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从义是元末著名道士画家,在道教史和绘画史上皆有重要地位,他不仅师从正一道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还与黄公望同师于全真高道金月岩,并受真人封号。方从义是一位非常高产的画家,创作绘画达七八十幅之多,风格独树一帜,具有明显的道家精神。  相似文献   

2.
正元代宗教题材尤其是道教题材在绘画领域占有重要地位,~1身为道教徒或具有道教信仰、崇尚道家思想的画家有赵孟頫、黄公望、吴镇、倪瓒、方从义、张彦辅、吴全节、张雨、邹复雷、冷谦、邓宇、吴伯理等。其中,倪瓒无疑是一位重要人物,其绘画天真幽淡、不拘于俗,与他的思想和信仰密不可分,颇具代表性。他的画、诗、书等方面的艺术成就同时受到儒、道、释多重影响,但道家和道教影响最为深刻而持久。~2  相似文献   

3.
在油画创作中,画家们对于画面肌理的表现是非常重视的。肌理不仅仅是画家来表现画面效果的,更可以通过肌理来体现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思想情感,观者也可以透过肌理来了解画家们对油画的表现力和对形式美的把握程度。现如今,画面肌理的表现已经成为了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画家们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画家们用来表达情感的一项重要的手段。对于油画来说,肌理的表现可以使得绘画作品更加具有美感和观赏性。针对肌理在油画艺术创作中的表现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孙琳 《美与时代》2007,(1):55-56
在明代画家中,沈周是成就最高的一位.这位布衣终身,大隐于市的画家,对于元明以来文人画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集文人、隐士和画家三位于一体,在绘画中溶入了自己的文气与隐意,隐逸型文人的心态和生存状态成就了他在绘画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德加对线条的热衷是任何一位印象派画家都无法比拟的,在他的作品里,色彩并不像其他印象派画家那么起到绝对性的作用,而更加注重对于素描的研究与探讨,他认为素描比色彩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德加反对其他印象派画家直接对景写生,而是喜欢用记忆作画。他精于捕捉一瞬间的形象,然后用精准到位的素描技巧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湘西北的画家杜朝霞,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理想与创作风格。从杜朝霞的个人性格与生活环境开始,阐述画家审美风格形成的原因,探究其艺术风格形成的过程,以及其作品中所呈现的清新梦幻的田园气韵,展现出画家对家乡的热爱以及画家自身的审美趣味与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7.
写意山水画是通过简练灵动的笔墨来描绘大自然。相对于工笔山水画而言,写意山水画可以说是一种具象的心画,它融入了画家的主观情感色彩,更能展现客观景物的神情韵致。写意山水画是画家对客观景物在自己心里印象的呈现,不仅具有写实性,也具有对写实的超越和升华,还具有抽象性。本文就写意山水画的抽象性进行一下思考探究。  相似文献   

8.
刘瑶 《美与时代》2023,(1):60-62
唐允明是一位具有极强思辨能力和敏锐知觉的画家,他特立独行,对事物大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野山》开始,其就显现出非凡的创造能力,在笔墨语言和图式构成、创作思路和实践方法上,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视角,使作品具有超前的时代气息。研究其山水画创作的审美特色,厘清其创作思路和审美追求,对当今正在山水画创作中摸索的新生画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画像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绘画形式,古今中外,自画像也成为了画家从事艺术创作时几乎不可避免的一个题材。自画像不仅仅是画家一种自娱的方式,它记录着画家的生活状态,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它是画家对自身的深切关注和全面剖析。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自画像艺术带给了我们诸多的灵感和启迪。  相似文献   

10.
油画的创作离不开表现形式和画家自身的情感流露,油画技法在创作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油画技法和油画创作的形式相得益彰,整体体现画家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表露。每一位画家作品中的风格、技法、情感都不一样,作品表现出来的效果都带有画家自身的主观思想,包括受到的教育,对事物的认识,都会让每一位成功的画家主宰自己的作品。相反,缺少技法和表现形式或风格的作品是站不住脚的,这样的作品没有传达出画家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读初中时,美术老师请来市里的一位老画家,在课堂上为我们现场作画。老画家的腿有点残疾,当他走上讲台准备作画时,由于右腿站立不稳,一个趔趄,只见他手中的笔抖落出一滴墨汁,正好溅落在画纸上。美术老师赶忙上前扶住老画家,问是否要把这张弄脏了的画纸换掉。老画家摆摆手说“不必”。  相似文献   

12.
从前,有一个露宿街头的乞丐,他认识了一个贫困潦倒的画家。不久,画家积郁成疾,临终前,画家送给乞丐一幅画。画的是一双大手和一张微笑的脸,乞丐欣喜若狂,因为他曾听说过一些画家死后出名的事。于是,他便开始等着某一天用这幅画卖一大笔钱,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他等了许多年,画家没有出名,后来乞丐带着遗憾离开人间。富有戏剧性的是也有一个乞丐,同样的这个乞丐得到了一位画家的一幅画,画的内容同样是一双大手和一张微笑的脸,乞丐看懂了这幅画,他没有高兴,只是痛快地笑了一整天。从此,他不再向别人乞讨,他开始用自己的双手赚钱。几年后,他…  相似文献   

13.
无论在文学、音乐、舞蹈还是其他艺术领域中,情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可谓一件艺术品的灵魂。一个画家的创作,是在客观的现实中发现美,经过提炼融入自己的思想并将其表达出来。无论作者用何种手段,注入丰富情感的画面才具有内涵。情感的投入使艺术品具有直射人心的震撼力,因此,将情感融入绘画中是画家叩击观众心灵最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知名画家,对登门求教的青年画家总是很耐心地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有关部门、媒体推荐,更是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15.
由于文人参与绘画后,注重笔墨表现中传达出画家的精神个性,从而愈发将绘画表现转向了灵动有生气力量这一表现品格。这一特点从宋代起由文人画家的大力倡导,到元代经过文人画家的实践发展,以元四家为楷模,致使明清画家愈发认同于这种既表现物象,又体现出笔墨独特精神的表现品格。  相似文献   

16.
假定性是艺术的普遍特征。绘画除具有一切艺术假定性的共有特征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有的应用方式。西方写实性绘画的假定性就是画家通过一系列约定俗成的手段,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真实感的形象。这种真实只是一种假象,是利用人眼的错觉产生的幻象。西方写实绘画所表现出的实在的体积、逼真的空间、强烈的光线效果、真实的色彩感觉都离不开假定性规律的正确运用。正是这些约定俗成的视觉经验,帮助历代画家们推动写实绘画逐渐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17.
张海潮  木白 《法音》2012,(2):56-58,73,77
在表现古典特质的基础上,又能把敦煌壁画艺术的传统精髓与现代绘画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艺术作品具有时代气息,这是许多画家和美术工作者始终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艺术问题。敦煌画家王启江便是这样一位敦煌艺术的探索者和佼佼者。不知是自小受到祖辈虔诚信佛的影响,心生对佛教的敬仰,还是走进敦煌石窟临摹  相似文献   

18.
郭熙的《早春图》创作于北宋中后期,画家的表现手法在当时具有时代性意义,并对中国绘画史有深远形象。试图从图像分析角度解读《早春图》,深入剖析画家的作画风格及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知名画家,对登门求教的青年画家总是很耐心地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有关部门、媒体推荐,更是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的时间很宝贵,但提携后  相似文献   

20.
国画的意境,其实就是画家描绘景物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国画中的诗性意境,往往能够让欣赏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国画是否具有诗性意境,同样成为了决定国画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对此,国画中的意境成为了国画创作汇总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山水画的创作,更追求诗性意境的构建。意境是国画的灵魂,意境的构建是所有国画画家共同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