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海》2016,(5):170-177
在《帝制论》中,但丁构建了一个囊括一切人口、土地和民族的普世帝国,并将其权威直接诉诸上帝,赋予帝国和教会同等的地位。但丁的这一主张,进一步发展了中世纪晚期的"二元论"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不过,由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但丁自身思想的限制,这一"二元论"主张不可避免地陷入诸多理论困境。首先,但丁虽然批判了教皇和教会,但他仍然高度认可它们的职权。其次,在但丁的基督教思想体系中,"永生的幸福"最终高于"尘世的幸福",精神权力具有相比于世俗权力的优先性。以上两点,为教会对帝国的干扰留下了巨大的空间。最后,但丁虽然把帝国的权威完全诉诸上帝,但上帝的意志又不可知,帝国的命运变得扑朔迷离。世俗政治即便独立于教会,但它无从建立自身的确定性。只有在现代政治哲学的革命浪潮中,世俗政治的自主性和确定性才能一步步实现。  相似文献   

2.
在早期基督教大公会议上,教皇选择派遣特使参加会议。特使作为教皇体制运作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肩负着维护罗马教会首席地位及权威,完成教皇使命和主张的责任。早期大公会议中特使人员的官职、任职地区和会议角色不尽相同,一方面反映了教皇对复杂形势的必然反应;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其有效干预东西方关系动机。教皇通过交替发挥直属官员和辖区人员的作用,积极协调和管辖区的关系,以西部教区为依托进一步扩大对整个基督教世界的影响。作为教皇特使,不管是罗马教会内的司祭和执事,还是管辖区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长及其他高级僧侣,在与拜占庭皇帝和东部教会的交涉中都以维护正统教义和教皇的地位为基本准则,教皇通过派遣特使执行其政令,达到行使教皇职能的目的。厘清早期基督教大公会议上教皇特使的构成与作用,有助于准确理解特定历史条件下罗马教皇的权力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李秋红 《现代哲学》2021,(1):156-160
《吕氏春秋》的政治理想是"法天地",即效法"天道圜"与"地道方"。政治上的"圜道"是指君主的意志能够顺利地下达百官、影响人民;反之,人民的欲求和心愿也能顺利地上达君主;君主、官员、人民之间形成良性地互动和循环。而"地道方"是指君主无为、臣下有为的君臣分职论。"法天地"的实现有赖于君主自身之"德",此"德"是一种具有感通能力的精神力量。"德"论沟通了"道"与"无为"、养生与治国,将《吕氏春秋》的政治理论贯穿起来,其逻辑结构可以表示为"养生-全德-圜道-无为"。  相似文献   

4.
<正>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以下简称世基联)每七年召开一次会员大会,最近一次是2013年在韩国釜山召开的第十届会议,作为世基联成员的中国基督教协会也派了代表团参加。第十届会员大会的主题是"生命的主,引领我们迈向公义与和平",灵感源自当前教会关怀生命和寻求公义的迫切性,将迈向"公义与和平"作为世基联未来至少七年的目  相似文献   

5.
李筠 《学海》2012,(2):74-81
主权是现代政治理论的重要概念,它来源于西方中世纪王权至上性观念的不断发展。王权在中世纪早期并非不言自明地享有至上地位,王权获得至上性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政治斗争和理论斗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罗马法复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王权至上性(主权)观念的发展是一个政治法学问题,其内在的理论焦点是"权力与法律孰高"。中世纪罗马法学家们积极利用乌尔比安的"皇帝的喜好具有法律的力量"、"皇帝不受法律拘束"这两句格言,为王权突破日耳曼习惯法传统、基督教自然法传统的限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限于罗马法内在的普世主义品质、合法性基础理论、公私法划分以及罗马法复兴的发展脉络和研究基点都与现代主权理论的内在要求存在冲突,罗马法复兴未能直接创建出系统的现代国家主权理论。  相似文献   

6.
王弼在《周易注》中阐发"以无为本"并非为了形而上学建构,其根本目的是要塑造一种理想的君主人格,这种人格以"无"为最高境界,但对政治不形成颠覆;能"感通天下",但却持守"以寡统众"的政治原则。而在此人格基础上,王弼引入"无为"思想,并据此对儒家政治伦理进行改造,从而最终形成了一套关于"无"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7.
目前罗马教廷,为了配合美帝国主义的“全球战略”与“和平战略”,正在举行着第二届梵蒂冈公会议。它所以叫第二届梵蒂冈公会议,是因为在1870年曾经举行过一次梵蒂冈公会议。那次公会议曾在庇护九世的胁迫下,制定了“教皇首席”与“教皇不能错”的信条,企图对抗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破坏新兴的工人运动,维护教皇的封建统治。现将第一届梵蒂冈公会议向大家作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政权就在体制和社会作用上影响着教会的组织和职能。认识了基督教帝国的发展、中世纪教皇的神权政治以及后来把教会当作完整社会的概念,在面对今天教会的重要使命时,我们就会有所准备。  相似文献   

9.
作为有力回击"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和"历史终结"论的中国"强起来"战略,其目标是要将中国建成强国。这一强国不是中国对他国构成威胁、企图谋求国际权力的主导地位的"强大国家",而是着眼于中国社会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进国家"。这表明,新时代中国的"强起来"既与"富起来"的目的和目标不同,又与西方"强起来"的目的、手段和方式不同,是独立的、内生的、和平的和共享的"强起来"。新时代中国"强起来"的独立性、内生性、和平性和共享性对新时代中国政治伦理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对其内容进行来源定位、视角定位和根本道德价值定位,以形成既能够维持良好秩序又能够推动合理发展、既尊重和维护个体权利又实现公共利益、既注重道义价值又重视功利价值的政治伦理。  相似文献   

10.
【天美社·波兰讯】波兰全国天主教教会会议促请司释放弃“奢华的生活方式”;并确保堂区财政保待公开诚实。教会会议认为司绎不应“予人老是赶时间的印象而事实上他们却是去参加一些与他基本侍奉和祈祷圣召的活动。”波兰约半数的主教以及一些神父、修会和教友代表出席这个近八年长的教会会议最后的部分。教会会议在一份“择职与修道生活”文件中表示波兰公众对司铎“普遍和无理”不友善反映出一种错误观念,认为神职人员在J\九年东欧巨变后“取得权力”。文件又称,司锋渐渐习惯像活在一个“保垒的教会”不能与教友合作或在“正常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罗马教皇原来只是罗马城的一般主教,从四世纪起,依靠奴隶制罗马帝国皇帝的扶植,逐渐变成西方教会的首领,即成了所谓的教皇。贪婪的教皇们,倚恃着罗马皇帝的势力,运用巧取豪夺和诈骗的手段,例如:接受贵族的“馈赠”,作小土地所有者或中等土地所有者的“保护人”等等,攫取了不少小块领地,成为帝国境内的大奴隶主之一。随着罗马帝国的衰弱,他们又乘机掠取了许多土地,并夺得了罗马城的实际统  相似文献   

12.
经过历史的演变,今日中国教会承继宗教改革运动的果实,使整个教会呈现出较为开放的面貌。宗教改革运动作为教会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顺应着文艺复兴的浪潮,成为近代社会思想的开端。同样作为启蒙运动及工业革命的主要推动力,宗教改革成功地以"民族解放运动"的身份呈现出来。它切实地将基督徒从罗马天主教——作为传统教皇集权偏执的象征——的控制下解救了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运动的负面作用也在不断地加强,以致于在新教教会内部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纪念宗教改革运动的同时,也同样应该为我们今天的教会警醒:如何维系信仰和个人自由之间的平衡,成为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新生 《世界宗教研究》2011,(1):106-112,194
本文基于拉纳的文本证据和思想脉络,论证拉纳争议性的"匿名基督徒"观念其实是他的先验人学思想的必然延伸,是他有关"超自然的实存"以及相关的上帝普救恩典观的一种继续,是对利玛窦当年立场的一种再肯定,更是他为当代天主教跟上时代和向世界开放所搭建的一种对话平台。其立意不在于贬低其他宗教,而是力图端正天主教的这样一种态度,就是立足潜在的"天生基督徒"和已经认信的"显明的基督徒",认可和宽容现实中的"匿名的基督徒",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破除固步自封的传统天主教有关"教会之外无救恩"的论调。拉纳在教会和神学方面的开放主张和观点正是其"匿名基督徒"之说为代表的宽容精神的一种贯彻,他对社会的人性基础的重视,以及对于和平、对话等价值的强调,则是这种精神的进一步体现。拉纳之所以被尊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天主教思想家,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归因于他的"匿名基督徒"思想在实质上奠定了"梵二会议"改革精神的主调,实践上影响到"梵二会议"前后天主教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张再林 《学海》2014,(1):140-149
由法家学说所大力推出,并为历史上种种中国专制主义理论所阐发的"势"的概念,一如中国哲学中很多重要概念,实际上同样是通过一种中国式的"上下其行"的方式得以最终确立和证成的。也即它之上升为"天道"的形而上学化,同时又恰恰是"下学上达"地以回归我们形下之身为其路径。这使在中国语境中,无上的君主之"权势"实际上与优位的男性之"阳势"互为发明,并使中国思想史上,权势之升降与阴阳之消长无独有偶地理论对应。认识到这一点,不仅导致了有别于西方式的"建构论"的一种中国式的"体现论"的权力理论的发现,也为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而步出"阳具中心主义"的误区,走向一种更为全面的"阴阳和合"的人类生态政治提供了理论可能。  相似文献   

15.
"御"起源于驾车,定型于君主专称。本文通过梳理"御"观念的演变,分析其与中国古代治国之道的关系。文章首先简要论述马在国家政治中具有重要地位,指明以御为治国隐喻的发生根源。接下来沿动、静两条线索展开:第一,御的动词式演进,经历"御马→御民→御臣"的转化。先秦诸子对此均有贡献,但是充分奠定御的君术地位的无疑是韩非,他的"驾车喻"具有"技艺""控制""主体客体对抗"等特征。第二,御的名词式演进,经历"御者→御礼→御制"的转变。这是一个从具体名词到抽象概念凝固化的过程,仪式是名词性演化的核心。秦汉之际,皇权建立,御最终转化为君主专称,儒家的御礼和法家的御臣术共同缔造了强大的君权。御作为君制概念反应了先人对于治国的理解:君主以仪式和控制实现统治,政治生活中充满了对抗,又不乏协同。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前,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拉开序幕。大公会议本着"与时代共进"的精神,形成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文件,为普世教会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五十年来,世界各地的教会深入领会大公会议的精神,不断探索基督福音在现代社会的存在形式和意义,产生了众多的新思路和新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陈晓杰 《学海》2014,(4):73-80
近年来,对于朱子学的君主论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之趋势。本文以为朱子学之官学化做出很大贡献的真德秀为例,探讨其君主观。儒家传统有"天下为公"与"天下为家"之理念对立,在宋代,天子之继承权仍以"家天下"之血统继承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加入"天下为公"之要素而已,真德秀对此也完全承认而无反省。就其君主论之内容来看,一方面真德秀全面继承了朱熹的皇极思想而绝对化君主之"名",另一方面还要求加强君主之权力以对抗权臣,因此有绝对尊王论之倾向。此外,对于不正之君主,真德秀也不取孟子之"义合"而选择继续为官,正是因为其重视君臣名分之故。  相似文献   

18.
沈靖 《天风》1994,(5):12-13
最近召开的全国两会会务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加强教会自身建设,更好地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教会与社会要不要相适应,似乎是一个政治问题。应该说,这确实是的。但是教会与所处的社会要认同、要适应,也是教会本身的性质与使命所要求的。 请先读一段圣经:希伯来书2章10—18节。 教会的元首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世上做人。而道成肉身是基督对世人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弗朗西斯·培根在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间以委拉斯贵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为基础,创作出一系列"教皇"主题的绘画作品。培根绘画中的很多核心主题在其"教皇"主题系列绘画中都有所体现,譬如作为教皇形象的重要面部特征——"尖叫""张大的嘴"。当时画家所处的时代正是存在主义潮流兴起的时期,因此培根绘画中的"尖叫的嘴"这个面部表情有着不同于其他面部表情的语境,它包含存在主义的意蕴。而那个时代的社会情绪譬如孤独、痛苦、信仰的丧失、大屠杀的阴影等都在精心设置的语言框架中及教皇身上表露无遗。  相似文献   

20.
胡安国吸收并发展了传统儒家制约君权的思想,他秉持儒家"道高于君"、"以道事君"的精神,建构起以"天理"、"王道"批评君主和制约君权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就在于胡氏《春秋传》中所提出的"圣人以天自处"论与圣人是"天理之所在"说。对君王进行批评和贬责,与儒家"君为臣纲"以及"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伦理秩序发生了冲突。"圣人以天自处"论与圣人是"天理之所在"说的提出,使儒家士大夫摆脱了"臣子贬君上"、"以匹夫而黜天子"的政治伦理困境,为批评甚或批判君主与制约君权提供了思想武器,因而具有重要的政治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