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据西德《哲学研究杂志》报导,著名的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于1976年5月26日在弗拉伊堡逝世。享年86岁。 1976年12月16日,西德弗拉伊堡大学为海德格尔逝世举行纪念会。在会上讲话的有弗拉伊堡大学的W.马尔克斯、海德堡大学的汉·格·卡塔玛尔和斯塔恩柏克的卡·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一些在西德享有盛誉的心理学家,不断撰文批评当今西德的学习心理研究,仍然深受两股势力的影响:其一,来自德国的古典哲学和心理学,过于强调人在社会学习中的个性,从而大大忽视了社会对人类学习的制约性。其二,来自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过于强调社会背景对学习的制约作用,从而大大忽视了人类学习对社会发展的效应。这些批评导至西德社会学习的研究热潮。西德的一些邻国曾把西德的社会学习研究看作是Robert Sears 和Albert·Baudura 理论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西德心理学界就已准备从内容和形式上对现有的大学心理学学习课程和考试进行改革。为了使这一想法付诸实施,三年前成立了一个跨地区的心理学学习改革委员会。据西德心理学会机关刊物《心理学展望》报道,这个委员会经过二年半的活动于1983年4月15日在萨尔布吕肯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一份对心理学学习改革的建议草案。这次改革的主要宗旨在于既不使心理学学习过分专业化,同时又使未来具有心理学毕业  相似文献   

4.
阿多诺(T.W.Adorno)是福兰克福学派当代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系西德哲学家、社会学家和音乐理论家。1903年9月11日出生于福兰克福(美因河畔),1969年8月6日去世。1930年为福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成员,翌年起任大学讲师。希特勒上台后,旋即流亡到英国和美国。自1951年起担任教授,后来回到西德,任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所长。阿多诺从新黑格主义和左派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一套所谓社会学的批判理论,借以批判帝国  相似文献   

5.
同霍克海默尔、马尔库塞和阿多诺等人一样,哈贝马斯(J.Habermas)这位当代西德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29年6月18日他出生在德国的杜塞多夫。据说由于他一贯治学严谨,广度和深度兼而有之,而又不急于求成,故能根深叶茂,大器晚成,直至1961年才在玛尔堡获得大学教授资格,而不像法兰克福学派其他大多数成员那样专攻一门,早年即崭露头角,扬名于学术界。1961年至1964年,哈贝马斯开始在西德海德堡大学讲授哲学;1964年起为法兰克福(美因河畔)大学哲学和社会学教授。自1971年任西  相似文献   

6.
据西德《普通哲学杂志》1980年第1期报道,国际黑格尔协会通知:国际黑格尔大会将于1981年6月25日至28日在斯图加特召开。总题目是《康德或黑格尔》。  相似文献   

7.
泰州学派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1月16日至18日,在江苏省泰州市召开。会议收到16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美国、西德、日本学者的论文四篇)。与会同志  相似文献   

8.
一般情况 德国是近代资产阶級心理学的策源地,所以心理学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許多心理学研究机构都遭到破坏,但在战后很快又恢复了。西德的心理学仍保留着战前欧洲大陆心理学的传统,哲学理論色彩比較浓厚。許多馮德时代晚期的心理学家依旧工作着,并继續发展着他們的学說。格式塔理論对于西德心理学影响很大,許多工作是在这个理論指导下进行的。西德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象美国那样零散围  相似文献   

9.
H. 马尔库塞的重要著作《单向度的人》于1964年首先在英国和美国出版,1967年在西德出了德文版,1979年又被译成法文在法国出版,而后又以罗马尼亚语等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曾一时风靡世界。本书是法兰克福学派历史上最有政治影响的书,被称为西方六十年代末大学生运动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协同学最先由西德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教授、马克思·玻恩奖金获得者赫尔曼·哈肯于1973年提出,1977年正式出版《协同学导论》而宣告创立,1983年发表《高等协同学》,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协同学建立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基础之上,它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适用于无机界和有机界的宏观、微观和宇观系统,基本原理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追溯了布洛赫从求学到流亡,从东德到西德的生活经历,描述了他与卢卡奇、海德格尔、马尔库塞、萨特等同时代人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布洛赫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的哲学思想深受表现主义的影响。1938年布洛赫流亡美国,1949年回到东德。1956年以后,布洛赫受到东德当局的批判,被指控为“偏离分子和修正主义者”。1961年布洛赫移居西德。布洛赫承认深受黑格尔哲学和宗教的影响,但他强调自己是完全站在马克思立场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他看来,乌托邦理论在马克思那里就已经出现,而他只是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发展了马克思的乌托邦概念而已。乌托邦不仅是哲学-艺术范畴,也是我们时代的政治范畴。乌托邦并不意味着逃避现实,而是意味着探索现实事物的客观可能性,并为其实现而奋斗。具体的乌托邦导向一种更美好的未来、一个人道的世界。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无权成为悲观主义者。  相似文献   

12.
第十六届世界哲学会议将于1978年8月27日至9月2日在西德的杜塞尔多夫城召开。这次会议讨论的中心是:“哲学和现代科学关于世界的一些观点”。关于这个中心议题,将举行三次全体大会,而后分八个小组讨论下列八个题目:宇宙的观念;现代生物学和它对哲学提  相似文献   

13.
据此利时《卢汶哲学評論》1961年第4期上报导,新托馬斯派于1961年9月1日至9月6日在西德科倫召开过“第二届中世紀哲学国际会識”,現在我們将这篇报导摘譯如下: 在“中世紀哲学研究国际协会”(縮写为S.I.E.P.M.)主持下召开了“第二届中世紀哲学国际会  相似文献   

14.
近来,台湾出版了三部为康德研究者以及西方哲学研究者所称道的著作,其中两部是康德原著,即《通灵者之梦》和《道德底形上学之基础》,一部是西德学者写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导读》。这三部著作的翻译者是台湾著名的康德研究专家、西德波昂大学哲学博士、先后任教于台湾大学和中国文化大学的李明辉教授。《通灵者之梦》是海内迄今第一个中文译本,系台湾联经出版公司的《联经经典》  相似文献   

15.
刘精忠 《世界宗教研究》2011,(2):127-137,194
马丁·布伯的宗教哲学建构深受犹太教哈西德主义神秘范式的影响。后者近代从被动的律法主义向积极的信仰主义倾向创新与转换意义重大。通过脱胎于哈西德主义神秘范式之上的"我—你"对话哲学,布伯的宗教存在主义哲学不仅从信仰向度上实现了对传统西方哲学认识论的超越,同时也在对人之"生活世界"的强调中,实现了积极行动意义上的宗教普世主义关怀。与此同时,这一哲学建构本身的内在理路亦体现了现代犹太思想哲学化重构过程中与生俱来的悖论性。  相似文献   

16.
1986—1990年,我在西德从事哲学研究。期间又曾应邀去美国、奥地利等国进行学术访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见到了一些当代西方世界著名的哲学家(如哈贝马斯、利科尔、德里达、冯·赖特、威尔纳·马克思等)以及各国哲坛的后起之秀。这些直接接触,特别是与伽达默尔共事三年,为我了解当代西方哲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下面扼要地谈谈这些接触所得的有关当代欧洲哲学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近代犹太哈西德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发展状况进行历史性的考察,认为该运动之产生是东欧犹太社区对其生存境况恶化而做出的反应,其发展一方面与整个东欧犹太社区所面临问题的共性有关,亦与该运动独特的内部结构与发展方式有关;本文还分析了该运动独特的宗教主张,分析其在犹太教神秘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及宗教价值和社会意义.在现代性日益发展的今天,哈西德运动的存在本身具有其特殊的文化意义,应当得到主流社会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18.
一、费希特复兴运动费希特复兴运动开始于1962年,它的目的是要全面研究和评价费希特的思想及其作用。1962年是费希特诞辰200周年,1964年是他逝世150周年。这个时期对于费希特研究工作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一、开始了研究费希特的新方向。第二、西德巴伐利亚科学研究院开始编辑出版新版的费希特全集。二十多年来,对于费希特的研究工作已经从德国和欧洲波及到世界各地。新版费希特全集原定的三十卷中已出版二十多卷。费希特复兴的新研究运动正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纪念黑格尔逝世150周年,西德《哲学研究杂志》1981年底出版了论述这位大思想家的专集。现将这本集子中的文章题目依次译出,供我国读者了解国外有关国家研究黑格尔的大概情况。  相似文献   

20.
第十二届德国哲学大会于1981年9月29日至10月3日在西德因斯布鲁克举行。大会的总题目是《人和人的科学》。大会分成下列小组:1.价值和道德的论证;2.社会科学的人类学;3.历史哲学(从人类学来看);4.宗教哲学;5.现代工业社会的评价问题;6.技术哲学;7.哲学人类学的科学理论;8.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