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定国 《心理科学》1993,16(4):251-253
高尚仁(1986)在书法心理学研究中发现,中国人在书写书法时脑电活动率(β/α)显著增长,大脑右半球脑电活动率高于左半球,而且有书法经验者大脑右半球脑电活动率提高的幅度较左半球明显为高。因此他认为右半球在书法功能上占优,书法经验有影响两半球功能分工的趋势。但他的研究未能发现书法前后脑电活动率的差异。本研究以大学生被试书写书法负荷前后反应时的变化来探测左、右半球活动能力的变化情况,以期从反应能力上进一步证实高尚仁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胡竹菁 《心理学探新》2002,22(1):F003-F003
20世纪90年代,国际科学界开展了广泛的脑科学研究,曾被命名为“脑的10年”,许多发达国家对于大脑的研究倾注了很大的力量,对大脑的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脑科学与行为科学的研究是整个科学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内容。尤其是脑高级功能的研究,更是其中的热点。由天津师范大学沈德立教授主编的《脑功能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一书的出版,使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科研工作者正在为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脑科学开发研究方面的差距而不断努力着。该书共包括十章,内容分别是:绪论、人脑的基本知识、大脑左右半球功能概述、评价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心理学方法、利手与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发展研究、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性别差异、大脑功能开发基础、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开发方法、脑功能开发的若干实验研究和中小学教师谈脑功能开发。  相似文献   

3.
人类工作记忆的某些神经影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昌 《心理学报》2002,34(6):82-90
采用神经影像技术研究人类工作记忆的脑机理是目前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研究表明存在负责不同信息加工的工作记忆系统 ,如词语工作记忆、空间工作记忆等 ,其中词语工作记忆主要由大脑左半球参与 ,空间工作记忆主要由大脑右半球参与。前额叶在工作记忆中的作用相当复杂 ,包括对记忆信息的注意和抑制、管理、整合等功能。合理巧妙的实验设计、多种研究手段的综合应用必将使人类工作记忆的脑机理得到充分阐明。  相似文献   

4.
脑半球功能特化是指,人的大脑两半球对认知活动作出的贡献有所不同。这方面的研究是要确定,人的高级认知活动哪些更依赖于左半球,哪些更依赖于右半球。已有的结果包括来自神经病理学研究、对正常人行为的研究、诱发电位研究、人与动物的比较研究、大脑特化个体发生的研究等各个方面的材料。这里对这些材料作个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右半球语言功能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脑右半球功能的研究如今趋于增多。该文介绍了右脑半球语言加工能力研究概况 ,这方面研究将对人脑语言功能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右半球语言功能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脑右半球功能的研究如今趋于增多。该文介绍了右脑半球语言加工能力研究概况,这方面研究将对人脑语言功能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对大脑语言功能偏侧化的探索起始于早期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现代脑影像学研究发现, 语言功能偏侧化涉及额叶、颞叶、扣带回、梭状回和辅助运动区等脑区。语言偏侧化与利手和静息态功能连接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右利手的语言优势位于左半球, 而左利手的则分布在左半球、右半球或两个半球; 语言功能偏侧化与利手系数、静息态半球内功能连接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与半球间功能连接呈负相关, 并且语言功能偏侧化与静息态功能连接之间的关系在左右利手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总之, 大脑语言功能偏侧化、利手和静息态功能连接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基于脑连接和遗传机制的研究将有望揭示出其底层的神经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范畴异同判断中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利用汉字单词和图片为刺激材料,要求被试判断同时呈现在左视野和中央视野或右视野与中央视野的二个刺激是否属同一范畴,对范畴异同判断中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对汉字单词的处理为大脑左半球占优势,对图片材料的处理为大脑右半球占优势;(2)判断方式(异判断和同判断)在左半球和右半球之间未显示出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9.
以往关于汉字字词识别脑功能偏侧化的研究发现了左半球优势、右半球优势或者大脑两半球均势三种不同的结果。该研究采用一侧化Stroop范式(刺激分别只呈现于左视野、中央视野或右视野中),通过系统地改变刺激呈现时间以期探讨刺激呈现时间是可以解释这些不一致结果的可能因素之一。结果显示:对于右利手被试,在刺激呈现时间为60 ms时右半球出现了较强的Stroop效应,在刺激呈现200 ms时左右半球的Stroop效应没有表现出差异,在刺激呈现时间较长时左半球表现出较强的Stroop效应。该结果提示,随着刺激呈现时间的延长,语义优势发生了从右半球到左半球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读书与健脑     
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美、欧、日等国家纷纷于90年代制定了脑科学研究的长远计划,并宣布了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人为什么有意识?思维从何而来?如何才能使人更聪明?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脑的产物。众所周知,人世间最有效、最奇妙的机器就是大脑和神经系统。人的大脑、神经系统,由生命的单个细胞发展到今天,虽然只有1千余克重量,但却经历了几亿年的进化。它的功能迄今没有任何机器可与之比拟。大脑,人体的生理中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提出割裂脑,即切断连合大脑两半球的主要连合部——胼胝体,不仅有助于控制顽固性癫痫,而且为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机制,进一步揭示人脑的奥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R.W.Sperry 及M.s.Gazzaniga 近二十年来做了大量研究,他们提出,裂脑人两半球可以各自独立活动,右半球并非左半球的附庸,而是能够理解词义、辨别语言,并具有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重要半球。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尚未曾开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于1983年下半年先后做了两例裂脑手术,我们对这两例病人在手术前后做了神经心理学的检查和实验,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12.
脑认知功能及其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国内外形成了脑认知功能的新热潮。从哲学思维的角度,分析了脑认知功能研究的发展概况。首先,在科学实践基础上,人们对大脑功能侧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其次,从联系的观点出发,现在人们更倾向于双脑协同是完成心理活动的神经学基础;最后,从系统的、发展的观点出发,赫曼提出了“全脑概念”,增加了边缘系统与神经心理功能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3.
韩玉昌  张健  杨文兵 《心理科学》2014,37(3):549-554
采用ERP方法,考察了不同认知风格被试在决策过程中的框架效应。分析的脑电成分为N200和P300成分。结果发现:场依存者的反应时显著高于场独立者;场依存者诱发的N200和P300平均波幅均显著低于场独立者;大脑右半球的N200和P300平均波幅均显著高于左半球。这些结果表明,场独立者在决策过程中更具有理性,基本不受决策问题表述方式的影响,且该决策过程主要发生在大脑的右半球。  相似文献   

14.
智力成长的核心过程是思维,而思维中最富有活力的是创适性思维。智力的源生载体是大脑,而大脑最富灵性的部分是“创适脑”——右脑。大脑的功能既有天然的分工,又浑然一体。问题是现实教育中大脑的使用严重偏同于“熟练脑——左脑,抑制了右脑的思维训练,忽视了脑功能的整体利用。尤其在青少年的抽象思维成形期——中学阶段,这一温差要力明显。为了保护和R发青0狂胜朝的京兀歌和创造力,我们向大台介绍一些活化5脑的思维训练6$。首先我们打绍一点脑科学的常识。大家知适,人购的主推脑指挥人体的6华虽,5华脚指挥人体的左半身,两岸…  相似文献   

15.
美国科学家罗杰·斯佩里获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金后,依据其裂脑人研究得出大脑两半球分工理论,左脑主管抽象理性思维,右脑主管形象思维并长期受左脑压抑,引发开发右脑的浪潮在20世纪后期成为时髦的理论,声言人的大脑只有10%的能源被使用,而90%的潜能还埋没在右半球,其罪魁祸首当然是左脑半球对右脑半球的专制压抑所造成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时间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珍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5,28(6):1506-1509
当前对时间认知的脑机制探讨有三个模型:特异化计时模型、分布网络模型和定域计时模型。在这些模型的框架下,时间认知的神经心理学研究集中探讨了小脑、基底神经节、前额叶在时间信息加工中的作用和大脑两半球在时间认知中的不对称性。小脑作为内部计时系统对时间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在周期性动作任务中,小脑对不连续动作计时具有特异性。基底神经节在时间加工任务中与小脑存在明显的作用分离,其具体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前额叶的计时功能可能与注意和工作记忆对时间信息的获得、维持和组织有关。此外,还发现大脑右半球与时问信息的加工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利手”是反映脑功能优势化体制的一个重要外部标志,利手研究也是探索精神病患者大脑两半球运动优势变异的重要手段。迄今,利手研究资料提示分裂症与优势半球机能障碍,情感性精神病与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大脑结构和功能衰退是其认知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然而,老年人的大脑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可塑性。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大量研究发现认知训练能够对老年人的大脑结构和功能产生积极影响:(1)在脑结构方面,表现为大脑皮层灰质体积增加、白质神经纤维连接增强;(2)在进行认知任务时,表现为脑功能网络发生重组;(3)在静息态脑功能方面,表现为脑自发活动功能性重组以及功能连接增强。未来的认知训练研究需要考察老年人大脑可塑性存在个体差异的多种影响因素,并通过纵向追踪研究来探讨大脑可塑性的保持性和迁移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心理学会1981年度学术年会于1981年6月12、13、14日在市科学会堂举行。三、四百位心理学工作者和关心心理学的各界同志出席了会议。在大会开幕式上,本会理事长左任侠教授致了开幕词。年会共收到论文七十余篇,会上宣读近二十篇。第一天大会上,华东师大讲师郭可教同志的《儿童早期切除大脑右半球对心理活动的影响》录象,生动地反映了一名切除右半球已22年的患者神经机制恢复的情况。从患者有关知觉、记忆、思维等活动的演示可以看出,患者言语功能正常,属于大脑右半球的一些心理功  相似文献   

20.
“养育脑” (parental brain)是成人响应婴儿刺激(面孔、声音等)时, 大脑中与养育行为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神经回路的总称, 主要涉及动机-奖赏、共情、情绪调节和执行功能等网络, 眶额皮层、前扣带皮层、前脑岛、杏仁核和辅助运动区等核心脑区。而成人养育经验、催产素和精神障碍特征等因素都会影响“养育脑”网络, 具体表现为育儿经验的增长以及催产素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成人对婴儿刺激的加工, 而精神障碍则损害了其对婴儿刺激的加工。未来研究可考察追踪“养育脑”在不同时期大脑结构的变化以及多脑间的协调同步。另外, 还需进一步探究父亲异常“养育脑”的神经基础, 重视异常父母的预防和干预以及加强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