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向华 《中国宗教》2018,(10):74-75
普光寺承禅宗临济宗法脉,历史上常住僧人最多时达百余人,原大庸(张家界原名大庸)近百座寺庙均依止普光寺修行.历代住持中高僧辈出。寺院曾先后6次举行龙华大会传戒,湖南及外省的数千名佛教徒均在此受戒,故有“江南名刹”之称。  相似文献   

2.
卷帙浩繁的宗教典籍和资料,犹如置身源远流长的宗教博物馆。我且在“上海宗教”驻足逗留,对某些人和事作一番审视。前人已有很多论述,夫复何言?可又想来宗教是说不尽的话题,不必有“肯前有景道不得”的顾虑,前将零星的思考记下来,敷衍成文。一最早传入上海的宗教,当数佛教。传说龙华寺建于三国赤乌五年,距今1757年;静安寺建于赤乌十年,距今1752年。但这两个时间都是“传说”。1700多年前的上海龙华地区还未成陆,如果设想有志于振兴江南佛教的康僧会到建业(今南京)后旋即南下,乘一叶小舟辗转来到这片水乡泽国,在…  相似文献   

3.
山东博兴县博物馆藏"奉为高祖文皇帝敬造龙华碑",碑身残缺下部,正文残存1245字。碑文记邑人在故龙华道场之墟古塔基上重修龙华塔之事。经考证,龙华碑刻于隋大业三年四月至八月之间,尚未完成即被断毁掩埋。碑记对研究博兴佛教,特别是龙华寺的兴衰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进入新时代,龙华古寺全体上下一心,坚定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中国宗教走出去"战略,努力争取在弘法交流、文化兴寺、社会慈善等各方面取得更大成就。近年来,我常思索这样一个重大命题:如何使龙华古寺这座千年古刹,在新时代中持续兴盛、生机焕发?在总结龙华古寺千年文脉和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7,(12)
<正>利玛窦去世后,龙华民(Nicclo Longobardo,1556-1655)执掌在华耶稣会士,对"天主"一词的翻译提出了质疑。在他的支持下,耶稣会对利玛窦的主张进行了调查。1621年,耶稣会在澳门召开会议,讨论利玛窦与龙华民的主张,结果支持利玛窦的一派赢得了胜利。然而,龙华民并未就此罢手,继续坚持他的主张,反对使用  相似文献   

6.
《法音》2008,(12):64-65
11月6日.由广西贵港市政府主办、桂平市政府承办、桂平市佛教协会、西山龙华古寺、西山洗石庵协办的“西山论坛&#183;佛教文化暨巨赞法师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龙华寺举行开幕仪式。广西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荣波法师、会长成清法师、龙华古寺住持湛空法师。广西政协副主席李达球、  相似文献   

7.
龙华教新探     
利用新发现的珍贵文献重新梳理后期龙华教的传法世系和南向传播轨迹,再现其兴衰嬗变历史。后期龙华教在教义上大大淡化被官府视为异端学说的"三劫说"和修改"无生老母创世说",提出以儒家的伦理纲常为修道基础,以佛教的念经斋戒为修道形式,以道教的内丹修炼为修道途径的三教融合主张,从而逐渐丧失其民间宗教的"叛逆"本色。在仪轨上,后期龙华教戒律基本不变,而教阶制度则从三级变为九级,道场科仪却越来越繁缛,导致其信徒关注宗教的外在形式甚于宗教的内容。在官府严厉禁止和教派内部分裂,以及教义无法最大程度满足底层百姓的政治诉求和精神需求的背景下,龙华教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微。龙华教的兴衰嬗变是明清时期民间宗教的一个缩影,带有一定普遍性。  相似文献   

8.
龙华诗钞     
《法音》1989,(9)
甲子元旦于龙华古寺升座大典感怀龙华古刹永留芳,千载庄严古道场;宝塔巍峨临碧汉,宗风丕振耀人间;时来百废同兴举,望重诸方尽赞扬;佛国长春辉宇宙,慈云普荫万家安。  相似文献   

9.
上海龙华寺住持明旸法师与台湾蓬莱普陀山住持圣明法师将于今年农历九月初一至十月二十日,在上海龙华寺合作举行为期四十九天的"中华民族千僧祝愿世界和平幸福超度冥阳两利水陆大法会"。  相似文献   

10.
法界春秋     
《法音》1990,(2)
位于上海市南部龙华镇的龙华寺和龙华塔,是蜚声中外的著名佛教庙宇和佛塔,相传均始建于三国吴赤乌(238~250)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悠久历史,其间屡经兴废.唐垂拱三年(687)正式建立殿堂,宋治平三年(1066)重修时曾赐额"空相寺",明万历年间重修时又赐额"大兴国万寿慈华禅寺",晚清再建,恢复"龙华寺"原称.近代以来龙华寺逐渐破败不堪.建国后,为保护祖国珍贵的佛教文物和落实宗教政策,上海市人民政府曾对龙华塔进行全面修理,使之重现宋塔原貌,继又对龙华寺大殿佛像整修一新,使之成为佛教徒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和游览胜地."文革"期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瓦房店市龙潭山龙华宫,于1996年10月20日(农历九月初九)为新建的龙王殿、关帝殿举行了隆重的神像开光典礼。中国道协、辽宁省道协、瓦房店市统战部、市民政局等都派人前往祝贺。龙潭山龙华宫隆重举行神像开光典礼@韩永慧  相似文献   

12.
爱国高僧明法师,于2002年7月23日22时50分在上海龙华古寺圆寂,消息传开,人天同悼。明法师的圆寂,不仅是我国佛教界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宗教界及爱国统一战线的一大损失。对于我个人则失去了晨夕依止、六时问教的师长。7月26日下午,上海市佛教协会在龙华寺隆重举行明法师示寂回向法会,江泽民主席以个人名义送来花篮,悼念明法师逝世,整个过程令我激动不已,悲欣交集,同时也使我渐渐进入了往昔的回忆。记得江主席在担任上海市市长期间,明法师曾写信给他,希望从龙华公园拨回二亩五分土地,作为龙华古寺僧房用地。江市…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10,(4)
<正>本刊讯2月9日,上海龙华古寺在环球东亚酒店举行2010年迎新慈善义拍活动,500余名信众参加。此次慈善义拍拍品共计书画23件,成交善款668.99万元,并全部捐给了上海市区的慈善事业。龙华古寺的迎新慈善义拍从2006年创办以来,共筹得善款1000多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84,(6)
受今年第九号台风影响,在上海港避风的台湾渔民一百多人,于八月二十一日中午到龙华古寺进香。该寺两序僧众热烈欢迎来自台湾的佛教信徒们。龙华寺监院荫远法师陪同台湾佛教信徒瞻仰了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及正在修建中的三圣殿。他们虔诚地上香祝愿,并为佛像装金乐助了功德金。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上海玉佛寺、龙华寺、静安寺的素斋业务,均有很大发展,并各具特色。上海市佛教协会为了继承和发扬佛教寺院传统的素斋烹调技艺,培养素斋厨师接班人,于七月一日在玉佛寺举行首届素斋烹调技艺交流活动,邀请本市国际饭店、静安宾馆、上海宾馆等单位的著名厨师组成评委会。评比交流由玉佛寺方丈真禅法师,龙华  相似文献   

16.
真如寺散记     
上海不少古镇,都是因寺而名,因寺而兴,其发展与兴旺均不开佛寺。例如:南翔寺——南翔镇;七宝教寺——七宝镇;法华寺——法华镇;龙华丰——龙华镇;真如寺——真如镇……可以说,有寺必有镇。然而随着历史变迁,千百年来,有的寺镇均不存;有的寺毁而镇存;而不少古镇在历经沧桑之后,寺在镇亦在,且寺镇均在繁荣发展,非昔日所能比。其中,龙华寺香火延续至今,规模之大,自不必说它。以前其貌不畅的真如寺,于1993年初重新开放后,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之风气,已日渐兴隆,令人刮目相看。真如寺是江南仅存的两处元代建筑之一,它系…  相似文献   

17.
金易明 《法音》2001,(6):39-40
本刊讯 6月1日上午,设于上海龙华寺方丈室内的朴老灵堂庄严肃穆,巨幅遗像两旁悬挂着朴老手书遗嘱诗偈:“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东西两壁“缁素表率”、“道范楷模”八个大字深沉苍劲,表达了上海佛教界四众弟子对朴老的敬仰之情。10时25分,朴老夫人陈邦织女士捧着朴老骨灰坛,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觉醒法师等陪同下,来到龙华古寺。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王永平居士、荫远法师,秘书长照诚法师及龙华寺两序大众在山门外列队迎…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23,(9):62-62
本刊讯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上海市佛教协会协办、上海龙华古寺和圆明讲堂承办的圆瑛大师圆寂70周年追思赞颂纪念系列活动2023年9月19日在龙华古寺举行。今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高僧、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圆瑛法师圆寂70周年。当日,追思赞颂纪念系列活动包括追思赞颂法会、各地名家书写圆瑛法师禅诗书法展揭牌仪式、各地诗家奉和圆瑛法师禅诗唱和集首发仪式、诗乐会。  相似文献   

19.
王永平 《法音》2002,(9):37-39
爱国高僧明旸法师,于2002年7月23日22时50分在上海龙华古寺圆寂,消息传开,人天同悼。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15,(10)
<正>本刊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祈祷世界和平,凝聚海峡两岸对于抗战胜利共同奋战精神的崇高敬意和祝愿两岸祥和安乐,由上海市佛教协会、台湾新北市佛教会、金门县佛教会共同主办,上海龙华古寺承办,上海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上海市台办作为指导单位的"海峡两岸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普利十方水陆空超荐大法会",从9月19日起于上海龙华古寺熏坛,至9月26日圆满,历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