身心关系的活动机理、知识构成的方法、心理发展的条件、心理保健方法和学习心理学思想等六个方面历史地、系统地论述和评析了梁漱溟先生的心理学思想,并从多角度阐述了他对我国早期心理学发展的贡献,以期确立他在我国近代心理学史上的地位和全面认识梁漱溟先生。  相似文献   

15.
对"心理学危机论"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当前心理学界存在的心理发展的多种危机论进行了分析,认为,心理学的危机并非源于当前的心理学科本身,而在于心理学者的主观认识和实际工作中。要改变心理学发展缓慢的现状,必须打破心理学者之间过分独立的学术研究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消除存在于心理学者之间的成见,找寻存在于心理学自身和存在于社会需求中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识字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学习书面语言的最初的基本环节,它是启蒙教育的必要手段,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它与儿童认识能力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识字教学不但对于启蒙教育的幼儿、小学的儿童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对于初中和高中的学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遵循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及其它能力,使识字教学  相似文献   

17.
王静  霍涌泉  宋佩佩  张心怡  杨双娇  柏洋 《心理学报》2019,51(11):1281-1290
心理建设思想是孙中山革命和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目前, 学术界对孙中山的思想在哲学、政治、文化等领域, 做了较多研究, 而从心理学视角的探索还较少。孙中山非常重视人的心理对社会政治的巨大作用, 强调心理建设对于人类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意义。心理建设在他的革命与建国方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知难行易”的命题, 强调了科学认知的艰难和重要性, 体现了孙中山独特的知行观。突出了心理建设在革命与建设中的核心价值和引领作用, 主张心理建设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相联系。在当今时代中, 孙中山的心理建设思想依旧熠熠生辉, 他的奋斗精神、思路与方法已经成为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比较看荣格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体系是在弗洛伊德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在该体系内,他着重从内因的角度探讨个体的心理动力系统及社会性,强调个体的整体性、不可分割性以及具有的基本自由和主动性。进而将研究对象扩展至健全的个体,采用综合建构的方法进行分析。在人类命运问题上,他也持乐观态度,从而表现出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渐趋一致的发展倾向。  相似文献   

19.
客体关系理论是当代精神分析的一个重要流派,涵盖很多富于独创性的思想。他首先实现了由弗洛伊德驱力模式向关系模式的转变,认为人行为的基本动机不在于驱力的满足而在于寻求与客体的关系。他也改变了传统精神分析的心理结构观,认为早期与客体的关系模式决定了个体的心理结构和精神表象。客体关系理论以分裂为基础,考察了客体与自体关系的改变过程,这一发展过程先后经历了母性分裂、想象分裂、自体分裂和认同分裂四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形成的不良客体—自体关系,均会影响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关于自我改变的心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先锋  刘鸣 《心理科学》2004,27(1):104-106
本文总结和概括了关于自我改变研究的理论成果,分析了自我改变的努力容易失败的原因,揭示了人们对自我改变失败的认知取向,以及在很可能会再度失败的情况下启动自我改变的新一轮行动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