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5 毫秒
1.
黄克剑同志的《我是在什么意义上“借用马克思的话”的?》(载《哲学研究》1987年第9期)一文,就我的《中国传统哲学的评价及其历史命运》载《哲学研究》1986年第9期)一文的某些涉及他的批评意见提出反批评,我表示欢迎。我觉得其中有些是双方行文不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在他一生的后期中,从事于历史、语言、文学的研究和创作,表示与哲学分手,但他一刻也没有与哲学分离,无时不受哲学支配。什么哲学支配他呢?叔本华哲学。当王国维宣称他与哲学分手时,他就着手于美学问题的研究。除《红楼梦研究》是美学的著作外,他还写了多篇的美学论文,处处都流露出他对叔本华美学理论的惓惓之情。王国维的《屈子文学之精神》(1906年)、《文学小言十七则》(1906年)、《古雅在美学上之地位》(1907年)、  相似文献   

3.
拜读黄克剑先生的《老子道论价值趣向辨略》 (见《哲学研究》2 0 0 1年第 6期 ;简称“黄文”)与孙熙国先生的《论老子对“道”的三重规定及其哲学启示》 (见《哲学研究》2 0 0 1年第1 0期 ;简称“孙文”) ,颇受启发。但深感不足的是缺乏对出土文献与历史的验证。尤其是汉墓帛书《老子》 (简称“帛本”)与楚墓竹简《老子》 (简称“简本”) ,是目前最接近祖本、最少失真的《老子》 ,它们对许多歧义往往有拨讹反正、一锤定音的功效 ,因而是论《老子》不可或缺之文献。如果只以今本为据 ,难免不偏离本意。所以不揣寡闻浅陋 ,陈述愚见 ,以就教于…  相似文献   

4.
王树人,男,1936年生,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西方哲学史特别是德国哲学的研究,近十多年来还致力于中西哲学、文化的比较研究。主要著作有:《思辨哲学新探》、《历史的哲学反思》、《中国传统智慧引论》(德文版)和即将出版的《传统智慧再发现》(两卷本)等。  相似文献   

5.
[王东,1948年生于北京,曾在北大荒劳动整整10年。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旋即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985年在北京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留校任研究人员,1987年聘为副教授。主要著作:《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哲学问题探索(改革之路的哲学沉思)》,《对<资本论>历史观的沉思) (现代历史哲学构想)》,《探索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列宁构想(<对哲学笔记>的  相似文献   

6.
奥伊则尔曼是我国哲学界非常熟悉的苏联哲学家 ,在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领域成果卓著。苏联解体以后 ,他虽已 80高龄 ,仍然充满活力 ,勇于探索 ,从 1991年起发表了一系列反思马克思主义的论文 ,在俄罗斯哲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文章主要有 :( 1)《马克思主义与 2 0世纪的非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科学》 1991年第 7期 ) ;( 2 )《哲学学说多元化的历史命运》 (《哲学问题》 1991年第 12期 ) ;( 3)《马克思主义自我批评的原则基础》 (《自由思想》 1993年第 7期、 1994年第 11期 ) ;( 4)《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  相似文献   

7.
是“思想形式”还是“思维形式”? 我认为把“思维”和“思想”区别开来,指出逻辑学是研究“思想形式”而不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科学才是正确的。……我认为(判断)应该改为下述定义:判断是反映认识对象之间联系情况的思维形式(态)。《哲学研究》1982年第2期《注意逻辑理论的准确性》作者在同一篇文章中先认为逻辑学是  相似文献   

8.
马列主义哲学的一般问题等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社会学的若干迫切问题》(论文集);《科学——哲学——意识形态: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迫切问题》;编《从苏共二十五人的决议和苏联新宪法的内容的角度来看马列主义哲学的若干迫切问题的发展:1978年10月24-25日各加盟共和国的科学理论代表大会的材料》;编《物质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编《哲学研究》(论文集,第二卷);《唯物史观与自然科学》。教科书、哲学教学法 编  相似文献   

9.
一、超切主义的哲学:《易经》哲学的特质 1 何谓《易经》哲学?《易经》哲学的义理归趣何在? 《易经》哲学,顾名思义,乃是本于《易经》的哲学。《易经》又名《周易》,本是卜筮之书。但蕴含在此书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画、卦辞和爻辞)和传(包括象传、彖传、系辞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两部中的哲学义理却是宏深奥衍,罕有其匹的。卜筮原是先民籍以安身立命的一种重要手段——一种统合直觉与理解于一炉的生命道术。《易经》哲学正是环绕着卜筮的生命道术而发展出来的宇宙观、人生观。从纯粹的哲学立场来看,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哲学呢?我们的答案是:它是一种场有哲学,也是一种生命哲学——一种归结于生命与场有的超切互摄之道的“超切主义哲学”。所谓场有乃“权能场有”之省。“权能场有哲学”乃是一种以行依体验为出发点,为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
姚大志同志在《哲学研究》1991年第6期上发表《意识形态与科学》一文(以下简称“姚文”),评论拙作《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载《哲学研究》1990年第6期)。“姚文”澄清了拙作中的几个不妥之处,也提出了某些有启发性的见解。但令人遗憾的是,“姚文”不仅未对拙作所  相似文献   

11.
J.凯茨的非自然主义的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J 凯茨 (JerroldJ Katz)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活跃在哲学界的一位成果颇丰的科学哲学家、数学哲学家和语言哲学家。他撰写了许多涉及语言学、语义学和数学哲学等方面的著作。主要代表作有论文《语义学和概念的变化》 ( 1979年 )、《语言和其它抽象客体》 ( 1986年 )、《实在论与语言学中的概念论》 ( 1991年 )、《数学知识应该是什么 ?》 ( 1994年 )、《语言学和哲学中的语义学 :一位意向论者的观点》 ( 1996年 )和专著《语义学原理》( 1972年 )、《沉思》 ( 1988年 )、《意义的形而上学》 ( 1990年 )、《实在论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逻辑与哲学的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葛殷同在《再议辩证逻辑》中说:“弗雷格以后逻辑彻底与哲学分了家,成为一门完全独立于哲学的科学.这促进了逻辑的飞跃发展.现在要求走回头路,把与辩证法、认识论统一的辩证逻辑当作逻辑,再次模糊作为意识形态的哲学与作为工具性科学的逻辑的界限,其必要性何在?”(见《哲学动态》1992年第4期第33页),不知诸葛同志对哲学逻辑(这里是指多值逻辑、时态逻辑、命令句逻辑等等的统称)的兴起怎么看.哲学逻辑的兴起,是以与  相似文献   

13.
彭加勒科学方法论的特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尔·昂利·彭加勒(Jules Henri Poincaré,1854—1912)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他不仅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的众多分支有开创性的贡献,而且在科学哲学上也有重要建树。在本世纪初,彭加勒先后出版了几本科学哲学著作:《科学与假设》(1902年)、《科学的价值》(1905年)、《科学与方法》(1908年)和《最后的沉思》(1912年),广泛地探讨了有关科  相似文献   

14.
亨普尔(C·G·Hemple,1905— ),德裔美籍人,维也纳柏林学派的重要成员。亨普尔的一生主要侧重于科学哲学研究,是逻辑经验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现代科学哲学领域内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同时,他也是现代西方历史哲学领域里新实证主义流派的重要代表。他把科学解释中的“覆盖律”(Covering Law)模型运用于历史解释,引起了历史哲学内部长达数十年的争论,直到60年代,历史哲学争论的中心仍然是“覆盖律”问题。代表亨普尔历史哲学主要观点的是他于1942年发表的《普遍规律在历史中的作用》(1942)一文,其中,他提出了历史解释中的“覆盖律”这一问题。后来,又在《历史解释中的理性和  相似文献   

15.
“柯尔施问题”的现象学解——兼与徐长福先生商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读了徐长福先生发表于《哲学研究》今年第 6期的《求解“柯尔施问题”———论马克思学说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一文 (以下简称徐文), 总的感觉是, 徐文在探讨马克思的哲学立场和科学立场的关系上用了不少功夫, 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但其解决问题的方式仍有一些不清晰之处, 因而其结论也不是十分可靠。本文试图通过对该文的回应引出笔者的思路: 用胡塞尔现象学所提供的启示来解决柯尔施的问题。一、马克思是否经历了从哲学到科学的“三阶段”?徐文对马克思的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了系统的历史文本的考证之后, 所得出的结论为: “在马…  相似文献   

16.
读了黄楠森、丛大川同志的《本体论能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载《哲学研究》1985年第12期,以下简称“黄文”)一文颇受启发,但对于其中所表述的一些基本观点却不敢苟同,现提出来就教于黄、丛两位老师及同志们。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早产的胎儿。我决计把这篇并不成熟的文字抛到学术界,是因着两个不无衷曲的考虑:(一) 牟钟鉴①在他的《中国传统哲学的评价及其历史命运》(载《哲学研究》1986年第9期,以下简称《命运》)一文中,对我的《传统文化的封闭性及其时代特质》(载《光明日报》1986年5月26日,以下简称《特质》)一文提出诘难后,经由我的答难(见《哲学研究》1987年第9期文章《答牟钟鉴》),再次向我提出了诘难(见《哲学研究》1988年第9期文章《澄清与探讨》,以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什么是它的一体化,这个问题在哲学界是有争议的。何畏同志在《马克思创立的是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哲学》(载《哲学研究》1983年第6期)一文中,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体化到历史唯物主  相似文献   

19.
德国哲学二十年(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纯理论研究倾向1.重视哲学范畴史的研究。范畴史的研究是哲学和哲学史研究深入的重要标志。德国哲学界在此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不仅有专门的范畴史研究杂志 ,还出版了多套多卷本的范畴史、概念史和问题史著作 ,如《哲学基本概念手册》(6卷 )、《哲学的历史辞典》(12卷 )  相似文献   

20.
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64年第11期上,报导了苏联哲学研究所一年来在研究历史科学的哲学问题方面的情况,现将这篇报导摘译如下: 1963年未,在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历史唯物主义组之下设立了一个小组,研究历史科学的哲学问题。同时,在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设立了历史方法论组。这些科学家的主要任务是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