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的内容是情感,音乐的本质是美.音乐是精神领域的东西,音乐可以使人的精神高尚起来、和谐起来.我们应该在音乐教育中实现情感教育与美育的交融,从而达到移风易俗,塑造完美和谐的人,开启人们智慧、升华人们心灵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陈阳  王赛 《管子学刊》2011,(4):25-26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儒学重要代表人物,杰出的思想家,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被人尊称为"历史的巨人"。荀子的音乐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乐论》中。他认为人需要音乐,肯定了音乐在沟通人们情感以及在人性教化中的巨大作用,具有"中和之美"。他强言力说若要让音乐成为教育人的工具并阻碍其进入邪乱,就必须要遵循道德伦理的准则。《荀子.乐论》是荀子关于音乐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不但全面阐释了荀子的音乐思想,更对后世音乐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指出了荀子音乐思想中"重善轻美"的思想倾向,并对其这种思想倾向的非理性进行了分析,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以便人们对荀子的音乐思想有更全面、更重要、更客观的理解、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3.
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在神思飞越,情感激扬之际创造的产物,也是人们鉴赏、品味的审美对象.音乐是用有组织的声响来塑造意象,表达情感,使人们得到审美愉悦的艺术.在音乐的表现和鉴赏中,情感是最重要的审美特征,音乐能全面而深刻地向人们展示感受和认识世界的感性力量和情感愿望,使人们得到美的满足.在音乐的创作与鉴赏中,艺术家与欣赏者的情感活动自始至终都伴随着一定的意象.  相似文献   

4.
音乐的起源及其政治作用和审美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平啸 《学海》2001,(5):153-158
古人认为音乐起源于风.在中国古代政治中,音乐占有特殊的地位,其政治的推明与礼乐息息相关.礼的初义是指祭祀,其中音乐承担着娱神和敬神的职能.周人以礼乐治国,音乐依附于"德"而存在.老子对音乐害道的批判表达着他以道与礼对峙的思想,但他不完全反对音乐,赞成音乐接近道的品质.音乐与道的有机结合,使音乐进一步承担起了诠释自然的任务.认识到音乐独立的审美功能是在东汉后期,魏晋时人们面向自然又获得了对音乐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陈艳 《美与时代》2003,(10):22-23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进行情感交流与思想交流的特殊工具.音乐无国界,可以表达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感受与情绪.在数千年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音乐以其神奇而独特的魅力感染着每一个人的心灵,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着重要地位,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所以,大学生群体普及音乐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但音乐的声音材料并非自然界的自然音响,而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乐音.然而音乐发展到20世纪,许多传统的音乐观念被颠覆,音乐不一定是以音响作为它的感性材料,音乐的材料也不一定是乐音.作为一种观念的表现,音乐甚至可以没有音响.  相似文献   

7.
从浙川民间音乐的发展可以看到,民间音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浙川人以无以伦比的热情投身于民间音乐的表演和传承中.如果说民间音乐是宝.那么浙川有太多的宝.今后.浙川会有更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8.
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它辅助手段来体验和感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它既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也是一个复杂的音乐审美过程.音乐欣赏是陶冶人的高尚情操,培养人的音乐兴趣.发展人的音乐想象力、拓展人的音乐视野、提高人的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中学日的音乐教学观念、方法提出了挑战.本文从现代教育的角度,对新课程标准实施后中学音乐教师的观念转型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生活越来越科学化、知识化、智能化、坎术化和审美化.教育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并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教育改革的思潮.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心灵的迸发,音乐中表达的东西似乎是包含各种情感的内在经验的精心安排,它是"情感的语言".音乐正是拥有这种情感的力量,才得以永恒.它通过音乐表演这个载体,穿越时间、空间,透过视觉、听觉,一次又一次地叩响人们的心门.  相似文献   

11.
赵洁 《美与时代》2007,(12):120-121
在贝内特·雷默教授著的《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有这么一句话:"在学校音乐教育方面,理想的境界是提供一种音乐性教育而不是音乐培训."我国目前的基础音乐教育是朝着哪一方向走的呢?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都一再强调,中小学校的音乐教育是一种全面的音乐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一门独具特性的艺术,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音乐的认识、愉悦、审美和教育等功能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在现代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竞争加剧,观念多元化,人际关系复杂化,由此给人带来了大量的心理问题,焦虑、紧张、压抑、烦躁等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通病,这使得人们不能不关心心理健康问题和调节手法的运用.由于音乐所具有的,为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功用,对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对于健康情商的形成有独到之处,因此,在诸种审美教育中,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情商"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远程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大批低学历的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的群体,可以通过远程音乐教育得到继续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一、大连地区音乐辅导机构的音乐教育与文化产业的交流与互动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们对孩子学前教育与业余爱好的培养高度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大连地区的社会音乐辅导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全民的音乐文化素养,也为大连地区的高校音乐人才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两者的完美结合对大连地区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音乐的本质属性就是其时间属性.此属性与音乐素材本身所能够产生出的时间展现方式,同审美主体的感知也就是审美者的心理接受方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审美心理时间的客观性,意味着音乐基本组织形式构成中的音阶、调式和旋律都具有时间属性,在曲式中音乐审美心理时间存在着客观性,在音乐体裁上以及在音乐的变革中也存在着音乐审美心理时间的客观性.音乐审美的最终目的是主体在审美状态上体验到音乐所具有的艺术性,从而带给人们艺术美的享受.因此,音乐审美者在审美过程中不只是机械和刻板地传达出音乐的符号,更主要的是要体验到这些音乐符号中所包含的信息的意义,并使之融合到音乐审美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6.
音乐家几乎没有一个人去深入地研究数学,即使意识到数学对音乐有所启示的人也仅仅停留在一定程度的数学运算和其他一些模糊的理论上.数学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也引不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乐 《美与时代》2004,(10):60-61
任何艺术都是人类生活的真实写照,并生动地表现着人类的情感.人们从不同的视野探索情感开发与培养的奥秘,其中艺术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钢琴音乐也是如此.钢琴演奏是一门音乐表演艺术,它以特定的艺术符号及音响结构的运动形式直接展示着人的内心情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审美和情感在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强化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音乐心理学     
广义地说,音乐心理学是指用已有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人们对音乐或准音乐材料(如:由统计方法或计算机所产生的音乐材料)的反应。更好地将“音乐心理学”限制为以探讨人们对音乐的实际反应本身为目的的研究;而不包括那些旨在建立一种与音乐无关的特殊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尽管它们也偶尔用到音乐方面的材料。对音乐进行的心理学研究范围很广,主要是在  相似文献   

19.
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洁 《美与时代》2004,(2):49-50
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已经被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所认同。高等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提高各方面的素质。近几年高校多开设了音乐欣赏课,音乐文化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音乐与生活     
刘安琪 《美与时代》2014,(5):114-114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从古至今都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音乐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抽象与升华,同时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音乐使得我们的生活不再单调,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培养了我们的审美观,满足了当代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