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符,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东汉后期进步的思想家,所著《潜夫论》十卷三十六篇六万余言,所论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宗教、文学、人才、甚至军事等各个领域,见解精辟,观点新颖,独树一帜,成一家言,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后汉书》作者范晔以王符与王充、仲长统三人合传,颇有见地,决非偶然。对于王符及其《潜夫论》的探讨,大抵可有古人与今人之分。今人对王符的思想研究,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三十多年来,比之于古人要广泛而深入的多。具体说来,在以下六个方面,哲学界的认识和看法互有争论。  相似文献   

2.
方军 《现代哲学》2006,(2):84-89
王符《潜夫论》治道思想的历史地位在两汉经学的式微与魏晋玄学的孕育中得以显现出来,其表现有三:一是其治道思想作为社会批判思潮的代表性;二是其所关注时代问题的转变,围绕本末、名实、才性诸问题而展开;三是王符治道思想中所彰显出的人本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3.
由甘肃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编辑部发起的全国首次王符学术思想讨论会,于1987年6月26日至29日在兰州召开。全国30多位专家和学者出席会议。大会收到论文10余篇,还收到全国第一部王符研究专著《王符思想研究》(王步贵著,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这次讨论会的特点是与会人员的广泛性,有搞哲学的、历史的、还有搞法  相似文献   

4.
《潜夫论》与汉代经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汉王符的《潜夫伦》,是一部政论性的古典名著。严格说来,王符本人并非专注一经或几经的经学家,《潜夫论》亦不属于说经解经的经学著作。但由于这部名著是在汉代经学统治时代完成的,其人其书同其时代有密切的联系,我们今天从中亦可“观见”当时经学的情况,包括经学统治所造成的思想影响、经学两派在后来的融合、经学复杂的社会作用以及经学的衰落和经学向玄学的过渡,等等。汉代经学的统治,从政治思想开始,遍及整个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我们从王符《潜夫论》中可以看到,这在当时的思想界和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汉…  相似文献   

5.
周忠民 《管子学刊》2013,(4):64-65,68
善恶是伦理学的一对基本范畴,也一直是中国历代思想家们重点讨论的课题。王符作为东汉后期社会批判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表达了颇具社会批判特色的善恶思想,力图通过刑罚和教化使人们止恶扬善,实现社会风气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王符作为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思想家,十分关注现实问题,也非常关注政治法律问题,对司法问题也进行了全面思考.他从“天人合策”的角度论证了司法的形而上根据“天道”,并认为用司法手段对犯罪的惩治不仅是恢复受损的人间秩序,同时也是恢复受损的自然秩序.他认为司法的作用在于除暴安良、“劝善消恶”,司法的最高目标在于“致太平”;虽然他认为治乱世可用重刑,但仍将司法定位于辅助德化,即所谓“尊德礼而卑刑罚”.他认为司法官员应当具有谨慎、正直、清廉的品质,做到“平赏罚而无阿私”,追求“政平讼治”的境界,通过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促成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正陈睿超著《司马光易学宇宙观研究——以〈潜虚〉为核心》一书于2020年5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指出,北宋司马光独创的《潜虚》是其易学宇宙观建构的集中体现,在司马光的易学体系乃至整个哲学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首先,该书对《潜虚》的版本情况、今传《潜虚》全本的续补者、《潜虚》之《行图》《变图》《解图》文字的真伪甄别等文献方面问题进行了细致考辨。其次,该书论述了作为"拟经"的《潜虚》在哪些方  相似文献   

8.
王符、仲长统等人开创的东汉儒学批判思潮,是经学向玄学过渡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环节。虽然说王符等人所尝试的哲学探索还尚在量的积累阶段,但是如果没有这种量的积累,那么也就没有思想史上经学转变为玄学的飞跃。它为魏晋玄学在理论上做着准备,尽管这种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很多缺陷,可它毕竟开启了一个新的理论时代,值得认真注意。  相似文献   

9.
1.《爱易》黄小娥著东京祥传社2.《梅花易评注》新井白蛾著东京鸭书店3.《断易入门》营原壮著东京茅杨会4.《童子问》伊藤仁斋著东京岩波书店5.《易》本田济著东京朝日新闻社6.《易》(中国思想研究)高田真治著 东京春秋社7.《易。明天的生活》竹内昭夫编东京 至文堂8.《易.五行》小岛佑马著东京(中 国思想史)9.《易说语源之神秘》儿井英义著东京 共荣书房10.《易说六次元之豁》儿井英义著东京 阳光文明研究会11.((易外象·六四卦之外象》 鼎斋粗口亨伯嘉谨识12.《易·人生的智慧》春野鹤子著东京 同时出版会13.((易·万有无双原理,实用辩证…  相似文献   

10.
正《后汉书》中有一句话:"夫使功者,不如使过。"唐朝太子李贤在这句话下作注:"若秦穆赦孟明,而用之霸西戎。"孟明是春秋时期秦国将领,吃了败仗自上囚车请求处罚。秦穆公以为,经大风浪才能成长,让他吸取教训再战。孟明痛改轻敌毛病,强化针对性训练,最终在关键性战役中获胜,秦国扩地千里,成为西戎霸主。显然,所谓"使功不如使过",并非使用有功者不如使用有过  相似文献   

11.
一、绪论战后日本的先秦道教研究(〔日〕池田知久著)《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2期日本道教研究的现状(〔日〕蜂屋邦夫著隽雪艳译)《文史知识》1987年5期国外及我国台湾省道教研究概述(冰珂)《文史知识》1987年5期略谈道教史的研究和编写(钟肇鹏)《哲学研究》1987年10期  相似文献   

12.
袁了凡的生平及著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了凡的生平及著作[日]酒井忠夫著,尹建华译本文是日本研究中国古代善书的第一人酒井忠夫著《中国善书研究》第四章的前面部分。该文指出了善书及其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明代袁了凡对善书的建立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并详细考证了学术界悬而未决的、关于袁了凡的生卒年月...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日丹诺夫的《在关于亚历山大洛夫著〈西欧哲学史〉一书讨论会上的发言》对我们的哲学史研究工作是起了影响的。日丹诺夫在发言中批评了亚历山大洛夫的哲学史定义——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发展的历史,而提出他自己的哲学史定义——“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规律底胚胎、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现在进行的讨论中,我们有些同志主张哲学史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另外,有些同志还是坚持哲学史是唯物论和唯心论斗争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科西切夫·阿纳托利·达尼洛维奇是功勋科学工作者、教授、哲学科学博士、莫斯科大学哲学系主任、全苏理论性杂志《科学共产主义》主编。科西切夫是苏联著名哲学家,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史和科学共产主义领域的知名专家。他发表了二百多篇学术著作,其中十二篇为专著。他的《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列宁对辩  相似文献   

15.
胡阿祥 《学海》2005,(3):65
(76)1098页:“中水令,前汉属涿,后汉、《晋太康地志》属河间。孝武大明七年,自河间割度。”按:此前、后汉及西晋所属,为中水旧县(治今河北献县西北)情况;大明七年云云,则东晋、刘宋中水新县(确址无考,当在今山东邹平、桓台等县一带)情况。《宋志》合旧县、新县于一处而并叙之,易致误解。《宋志》冀州述郡县沿革类此者甚多,下不一一论及。(77)1099页:“平原太守,……平昌令,汉旧县。后汉无。《晋太康地志》曰西平昌。”又1113页校勘记:“后汉无各本并脱‘无’字。成孺《宋书州郡志校勘记》云:‘《续汉志》无西平昌,后汉下当是脱‘无’字。’…  相似文献   

16.
东汉魏伯阳祖师著《参同契》,素有“万古丹经王”之称。前人在考证《参同契》作者生平事迹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着重试谈自《参同契》问世以来,有关注释阐幽《参同契》的版本情况,其目的是为从事《参同契》研究者及道教界养生炼丹者提供方便。因为,目前我们所见到《参同契》的注释版本达几十种,如果选好版本,无论对研究者或者养生家,都会能够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与此同时,首先,我们还得从魏伯阳祖师著《参同契》说起。关于魏伯阳《参同契》作者的生平事迹,正史及《后汉史》等书,没有记载,五代彭晓《参同契解义序》中说:“魏伯阳,会稽上虞人,修真潜默,养志虚无,博赡文词,通诸纬  相似文献   

17.
长久以来,普列汉诺夫的地理环境作用理论就一直遭到非难。在众多公开发行的有关著述中,不少学者认为他夸大了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违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认为这是“对社会学中的所谓地理学派的让步。”作为例证,这里可以举出苏联费多谢也夫的著作《社会物质生活的条件》。作者在《地理环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一章中,从法国的巴当、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套以曲阜师范大学为主体作者的个人自选集学术丛书——《洙泗学人文库》,新近由齐鲁书社出版。文库共收入10他学者的著作10册,总字数近230万字,分别是: 《儒学与未来》 刘蔚华 著 《儒学精蕴新释》 葛荣晋 著 《儒学价值传统与现代化》 姜林祥 著  相似文献   

19.
正一、"儒释言异而理贯"智圆(976-1022)是北宋初年佛教天台宗的杰出代表人物。其自幼喜好儒学,对中庸思想有深入的研究和感悟,因而自号"中庸子",又称潜夫。智圆一生著述颇丰,尤以《闲居编》影响最大。其在《闲居编》的《中庸子传》中,对儒家的中庸思想做了详细的论述,把儒家的中庸和佛教的中道进行了比较融通,此思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胡绳四十年代对“新理学”的批评集中在人生观和文化观方面,其批评主要见于他的《评冯友兰著<新世训>》和《评冯友兰著<新事论>》二文。在评《新世训》一文中,胡氏认为冯友兰脱离具体的社会实践和基本的人生观谈论生活方法,把生活的内容与形式分割开来,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分割开采,把生活方法抽象化,变之为一种空洞的形式,这并不能帮助人们确立起正确的生活方法。胡氏肯定冯友兰在思考入的生活方法时所采用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