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自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学术界对于黑格尔哲学特别是他的认识论,或则根本“拒斥”,或则对其进行非理性的曲解。在前苏联以及我国70年代末以前,主要停留在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及其合理内核的批判阐释上,实际上忽视了对其认识论的认真研究。陶秀璈的《黑格尔认识论研究》的出版问世,在这方面填补了一项空白,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仔细地阅读这一著作,觉得该书具有丰富的哲学理论内涵,在学术上是很有份量、富有成效的。这表现为该论著所具有的三个特色。第一,作者对近代哲学认识论的发展有着深入的研究,特别对康德哲学认识论有透彻…  相似文献   

2.
汽车驾驶员的距离估计能力与安全行车的关系问题,国外曾有过一些研究。但结果并不一致。捷克人米茨策、艾莫德和符列特切尔等都曾对在自己工作中发生过事故和未发生过事故的两组司机加以研究,结果发现他们在距离估计能力上或则没有显著意义的差别(米茨策、艾莫德),或则虽有显著意义的差别,但相差不大(符列特切尔)。国内对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汽车驾驶员的行车事故主要是由于违章高速行车引起,距离估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篇从方法论角度谈美学史问题的文章。它更多地注意了探讨美的本质的理论其自身结构与所蕴含之间的相关问题,这或许对当前的美学研究有所启发。 前几年社会对于美学的热望曾经推动了美学的研究工作,甚至促使美学研究者们暂时放下了美本质的争论与探究,转向具体问题的研究:或则研究部门美学,或则考察美学史,至今已取得相当一批成果。但在继续这类研究的同时,是否也要进行某些反思:从它取得的成果出发思考一下理论出发点方面的问题;思考一下二者有哪些必然联系,这两方面应如何相互依托、相互推进等问题,以图基本理论和具体问题的研究能相得益彰,让美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同时获得进展。  相似文献   

4.
吴澄是元代著名理学家,其哲学思想的研究主要涉及理气论、心性论、工夫论及象数变易等方面。对其研究现状作出综合性的介绍,能够推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美学届对黑格尔的研究主要从对其美学体系、美的定义、自然美论及艺术终结论出发进行了一些深入探讨,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主要的是对黑格尔美学的研究仍过多的从对其唯心主义的批判出发,对黑格尔美学思想的研究有所深入但是宽度不够,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对已有研究点从多重角度来分析,以不断地挖掘新的研究点.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思潮的预测和疏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林锦峰 《现代哲学》2001,2(2):36-40
社会思潮是社会中一定历史时期较为普遍流行,并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社会意识。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社会思潮总是打上各种不同阶级、党派、集团的烙印,其中有进步的,也有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或者鱼龙混杂,兼而有之。它们对人们的思想影响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各不相同。或则导人进取向上,推动社会文明和进步,或则搅乱人们的思想,使人颓丧、沉沦、腐败,破坏社会稳定团结,阻碍社会前进。我国历来重视对社会思潮的预测与疏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确保改革开放顺利进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发展,更是把这项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成为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针或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至少在元末明初即已出现的"插秧偈",在世间流传的过程中,其作者问题开始罩上了迷雾,其内容也出现了变异.本文根据历代典籍的相关记载,对该偈的演变源流作了较为详细的考证,并论及了其所蕴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论在我国、印度,还是在西方,人们在研究正确思维的同时,对谬误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下面简述西方学者对谬误的研究情况,并且略加涉及个人的一些看法。西方古代和近代都有很多学者研究过谬误,他们的研究角度、目的彼此间不尽相同。下面只谈亚里士多德、边沁、弥尔三人的研究情况。亚里士多德著有《工具论》,全书有六篇,其中《辨谬篇》专门论述什么是谬误和如何防止、反驳谬误,其他各篇也或多或少地论及谬误。亚氏之所以较多地论及谬误,是因为他的逻辑学是应论辩的需  相似文献   

9.
情境心理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情境心理学的概念、内容、研究方法及其意义作一扼要阐述,着重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情境论对特质论的批评;(2)人与情境互动论及其研究方式;(3)情境概念的变化趋势;(4)用词汇法研究情境分类学;(5)情境表象及其个别差异;(6)情境心理学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时期。关于这个时期的中西文化和哲学交流,海内外已有不少质量很高的论著论及。但在笔者看来,仍有若干问题尚待澄清。本文略述浅见,望高明不吝赐教。“道同理一”论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董仲舒思想研究,在比较沉寂的两汉思想研究中,是比较活跃,成果也比较多的。出版专著一部,发表论文近百篇。研究范围较广,文章除论及董仲舒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和逻辑思想外,还论及他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心理思想、经济思想和法律思想。就发展情况看来,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五十年代。这一时期文章少,涉及面不广。主要是王明对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和思想方法作了探讨。他认为,董氏政治思想,通过天人关系论、德教主张、大一统思  相似文献   

12.
论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关于人的行为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国安 《心理学报》1982,15(3):75-81
本文分析了斯金纳的环境决定行为论及其来源,评价了他的研究方法,对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理论和华生的老行为主义理论进行了比较,同时对斯金纳提出的“行为技术学”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3.
检索1989年~2005年间讨论医院伦理委员会功能的论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论及医院伦理委员会功能之论文的历年篇数变化情况、发表论文地区、作者所属机构、发表刊物及所探讨的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关系的探讨占有十分显要的地位。中国古代先哲从来都是把天人观视为其政治观、伦理观、人生观的前提和基础来看待的,故而在论及政治、论及人生、论及伦理道德各种问题的时候,总要追问一个天人观上的依据和根源。这是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洋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天人关系问题上,战国末期的思想大师荀子的理论无疑是极富特色的。因为在此之前,孔孟和老庄均持“天人合一”说,所不同者,老庄着眼于天和人、天道和人道的内在统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社会改革进程向社会科学提出的问题中,对官僚主义的实质及产生原因的研究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近来,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发表了不少论及这一问题的文章。这诸多文章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作者们力图通过产生官僚主义的条件去说明官僚主义的实质。例如,C.Д.尼科利斯基确认官僚主义是“社会经济生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其毕生致力于改革旧中国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中,时常论及道德问题,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途。”(《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464页。以下引该书均只注卷、  相似文献   

17.
郑燮是中国题画诗发展史上一位思想奇妙、作品奇绝的题画大师,人们在论及其品格时,往往用“狂、怪”形容,但“狂”与“怪”却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其题画诗歌的特征.郑燮的题画诗歌表面“荒率”,其中藏有“真趣”,而“真趣”之外,有令人深思的“清瘦”之味,这都使得作品整体呈现出疏宕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初,施莱尔马赫的柏拉图研究开启了西方柏拉图研究的一代新风,影响备及二十世纪;一个半世纪以后,施特劳斯的柏拉图研究也开启了西方柏拉图研究的一代新风,其影响之深远,现在还难以估量。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是:施特劳斯如何看待施莱尔马赫的柏拉图研究。通过析读施特劳斯的一篇早年未刊文章《显白的教诲》中论及施莱尔马赫的小节,本文力图把握施特劳斯对学人道德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张岸光 《美与时代》2007,(6):118-120
在历史上,汉字的形体演变进程缓慢,而且一直是非拼音化的表意文字.近年来汉字拼音化的呼声很高,但是其论据并不充分,在现实中亦多有不可行之处.论及汉字的改革,必须面对汉字是否适应汉语的特点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胡长栓 《哲学动态》2007,3(6):34-40
否定的立场和认识论的视野,是人们关于怀疑论研究的两个教条。在人们以往的观念中,只要一谈到怀疑论,首先的立场就是否定,只有在否定之余,为了摆脱“形而上学”的陷阱,才会对怀疑论的合理性做一点无关紧要的补充,至于为怀疑论的辩护也只能论及其“有合理性”而已。对应于这种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