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钦顺对自然界"理"、"气"范畴和理气关系的探讨及其对程朱理学的批评形成其"气本论"的理气观,所提出的哲学命题作为其整个哲学体系的立论根据构建了其哲学逻辑结构的理论基础.罗钦顺对人生界"心"、"性"范畴和心性关系的探讨及其对程朱理学的继承与发扬、对陆王心学和禅宗佛学的批判与排斥形成其"性本论"的心性观,所提出的哲学命题作为其整个哲学体系的论证主题构建了其哲学逻辑结构的思维重心.罗钦顺用人之"心"、"性"即自然之"气"、"理"作为统一其自然界之理气观与人生界之心性观的逻辑前提,但其哲学逻辑结构中阐发其论证主题的人生界之"性本论"的心性观与提供其立论根据的自然界之"气本论"的理气观存在着无法统一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发展的角度看,孔子有一些道德概念可被发展成心性论,但他本人却没有成型的心性论。又如孟子有一些有关心性的论旨,但他本人却没有成型的“心性与天道相贯通”的形上学。寻求“了义”或“本义”除了掌握经典传统中的理论基型(包括基本概念与基本论旨)之外,也要确定某一被诠释的经典所包含的理论或可被理论化的论说是否经过诠释后满足一些理性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内部融贯性”、“架内指涉的相应性”及“完备性”等,其中“内部融贯性”更是掌握“了义”或判别有效诠释的一个至为重要的必要条件。经由此一判准,我们往往可以判定某一经典被诠释为包含某一理论之说法是否合理,以及是否有理论(的理性)重建及理论(的典范)转移的问题。本文分别以僧肇的《物不迁论》、张载的“理气论”及王阳明的“心外无物说”这三个中国哲学史上三次经典诠释的个例,来说明违反“内部融贯性”而产生理论转移或歧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罗钦顺的理气论所关注的不是理气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而是理气的统一性问题。通过"理只是气之理"这一命题,罗钦顺表达了理气间的"本质-现象"关系:理是本质、是体,气是现象、是用。在罗钦顺的理气关系中,气不是与理无关的纯粹惰性质料甚至恶性质料,气实质上是理的现象。罗钦顺强调的于"气之转折处观(理)"与理气间的"本质-现象"关系一脉相承,他并非是要强调主体意识与客观实存的二分。  相似文献   

4.
心性论是《坛经》的核心。通过观法为空思想的分析,从理论上说,所谓明心见性不过是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坛经》中性的内涵即是“本来面目”。它又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不变自体,二是自然性能。心的基本含义是慧,即分别、觉知等意。《坛经》中的心又有本心、自心、执心、妄心等的不同。本心是性的自然外现,属众人同有,自心、执心、妄心等则是于自心上起的执着,心性论是大乘佛教的理论中心,《坛经》的解脱论等也是基于心性论之上的。  相似文献   

5.
"道心论"是指在唐宋三教合一思潮影响下,道教南宗的创立者白玉蟾在阐释"道心"关系时所形成的一种修道证道理论,其核心是以心解道、以心释丹。"道心论"是道教南宗理论的基石,南宗关于性、神、炁、精的理论阐发皆受制于此。其理论创建集中体现在白玉蟾《蟾仙解老》中,主要有三个思想内涵:"道即心,心即道",道心不二论;"道由心生、心由道有",道心互化论;"道者,心之体;心者,道之用",道心体用论。道心论涉及道心关系、身心关系和性命关系诸层次问题,其中,不二论与体用论主要是解决修道根基问题,互化论则是针对修道实践问题。通过"心"为中介,将形上之道论与形下之丹法整合起来,构建了极富特色的"道—心—丹"丹道理论模型,成为宋代道教丹法思想演进中极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6.
道家心性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文通曾说 :“儒家心性之论 ,亦以兼取道家而益精” (《蒙文通文集》第 1卷 ,第 2 5 6页 ) ,提示了儒、道两家于心性之论相互切磋的深刻关系。但是 ,我们在泛滥于儒家心性论的同时 ,反倒昧于道家心性论的形态和特征 ,似乎心性哲学只是儒家的“独门功夫”。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道家心性论 ,描摹它的理论形态和特征 ,并检讨它与儒家心性论、道教心性学间的复杂关系。一、自然本性细检《老子》和《庄子》内篇 ,独无“性”字 ,那么我们何以谈论道家关于性的理论呢 ?我们当然不能根据早期道家文献中没有“性”字而断言它没有关于心性的概念和理论…  相似文献   

7.
儒、佛以心性论为中心的互动互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儒、佛思想主旨决定了心性论必然成为两者成就理想人格的理论基础, 儒、佛心性论内涵的差异又为双方互动互补提供了可能,而儒、佛心性论内涵的局限又决定了两者 互动互补成为了各自思想发展的需要。文章强调儒、佛在互相碰撞、冲突、贯通、融会的过程中,在 心性思想上寻觅到了主要契合点,并着重论述儒、佛在心性论上互动互补的四个基本内容:推动 儒、佛的学术思想重心分别向性命之学或佛性论转轨;促进佛家突出自心的地位、作用和儒家确立 心性本体论;广泛地调整、补充、丰富两者心性论思想的内涵,增添了新鲜内容;彼此互相吸取容摄 对方的心性修养方式方法。最后,儒、佛心性论在历史上一度共同成为人文思想的基石,并在伦理 道德和人格培养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先秦思孟学派到宋明儒学,再到现代新儒学,心性论一直占据着核心和枢纽的地位。牟宗三在康德道德哲学的参照下,清楚地揭示了儒家心性论中所蕴含的道德主体性观念,但他同时也难免将康德的那种先验思维和话语移植到儒家心性论中来。然而,心性论诠释中的先验话语应当受到经验话语的限制,理解儒学心性论应当是理解其形上学及宇宙论的基础,而不应该反过来,首先根据某种形上学或宇宙论立场来定位儒学所论之心性,赋予后者以先验的或超越的性质,忽视它们在经验心理学意义上的真实来源和运作方式。自然主义在当今世界哲坛风头正劲,儒家心性论研究也有必要采纳自然主义进路,破除人—动物、社会属性—自然属性、生物性—道德性等二元论,重视人之心性的发展性与复杂性。将儒家心性论自然化,是儒家思想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张载作为北宋理学的共同创建者、关学宗师,建构了一套涵盖天论、道论、性论、心论等多方面内容的哲学体系,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心学(1)思想。应当指出,张载的心学有其独特性,与后来陆象山、王阳明以"心"为本体的心学有所不同。时下张载心学研究论域存在以下不足:对"心-物"关系这一张载心学的基本问题缺乏自觉,对张载"心-物"关系形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其"心-物"关系的理论基础也有所忽略。有鉴于此,有必要以张载的三个心性论命题作为观照的视域,以张载心学的基本问题作为探究的主线,从三个方面为张载心学建构纲要并加以阐释:一、心性论的三个命题;二、"心-物"关系的形态划分;三、"心-物"关系的理论基础。最后,还将对张载心学的哲学特性、历史影响和现代意义略作总结。  相似文献   

10.
周磊 《中国哲学史》2021,(2):37-43,53
明代“气学”心性论建构存在两种不同的路径,分别以王廷相的“性由心主之”与吴廷翰的“心由性主之”为代表.王廷相建构了现实、动态的人性论,其“性由心主之”理论将人心设定为人性养成过程中的关键一环,这种致思方向符合“气学思维”逻辑推演.而吴廷翰的“心由性主之”则依然没有摆脱理学“复性”模式,人心在人性养成过程中作用较低,因此...  相似文献   

11.
12.
13.
In this paper we compare Leitgeb’s stability theory of belief (Annals of Pure and Applied Logic, 164:1338-1389, 2013;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23:131-171, [2014]) and Spohn’s ranking-theoretic account of belief (Spohn, 1988, 2012). We discuss the two theories as solutions to the lottery paradox. To compare the two theories, we introduce a novel translation between ranking (mass) functions and probability (mass) functions. We draw some crucial consequences from this translation, in particular a new probabilistic belief notion. Based on this, we explore the logical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belief theories, showing that models of Leitgeb’s theory correspond to certain models of Spohn’s theory. The reverse is not true (or holds only under special constraints on the parameter of the translation). Finally, we discuss how these results raise new questions in belief theory. In particular, we raise the question whether stability (a key ingredient of Leitgeb’s theory) is rightly thought of as a property pertaining to belief (rather than to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4.
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近展-自我决定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海燕  闫荣双  郭德俊 《心理科学》2003,26(6):1115-1116
自我决定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EdwardL .和RyanRichardM .等人在 2 0世纪 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 ,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就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 ,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 ,个体对行动所做出自由的选择。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 ,这种对自我决定的追求就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经过几十年的研究 ,自我决定论已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关于人类动机和人格的理论体系 ,并广泛应用于管理、…  相似文献   

15.
“精诚同志社”的“灵魂说”特点是灵魂不死,以“转生”与“轮回”作为补充。人们要纯洁灵魂,使之复返上界,进入天堂。其“道德说”提倡禁欲和节制,重视人类责任,尊崇苦行,尊重知识,同情妇女,强调自我完善与道德净化,因此有着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evelops a moodless theory of modality, intended to be as closely analogous to the tenseless theory of time as possible. It is argued that the new theory is distinct from David Lewis' modal realism and that it solves certain problems better than modal realism does, namely, the problem of advanced modalizing, the problem of necessitism, and the problem of conflict with common opinion.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is a continuation of the comparison of interpersonal/relational theory and Bionian field theory that I began in two articles that appeared in Psychoanalytic Dialogues in 2013. The paper has two sections. In the first, I discuss differences between Bionian field theory and interpersonal and relational psychoanalysis. In the second, I turn to what the two schools of field theory share.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探索知识的历程中,科学家一直把理论之间的还原作为一种机会,以此来发展对我们的知识的适用范围、结构以及事物根本构成关系的深远解释。在科学领域,科学家们认为某领域建立的理论只不过是基本领域如微观物理学理论的具体的体现,因而高层次理论解释并不必要,科学的发展就是用基本的理论取而代之却又不丧失前者的解释力。科学的发展证明了理论还原的成功,如伽俐略定律还原到牛顿定律,牛顿定律还原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甚至在生物学中,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被视为理论还原最伟大的成果,以至于DNA发现者、科学家克里克(Francis Crick)…  相似文献   

19.
20.
《学海》2018,(5):22-30
亚当·斯密在写作《国富论》时看到,重商主义政策体系正推动着英帝国走向深重的危机:殖民地既不能提供保卫帝国的兵力,也不能提供维持帝国民政的收入,反而增加了母国的防卫负担;美洲独立战争爆发后,帝国分崩在即,严重依赖殖民地进出口贸易的经济结构变得极其脆弱;不列颠沦落为"商人之国",商人阶层垄断贸易,对平民大众多有压迫与剥削。在重商主义政策体系下,法律变得暴戾,让英国人引以为傲的自由惨遭倾覆。危机的症结在于:商人欺骗、侵夺了主权,绑架了国家,使法律只体现商人阶层意志。《国富论》致力于传授重商主义时代的主权理论:主权者必须知晓国民财富的自然秩序,以此驯化资本,使之合于正义与公共利益;主权者必须对商人的"独占精神"有所警惕,不受其蛊惑,使经济政策合于社会的自然机理,体现国家的公共意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