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场效应与建筑审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建筑场、建筑信息、建筑美因、审美机制等要素综合活动反映,是建筑学、建筑心理学与建筑美学有机结合的研究成果,通过其研究成果,有益于启发当代城市建筑环境优化的思路与举措,因而具有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装饰设计行业的繁荣,在文化自信的倡导下,国风潮兴起,促进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文章结合实际,阐述建筑装饰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二者结合运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对二者的有效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维吾尔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点。维吾尔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状况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以及华丽而神奇的建筑艺术。维吾尔族建筑文化园林中,伊斯兰建筑是伊斯兰文化与维吾尔族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的实物精品与瑰丽奇葩。  相似文献   

4.
宗祠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地域文化、风俗民情和精神观念的重要体现。对宗祠建筑艺术的保护和发展无法脱离审美演变,应符合时代要求。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加强对襄阳宗祠建筑艺术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将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使襄阳宗祠建筑艺术符合时代审美要求,不仅能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还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5.
刘楠 《美与时代》2023,(1):22-24
从文化精神与建筑文化两个逻辑方向,由外延向内涵对海南冼夫人文化精神与建筑文化互动机制展开研究,分别从浅层的建筑文化基因及文化现象、中层的建筑文化符号、深层的建筑文化审美及文化思想逐层递进剖析。在这一剖析过程中可发现,冼夫人文化精神层面发展充分,而建筑文化发展不均衡,但研究得出的文化精神与建筑文化的互动机制及共同的文化内核依旧一致指向了“唯用一好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异军突起,各地竞相追逐以高度著称的地标性建筑,导致"千城一面"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建筑的地域特色渐趋消失,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回归。民居文化是中国建筑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地域文化信息,是研究民居建筑重要的渠道。赣东地区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是中国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建筑学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建筑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美学现象,也是人类文化信息交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过去用建筑理论和空间原理来分析建筑都比较片面,不能完全地阐释建筑内涵与外延的双重意义,无法概括建筑的所有特征,因为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还是一种带有信息的媒介,具有符号的意义,并且表达了建筑与人的关系、建筑符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颜文姜祠作为一种礼制祭祀性建筑,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大特殊现象,由来已久,其建筑的形成必然与传统地域文化渊源至深。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齐文化以一种独立的地域文化登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它作为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以广收博采,融合汇通之特点以及丰厚的思想内容和润物无声的文化穿透力对颜文姜祠的建筑形态的构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当地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9.
“明堂”不仅是宗教祭祀的一种建筑象征,而且是上古政治活动的历史标志.本文以唐《定明堂规制诏》为例,通过分析其对明堂布局规模建制等的规定,阐述明堂建筑与易学象敬密切的联系,体现出作为中国哲学文化、天文和数学等结合的“易数”,在中国传统建筑尤其是礼制建筑中的重要应用,并为中国传统建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徽州古民居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地域文化特征极为鲜明,尤其是作为徽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观载体的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是古代徽州社会历史文化的见证。徽州地区古民居建筑装饰是不可多得的实物,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本文结合相关的科学分析,并通过对古民居建筑装饰的现状、表象进行分析以及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陶艺是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之一,其是根据水与土以一定的比例进行结合,通过可变性和流塑性,然后在进行烧制,就是陶艺主要的制造原理。陶艺在现代建筑装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对建筑进行美化的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起到了环保的效果,因此建筑行业要加强陶艺的应用力度,实现建筑水平的整体提高,为了实现此目的,笔者就陶艺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特殊文化载体,建筑记录着历史演变的轨迹,有力地证明着建筑所在地发展的连续性,因此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以发展为主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建筑在历史的洗礼下已不再有当年的辉煌,有的残破不堪,无人问津,有的甚至已了无踪迹,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处理保护传统建筑呢?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自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起,哈尔滨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发展,多重文化交融共生,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特征。文章从外来文化的角度,对哈尔滨近代建筑的规划布局、建筑形式、风格特征进行梳理归纳,以更好地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与更新。  相似文献   

14.
历史街区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性的民居建筑形态和景观面貌,其建筑特征和形态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和韵味。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痕迹逐渐被弱化。中原地域文化对民居建筑景观的影响和价值有着深远的研究意义,能够推动城市地域文化历史的延续与保护,促进当地经济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美的追求也不断提升,而且在各个领域中都有所表现。建筑领域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建筑美术艺术也在建筑设计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一部分。人们对美的追求,在建筑行业就是色彩与建筑的融合,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从古至今,人类对装饰艺术的发展都极为重视,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装饰艺术从西方引入到中国时,与中国本土文化进行了简单的融合,借助其美术建筑的思想,倡导建筑的艺术性。美术建筑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需要根据建筑设计方案来定,美术建筑的质量与建筑设计的方案和建筑美术施工质量等有关。我国现代建筑装饰工程中将美术艺术进行融合,将艺术魅力与现代建筑风格进行有机结合,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建筑装饰美学设计,而且在我国建筑装饰工程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解读建筑与叙事的内在关系为出发点,通过对红色旅游中的文化载体——红色建筑遗产的叙事性研究,分析其文化内涵、城市地域文脉的营造特性,基于对建筑叙事的认识,探寻当代红色旅游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策略。同时,文章结合"延安1938"主题街区设计案例,探讨红色旅游的内涵式建构、外在形象设计和叙事信息的整合与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传承,文化积淀深厚,中国的古代建筑独树一帜,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建筑文化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的发展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需要我们充分吸收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现代主义设计在风靡全球的同时,削弱了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差异。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使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需植根民族传统文化。江南文化作为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以此为研究背景,追溯江南地区的地理、经济和文化历史,调研江南地区的传统历史街区,研究其对当代建筑审美与功能的影响,对当代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村落建筑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部分传统村落在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分析1949年以来国家有关乡村建设的系列政策,探索传统村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国家政策下的发展与实现路径,并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晓燕 《美与时代》2014,(11):18-18
通过探讨博物馆建筑形态文化,来研究博物馆建筑形态文化的性质、特征及其价值,文中所提到的研究方法是通过研究建筑形态的基本形体及其内涵,来表现出建筑形态的文化性质、特征和价值;通过建筑形态的要素来表达它的文化性质,体现出建筑形态文化与其要展示的主题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加强建筑对展示主题的气氛渲染,展现了建筑的社会服务价值与精神享受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