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贵华 《法音》2001,(11):14-19
三、《起信论》与唯识学的会通《起信论》以如来藏思想为主,但糅有唯识思想。如在生灭门中,无明作为近因(直接因)缘起诸法,即由不达一法界,而有不觉妄心生起。一切杂染诸法皆是妄心的妄念。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故《起信论》云:“三界虚妄,唯心所作。”18唯识学以唯识思想为主,亦有如来藏思想,如上节所述。故二者虽立意有别,但还是相容的。二者的会通,关键在于基本概念含义的比较。(一)一心的体用相摄与唯识的性相不离《起信论》“一心”的“心”虽名为众生心,但既不是心性、如来藏,也不是能缘虑的心,是一总相,…  相似文献   

2.
近代支那内学院诸师以唯识学义理为依据,对《起信论》以及传统中国化佛教进行了批判性抉择,引起激烈论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本分析与两个译本的对比,提出自己的意见,认为在《起信论》一心二门结构的前提下,真如对生灭法不具有直接发生义,而生灭法的直接因是阿梨耶识,并在此基础上可会通真如与无明互熏问题。  相似文献   

3.
单正齐 《宗教学研究》2004,1(2):179-185
<起信论>与唯识宗本属不同的思想体系,太虚则用唯识宗的思想来解释<起信论>,认为二者可以会通.他对<起信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作了唯识化的解释,并依此简别法藏等华严宗人对<起信论>的理解,批驳唯识宗学者对<起信论>的非难.他其实是以唯识思想来统摄<起信论>,确立了<起信论>在法相唯识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法藏法师在《大乘起信论义记》中约"真如门"言"止",约"生灭门"言"观"。以"一心二门"来统摄"止观俱行",并援引智者大师之"止观"思想对《起信论》所提及的"止观门"做了进一步的充实和阐释。他指出,修止须具足五缘,正修有"坐中修"(静)和"余威仪"(动)两种情形,鉴别正邪之"止"有"依定研磨""依本修治""智慧观察"三种方法,只有"理定"即"真如三昧"才是正定。修观有法相观、大悲观、大愿观、精进观四个阶段。分别说修止修观只是一种方便之说,真正的修止观,即止观俱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支那内学院对以《大乘起信论》为代表的中国佛学的心性说与缘起说的批判,认为其批判是偏颇的。他们的“纯粹”唯识学观点并不能反映瑜伽行派的复杂思想。不仅瑜伽行派的如来藏思想影响了如来藏学的发展,而且其唯识学思想亦蕴涵有发展“本觉说”的可能。种子缘起与真如缘起亦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6.
元晓是韩国新罗时期著名高僧,撰有多种佛典"宗要"。本文以《法华宗要》为例,分析元晓"宗要"的解经体例,揭示其与天台宗智顗、三论宗吉藏《法华》解经体例的关系;元晓以"一乘实相"诠释《法华》宗要,并以一乘理、一乘教、一乘因、一乘果说明"一乘法",体现了他与智顗《法华玄义》的联系;元晓引用并超越吉藏《法华游意》的"三种法轮",认为《法华经》是了义教但有不了义语,其"别通分满"四教与智顗"藏通别圆"的判教思想相通。尽管难以判断智顗与吉藏对元晓的影响孰轻孰重,但由此说明所谓天台宗第一个黑暗时期的说法并不恰当,智顗著述在湛然中兴之前已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支那内学院对以《大乘起信论》为代表的中国佛学的心性说与缘起说的批判,认为其批判是偏颇的。他们的“纯粹”唯识学观点并不能反映瑜伽行派的复杂思想。不仅瑜伽行派的如来藏思想影响了如来藏学的发展,而且其唯识学思想亦蕴涵有发展“本觉说”的可能。种子缘起与真如缘起亦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8.
因果学说是佛教的核心理论,华严宗的因果说则别具特色。本文在简要梳理佛教思想史上的各种因果学说的基础上,指出了华严宗因果学说的思想史背景和所面对的义理问题。与一般常见的华严因地果地说的研究不同,本文指出华严因果说的核心在于"六义说",并剖析了"六义"的内涵与意义。法藏等人运用"六义说"对此前的各种因果理论进行扬弃,奠定了华严学法界缘起、重重无尽说的哲学理论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剖析"六义"是解读华严义学的一把钥匙。此外,本文还通过比较华严学与唯识学因果学说的异同,间接回应了近代《起信论》论争中涉及因果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引论:牟氏《起信论》“一心开二门”说的提出《大乘起信论》相传为马鸣菩萨所造,南北朝时来华译师真谛三藏所译。在中国佛教思想发展的历程中,此论是极其重要的根源性经典之一。论中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大正藏》第32卷,第575页)法者,存有义;摩诃衍者,大乘义。此即把佛教的存有理论落实在众生的心之一法上,由此显示大乘佛教区别于佛教小乘的独特理念。论复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同上…  相似文献   

10.
在《金师子章》中,法藏以“金”喻本体。但是,在“勒十玄”的最后一门“唯心回转善成门”中,他却提到:“金与师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回转。”这似乎暗示着有一种更高的精神本体——“心”——支配着“金”所比喻的那个本体。法藏的这种本体论是以《大乘起信论》的“一心开二门”为理论支撑的。只有揭示出“一心开二门”的内涵,才能明白《金师子章》中的“金”、“心”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文超,作为华严大家法藏的弟子,著有《自防遗忘集》10卷、《华严经关脉义记》1卷、《关键》(卷数不详,此文很大可能为《自防遗忘集》的一部分)。他在《华严经义钞》的《第四明无相观不同门》及《第二十一明安心不同数家分别门》中详细论述了其观法,为现有的华严观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此外,他还继承了法藏的三无性观来诠释“观”的解与行,并借唯识学的因门五义在表、遮两面的框架下来说明法藏的空、有、有力、无力、待缘、不待缘的因门六义。最后在华严宗诠释众生生灭流转的理论框架内,利用《大乘起信论》的“一心开二门”,提出缘起通于善恶染净、性起唯净,并赋予性起门以心真如门的内涵、缘起门以心生灭门的内涵,在生佛不二的理论背景下诠释了有情众生无始以来的生灭、流转。  相似文献   

12.
法本无诤,起诤由人。建立此论,五门分别。一、略明《大乘起信论》之宗旨,二、略明真如、唯识二宗缘起之开合同异,三、正结于随缘真如之四难,四、正答四难,五、结文回诤。略明宗旨者。《起信》以一心为体,依一心开二门,依二门立三大,依三大起四信,依四信修五行,...  相似文献   

13.
《大乘止观法门》相传系天台宗的大师慧思所作,在思想上与慧思现存的其余几部基于实相论立场的论著颇有不同,其中所开示的止观行法也殊为特别,乃是宗依于《华严经》和《起信论》而以“一心如来藏”为绝对本体并依唯识学的“三自性说”而开“三重止观”之禅修次第。其观法的重点乃是对现象世界之非实在性的体认,在某些方面与胡塞尔现象学的“存在之悬置”不无可相比较之处。同时,论中关于“历事止观”的指授体现出止观禅修之生活化的特色,代表了中国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倾向。  相似文献   

14.
周贵华 《法音》2005,(12):10-19
一、无为依唯识学在印度的发展简述无为依唯识学[1]是在瑜伽行派根本唯识学发展时期由弥勒、世亲的著述(如《究竟一乘宝性论》、《辩中边论》、《大乘庄严经论》、《佛性论》等)提出的,与《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等提出的有为依唯识学构成瑜伽行派唯识学的两支。“无为依唯识”作为一个概念描述范型,可以看成是用“无为依”对“唯识”的一个限定。“无为依”意为,无为法心性真如是一切法(万有)之根本所依,这主要从本体论意义上而言。“唯识”则指一切法的唯心(识)性,以及一切法以心为因而缘起,主要从识境论以及缘起论(…  相似文献   

15.
窥基法师是唯识宗的实际创始人,五重唯识观是窥基对唯识学说的重要贡献。唯识宗为了确立宇宙万法都是“唯识所变”的宗旨,提出了观想“唯识”之理的遣虚存实识、舍滥留纯识、摄末归本识、隐劣显胜识、遣相证性识等五个层次或五种观点。唯识五重观之第一观是总观,其余则是别观。  相似文献   

16.
《大乘止观法门》在对真如的解释上,基于《大乘起信论》真如生万法的思路而提出解决方案;在对真如状态的描述上,它借用了《究竟一乘宝性论》的有垢真如与无垢真如的概念;在如来藏的解释上,它是基于《宝性论》如来藏三义的理论构架下的再诠释。其作者对《宝性论》《佛性论》及《起信论》等与地论系统有关的经论比较熟悉,但从语句表达来看,其成书应晚于后三种论著,且出于不同系统的作者或译者。成书于中国的《大乘止观法门》在义理上受到《宝性论》等印度文献的影响,对天台思想乃至隋代以后的整个中国佛教影响深远,进而通过日本中古天台思想波及日本佛教。  相似文献   

17.
陈兵 《法音》2006,(12):6-11
多数唯识学经论中,皆说心由八种识构成。如《入楞伽经》卷九谓“心意识八种,俗故相有别”——从世俗谛而言,心识有八种。但有些佛经中于八识之外还说涅槃心、真识、如来藏识、阿摩罗识等为清净离染的真常心,它究竟是第八识所转,还是八识底层的最深心灵构件第九识,或是心识的体性,是一个中国佛教界直到今天尚有争议的重大问题。一、真识、如来藏识、根本心、泥洹识、阿摩罗识《楞伽》等经论中虽然有阿赖耶识即如来藏的说法,但又多处说阿赖耶识是应断灭的杂染法或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如来藏是纯净无染、不生不灭的,阿赖耶与如来藏并非完全同一…  相似文献   

18.
《大乘起信论》的主要观点是“一心、二门、三大、四信、五行”,而“一心、二门、三大”在理论上最为重要,四信、五行则主要讲修行实践方面的内容。在“一心、二门、三大”中,“二门”具有核心作用。“一心”要通过“二门”来显现,而“三大”则为“二门”中“心生灭门”所含摄。无“二门”则“一心”无法显现,同时,也就不存在“三大”。所以“二门”在《大乘起信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疏通它们之间的含义和关系也就至为重要。在这里,主要结合《大乘起信论》来分析法藏对于“二门”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周贵华 《法音》2001,(10):1-5
在上一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佛教界围绕《大乘起信论》曾有过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的焦点是该论是否符合大乘思想。支那内学院欧阳竟无先生等依据唯识学,对《大乘起信论》持批评乃至否定的态度,指出它不仅非印度所出,且根本违背佛教教理1。《起信论》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堪称中国佛学的根本经典,他们对《起信论》的批判等于否定中国佛教的基础,自然激起了传统佛教界的强烈反对。维护《起信论》者大多视中国化佛教为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是大乘教理最圆满的体现,因此坚决捍卫《起信论》的…  相似文献   

20.
七、评所谓世亲护法的唯识论多从数论胜论脱胎而出《新唯识论》第六十六页至六十七页云:“大乘以一心而分为八(自注云:此心本是浑一之全体,故曰一心,而大乘乃分之为八),每一识又非单纯,乃为心、心所组合而成。大乘建立种子为识因缘(自注云:利子为能生识之因缘,识即是种子所生之果),无著造《摄论》授世亲,明种子有六义。第四曰决定,第六日引自果。世亲释云:言决定者,谓此种子各别决定,不从一切,一切得生(自注云:意云,非一切种子各各能遍生一切法)。从此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