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探讨初中生社会善念的发展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实验1采用卡通插图范式和SoMi范式,以628名7~9年级初中生为被试,考察不同心理理论类型初中生的社会善念的发展;实验2使用社会互动情境和SoMi范式,以360名7~9年级初中生为被试,考察社会互动方式与反馈类型对不同年级初中生社会善念的影响。结果发现:(1)初中生的社会善念不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但7年级中高情感心理理论初中生的社会善念显著多于高认知心理理论初中生;(2)7年级初中生在积极反馈条件下的社会善念较多,而8年级初中生在消极反馈条件下较多,9年级初中生在这两种条件下则不存在显著差异;(3)在合作情境中,初中生在积极反馈下的社会善念更多,而在竞争情境中,初中生在消极反馈下的社会善念更多。研究说明初中生的社会善念具有跨年龄和跨性别的稳定性,并且会受到心理理论、社会互动方式及反馈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幼儿心理理论与社会行为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短期跟踪57名新进入幼儿园的幼儿,测查他们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和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差异确实与他们的社会行为发展存在某种密切关系,但其与社会行为发展的不同方面似乎存在不同的关系模式.对这些不同的关系模式,文中分别从幼儿的心理状态认识、执行性控制能力发展和个性倾向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大学生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以及负面评价恐惧和人际信任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采用大学生社会排斥问卷(SEQU)、社交焦虑量表(SASSCS)、负面评价恐惧量表(BFNES)及人际信任量表(ITS)对45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大学生社会排斥不仅对个体的社交焦虑水平产生影响,还会通过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作用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2)人际信任能够调节大学生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直接作用,具体而言,与高人际信任的大学生相比较,较低人际信任的大学生的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友伴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源。本研究从儿童积极发展的视角探讨友伴人际品格(仁慈和公正)对儿童人际品格的影响及友伴数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并检验了儿童的群体(学段、性别、是否独生)差异状况。研究采用班级同伴提名法及儿童品格调查问卷对1555名4~9年级儿童及其互提名友伴展开调查。结果发现:(1)友伴仁慈和公正显著预测所有儿童群体的仁慈和公正;(2)儿童的友伴数量更多时,友伴公正对其公正的预测作用更显著;该调节效应仅体现在初中生和男生群体上。研究结果表明,儿童与具有积极品格特征的友伴交往对其积极品格的发展至关重要,且对于特定群体(如初中生、男生),与越多具有积极品质的友伴交往,其受到的积极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5.
心理理论作为个体重要的社会认知能力之一,从1978年被提出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值此心理理论研究发展40年之际,研究试图借助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宏观的视角呈现1999年到2018年心理理论研究的状况。结果表明,近二十年来心理理论的文献年发表量保持线性增长。文献的主题从关注心理理论的发展和测量,逐渐过渡到将心理理论放在社会认知的框架中进行探讨。研究同时以发表文献数量为指标,探讨了该领域的代表性杂志和重要作者。结合现有心理理论研究的成果,文章最后从心理理论的研究问题领域、相关脑区、毕生发展、异常发展和人工心理理论的建构几个方面进行了延伸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亲子互动游戏观察来考查亲子游戏参与方式、情感交流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实验结果如下:第一,控制了年龄因素后,儿童的亲子游戏参与方式中的主动参与和建议游戏两种方式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而对于母亲来说,指导游戏的参与方式和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存在显著相关。第二,控制了年龄因素之后,儿童情感交流方面的分享积极情感和心理理论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而母亲这方面的指标和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没有显著相关。文章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学业成就和幸福生活等积极心理与行为的有效预测指标,考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提升。为此,本研究以6所高校852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公正世界信念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之间的关系,以及人际信任对二者关系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公正世界信念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人际信任在公正世界信念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但是主要表现在男大学生群体中,而女大学生中未发现该效应。这说明,公正世界信念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并且在男大学生中人际信任是二者关系的中介桥梁。  相似文献   

8.
9.
ABSTRACT

In this study, I explored intended response to aggression among adolescents. I drew hypotheses from social identity theory, cost/benefit considerations, and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I asked 217 Jewish and Muslim male adolescents in this study to assess their intended use of aggression in 12 hypothetical conflict situations (vignettes), in which I manipulated the opponent's religion, gender, acquaintance, and severity of aggression. I mainly found that male adolescents respond to aggression by same-religion opponents more moderately than to cross-religion aggression; their response is more moderate to cross-gender aggression than to same-gender aggression; response is more moderate to the aggression of familiar opponents than to that of unfamiliar ones; and response is less severe toward moderate than toward severe aggre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