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访谈对象:高宣扬(上海交通大学精裕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从事德法哲学美学研究) 访问者:林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主要从事启蒙哲学与现代西方艺术研究) 问:高教授,您近来连续出版《后现代:思想与艺术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和《毕加索与当代艺术》(人民出版社,2014)等关于艺术和美学的著作.在您的学术作品中,我们发现,您不只是在研究哲学,而且,还关注艺术,尤其是对生存美学进行集中研究.而且,您近几年在国内外连续策展有关“生命艺术现象学”这一主题的画展.您能不能谈谈什么是“生命艺术现象学”?  相似文献   

2.
河清《艺术的阴谋》一书,通过列举大量的史实资料揭露了美国式当代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历程以及其最后如何改写了整个艺术史。激烈的言辞当中,河清力图去维护巴黎作为世界的艺术中心和现代主义的艺术审美观。作为艺术史和批评家,河清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是十分强烈的,但是其历史意识却十分狭隘,仅仅看到了美国式的阴谋和当代艺术所表现出的消极一面。从艺术的阴谋是还是河清的阴谋?当代艺术,美国造?当代艺术—政治、经济的产物?"堵"西方艺术之潮流?这四个方面反问河清,"艺术的阴谋"是否为客观真实的阴谋?  相似文献   

3.
栗伟凯 《美与时代》2013,(12):125-125
进入20世纪,中国艺术与世界艺术接轨,在艺术发展过程中,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艺术界关注于“本土化”。随着现代艺术与世界接轨,产生了当代艺术,简单的说,“当代艺术”就是只当代社会的艺术家,结合现实生活,对当下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那么我认为当代艺术作为一种新生代的艺术形式,有以下几个看法:第一是当代艺术作为新的艺术形式反应一种特殊的社会观念;第二当代艺术不是谁都可以玩的,技法是独特的,技法和内容的完美契合是重要的;第三当代艺术能产生与观者交流,使观者产生思考。  相似文献   

4.
对于西方当代艺术体制单一的复制造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许多障碍,在盲目复制西方艺术体制的大环境里讨论当代艺术,不能不引发出许多疑问.我们须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方向定位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建立建全并拥有自己的推动机构、艺术赞助制度以及艺术馆、基金会等,培养出在国际艺坛有话语权力的中国理论家及批评家,让中国的“当代艺术”获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健全的当代艺术体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当代艺术并不属于同一时间维度.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当代艺术具有不同的价值理念取向.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脉络,而不是单纯的对于西方艺术形式的摹仿.中国人特有的历史传统,思维方式和理解方式,决定了民族性的不可去除,我们应该有信心并继续探寻中国艺术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至今,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从85美术新潮、89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到200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所呈现的中国当代艺术的状态是,其风格繁多,形式多样,各类思潮涌现,俨然是一种多元化、开放化的中国当代艺术景观。然而,在这种艺术形态之下,隐藏的是怎样的因素?是一种道德的沦陷,价值取向的扭曲,是盲目的拜金主义、崇尚商业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伪道德现象。如果缺失道德规范的支撑,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将是一种重创和跌落。也只有在当代艺术中坚持人类的感性直观、道德规范,在与道德至上进行永恒的对话过程中,对人类自身的弱点——崇尚金钱至上进行抵御,中国当代艺术才会通过这种形式与表征,无限丰富地生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龚小凡  连环 《美与时代》2007,(12):14-16
相比传统艺术,当代技术对艺术的参与更加深刻,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也更大,表现也更为复杂.泛艺术化是技术对当代艺术影响的表现之一:艺术与非艺术、专业艺术家与非专业艺术创作者的界限日益模糊,艺术现象与生活现象常常交融,当代艺术中的技术性标准正在影响和改变人们对艺术的认识与评判,成为当代艺术多元价值标准中的一元.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看我们的社会已经历了一个艺术的继承与开拓,融汇与创新的改变过程。我们种种文化形态都是形态符号功能的集中体现,形态符号的演变离不开对世界人类生活经验的参照,在当代艺术中,这些形态符号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现代人的文化归属感。当代艺术与形态符号的互动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中国当代艺术中每一种新文化现象和元素的出现并不能降低或取代形态符号形式的价值和功能。因为形态符号多元性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多样性相互融合才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艺术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  相似文献   

9.
当代艺术介入乡村这类艺术事件与实践,是艺术家和原住民共同携手,以艺术为媒介,吸引广大社会普遍关注乡村振兴,形成当代艺术的生产、呈现、传播,乃至消费的有效途径。文章选取中国当代艺术介入乡村的典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剖析当代艺术乡建中的问题,对中国当代艺术如何介入乡村改造提出了新的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当代艺术的核心是自由性,当代艺术的自由性会让当代艺术的属性更加具有开放性;中国当代艺术的当代性慢慢地被大众和官方主流艺术接纳,是不是向普通大众社会靠近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书画艺术历史悠久,在一脉相传的中华精神、审美价值、人文理念等诸多方面,对中国当代艺术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当代艺术应该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审视和观察古今中外艺术。文章通过对中国书画的艺术形式分析,探讨了中国书画与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共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艺术在艺术形式和艺术观念上突破传统艺术的"标准",以鲜明的现代精神和现代语言,形成独特而又眩目的艺术景观。一味强调当代使中国当代艺术背离了大众的欣赏习惯,先天不良和后天不足的发展使其陷入解读窘境。  相似文献   

13.
史何飞 《美与时代》2014,(11):105-105
国际当代艺术体系的西方化实质使得尽管火热的中国当代艺术无法摆脱其阴影。尽管弘扬本土文化和艺术是当下艺术家的口号,但是当下的艺术作品却依然沉寂在西方艺术的阴影下,提倡创造具有中华名族传统特色的创意的作品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艺术在此背景下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当代艺术的中坚力量并承担起当代艺术的历史使命与责任.继承民族文化风骨并吸纳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在当代社会展现出中国特色的艺术文明,将是信息艺术追求的最高理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年轻艺术家邱飞的观念版画为切入点,着重介绍和阐释其作品所追求的价值空间.从而论述当代艺术价值取向问题:体现学术方向,具有文化内涵. 第一部分通过对传达学术性的艺术语言的产生和输出过程的论述,阐明在当代艺术语汇中,学术性对于艺术创作--这个一切艺术的根本的重要性之所在.第二部分论述当代艺术中的缺失的文化性.第三部分论述时代性,最后一部分论述,在市场化,全球化的今天,艺术是否还能保持其本质不变,保持艺术的纯洁性,艺术本质与商业无关,以延伸主题.  相似文献   

16.
艺术治疗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治疗技术,它以艺术创作活动为媒介,来实现调节情绪、改变行为问题、整合人格的作用。艺术治疗的概念同当代艺术一样起源于二战之后,当代艺术追求精神自由与心理治疗中缓解情绪的首要目的相同。当然,当代艺术在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还极力去追求艺术美,实现艺术的典型性、形象性、主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木版水印"是我国印刷术的一种,它从雕版印刷技术发展下衍生出来,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特有的传统刻版印刷方法之一。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技艺性、实用性强的木版水印进化成当今极具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的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在这个不断转换和替变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将木板水印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持续延伸?而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我们又应该如何思考着水印版画的当代性语言的拓展?文章以水印版画为基点,从"异托邦·中国传统版画展"出发,一是简略谈及木版水印的发展历史,着重以时间为线索分析木版水印所具备的实用性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二是从异托邦传统版画展的三大板块(文献脉络梳理、年画传承人、当代水印木刻)出发去观看木版水印的当代艺术语言的延异。  相似文献   

18.
当代艺术是与传统艺术大相径庭的艺术形式,它打破了传统,以多样化的形式来表达艺术。当代艺术想要不断的发展进步,必定要与当代的社会进行联系。当消费占据这个时代,当代艺术自然要与消费进行融合,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文章以艺术家艾未未的作品为例探讨当代艺术与消费时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牛玉慧 《美与时代》2007,(7):102-1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当代艺术呈现了多元化局面,这种多元化既表现在形式上,也表现在思想上.艺术思想是统一(聚)好还是多样(散)好,需从历史的高度看清本民族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高瞻远瞩地做出及时、必要的选择,才能更好地促进当代艺术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传媒技术的高度发达下,在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也是不甘平庸,他们大喊口号跟上时代步伐。在这样时代背景下很少有人去静心地解读一些专业理论的文章,导致对很多艺术观念的误解,并且滋生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观念,造成一部分人急功近利,甚至一夜成名的想法。很多艺术家打着"当代艺术"旗号,创作出一些让人费解的,懵懂的作品。而一幅真正的好作品它是不需要任何注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